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声学方法采集人工影响天气高射炮作业数据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宏宇 王华 +3 位作者 贾丽佳 胡向峰 陶玥 汪晓滨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0-599,共10页
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数据收集上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高射炮和火箭作业信息完全依赖人工采集录入的瓶颈,该文基于声学探测技术,利用地面作业数据采集传输仪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 mm口径65型双管高射炮,于2014年7月12日... 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数据收集上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高射炮和火箭作业信息完全依赖人工采集录入的瓶颈,该文基于声学探测技术,利用地面作业数据采集传输仪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 mm口径65型双管高射炮,于2014年7月12日和9月24日分别进行训练模拟弹和JD-07型防雹增雨炮弹实弹发射数据声级采集试验。分析表明:高射炮发射产生的前导噪音、声级突升和声级峰值,可作为高射炮作业数据自动采集一种极为有效的指标。作业站内环境噪音声级的明显变化能够有效识别单管或双管、单次或连续发射的每发数据,实现对发射时间和发射弹量的自动、实时、精准采集;利用声级特征采集与识别高射炮作业数据,受作业站内感应仪器相对高射炮装备的布设距离和方位的影响较小;前导噪音作为弹药击发的显著标识,可作为高射炮安全监控重要内容,对重大安全事故及其应急处置能够起到有效预警作用。利用高射炮发射每发用弹的声级峰值进行简单对比,还可作为直观检验用弹质量的一个参考。此外,高射炮每发用弹发射的方位角、仰角数据,可以利用声级感应阵列,并基于到达时差法声源定位原理精准计算获得。发射位置数据还可集成GPS定位模块实现自动、准确地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高射炮 地面作业 声级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佳帅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12期127-128,共2页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的进步。而且,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同时跨越多个气候带。因此,我国是受气候灾害影响最多的国家之一。接下来,本文将对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的进步。而且,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同时跨越多个气候带。因此,我国是受气候灾害影响最多的国家之一。接下来,本文将对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进行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防灾减灾 作用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杨文霞 牛生杰 +1 位作者 魏俊国 孙玉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90,共7页
对4架次飞行个例的PMS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河北省春季层状云降水系统存在不均匀性, 表现之一为较强降水云带。1991年5月25日的个例在飞机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两次在 2000 m左右探测到较强的云内逆温, 逆温层顶下方存在云水含量的峰值。... 对4架次飞行个例的PMS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河北省春季层状云降水系统存在不均匀性, 表现之一为较强降水云带。1991年5月25日的个例在飞机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两次在 2000 m左右探测到较强的云内逆温, 逆温层顶下方存在云水含量的峰值。对 1992 年 6 月 20 日两次个例的冷云的冰晶尺度、冰水含量(IWC)、冰晶浓度和液水含量(LWC)的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对两次个例的云中可播性进行判别, 发现潜力区占云区的1/2左右, 有时存在大片强可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层状云 微物理结构 飞机观测 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大茂山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增雪作业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秦彦硕 段英 +3 位作者 李二杰 刘世玺 刘妹妹 贾媛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5,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高斯模拟,分析了2012年11月10日唐县大茂山地基碘化银发生器增雪作业的作业条件。结果发现,此次天气背景为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冷涡云系,根据帕斯奎尔(Pasquill)稳定度分类法得...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高斯模拟,分析了2012年11月10日唐县大茂山地基碘化银发生器增雪作业的作业条件。结果发现,此次天气背景为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冷涡云系,根据帕斯奎尔(Pasquill)稳定度分类法得出作业时间段大气处于中性层结状态;高斯模式模拟得出,有效的AgI浓度向上扩散范围高达3.0 km;作业点作业时段上空至3.2 km均处于上升气流区,计算出作业点发生器出口温度1.0℃。因冬季人工观测云底高度多为2.5~3.0 km,综合分析认为,该作业点的选址是合适的,此次作业条件较好,可以将催化剂输送到云中,起到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碘化银发生器 高斯模拟 作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河北省地表干燥度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彬云 吴荣军 +1 位作者 杨保东 牛英洁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5-752,共8页
