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与保护策略
1
作者 牛雪婧 孙娟 +6 位作者 高翔 王丽娜 郄彦敏 王新栋 刘素娟 刘志芳 耿立格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8-89,共12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众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作物种植类型单一,进而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增高。为了探究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众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作物种植类型单一,进而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增高。为了探究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河北省普查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情况,针对不同农业区、不同地理梯度等影响因素,对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普查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6 989份,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和牧草绿肥,其中粮食作物占比最高;隶属37科109属161种,其中豆科占比最高。(2)河北省4个农业区地理位置呈阶梯式分布,其中,在低平原区收集资源3 100份,隶属26科80属113种;在山前平原区收集资源1 516份,隶属27科73属107种;在太行山山地丘陵区收集资源928份,隶属21科53属70种;在长城沿线区收集资源1 445份,隶属27科69属94种。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除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以禾本科为主外,其他三区均以豆科为主。(3)随着海拔升高,α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d_(Ma))、多样性水平(H′)和优势度(D)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均匀度指数(J)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β多样性指数中Cody指数(β_(c))呈升高趋势,相似性系数Sorensen指数(SI)和Jaccard指数(C_(j))呈降低趋势。针对资源多样性分析结果以及样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用”促“保”、调整优化河北省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对太行山山地丘陵区和长城沿线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完善农业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3个方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以期为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作物种质资源 普查收集 多样性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延兵 李魁英 +5 位作者 安洪周 宋炜 和剑涵 魏剑锋 付文涛 高增玉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鲜食玉米因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种植简单、周期较短、附加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本文从种植产区分布、主栽品种、种植模式、加工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河北省鲜食玉米存在的问题,如遗传基因狭窄、... 鲜食玉米因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种植简单、周期较短、附加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本文从种植产区分布、主栽品种、种植模式、加工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河北省鲜食玉米存在的问题,如遗传基因狭窄、缺乏优异品种、栽培技术集成度低、缺乏统一标准、加工企业品牌意识弱、甜加糯型玉米加工工艺不成熟等,并提出了培育优良品种、集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拓宽鲜食玉米利用途径、打造知名品牌、发展订单农业等发展对策,为河北省乃至北方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绿子叶黑豆种质资源表现型和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耿立格 王丽娜 +2 位作者 张磊 张京慧 宋彦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70,共5页
为了揭示河北省绿子叶黑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研究利用提供理论根据,以46份原产河北省的绿子叶黑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基于表型性状及ISSR标记鉴定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60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 为了揭示河北省绿子叶黑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研究利用提供理论根据,以46份原产河北省的绿子叶黑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基于表型性状及ISSR标记鉴定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60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8.6个等位变异,变幅为5~17个;I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为0.721~0.927,平均0.820;利用表型性状和ISSR标记数据进行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7~0.53和0.43~1.00,平均为0.284和0.704,遗传相似性变幅较大,河北省不同绿子叶黑豆品种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显示,类群与品种来源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子叶黑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长友 田静 范保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6,共4页
通过26个性状分析河北省385份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优异资源分布,结果表明,5个质量性状中粒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荚习性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数量性状中百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但15g以上的大粒优异资源较少;抗性性状中芽... 通过26个性状分析河北省385份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优异资源分布,结果表明,5个质量性状中粒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荚习性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数量性状中百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但15g以上的大粒优异资源较少;抗性性状中芽期抗寒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锈病抗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抗叶斑病、抗锈病和抗蚜虫资源缺乏高抗类型。11个地市中承德的材料份数及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且有野生资源分布,推断其为河北省小豆遗传多样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丰554与河北省主推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生理指标比较研究
