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灰色模型的河北省粮食总产量预测分析
1
作者 刘晓辉 程慧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323-324,共2页
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13》中最新修订的2007—2012年农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建立了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检验,得到该预测模型的精度为一级。与常规GM(1,1)模型相比较,优化灰色模... 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13》中最新修订的2007—2012年农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建立了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检验,得到该预测模型的精度为一级。与常规GM(1,1)模型相比较,优化灰色模型能够明显地提高预测精度,增强预测的可靠性,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利用所建模型,对2014—2019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4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3 450.8万t,未来几年还会继续稳步上升,2019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4 000万t,为全国粮食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灰色模型 粮食总产量 预测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四种相位解包裹算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华英 于梦杰 +1 位作者 刘飞飞 刘佐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9-1133,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含有噪声的包裹相位图进行相位展开,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四种典型算法——四次FFT算法(4-FFT)、二次FFT算法(2-FFT)、四次离散余弦变换算法(4-DCT)及横向剪切...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含有噪声的包裹相位图进行相位展开,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四种典型算法——四次FFT算法(4-FFT)、二次FFT算法(2-FFT)、四次离散余弦变换算法(4-DCT)及横向剪切干涉与FFT相结合的算法(LS-FFT)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FFT算法运行速度最快,4-FFT算法次之,LS-FFT算法速度最慢;4-FFT算法对含有较强噪声和轻微欠采样的实验数据的处理效果是最好的;LS-FFT算法对强噪声数据的处理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解包裹 快速傅里叶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噪声 欠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集合的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59
3
作者 刘开第 曹庆奎 庞彦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756,共10页
为了定量描述对象具有未确知性质或处于未确知状态的程度,在可测空间上定义了满足测量准则的未确知测度概念.以未确知测度为隶属函数抽象出论域上的未确知集合概念,定义未确知集合的运算.通过论证未确知集和模糊集之间的关系与本质不同... 为了定量描述对象具有未确知性质或处于未确知状态的程度,在可测空间上定义了满足测量准则的未确知测度概念.以未确知测度为隶属函数抽象出论域上的未确知集合概念,定义未确知集合的运算.通过论证未确知集和模糊集之间的关系与本质不同,体现研究这种新的不确定性集合的价值.在未确知集合基础上,建立了未确知逻辑系统,用以处理未确知信息.定义了指标分类权重的概念,给出了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未确知逻辑系统推理算法中,使得到的合成可信度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以故障诊断领域中一个算例作为未确知逻辑系统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 未确知集 未确知逻辑系统 指标分类权重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半径的质量和电量综合因子的标度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德才 曹文娟 +1 位作者 吴海玉 赵剑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3-687,共5页
根据作者曾建立的万有引力势与电势的关系式和系统的对比质电比(单位电量的质量)S_r的物理意义,研究了离子半径r与S_r的关系:对于相同电子构型的阳离子,离子半径与lgS_r呈线性关系;对于相同电子构型的阴离子,离子半径与S_r的关系满足Mic... 根据作者曾建立的万有引力势与电势的关系式和系统的对比质电比(单位电量的质量)S_r的物理意义,研究了离子半径r与S_r的关系:对于相同电子构型的阳离子,离子半径与lgS_r呈线性关系;对于相同电子构型的阴离子,离子半径与S_r的关系满足Michealis-Menten数学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拟合出周期表中94种元素108种阳离子的半径和16种阴离子的半径.从相关系数R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都说明r与S_r密切相关,其中102种阳离子半径数据与具有代表性的离子半径参考值相比平均绝对误差仅0.9pm,相对误差1.1%.同时给出一条获取离子半径(包括复杂离子)数据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半径 综合因子 数学模型 对比质电比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决策中隶属度转换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开第 庞彦军 栗文国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9,共5页
