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麻山药典型病害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康捷 章淑艳 +2 位作者 韩韬 孙志梅 罗同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113,共7页
为了解两种典型病害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明确土壤病害与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两种典型病害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值表现为糊头病的土壤>对照组>根茎腐病组;而真菌变化... 为了解两种典型病害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明确土壤病害与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两种典型病害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值表现为糊头病的土壤>对照组>根茎腐病组;而真菌变化更明显,两种病害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对照组。物种分类注释表明,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种类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只是不同类别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真菌中含有一些与病害发生有关的特有属,且比例变化较大,说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山药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康捷 章淑艳 +1 位作者 韩韬 孙志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106,共8页
旨在研究麻山药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麻山药在苗期、花期和收获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在不同生长时期内没有显著变化,而真菌变化趋势更为明显,... 旨在研究麻山药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麻山药在苗期、花期和收获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在不同生长时期内没有显著变化,而真菌变化趋势更为明显,从开始生长期到收获期逐渐增多,在收获期时多样性指数和丰度达到最高。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麻山药根际细菌群落的最优菌群,两者在不同时期所占比例均超过了 50%,放射毛霉属和被孢霉属是真菌群落的最优菌群,两者在不同时期所占的比例约 15%,结合其他优势菌群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明显变化,可以看出,这些菌群跟麻山药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期 麻山药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及间作豆科植物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雪贞 罗同阳 +3 位作者 赵雪萍 章淑艳 许华森 孙志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解析山药田连作后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探寻连作障碍产生的微生物学机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粮田土壤为对照,在分析山药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究间作苜蓿、三叶草和大豆3种豆科植物对土壤... 为解析山药田连作后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探寻连作障碍产生的微生物学机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粮田土壤为对照,在分析山药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究间作苜蓿、三叶草和大豆3种豆科植物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0~100 cm土层中,山药田和粮田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基本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与粮田相比,山药苗期0~100 cm土层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均表现为山药田土壤高于粮田土壤,特别是真菌数量,高于粮田土壤1.86~4.48倍。而固氮菌和放线菌数量则表现为粮田土壤高于山药田土壤的趋势,特别是0~20 cm土层,分别比山药田土壤提高了1.51和0.75倍。山药收获期,0~20和20~40 cm土层山药田土壤细菌、固氮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现出低于粮田土壤,而真菌数量高于粮田土壤的趋势,且0~100 cm土层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均降低。间作苜蓿、三叶草和大豆后可显著提高0~40 cm土层土壤中的固氮菌、解磷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说明山药连作会明显影响土壤三大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而间作豆科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有一定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田 粮田 微生物群落分布 间作 豆科植物 改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上游流经城区前后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力源 周贺 +2 位作者 秦梦 史密伟 郑翔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48,共16页