5
作者 李妙 朱继杰 +8 位作者 赵红霞 王士杰 王旗 郑莎莎 万艳霞 张晓 黄瑞恒 王国印 杨京 《中国棉花》 2014年第3期8-12,共5页
试验对冀丰554与河北省部分主推棉花品种进行了产量性状和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蕾期和花铃期,冀丰554主茎功能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在开花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其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净光合速率、SOD活性均较高,... 试验对冀丰554与河北省部分主推棉花品种进行了产量性状和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蕾期和花铃期,冀丰554主茎功能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在开花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其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净光合速率、SOD活性均较高,与其它品种差异显著。该品种单株结铃最多,铃重最大,优质铃比重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冀丰554 主推品种 产量性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芝麻地方品种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崔彦芹 郭元章 +3 位作者 蹇家利 关中波 侯少锋 徐桂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4-233,共10页
为有效利用河北省芝麻种质资源,丰富芝麻育种的物质基础,以河北省种质库保存及收集的300份芝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2016-2018年连续3年对31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记载,利用相关系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300份芝麻种质... 为有效利用河北省芝麻种质资源,丰富芝麻育种的物质基础,以河北省种质库保存及收集的300份芝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2016-2018年连续3年对31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记载,利用相关系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300份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0986~5.6941,表明300份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9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中,单株产量与株高、每蒴粒数、单株蒴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空梢尖长呈显著负相关。变异系数为7.36%~34.71%,其中单株产量、单株蒴数、空梢尖长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该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株高、蒴果长度、千粒重等性状变异系数较小,说明这些性状一致性较强,变异范围不大。聚类分析将其分为6个类群,第Ⅰ类群始蒴高度较低,第Ⅱ类群单株产量最高,第Ⅲ类群蒴果长度最长,第Ⅳ类群株高、主茎果轴长、千粒重均为最高,第Ⅴ类群综合性状表现较差,第Ⅵ类群每蒴粒数最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9.285%。300份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从中筛选出一些具有优良综合性状和特异性状的种质资源,可作为亲本材料在育种过程中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星 张嘉楠 +5 位作者 张一鸣 金欣欣 苏俏 宋亚辉 李玉荣 王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18~23粒花生籽仁的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范围可达2.07%~12.37%,决定系数为0.9054,均方根误差为0.6774。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478。该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准确,可实现杂交早期世代单株蔗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提升高蔗糖含量花生品种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籽仁 蔗糖含量 HPLC-RID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温调控对不同类型花生开花结荚的影响机制研究
8
作者 刘聪聪 马梦召 +6 位作者 宋亚辉 金欣欣 苏俏 李朝炜 刘立峰 杨永庆 王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9-1207,共9页
【目的】光温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环境因素,通过探究光温调控对不同类型花生开花结荚的影响,解析光温影响花生产量的生理机制,为高产花生的品种培育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类型的花生种质开选01-6、冀花5号... 【目的】光温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环境因素,通过探究光温调控对不同类型花生开花结荚的影响,解析光温影响花生产量的生理机制,为高产花生的品种培育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类型的花生种质开选01-6、冀花5号、冀花11号和冀花甜1号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光强、光周期和温度环境,观察花生植株开花总数、始花期、成针率、成果率、株高、干重、根冠比和分枝数等8个性状变化,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光温对花生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影响。【结果】光强、光周期和温度分别对6、5和8个观察性状具有显著影响(P<0.05),F值为5.31~271.47。根据环境、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的F值分析,在影响开花总数和干重的因素中,光强的F值最大,分别为72.96和27.38。50%遮光分别降低4个品种47.85%~76.19%和32.00%~63.01%的开花总花数和干重;在影响分枝数的因素中,光周期的F值最大为21.53,长日照(光16 h/暗8 h)比短日照(光8 h/暗16 h)增加4个品种平均分枝数1.3~2.0个;在影响花生始花期、成针率、成果率、株高和根冠比的因素中,温度的F值最大为19.50~271.47。低温(22℃/17℃)比高温(30℃/28℃)环境下,4个品种始花期显著延迟16.1~18.9 d,成针率、成果率和株高分别降低60.83%~94.78%、46.51%~100.00%和46.00%~57.52%,但根冠比提高51.49%~205.09%。值得注意的是开选01-6在长日照环境下呈现特殊的光周期特性,其成针率显著下降49.74%,荚果发育则被完全抑制。此外,部分试验组中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也会起显著影响,F值为2.23~25.4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的开花结荚等生长发育性状受以光温为主+基因型的协同调控。【结论】光温调控对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强是影响开花总数和干重的主要因素,光周期是影响分枝数的主要因素,温度是影响花生始花期、成针率、成果率、株高和根冠比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高产花生品种的培育及栽培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光强 光周期 温度 开花结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境下花生含油量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9