利用河北省1970—2007年48个气象台站逐日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由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之比构建干燥度指数,并采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以分析其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970—1985年,由于降水量减少和潜在蒸散... 利用河北省1970—2007年48个气象台站逐日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由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之比构建干燥度指数,并采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以分析其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970—1985年,由于降水量减少和潜在蒸散量减少,蒸散量的减少速率大于降水量的减少速率,地表干燥度指数呈下降趋势,潜在蒸散量的显著减少是地表干燥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风速和日照时数的显著降低决定了潜在蒸散量的显著下降;1986—2007年,由于年平均气温的显著升高,潜在蒸散量增加,使得地表干燥度略呈上升趋势。河北省地表干燥度高值区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桑洋盆地和坝西高原,而低值区主要在燕山南麓低山丘陵地区的承德西南部、唐山的北部和秦皇岛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干燥度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东北部至河北省西部的带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潜在蒸散量 干燥度指数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中南部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溶胶的航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向峰 孙云 +1 位作者 李二杰 范根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442-4451,共10页
利用粒子测量系统PMS探测的气溶胶等资料,结合观测期间的天气实况和气团后向轨迹对2008年秋季河北中南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大气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天气背景下河北中南部气溶胶数浓度的垂直分布和气溶胶粒... 利用粒子测量系统PMS探测的气溶胶等资料,结合观测期间的天气实况和气团后向轨迹对2008年秋季河北中南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大气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天气背景下河北中南部气溶胶数浓度的垂直分布和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混合层高度,逆温层和相对湿度峰值引起的气溶胶累积效应,云层分布不均以及气溶胶来源特性差异对气溶胶的空间分布特征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天气条件下河北中南部近地面的气溶胶数浓度范围为904.4~3005.0个/cm^3.近地面气溶胶数浓度阴天条件下最高,晴空条件下最低.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与大气层结,逆温层,云区分布等密切相关.逆温层是导致粒子谱呈双峰或多峰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云内气溶胶粒子吸湿增长,粒子谱峰值向大尺度方向偏移.云外的气溶胶粒子谱宽且比云内窄.受大气气溶胶粒子本身重力沉降作用的影响,高层粒子谱宽比低层窄,粒子谱峰值向小尺度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粒子数浓度 谱分布 河北中南部 飞机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中南部对流层CH4时空分布特征的飞机探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洋 董晓波 +5 位作者 麦榕 吕峰 王梧熠 孙啸申 王晓青 朱海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04-4610,共7页
为研究河北省中南部对流层内CH4时空分布特征,2018年6~7月利用空中国王350飞机搭载高精度CH4分析仪和相关辅助设备,对河北中南部城市上空(600~5500m)CH4浓度进行飞机探测.探测期间共飞行4架次,取得7组CH4浓度垂直廓线数据.结果表明:探... 为研究河北省中南部对流层内CH4时空分布特征,2018年6~7月利用空中国王350飞机搭载高精度CH4分析仪和相关辅助设备,对河北中南部城市上空(600~5500m)CH4浓度进行飞机探测.探测期间共飞行4架次,取得7组CH4浓度垂直廓线数据.结果表明:探测期间CH4浓度最小值为1884×10^-9,最大值为2038×10^-9,多架次垂直方向上平均浓度为(1915±90)×10^-9.不同探测架次CH4浓度随高度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随高度增加,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后稳定不变的趋势,且在混合层顶以下(约1000m)存在明显分界线.1000m以下,同高度层CH4浓度变化较大,不同架次间浓度相差最大值达124×10^-9,同一架次CH4浓度的垂直梯度变化受大气层结影响明显,位温垂直梯度接近零时,CH4浓度的垂直梯度变化不明显.1000m以上,CH4浓度垂直随高度增加呈指数减小,同高度层CH4浓度变化较小,变化偏差在平均值的5%以内,4000m以上,同高度层CH4浓度振幅最小,差值<15×10^-9,此时浓度可代表该区域背景大气的平均浓度.石家庄上空同高度层CH4浓度白天整体大于夜间,随高度降低差值变大,说明石家庄白天CH4排放源强度大于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中南部 对流层 甲烷浓度 时空分布 飞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气溶胶与云微物理结构的飞机探测个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邓玮 银燕 +2 位作者 石立新 段英 吴志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578-17583,共6页
