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玉米田二点委夜蛾发生危害初报 被引量:24
1
作者 姜京宇 李秀芹 +7 位作者 刘莉 王鹏 郝延堂 许昊 马继芳 柴同海 许佑辉 梁建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3-214,共2页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田的新害虫,2011年在我国夏玉米产区暴发危害,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报道了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幼虫发生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相关控制措施。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玉米 发生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宁晋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2
作者 李景玉 李彦青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9期30-30,共1页
根据宁晋县植保站去冬今春对农作物病虫草基数调查,参照近几年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结合本县农田生态环境及气‘候因子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预计2008年主要病虫害总体将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具体预测分析如下:
关键词 发生趋势分析 病虫害 农作物 农田生态环境 病虫草害 发生规律 预测分析 植保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处理与穗期喷雾联合应用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及增产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永芳 李景玉 +2 位作者 范丽丽 董志平 马继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种子处理与抽穗扬花期一喷多防一体化防控技术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及增产效果。[方法]在进行土壤深松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吡虫啉加苯醚甲环唑混合拌种与抽穗扬花期一喷多防联合应用的措施,调查该技术对小麦纹枯病、根腐病、... [目的]评价种子处理与抽穗扬花期一喷多防一体化防控技术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及增产效果。[方法]在进行土壤深松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吡虫啉加苯醚甲环唑混合拌种与抽穗扬花期一喷多防联合应用的措施,调查该技术对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锈病、白粉病、麦蜘蛛、麦蚜等病虫害的防效及增产效果。[结果]种子处理对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麦蚜的防效分别可达90.4%、89.5%、73.3%和87.9%;后期一喷多防后21 d,对锈病、白粉病的防效达96.2%和99.9%,麦蚜防效98.6%,持效期长、药效极显著。同时,应用该套防控技术可以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单用种子处理技术可增产13.9%,与一喷多防联合使用后可将增产幅度提升至35.2%。[结果]该一体化防控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处理 一喷多防 一体化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点委夜蛾发生和为害与降雨关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素平 李秀芹 +6 位作者 刘明霞 李长明 李彦青 陈立涛 张小龙 刘桂荣 曹烁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二点委夜蛾发生和为害程度的重要因素。[方法]分析近几年二点委夜蛾主害代发生期间的降雨等气象因素,探讨影响其发生及为害程度的重要因素。[结果]小麦生长后期田间湿度较高,尤其是一代蛾盛期以及卵孵化期和低龄幼虫期间... [目的]研究影响二点委夜蛾发生和为害程度的重要因素。[方法]分析近几年二点委夜蛾主害代发生期间的降雨等气象因素,探讨影响其发生及为害程度的重要因素。[结果]小麦生长后期田间湿度较高,尤其是一代蛾盛期以及卵孵化期和低龄幼虫期间的降雨,是决定幼虫发生数量的关键因素,如果降雨时期与蛾盛期高度吻合,会使产卵量明显增加,而降雨时期与卵孵化或低龄幼虫期的高度吻合,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将大幅度提高。但低龄幼虫至4龄期如果降雨过于猛烈,引起田间积水严重且淹水时间过长,则会对幼虫造成淹死情况,使田间为害株率降低。主害代幼虫为害程度还受秸秆腐熟程度的影响,而秸秆腐熟程度则受降雨时间、降雨日数及降雨量的影响,如果降雨从5月开始,6月雨量大或雨日多,秸秆腐熟加快,则田间秸秆堆的结构被改变,压实无缝隙,将影响成虫躲藏、产卵,且土表腐殖质的增多,为二点委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将降低对玉米苗的为害率。[结论]阴暗潮湿的环境有利于二点委夜蛾发生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降雨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立勇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期117-117,共1页
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宁晋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给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威胁。针对该病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连续3a对该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了解该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影响因素,并在综合防... 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宁晋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给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威胁。针对该病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连续3a对该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了解该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影响因素,并在综合防治技术上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全蚀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和无公害防治技术
6
作者 吴立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6期24-24,共1页
灰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番茄的花、果、叶、茎。该病的发生轻重与生产者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管理好可以不发生。发生轻者减产达20%~40%,重者可以造成绝产。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保护地番茄 无公害防治技术 发生特点 常见病害 生产者 管理 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玉米褐斑病大面积发生
7
作者 梁建辉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28-28,共1页
1症状表现 该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发病初期叶面先出现褪绿小点,然后出现不规则的浅褐色小斑点,叶肉褪色为红黄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的主脉上出现比叶面病斑色深的直径1-2毫... 1症状表现 该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发病初期叶面先出现褪绿小点,然后出现不规则的浅褐色小斑点,叶肉褪色为红黄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的主脉上出现比叶面病斑色深的直径1-2毫米大小的红褐色病斑,病斑埋在叶脉之中,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碎裂,仅残存叶脉和维管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褐斑病 面积 症状表现 细胞组织 病斑 褐色 维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耕葵粉蚧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8
作者 吴立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4期23-24,共2页
通过连续几年田间调查发现,玉米耕葵粉蚧在宁晋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有的田块发生严重,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一定威胁。
关键词 玉米耕葵粉蚧 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田间调查 发生面积 玉米生产 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