细菌群落作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研究可为水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流经城区白洋淀上游河流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和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城市环境因素对白洋淀上游水质的影响,并深入探究细菌群... 细菌群落作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研究可为水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流经城区白洋淀上游河流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和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城市环境因素对白洋淀上游水质的影响,并深入探究细菌群落功能与污染物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环境对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上、中、下游的水质等级差异显著。城区中汇入的各类污染物不仅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使得污染严重流域高丰度的细菌种群减少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还与细菌群落的硝酸盐和磷酸盐代谢功能密切相关。同时,河流虽汇集了城区的各类污染物,但下游的细菌群落结构和部分氮、磷代谢功能均有恢复为上游水平的趋势。此外,高丰度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受各类菌群和污染物的抑制作用较大,但验证其与NO-3-N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白洋淀上游流经城区前后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与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的关联研究,为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上游 流经城区 细菌群落 结构与功能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技术在毕赤酵母发酵液固液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同阳 董聪 +4 位作者 王玥 高庆华 贾振华 王庆庆 刘小娜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1,共5页
试验旨在采用絮凝技术对毕赤酵母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以菌体絮凝率和酶活回收率为测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絮凝剂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毕赤酵母发酵液最佳絮凝工艺为先加... 试验旨在采用絮凝技术对毕赤酵母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以菌体絮凝率和酶活回收率为测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絮凝剂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毕赤酵母发酵液最佳絮凝工艺为先加入2.0%聚合氯化铝,再加入1.0%硅藻土,最后加入0.2%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且聚合氯化铝母液添加体积不超过发酵液总体积的20%。在此条件下,发酵液菌体絮凝率达90%以上,葡萄糖氧化酶的酶活回收率达85%以上。研究表明,采用絮凝技术能够对毕赤酵母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该方法有利于提高酶的生产效益,从而促进饲用酶制剂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技术 毕赤酵母 固液分离 葡萄糖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制革肉渣废弃物发酵生产饲用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春卯 赵露 +5 位作者 魏治静 吴芳彤 曹倩荣 郑翔 秦梦 王力源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3-90,共8页
制革肉渣固体废弃物是一类富含蛋白质的废弃物,长期堆放易腐败变质,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开发其价值是目前制革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生物酶法将制革肉渣固体废弃物制备成肉渣水解液,通过试验确定肉渣水解液干粉的制备工艺,设定... 制革肉渣固体废弃物是一类富含蛋白质的废弃物,长期堆放易腐败变质,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开发其价值是目前制革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生物酶法将制革肉渣固体废弃物制备成肉渣水解液,通过试验确定肉渣水解液干粉的制备工艺,设定进风口温度为140℃、流速为17 r/min,肉渣水解液干粉可获得最大收率。此干粉可作为氮源用于饲用蛋白酶的发酵生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筛选出肉渣水解液干粉的最佳添加比例,同时优化培养基。结果表明,肉渣水解液干粉作为氮源时,基因工程菌株WB800N/pHT43-npr产酶的最佳培养基为糊精30 g/L,肉渣水解液干粉20 g/L,MnSO_(4) 26 mg/L,CaCl_(2) 0.05 g/L,蛋白酶发酵活性可达1 203.5 U/mL,与基础发酵培养基相比,酶活性提高了约10%。这为制革肉渣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肉渣固体废弃物 基因工程菌株 喷雾干燥 发酵条件优化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诱导剂诱导枯草工程菌产饲用蛋白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7
作者 秦梦 王力源 +5 位作者 刘春卯 赵露 周贺 张翔 张译元 郑翔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2-117,共6页
试验为建立一种采用乳糖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复合诱导剂代替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枯草芽孢杆菌产饲用中性蛋白酶发酵工艺。通过初步筛选获得最佳诱导剂配比为0.025‰IPTG和11.25 g/L乳糖,在原有工艺下发酵得到饲用蛋白酶活性... 试验为建立一种采用乳糖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复合诱导剂代替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枯草芽孢杆菌产饲用中性蛋白酶发酵工艺。通过初步筛选获得最佳诱导剂配比为0.025‰IPTG和11.25 g/L乳糖,在原有工艺下发酵得到饲用蛋白酶活性为1066.09 U/mL;经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发酵工艺,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 H值7.5、培养温度36.5℃、诱导剂添加时间3.2 h、发酵时间45 h,中性蛋白酶活性为1398.54 U/mL,提高至优化前的1.31倍。研究表明,复合剂诱导条件比IPTG单独诱导更复杂,在蛋白酶的规模化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为蛋白酶制剂在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蛋白酶 联合诱导 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子蛋白SbES高密度重组表达和粉剂研发
8