通过对2008年4月21日河北省正定1次飞机探测气溶胶垂直分布和云微物理结构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探测的气溶胶数浓度为102~103个/cm3,平均直径为0.19~0.70μm;云滴数浓度为100~102个/cm3,云滴平均直径为4~15μm。边界层是气溶胶... 通过对2008年4月21日河北省正定1次飞机探测气溶胶垂直分布和云微物理结构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探测的气溶胶数浓度为102~103个/cm3,平均直径为0.19~0.70μm;云滴数浓度为100~102个/cm3,云滴平均直径为4~15μm。边界层是气溶胶和云凝结核(CCN)最密集处,云区为1 176~2 465 m,云底云滴数浓度低,蒸发释放核膜态粒子使得气溶胶进入云层后数浓度减少幅度较小,另云滴对CCN有消耗作用。气溶胶平均谱基本为双峰型,高层云区云滴增加促使气溶胶由核膜态向积聚模态、粗模态转变。云滴谱较复杂,具有单峰型和双峰型,云顶平均谱最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云凝结核 微物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区春季人工增雨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王焕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3期186-188,共3页
河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用水量较大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突出。春季干旱是影响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干旱问题也是该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因而做好春季人工增雨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对河北省平原区... 河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用水量较大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突出。春季干旱是影响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干旱问题也是该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因而做好春季人工增雨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对河北省平原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层单位调查发现,一些基层作业单位在日常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科普宣传力度不够、作业人员素质偏低和培训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有干扰以及人工增雨作业时与作业点周边群众存在纠纷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保障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春季人工增雨 作业指挥 现状 问题 对策 河北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春季晴、霾天气溶胶观测研究 被引量:46
10
作者 孙霞 银燕 +2 位作者 孙玉稳 段英 吴志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5-713,共9页
利用2006年和2007年河北省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获得的飞行探测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地区春季上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不同高度上的谱分布和水平变化特征,并对粒子谱分布进行了负幂函数拟合.分析表明,霾天气下的气溶胶粒... 利用2006年和2007年河北省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获得的飞行探测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地区春季上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不同高度上的谱分布和水平变化特征,并对粒子谱分布进行了负幂函数拟合.分析表明,霾天气下的气溶胶粒子数浓度高于晴天1个量级,达到104个/cm3;粒子平均直径为0.13~0.26μm;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变化受下垫面、云区等局地影响因子较大,受不同天气状况影响较小;负幂函数对细粒子谱分布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垂直分布 水平分布 谱分布 机载PMS系统 石家庄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雾霾天气下云滴和云凝结核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5
11
作者 孙霞 银燕 +3 位作者 韩洋 肖辉 孙玉稳 李宝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5-1170,共6页
2009年5~10月在石家庄地区对雾霾天气下的近地面到高空的云雾滴和云凝结核(CCN)进行了7架次飞机探测.利用PMS云粒子测量仪器、机载温湿仪和连续气流纵向热梯度云凝结核仪获得的云雾粒子和云凝结核(CCN)探测资料,分析了层积云(Sc)... 2009年5~10月在石家庄地区对雾霾天气下的近地面到高空的云雾滴和云凝结核(CCN)进行了7架次飞机探测.利用PMS云粒子测量仪器、机载温湿仪和连续气流纵向热梯度云凝结核仪获得的云雾粒子和云凝结核(CCN)探测资料,分析了层积云(Sc)和高积云(Ac)中云粒子浓度、液态含水量、粒子算术平均直径和粒子有效平均直径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CCN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以及谱分布.结果表明雾霾天气状况下,云滴数浓度在102个/cm3量级上.高云粒子粒径总体大于低云粒子.云含水量平均值范围为0.03~0.14g/m3;地面到600 m高度内,CCN值的平均值为3034cm-3(过饱和度S=0.3%).对CCN的活化谱进行拟合表明石家庄属于典型大陆性核谱,云对CCN有消耗作用,逆温层的存在使得该区CCN浓度累积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地区 云粒子 云凝结核 分布特征 飞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秋季层状云物理结构及适播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孙玉稳 李宝东 +4 位作者 刘伟 韩洋 孙霞 董晓波 姜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7-250,共14页
