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脂溶性天然色素中特丁基对苯二酚
1
作者 孙建玲 杨清山 +1 位作者 张玉芬 高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08-311,350,共5页
建立了脂溶性天然色素中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检测方法。样品经凝胶渗透色谱(GPC)技术去除色素和脂类,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加标水平为0.5—1.5mg/kg时,TBHQ的回收率为85.50%~103.33%。相对标准偏差... 建立了脂溶性天然色素中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检测方法。样品经凝胶渗透色谱(GPC)技术去除色素和脂类,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加标水平为0.5—1.5mg/kg时,TBHQ的回收率为85.50%~103.33%。相对标准偏差为1.06%-7.04%。方法检出限0.1mg/kg。本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准确灵敏,回收率高等优点,适用于脂溶性天然色素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特丁基对苯二酚 脂溶性天然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微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贾新超 王红霞 +3 位作者 焦丽娟 高伟 田洪 徐建中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番茄红素微粒的最佳研磨和喷雾造粒工艺参数。方法:以番茄红素晶体为芯材制备乳液,通过纳米研磨处理,最后用喷雾-淀粉流化床造粒法制备5%番茄红素微粒。结果:纳米研磨的参数为1600r/min研磨120min,喷雾-...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番茄红素微粒的最佳研磨和喷雾造粒工艺参数。方法:以番茄红素晶体为芯材制备乳液,通过纳米研磨处理,最后用喷雾-淀粉流化床造粒法制备5%番茄红素微粒。结果:纳米研磨的参数为1600r/min研磨120min,喷雾-淀粉流化造粒参数为进风温度90℃、物料黏度180mPa·s、物料流速80L/h和喷头转速2200r/min。番茄红素微粒在25℃、60%RH条件下放置10天的含量保留率较番茄红素晶体提高了65.09%。结论:通过纳米研磨、喷雾-淀粉流化床造粒后制备的番茄红素微粒的稳定性显著高于番茄红素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微粒 工艺 稳定性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法从肉桂皮中提取肉桂油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艳芳 李亚梅 +3 位作者 牛志平 田洪 高伟 徐美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实验以肉桂皮为原料,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此工艺进行优化,以肉桂油提取率为指标,对肉桂皮粉碎程度、料层厚度、蒸汽压力和蒸馏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肉桂皮粉碎程度60~80目,料层厚度1.5cm,蒸汽... 实验以肉桂皮为原料,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此工艺进行优化,以肉桂油提取率为指标,对肉桂皮粉碎程度、料层厚度、蒸汽压力和蒸馏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肉桂皮粉碎程度60~80目,料层厚度1.5cm,蒸汽压力0.25MPa,蒸馏时间90min,在此蒸馏条件下肉桂皮出油率可达到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肉桂油 提取 水蒸气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董鹏 王伟伟 +2 位作者 王东双 安晓东 连运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829-9830,共2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基于原花青素在强酸作用下转化为花青素的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标准物的选择、样品浓度范围和反应时间进行探讨,确定了采用盐酸-正...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基于原花青素在强酸作用下转化为花青素的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标准物的选择、样品浓度范围和反应时间进行探讨,确定了采用盐酸-正丁醇法测定原花青素的方法。[结果]以原花青素为标准品,样品浓度范围为85~100μg/ml,检测波长为550 nm,反应时间为65 min,反应温度为100℃,结果稳定可靠,其相对标准偏差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0.32%~0.79%和97.6-98.8%,测定线性范围为0~200μg/ml。[结论]采用盐酸-正丁醇法测定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原花青素 含量测定 盐酸-正丁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化叶黄素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庆国 连运河 +2 位作者 齐立军 程远欣 陈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184-17185,共2页
[目的]研究叶黄素油树脂的皂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分别考察了料液比、温度、碱浓度、反应时间对皂化叶黄素生产工艺的影响。[结果]碱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皂化率有明显影响(P<0.05),皂化叶黄素的最优工业化生产工... [目的]研究叶黄素油树脂的皂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分别考察了料液比、温度、碱浓度、反应时间对皂化叶黄素生产工艺的影响。[结果]碱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皂化率有明显影响(P<0.05),皂化叶黄素的最优工业化生产工艺为料液比1∶0.5,温度60℃,碱浓度50%,反应时间3h,此条件下叶黄素皂化率可达98.8%。[结论]该工艺反应时间短,所得产品皂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皂化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油微胶囊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国峰 李凤飞 +1 位作者 杨文江 卢庆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0,95,共4页
研究通过对影响喷雾干燥法花椒油微胶囊实验的因素:心材比例、均质温度和次数、壁材组合、进风温度、有效成分滞留率等进行考察,以期为花椒油微胶囊化的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椒油 微胶囊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天然香辛料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庆君 李凤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共3页
文章阐述了液体天然香辛料的定义、特点与提取方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液体香辛料产品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指出液体香辛料产品具有使用方便、安全高效、精确添加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液体 天然香辛料 开发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荆子黄酮提取物的抗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丽 李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234-16235,16238,共3页
分别给昆明种小鼠接种肉瘤S180和肝癌H22,以抑瘤率、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为考察指标研究蔓荆子黄酮提取物的抑瘤作用和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蔓荆子黄酮提取物对肉瘤S180和肝癌H22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400mg/kg)小鼠的... 分别给昆明种小鼠接种肉瘤S180和肝癌H22,以抑瘤率、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为考察指标研究蔓荆子黄酮提取物的抑瘤作用和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蔓荆子黄酮提取物对肉瘤S180和肝癌H22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400mg/kg)小鼠的瘤重显著低于对照(生理盐水处理),而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较对照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黄酮提取物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有效成分的CO_2超临界萃取工艺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国峰 李凤飞 +1 位作者 杨文江 卢庆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9-904,共6页