作者 杨扬 陈奕鹏 +3 位作者 王茂存 章淑艳 刘先宝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激发子蛋白SbES是帚枝霉属内生真菌HND5产生的一个外泌丝氨酸蛋白酶,可有效诱导多种植物产生抗病性,具有可商品化开发为植物蛋白农药的潜力。为建立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及粉剂制备工艺,利用已构建好的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Pichia... 激发子蛋白SbES是帚枝霉属内生真菌HND5产生的一个外泌丝氨酸蛋白酶,可有效诱导多种植物产生抗病性,具有可商品化开发为植物蛋白农药的潜力。为建立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及粉剂制备工艺,利用已构建好的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Pichia pastoris X-33(pRICZA::SbES),对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条件、菌体破碎条件及适宜喷雾干燥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在pH 6.5、温度28℃和菌体浓度180 g/L条件下诱导108 h,可获得最大表达量;目标异源表达菌株15%菌体浓度,在300 W功率下超声40 min,可获得最大的SbES蛋白量;SbES蛋白最适的助干剂为麦芽糊精,在5%麦芽糊精,干燥塔出风口温度为140℃的条件下干燥,SbES蛋白可保存最大的酶活性。本研究结果为激发子蛋白SbES的商品化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子蛋白 异源表达 高密度发酵 粉剂制备 植物蛋白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玥 赵紫茵 +3 位作者 姚子豪 张飞燕 高庆华 唐兆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68,共6页
葡萄糖氧化酶(GOD)属于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MC)家族,能够利用氧气和β-D-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GA),同时生成过氧化氢(H_(2)O_(2)),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在动物生产中,GOD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 葡萄糖氧化酶(GOD)属于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MC)家族,能够利用氧气和β-D-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GA),同时生成过氧化氢(H_(2)O_(2)),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在动物生产中,GOD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促生长、抗生素替代潜力,而且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GOD的结构、催化机理和理化性质及其对动物生长调节作用的主要机制,以及近年来GOD在家禽、猪和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推动GOD在畜牧业中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作用机制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及其营养浓缩液的相关检测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谦 闫蕾蕾 +5 位作者 王超 冀宏 丁万杰 刘传斌 邢志华 李宝佳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研究表明 ,液体培养条件下 ,茯苓经 0~ 4 8h的适应期 ,4 8~ 14 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 ,发酵液 pH骤降。经检测 ,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 ;发酵罐培养 12 0h ,生物量≥ 30g/10 0mL(鲜重 )。茯苓营养浓缩液... 研究表明 ,液体培养条件下 ,茯苓经 0~ 4 8h的适应期 ,4 8~ 14 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 ,发酵液 pH骤降。经检测 ,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 ;发酵罐培养 12 0h ,生物量≥ 30g/10 0mL(鲜重 )。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 5 .0mg/mL ,氨基酸含量≥4 80mg/10 0mL。动物实验证明 ,茯苓营养浓缩液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 ,其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液体培养 培养条件 营养浓缩液 发酵 多糖 免疫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杀虫效果的生物肥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爱民 章淑艳 张双凤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5-419,共5页
具有杀虫效果的生物肥料是一种集药效和肥效为一体的生物制剂.本项目研究了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和阿维链霉菌的发酵工艺,并研制出一种新型生物肥料.该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农业部有关肥料的质量标准,既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同... 具有杀虫效果的生物肥料是一种集药效和肥效为一体的生物制剂.本项目研究了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和阿维链霉菌的发酵工艺,并研制出一种新型生物肥料.该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农业部有关肥料的质量标准,既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杀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肥料 胶质芽孢杆菌 圆褐固氮菌 阿维链霉菌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的发酵研究及其动物免疫学观察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谦 冀宏 +4 位作者 丁万杰 朱朝辉 汪虹 霍红 顾雅君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42,45,共3页