利用2006-2010年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29块云体9架次飞机探测(或作业)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北地区秋季层状云气溶胶粒子、云凝结核CCN、小云粒子、大云粒子、降水粒子浓度和云粒子有效直径等物理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地区适宜增雨作... 利用2006-2010年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29块云体9架次飞机探测(或作业)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北地区秋季层状云气溶胶粒子、云凝结核CCN、小云粒子、大云粒子、降水粒子浓度和云粒子有效直径等物理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地区适宜增雨作业的云系为中、低或高、中、低搭配的层状云,过冷层催化有利于云体发展,促使气流流入形成正反馈。适宜催化的作业层指标有:云层高度为4582 m,云内平均含水量≥0.1 g·m-3,所对应温度为-8.0℃,小云粒子浓度为236.5 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粒子 云凝结核 飞机探测 可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 被引量:58
13
作者 黄梦宇 赵春生 +3 位作者 周广强 段英 石立新 吴志会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0-368,共9页
利用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ParticleMeasurementSystem)对1990年9、10月和1991年4月的春秋两季层状云进行了云及降水的微物理特征探测,分析了云微观特征和垂直分布,初步探讨了气溶胶对云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层状云的基本特征为云... 利用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ParticleMeasurementSystem)对1990年9、10月和1991年4月的春秋两季层状云进行了云及降水的微物理特征探测,分析了云微观特征和垂直分布,初步探讨了气溶胶对云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层状云的基本特征为云滴数浓度79.2cm-3、液态含水量0.03g.m-3、有效直径11μm并有垂直差异;云下气溶胶数浓度与云滴数浓度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定量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资料 云微物理特性 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雹形成机制的研究并论人工雹胚与自然雹胚的“利益竞争”防雹假说 被引量:78
14
作者 许焕斌 段英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7-288,共12页
在播撒防雹中,如何实现人工雹胚与自然雹胚的增长竞争是决定防雹效果的关键,这实质上也是雹云物理的关键课题。经过对强对流(雹)云的流场特征和相应的过冷水场配置的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1)由于雹云流场的对流性,其... 在播撒防雹中,如何实现人工雹胚与自然雹胚的增长竞争是决定防雹效果的关键,这实质上也是雹云物理的关键课题。经过对强对流(雹)云的流场特征和相应的过冷水场配置的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1)由于雹云流场的对流性,其中必然存在着一个主上升气流区和相对于云体的水平风速零的区域,它在垂直剖面上,可呈现出一条零线,可长大成冰雹的水凝物粒子是绕零线循环运行增长的,并逐步进入主上升气流区;(2)在雹云中存在着冰雹“穴道”,它位于主上升气流区边侧及零线下的入流区,其体积约为雹云总体的6%或更小,不论自然雹胚或是人工雹胚,只要进入“穴道”都经历着循环运行增长,其轨迹是相互交叉的,因而可以实现平等“竞争”;(3)“穴道”的存在和位置由流场特征决定,运行轨迹的基本形态也由流场决定,而粒子增长率及运行路径的长短由“穴道”内的过冷水场(过冷度和量)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形成机制 防雹原理 人工雹胚 自然雹胚 强对流雹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一次降水层状云系结构和增雨条件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孙晶 杨文霞 周毓荃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9-1710,共12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模拟结果和卫星、雷达、飞机、地面雨量站等观测资料,对2012年9月21日河北一次西风槽降水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风槽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为500 h Pa低槽和700 h Pa切变线,地面并没有... 利用中尺度模式模拟结果和卫星、雷达、飞机、地面雨量站等观测资料,对2012年9月21日河北一次西风槽降水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风槽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为500 h Pa低槽和700 h Pa切变线,地面并没有伴随冷锋系统;西风槽云系不同部位具有不同云层性质和垂直结构特征,前端为高层冷云,云顶温度为-35℃,云体由冰相粒子和过冷水组成,没有暖云,有少量冷云降水;槽线附近云系为冷暖混合云,云顶温度为-20℃,云体最为密实,地面降水较强;槽后云系为低层液态水云,云顶温度为-5℃,有少量暖云降水;云水分布对应上升运动和高饱和区,高饱和区越深厚、上升运动越强,产生的云水值越大;利用模式过冷水含量、上升运动区、冰晶浓度、温度和逐时雨强对冷云催化增雨作业条件进行分析,槽线附近云系过冷水含量较多,存在强可播区,播撒高度为3.8~6.5 km,最适宜冷云播撒增雨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云 微物理结构 增雨条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雨夹雪降水过程人工增水作业的综合观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玉稳 孙霞 +5 位作者 刘伟 李宝东 蒋元华 韩洋 胡向峰 刘立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1-1355,共15页