通过对影响花椒CO2超临界萃取的因素:萃取压力、时间、温度、CO2流量、夹带剂用量进行考察,由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优萃取工艺,对花椒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CO2流量>乙醇夹带剂用量;得出超临... 通过对影响花椒CO2超临界萃取的因素:萃取压力、时间、温度、CO2流量、夹带剂用量进行考察,由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优萃取工艺,对花椒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CO2流量>乙醇夹带剂用量;得出超临界萃取的较优工艺,以期为花椒CO2超临界萃取的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有效成分 超临界萃取 单因素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米红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与色价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晓芳 高伟 +3 位作者 邓慧颖 杜精精 刘登帅 徐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35-138,共4页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红米红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和色价,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红米红色价和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米红色价与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红米红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和色价,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红米红色价和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米红色价与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粉末样品的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与色价之比略高于液体样品。红米红液体样品每1色价相当于每100mL样品含有(91.40±0.15)mg矢车菊-3-葡萄糖苷,变异系数为3.17%,相关系数为0.9983;粉末样品每1色价相当于每100g样品含有(102.10±0.21)mg矢车菊-3-葡萄糖苷,变异系数为0.38%,相关系数为0.9953。良好的线性回归方程说明可以通过测量红米红色价简单推算其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水平,为广大中小企业红米红的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米红 矢车菊-3-葡萄糖苷 色价 线性回归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及辣椒提取物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及迁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丽 杨清山 +2 位作者 连运河 王磊 张晓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5-168,共4页
利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印度辣椒和新疆辣椒及其辣椒提取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进行检测及迁移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辣椒和辣椒提取物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曲霉毒素B1(0.93~51.53μg/kg)污染,... 利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印度辣椒和新疆辣椒及其辣椒提取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进行检测及迁移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辣椒和辣椒提取物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曲霉毒素B1(0.93~51.53μg/kg)污染,在辣椒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部分迁移到辣椒油树脂当中,辣椒红中几乎没有。这一结果说明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来源于辣椒原料且易迁移到辣椒油树脂中。在生产中要控制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首要的是做到控制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B2、G1、G2) 辣椒提取物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虾青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新超 徐建中 +2 位作者 杨文江 王红霞 杨香瑜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62,共6页
以阿拉伯胶为壁材,虾青素油为芯材,吐温-80为乳化剂,用喷雾干燥技术对制备2%虾青素微囊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虾青素油(含量12.4%)质量分数19%,丙二醇质量分数18%,阿拉伯胶质量分数33%,麦芽糊精质量分数22%,... 以阿拉伯胶为壁材,虾青素油为芯材,吐温-80为乳化剂,用喷雾干燥技术对制备2%虾青素微囊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虾青素油(含量12.4%)质量分数19%,丙二醇质量分数18%,阿拉伯胶质量分数33%,麦芽糊精质量分数22%,抗坏血酸质量分数2.0%,吐温-80质量分数3%,混合生育酚质量分数3%。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0℃,喷雾气体压力0.16 MPa和进料流速为600mL/h。微囊化使虾青素的水溶性、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虾青素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微胶囊 微胶囊效率 稳定性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中丙酮产生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芳 杨清山 +3 位作者 栗星 周丽 连运河 铁晓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2-275,279,共5页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番茄红素挥发性物质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番茄红素中丙酮的方法,该方法简单便捷,准确性高。以丙酮的含量变化为依据,考察氧气、放置温度及光照等因素对番茄红素中丙酮残留量的影响...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番茄红素挥发性物质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番茄红素中丙酮的方法,该方法简单便捷,准确性高。以丙酮的含量变化为依据,考察氧气、放置温度及光照等因素对番茄红素中丙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红素存储过程中采取抽真空隔绝氧气、控温5℃以内及避光放置的措施,可有效将番茄红素中丙酮的残留量控制在50 mg/kg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丙酮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润滑脂中苯并(a)芘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吉桂珍 高伟 +1 位作者 张青青 王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296,302,共4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润滑脂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溶剂提取,所得提取液须经凝胶色谱净化大分子干扰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在5.00~200μg.L-1...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润滑脂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溶剂提取,所得提取液须经凝胶色谱净化大分子干扰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在5.00~2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3μg.L-1。在3个标准加入水平下进行了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85.6%~97.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并(A)芘 润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