作者 胡朋举 郭颂 +4 位作者 宋亚辉 金欣欣 苏俏 杨永庆 王瑾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高油是培育优质花生品种的关键指标之一,揭示多环境下花生含油量的遗传机制,挖掘提升花生含油量的遗传位点,为高油花生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冀花6号和开选01-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在6个环境下对花生含油量进行遗传解析和QTL... 高油是培育优质花生品种的关键指标之一,揭示多环境下花生含油量的遗传机制,挖掘提升花生含油量的遗传位点,为高油花生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冀花6号和开选01-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在6个环境下对花生含油量进行遗传解析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RIL群体含油量在6个环境下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小于1,广义遗传率为0.799,表明该群体含油量表型变异主要由多基因数量位点决定。共检测到18个与含油量相关的QTL, LOD值为13.62~22.58,可解释3.18%~14.83%的表型变异,其中qOC_8-1是最稳定的主效QTL,增效基因来源于冀花6号。多环境下QTL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1个与含油量相关的QTL, LOD值为5.59~16.87,可解释2.32%~7.69%的表型变异, 7个QTL增效基因来源于冀花6号, 4个位点的增效基因来源于开选01-6。此外,还检测到9对上位性效应QTL,共涉及13个遗传位点。这些互作QTL位点的LOD值为8.54~10.90,上位性效应QTL对表型贡献率为1.91%~2.55%。综上表明,花生含油量受多个遗传位点调控, qOC_8-1是具有育种价值的QTL,不同遗传位点间存在互作效应。研究结果为今后精细化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了必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含油量 重组自交系 多环境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遗传背景转基因抗虫棉Bt蛋白表达与氮代谢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红霞 王士杰 +2 位作者 朱继杰 李妙 王国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8-50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不同遗传背景抗虫棉Bt蛋白表达量与氮代谢关系,为筛选高抗虫棉花品种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41份材料在不同时期(4~6叶期、盛蕾期、结铃盛期)测定幼叶、幼蕾和幼铃中的Bt蛋白含量及各时期主茎功能叶中的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不同遗传背景抗虫棉Bt蛋白表达量与氮代谢关系,为筛选高抗虫棉花品种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41份材料在不同时期(4~6叶期、盛蕾期、结铃盛期)测定幼叶、幼蕾和幼铃中的Bt蛋白含量及各时期主茎功能叶中的氮代谢等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抗虫棉营养器官中Bt蛋白表达量与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相关性不显著;生殖器官中Bt蛋白表达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游离氨基酸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苗期至蕾期、蕾期至铃期均匀下降时,Bt蛋白在中后期生殖器官中的表达量高。【结论】Bt蛋白表达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度正相关,后者可作为选育高抗虫品种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Bt蛋白表达 氮代谢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丰1982与不同作物间作的产量性状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继杰 赵红霞 +4 位作者 王士杰 贾晓昀 和剑涵 李妙 王国印 《中国棉花》 2020年第2期28-29,42,共3页
通过冀丰1982与花生、绿豆和芝麻3种作物间作试验,分析不同间作模式下冀丰1982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变化以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间作栽培模式下棉花株高、霜前花率增加,单株成铃数和籽指降低,皮棉产量下降,但是田间总产出增加,纯... 通过冀丰1982与花生、绿豆和芝麻3种作物间作试验,分析不同间作模式下冀丰1982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变化以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间作栽培模式下棉花株高、霜前花率增加,单株成铃数和籽指降低,皮棉产量下降,但是田间总产出增加,纯收入与单作模式相比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间作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定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星 孟小莽 +3 位作者 范文萱 李玉荣 宋亚辉 王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0,65,共7页
建立花生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分别测定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酸、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采用偏... 建立花生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分别测定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酸、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花生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的决定系数分为0.9270、0.9647、0.9915、0.991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702、0.5631、1.6671、1.4040。经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608、0.9460、0.9605、0.9492。该模型对花生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的预测准确,可实现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测定,提升高品质花生新品种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近红外 粗蛋白 粗脂肪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玉兵 孙东磊 +3 位作者 李武龙 胡亚亚 韩美坤 马志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4-139,共6页