隶属度转换涉及了众多应用领域,但是,目前已有的隶属度转换算法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给出的转换算法不能揭示指标隶属度中哪部分对目标分类有用,从而导致了指标隶属度中原本对目标分类不起作用的冗余数值也被用于计算目标隶属度.针对已有... 隶属度转换涉及了众多应用领域,但是,目前已有的隶属度转换算法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给出的转换算法不能揭示指标隶属度中哪部分对目标分类有用,从而导致了指标隶属度中原本对目标分类不起作用的冗余数值也被用于计算目标隶属度.针对已有隶属度转换算法中存在的冗余数据问题,本文从对目标分类的角度设计了一种滤波器,可以识别对目标分类不起作用的冗余的指标隶属度和指标隶属度中的冗余数值,并从指标隶属度中分离出对目标分类起作用的"有效值",参与计算目标隶属度;最终建立实现由指标隶属度到目标隶属度转换的一般算法.应用实例说明了转换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决策 区分权 有效值 可比值 隶属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光与参考光强度比对数字全息再现像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宋修法 于梦杰 +3 位作者 王华英 刘佐强 高亚飞 刘飞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9-862,共4页
为了提高数字全息显微中的重建精度及速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全息显微中基于同态信号处理的广义线性重建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了同一物场在不同物光与参考光强比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参考光与物... 为了提高数字全息显微中的重建精度及速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全息显微中基于同态信号处理的广义线性重建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了同一物场在不同物光与参考光强比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参考光与物光光强比的不断增大,广义线性重建算法再现像质得到明显改善,但当这一比值增大到一定值时,再现像质量则逐渐下降。寻找合适的物光、参考光光强比,是利用数字全息广义线性重建算法实现高质量再现像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线性重建 参考光强度 同态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采样包裹相位图的展开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华英 张志会 +4 位作者 赵宝群 熊南燕 朱巧芬 郭中甲 刘飞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11-2317,共7页
利用四种常见算法对由球面参考光像面数字全息显微术得到的中药饮片海金沙细胞的包裹相位图进行了相位解包裹。结果表明:基于离散余弦的最小二乘算法和预条件共轭梯度算法会使欠采样区域的误差进行传递,使得解包裹相位产生较大误差;质... 利用四种常见算法对由球面参考光像面数字全息显微术得到的中药饮片海金沙细胞的包裹相位图进行了相位解包裹。结果表明:基于离散余弦的最小二乘算法和预条件共轭梯度算法会使欠采样区域的误差进行传递,使得解包裹相位产生较大误差;质量图导向路径跟踪算法由于未识别残差点,导致出现"拉线"或者"孤岛"区域,而且处理速度很慢;基于横向剪切干涉的最小二乘算法处理欠采样包裹相位图的效果最好,而且处理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面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重建 欠采样 横向剪切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数字全息中的3维信息重建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华英 赵宝群 +1 位作者 廖薇 徐贺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63-2266,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验证,研究了基于横向剪切的数字全息相位重建方法,分析并指明了详细的重建过程,提出了利用平坦区域相位数据进行线性拟合,从而获得线性相位畸变系数的方法,并指出对原始包裹相位图进行1维相位展开是横向剪切法重建数... 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验证,研究了基于横向剪切的数字全息相位重建方法,分析并指明了详细的重建过程,提出了利用平坦区域相位数据进行线性拟合,从而获得线性相位畸变系数的方法,并指出对原始包裹相位图进行1维相位展开是横向剪切法重建数字全息相位信息的前提。对无噪声及含有噪声的全息图进行了数值重建,结果表明:对于弱噪声干扰的全息图,该方法很有效;而对于较强噪声干扰的全息图,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对原始相位图进行滤波后再重建,并对重建的相位图再次进行中值滤波,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再现像;减小再现像平面抽样间隔,使剪切相位图中相邻的两个像元之间相位差的最大值小于2π,才可以获得正确的相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术 显微数字全息 重建 相位 横向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玉米芯酸水解提取木糖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明霞 呼秀智 庞建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2,共4页
研究实验室规模下微波辐照玉米芯酸水解提取木糖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硫酸溶液与玉米芯比10:1(V/m)、微波功率540W条件下酸解16min,可获较高的木糖产率(16.95%)和较好的还原糖收... 研究实验室规模下微波辐照玉米芯酸水解提取木糖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硫酸溶液与玉米芯比10:1(V/m)、微波功率540W条件下酸解16min,可获较高的木糖产率(16.95%)和较好的还原糖收率(37.62%)。相对于传统的蒸煮法,该方法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木糖 微波 离子交换 酸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基于路径跟踪的位相解包裹算法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廖薇 刘佐强 +3 位作者 王华英 于梦杰 高亚飞 马彦晓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4,共3页
为了快速准确的对含有噪声和欠采样问题包裹位相图进行位相展开,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路径跟踪算法的枝切法(BC)、质量导向的路径跟踪算法(QG)和菱形算法(RA)三种位相解包裹算法作了对比研究。结... 为了快速准确的对含有噪声和欠采样问题包裹位相图进行位相展开,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路径跟踪算法的枝切法(BC)、质量导向的路径跟踪算法(QG)和菱形算法(RA)三种位相解包裹算法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A算法运行速度最快,BC算法次之,QG算法速度最慢;其中BC和RA算法对含有强噪声和欠采样的包裹位相图处理效果较差,QG算法效果相对较好,但这种算法运行的时间较长,不太适合处理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问题。所以要根据具体实际问题对噪声、欠采样和实时性的不同要求来选取合适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相解包裹 路径跟踪算法 噪声 欠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混施用量对沙质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慧勇 张宏 +1 位作者 刘世虹 程东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4,共3页