研究表明 ,茯苓发酵培养经 0 - 48h的适应期 ,48- 144h的增殖生长期后进入稳定生长期 ,并出现pH值骤降 ,经检测 ,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 ;发酵罐培养在 12 0h生物量可达到 30g/10 0ml (鲜重 )以上 ;提取茯苓... 研究表明 ,茯苓发酵培养经 0 - 48h的适应期 ,48- 144h的增殖生长期后进入稳定生长期 ,并出现pH值骤降 ,经检测 ,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 ;发酵罐培养在 12 0h生物量可达到 30g/10 0ml (鲜重 )以上 ;提取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5 0mg/ml,氨基酸含量≥ 480mg/ 10 0ml,经动物试验证明 ,其具有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重金属及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发酵 多糖 免疫 动物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JS-1菌株营养生理与生物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冀宏 Shkelevich Nikodim +2 位作者 陈文杰 马允莉 霍红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1,共2页
由采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野生桦褐孔菌分离获得品质稳定的纯菌株JS-1。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其营养生理条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利于桦褐孔菌生长的微量元素最适添加量分别:MgSO4·7H2O为0.15%;KH2PO4为0.3... 由采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野生桦褐孔菌分离获得品质稳定的纯菌株JS-1。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其营养生理条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利于桦褐孔菌生长的微量元素最适添加量分别:MgSO4·7H2O为0.15%;KH2PO4为0.3%;VB1为20mg/L;金属离子Mn2+和Cu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Fe2+和Zn2+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试验表明,桦褐孔菌最适生长酸碱度为pH6~7;在"微氧"环境中,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常态,具有限氧生长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菌株 营养生理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解除黄曲霉毒素B_1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胡常英 王云鹏 +1 位作者 范星 秦慧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55-57,共3页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类剧毒物质,含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对小鸡的危害很大。研究中发现,用5‰25 U/g(25 U/mL)葡萄糖氧化酶完全可以解除饲料中500 ppb浓度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用含2000 ppb浓度黄曲霉毒素B1和添加5‰25 U/g葡萄糖...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类剧毒物质,含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对小鸡的危害很大。研究中发现,用5‰25 U/g(25 U/mL)葡萄糖氧化酶完全可以解除饲料中500 ppb浓度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用含2000 ppb浓度黄曲霉毒素B1和添加5‰25 U/g葡萄糖氧化酶的饲料喂小鸡,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存活数量提高39.5%,在小鸡饮用水中加入5‰25 U/mL葡萄糖氧化酶,存活数量可提高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黄曲霉毒素B1 小鸡成活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叶栗果与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形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兆宏 刘霞 +1 位作者 刘树庆 孙志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研究栗叶栗果与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形态的关系。[方法]同时采用有效态和欧共体BCR三步提取法对燕山山区板栗土壤0~20和20~40cm土层中Fe、Mn、Zn、Cu的各形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板栗的生物吸收系数以及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 [目的]研究栗叶栗果与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形态的关系。[方法]同时采用有效态和欧共体BCR三步提取法对燕山山区板栗土壤0~20和20~40cm土层中Fe、Mn、Zn、Cu的各形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板栗的生物吸收系数以及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形态与栗叶和栗果中矿质营养的关系。[结果]栗叶对Mn的生物吸收系数高于其他元素,栗果对Zn的生物吸收系数较大。运用营养元素赋存形态能更好地揭示板栗土壤中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可用0~20cm土层弱酸提取态Mn以及20~40cm土层的弱酸提取态Fe、Zn来判断板栗叶相应元素的营养状况。栗果中Mn、Cu、Zn的含量受到土壤中元素形态间交互作用的影响。[结论]为监测板栗生长、合理施肥、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以及维护板栗林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土壤 微量营养元素 生物吸收系数 元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青霉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庆华 胡美荣 +4 位作者 吴芳彤 陶勇 王云鹏 罗同阳 胡常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2-159,共8页