为河北省南部平原春甘薯生产上合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及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北省南部平原12个气象站点1958-2017年的气象资料和2010-2015年春甘薯生长发育的监测数据,将春甘薯生育期划分为5个生育时期,利用回归分析、小... 为河北省南部平原春甘薯生产上合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及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北省南部平原12个气象站点1958-2017年的气象资料和2010-2015年春甘薯生长发育的监测数据,将春甘薯生育期划分为5个生育时期,利用回归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春甘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9℃/10a,在1996年前后发生突变,周期性变化明显,主要有18~20 a、9~10 a和5~6 a 3个振荡周期;春甘薯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平均为1212 h,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4%,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2 h/10a,周期变化主要有20~25 a和10~15 a 2个振荡周期;全生育期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周期变化主要有14~15 a、8~10 a和4~5 a 3个振荡周期;春甘薯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平均为17852 kg/hm^2,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4 kg/(hm^2·10a);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平均为11322 kg/hm^2,气候倾向率为-415 kg/(hm^2·10a),其高低交替变化显著,主要有18~20 a、10~12 a和5~8 a 3个振荡周期。河北省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减少,降水变化不明显,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降低,均存在振荡周期,光、温、水气候因子变化对春甘薯生产具有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甘薯 气候变化 生育期 生产潜力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 优质小麦新品种冀麦713的育种策略
14
作者 赵爱菊 吕亮杰 +5 位作者 刘玉平 郭晓蕊 赵炜 马志高 高金树 陈希勇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64-67,共4页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将太谷核不育轮回群体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通过控制授粉的方式逐年加入济麦22、良星99、山农19、山农20、新麦26、师栾02-1、藁优9618等高产、优质材料,经过反复地选择和异交,实现了优良基因的累加。...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将太谷核不育轮回群体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通过控制授粉的方式逐年加入济麦22、良星99、山农19、山农20、新麦26、师栾02-1、藁优9618等高产、优质材料,经过反复地选择和异交,实现了优良基因的累加。采用常规育种方法结合分子标记、品质检测等技术,历经多年,成功选育出集高产、优质于一身的冬小麦新品种冀麦713。由此可知,优质麦育种应将农艺性状选择与品质检测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冀麦713生育期229.3 d,株高76.6 cm,单位面积穗数726万穗/hm2,平均穗粒数35.5个,千粒重46.1 g。2019—2022年连续3 a参加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均明显高于高产对照品种济麦22,品质达到国家中强筋小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冀麦713 高产优质 育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泉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雪婧 郄彦敏 +5 位作者 刘素娟 刘志芳 孙娟 王新栋 王丽娜 耿立格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2期76-83,共8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育种的基础,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鹿泉区于2019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实物103份,其中粮食作物43份、经济作物11份、蔬菜49份。通过对1956年、1981年、2014年3...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育种的基础,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鹿泉区于2019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实物103份,其中粮食作物43份、经济作物11份、蔬菜49份。通过对1956年、1981年、2014年3个时间节点鹿泉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进行汇总整理,从气候环境变化、土地资源配置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栽培品种变迁和资源普查收集情况5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探讨了鹿泉区气候及产业结构变化对农作物种质资源造成的影响,以及鹿泉区地方品种加速消失的原因,同时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鹿泉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其他县区普查收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收集 鹿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冀麦479的选育及育种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晓蕊 赵爱菊 +4 位作者 刘玉平 赵炜 马志高 吕亮杰 陈希勇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冀麦47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国审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220045)。重点介绍了冀麦479的选育方法、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和育种策略,可为冀麦479推广种植提供信息参考,还可为高产小麦育... 冀麦47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国审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220045)。重点介绍了冀麦479的选育方法、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和育种策略,可为冀麦479推广种植提供信息参考,还可为高产小麦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麦479 品种选育 高产稳产 育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冀麦782的选育及其育种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炜 郭晓蕊 +3 位作者 牟东明 赵爱菊 刘玉平 吕亮杰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82-86,共5页