2013年4月19日,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河北中南部地区对回流和西风槽复合天气系统云系进行人工增水作业,催化和探测部位在槽前上升气流云层和回流云层中,这次降水特点:(1)降水系统呈"槽前云"和"回流云"两层结... 2013年4月19日,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河北中南部地区对回流和西风槽复合天气系统云系进行人工增水作业,催化和探测部位在槽前上升气流云层和回流云层中,这次降水特点:(1)降水系统呈"槽前云"和"回流云"两层结构,大粒子主要在上层槽前云中增长;(2)"槽前云"温度和云顶温度较高,"回流云"温度低,固态降水粒子在"回流云"粘连增长加大地面降雪;(3)大云粒子和降水粒子很多;(4)小云粒子丰富,全谱拟合曲线lg=algD+b的截距b>2,适合催化作业。在分析云微物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天气、卫星、雷达、探空和雨量资料,从多角度分析了层状云增水作业实用技术和催化的宏微观响应,结果表明:作业后影响区雷达反射因子、卫星反演参量和云内微物理特征量都有明显变化;催化影响区地面降水的变异通过了显著性分析,但作业前后影响区内外这一差异是否是催化效果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云降水 云粒子 飞机探测 雨滴谱 雷达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秋季河北地区云微物理结构的飞机探测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瑜 银燕 +2 位作者 石立新 段英 吴志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0-537,共8页
利用2007年飞机探测资料,对河北地区云微物理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层云底部云滴数大于中上部,随高度增加粒子直径增大。最大云中液态水含量为0.25g.m-3,底层平均云中液态水含量为0.025g.m-3。层积云中上部数浓度高于底部,云滴数... 利用2007年飞机探测资料,对河北地区云微物理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层云底部云滴数大于中上部,随高度增加粒子直径增大。最大云中液态水含量为0.25g.m-3,底层平均云中液态水含量为0.025g.m-3。层积云中上部数浓度高于底部,云滴数浓度变化范围为10~80cm-3,云滴平均直径为7.56μm,总趋势随高度增加云滴直径先增大后减小。云滴谱变窄、双峰消失与含水量的起伏有一定的关系。综合增雨作业资料,发现有时预设的飞机作业高度并不是十分合理,在飞机性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作业高度,人工增雨的效果可能更好。鉴于作业层的温度,9月29日和13日可以考虑使用液氮或液态CO2等制冷剂进行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微物理结构 飞机观测 人工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房彬 王吉宏 杨文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756-6758,共3页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主要分为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统计检验又分为随机化检验和非随机化检验,而非随机化试验通常分为序列实验、区域对比试验、区域历史回归、区域控制模拟试验等。笔者对国外一些著名效果检验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就人...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主要分为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统计检验又分为随机化检验和非随机化检验,而非随机化试验通常分为序列实验、区域对比试验、区域历史回归、区域控制模拟试验等。笔者对国外一些著名效果检验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就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 统计检验 随机化检验 非随机化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人工增雨时机与部位选择探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连志鸾 段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应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及卫星云图资料,研究分析了2004年2月20日出现在华北久旱之后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并探讨了常规探空资料与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相结合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层状云 人工增雨 作业时机 作业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人工增雨催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段英 吴志会 石立新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80-83,共4页
利用河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获取的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人工催化过冷性层状云可选择的不同天气系统及类型、云可催化的宏观物理判别条件、春季冷锋云系回流型降雨性层状云微物理特征和可播性条件。结果表明,被人工催化云体云底高<2k... 利用河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获取的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人工催化过冷性层状云可选择的不同天气系统及类型、云可催化的宏观物理判别条件、春季冷锋云系回流型降雨性层状云微物理特征和可播性条件。结果表明,被人工催化云体云底高<2km、云厚>2km、过冷层厚>1.5km、催化层高为4.0~5.5km、温度为-6~—13℃,且处于云系发展时期催化增雨效果较好;垂直方向春季回流型降雨性层状云有锋面上As云和锋面下Sc云2层主体云,当降雨即将形成时近地层还有Fc云。粒子测量系统资料显示,垂直方向云含水量有2个大值区,分别位于As云和Fc云中部。河北省春夏这种层状云有较好的人工催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催化条件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