旨在克隆点青霉菌(Penicillium notatum)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OD),在毕赤酵母(Phchia pastoris)中异源表达,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利用PCR技术从点青霉No.8312菌株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GOD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穿梭载体p MD-AOX上并... 旨在克隆点青霉菌(Penicillium notatum)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OD),在毕赤酵母(Phchia pastoris)中异源表达,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利用PCR技术从点青霉No.8312菌株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GOD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穿梭载体p MD-AOX上并在毕赤酵母X33中表达,对纯化后的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X33-GOD可高表达具有活性的GOD,在30℃、pH6.5的条件下,其培养液上清GOD酶活可达496 U/mL,比活123.0 U/mg;重组表达的葡萄糖氧化酶最适温度为40-45℃,最适pH为6.0,酶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该酶在pH3.5-7.0区间和温度低于50℃下稳定。1 mmol/L Zn^(2+)对其有激活作用;Ag^+对该酶活性有较大抑制作用。构建出GOD的高产毕赤酵母工程菌株,与点青霉GOD相比,具有更高的发酵酶活和比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点青霉菌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密孔菌mk528漆酶对刚果红的脱色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淑艳 赵丛波 +1 位作者 郭林 李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0-36,共7页
刚果红是一种重要的难降解偶氮型染料,研究利用血红密孔菌mk528菌株产生的漆酶粗品在添加介体条件下对其进行脱色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介体阿魏酸对刚果红脱色有抑制作用,而紫脲酸、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 刚果红是一种重要的难降解偶氮型染料,研究利用血红密孔菌mk528菌株产生的漆酶粗品在添加介体条件下对其进行脱色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介体阿魏酸对刚果红脱色有抑制作用,而紫脲酸、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香兰素对刚果红脱色有促进作用;其中氧化还原介体紫脲酸比ABTS和香兰素更有效。通过实验确定刚果红脱色介体系统温度为40℃,p H值5.5,介体紫脲酸用量为0.05 m M,漆酶用量为5 U/m L,作用时间6 h的最佳条件。刚果红脱色的漆酶-紫脲酸介体系统表明漆酶在偶氮染料脱色降解方面将会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红 脱色 漆酶 介体 血红密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解除黄曲霉毒素M_1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常英 秦慧娟 +1 位作者 王云鹏 范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61-6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解除黄曲霉毒素M_1毒性的应用效果。选择含有7.2μg/kg(A组)和19.5μg/kg(B组)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玉米饲料,分别添加5‰固体和液体葡萄糖氧化酶制剂,连续饲喂奶牛10 d,同时和延后测定鲜牛奶和尿中黄曲霉毒...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解除黄曲霉毒素M_1毒性的应用效果。选择含有7.2μg/kg(A组)和19.5μg/kg(B组)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玉米饲料,分别添加5‰固体和液体葡萄糖氧化酶制剂,连续饲喂奶牛10 d,同时和延后测定鲜牛奶和尿中黄曲霉毒素M_1(AFM_1)量。测定数据表明,与AFB_1组相比,固体酶A组产牛奶中AFM_1未检出,B组中AFM_1含量平均减少了76.47%;液体酶A组产牛奶中AFM_1未检出,B组中AFM_1平均减少了82.35%。尿中AFM_1量减少了75%、70.5%和75%、73.1%;与对照组相比,牛奶产量、牛奶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黄曲霉毒素M1 玉米饲料 鲜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防治香蕉枯萎病效果初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秦艳梅 张志红 刘春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69,96,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氯化钾和硫酸钾配施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肥料配施促进了香蕉苗生长,降低了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提高了防病效果,生物有机肥与KCl和K2SO4配施防病效果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分别高60%和9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氯化钾和硫酸钾配施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肥料配施促进了香蕉苗生长,降低了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提高了防病效果,生物有机肥与KCl和K2SO4配施防病效果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分别高60%和90%。利用T-RFLP分析土壤细菌DNA多样性,生物有机肥与钾肥配施提高了细菌三个遗传多样性指数,增加了土壤中芽胞杆菌种类。FAME分析也发现生物有机肥以及与钾肥配施促进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放线菌繁殖,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生长。生物有机肥与钾肥配施,优势互补,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利于提高防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香蕉枯萎病 钾肥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芽孢杆菌HM8841紫外线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湘政 张志红 秦艳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胶质芽孢杆菌HM8841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和突变菌株性能测定,选育出3株适合生产发酵的优良菌种。与出发菌株相比,突变株具有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水平,增强芽孢抗逆性能等特点。
关键词 胶质芽孢杆菌HM8841 紫外线诱变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