冀麦782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高产稳产、抗逆性好为选育目标,利用高产、抗倒的冀5265/良星99高代品系为母本,抗病、广适的石麦12/冀5265高代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协调抗寒、抗倒、抗病等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系谱法多... 冀麦782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高产稳产、抗逆性好为选育目标,利用高产、抗倒的冀5265/良星99高代品系为母本,抗病、广适的石麦12/冀5265高代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协调抗寒、抗倒、抗病等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强、抗病抗逆性好,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55),适宜在河北省南部及山东省全省种植。主要介绍了冀麦782的品种来源、品种特性、选育方法、栽培技术及育种策略,可为该品种推广种植提供信息参考,还可为高产小麦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冀麦782 品种选育 高产稳产 育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根系性状的遗传解析及QTL定位
18
作者 董海通 胡朋举 +4 位作者 郭颂 张雪燕 杨永庆 张瑞芳 王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0-978,共9页
【目的】为了解析花生根系性状的遗传规律,挖掘影响花生根系性状的相关QTL位点。【方法】以冀花甜1号和冀花201138为亲本及其衍生的202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结合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对6个根系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结果... 【目的】为了解析花生根系性状的遗传规律,挖掘影响花生根系性状的相关QTL位点。【方法】以冀花甜1号和冀花201138为亲本及其衍生的202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结合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对6个根系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结果】冀花甜1号的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重数值比冀花201138高16.99%~45.10%,但平均根直径和总根尖数值比冀花201138低7.14%和31.27%,表明冀花甜1号和冀花201138根系存在显著差别。遗传分析表明6个根系性状遗传力在0.734~0.826之间,峰度和偏度绝对值在0.07~4.76之间,表明这些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48 K芯片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包含3265个SNP标记、总长度为3213.26 cM(centi-Morgan)。此外,QTL分析共检测到11个花生根系性状相关的位点,分别位于A06、A07、A08、B01、B02和B03等9条染色体上,LOD值在3.53~17.48之间,单个QTL可解释各自性状2.87%~16.26%的表型变异。其中,表型贡献率大于10%的主效QTL共有5个,分别为qRA_A07、qRA_A08、qRA_B01、qRA_B02和qRA_B03_1,其中qRA_B03_1可在3个重复中稳定检测到且可解释多个根系性状。【结论】qRA_B03_1在改良花生根系性状从而提升花生品质和产量育种过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后续进一步精细定位、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以及关键调控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根系性状 遗传分析 遗传图谱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品质Ⅰ型棉花品种冀丰17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红霞 王士杰 +3 位作者 朱继杰 贾晓昀 李妙 王国印 《中国棉花》 2025年第2期32-34,F0002,共4页
冀丰173(审定编号:冀审棉20238001)在河北省冀中南植棉区生育期123 d,植株塔形、较紧凑,叶片小、浅绿色,铃椭圆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单株果枝数12.3,单株结铃数14.6,铃重5.6 g,籽指11.5 g,衣分37.2%,霜前花率91.9%;纤维品质达国家审定... 冀丰173(审定编号:冀审棉20238001)在河北省冀中南植棉区生育期123 d,植株塔形、较紧凑,叶片小、浅绿色,铃椭圆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单株果枝数12.3,单株结铃数14.6,铃重5.6 g,籽指11.5 g,衣分37.2%,霜前花率91.9%;纤维品质达国家审定Ⅰ型棉花品种标准;在2021年和2022年冀中南春播露地棉组区域试验中的籽棉单产均比对照冀丰1271增加6%以上。对冀丰17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棉 冀丰173 品种选育 选育过程 露地棉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花系列高油酸花生抗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20
作者 金欣欣 宋亚辉 +3 位作者 苏俏 杨永庆 李玉荣 王瑾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7-811,共15页
干旱是影响高油酸花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鉴定高油酸花生品种的抗旱性,筛选抗旱指标,对于培育抗旱品种和开展抗旱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6份冀花系列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材料,2022年和2023年在旱棚抗旱池内设置正常灌水... 干旱是影响高油酸花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鉴定高油酸花生品种的抗旱性,筛选抗旱指标,对于培育抗旱品种和开展抗旱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6份冀花系列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材料,2022年和2023年在旱棚抗旱池内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成熟期各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5个经济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灰色关联度、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以及抗旱性度量值(D)、综合抗旱系数(CDC)、加权抗旱系数(WDC),对其进行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多数农艺、经济性状的测定值比正常灌水处理低9.73%~49.19%,品质性状比正常灌水处理低0.78%~9.84%。各测定指标的单项抗旱系数(D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8个主成分可以代表高油酸花生抗旱性89.81%的原始信息。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高油酸花生抗旱性排序相近。D值与CDC值、WDC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913。依据D值可将高油酸花生划分为3个抗旱级别,其中抗旱型品种9个,中等抗旱型品种10个,干旱敏感型品种7个。抗旱性较突出的高油酸花生有冀花1353和冀花712。产量、主茎高、单株果数和饱果率可作为高油酸花生品种成熟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高油酸花生抗旱育种、抗旱机理、抗旱栽培提供理论参考和生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 花生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