为了探明保水剂在不同混施用量下对沙质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室内积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的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混施保水剂不同程度上减小了沙质土壤水分入渗率... 为了探明保水剂在不同混施用量下对沙质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室内积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的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混施保水剂不同程度上减小了沙质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保水剂混施用量越多,入渗率的降低程度越大,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小。试验中,保水剂混施用量为0.75%和1.00%时,表层土壤含水率急剧增加;同时,由于保水剂较大的阻止入渗作用,使得8-14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低。混施用量0.5%时,8-14cm土层具有较高的土壤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混施用量 沙质土壤 土壤水分 垂直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钠水溶液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广清 黎钢 +3 位作者 何彦钢 禹雪晴 邢鹏云 朱树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MA)、丙烯酸钠(AANa)共聚,制备阻垢剂马来酸酐-丙烯酸钠共聚物的工艺方法。在反应室压力为8~25Pa,放电频率13.56MHz,总单体质量分数为30%的条件下,优化了聚合工艺条件,较佳结果为:放电时间70s...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MA)、丙烯酸钠(AANa)共聚,制备阻垢剂马来酸酐-丙烯酸钠共聚物的工艺方法。在反应室压力为8~25Pa,放电频率13.56MHz,总单体质量分数为30%的条件下,优化了聚合工艺条件,较佳结果为:放电时间70s,放电功率80w,单体配比3:7(MA:AANa),后聚合温度90℃及后聚合时间1h。转化率为90%,产物螯合力340mgCaCO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丙烯酸钠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水溶液聚合 螯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成像系统的景深和焦深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华英 宋修法 +2 位作者 赵洁 王广俊 王大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06-1411,共6页
根据全息理论,分析了数字全息成像系统的景深和焦深.针对数字全息不同的记录光路结构,分别给出了焦深的近似表达式.结果表明:数字全息系统的景深和焦深不仅与记录波长以及记录时的数值孔径有关,还与记录时参考光波的偏置情况有关;在记... 根据全息理论,分析了数字全息成像系统的景深和焦深.针对数字全息不同的记录光路结构,分别给出了焦深的近似表达式.结果表明:数字全息系统的景深和焦深不仅与记录波长以及记录时的数值孔径有关,还与记录时参考光波的偏置情况有关;在记录距离和CCD参量一定的条件下,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对称偏置下的焦深比非对称偏置下的稍小;显微成像情况下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系统的焦深大于同轴菲涅耳数字全息系统的焦深,计算机模拟表明了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景深 焦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混施厚度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慧勇 程东娟 +1 位作者 张宏 刘世虹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44,49,共3页
通过室内混施保水剂水分入渗试验,研究了保水剂混施厚度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保水剂不同程度上减小了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保水剂混施厚度越大,对入渗率的抑制程度越大,累积入渗量和湿... 通过室内混施保水剂水分入渗试验,研究了保水剂混施厚度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保水剂不同程度上减小了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保水剂混施厚度越大,对入渗率的抑制程度越大,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土壤水分入渗率逐渐减小,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却逐渐增大。保水剂混施厚度较大,接近表层土壤时,会使表层土壤含水率急剧增加,容易在表层形成滞水,不利于雨水利用和水土保持。同时,由于较大的阻渗作用,使得根系附近土壤含水率较低,不利于根系吸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混施厚度 水分 垂直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物质引发处理对番茄幼苗耐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玉昆 赵敏 +2 位作者 杜彩云 王丽萍 王浮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1,共2页
以番茄品种金棚10号为试材,分别用0.3 mmol/L水杨酸(SA)、0.25 mmol/L亚精胺(Spd)、0.5 mmol/L没食子酸丙酯(PG)引发处理1 d,待幼苗长至2叶1心时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SA、Spd、PG引发种子处理能显著降低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细胞质膜... 以番茄品种金棚10号为试材,分别用0.3 mmol/L水杨酸(SA)、0.25 mmol/L亚精胺(Spd)、0.5 mmol/L没食子酸丙酯(PG)引发处理1 d,待幼苗长至2叶1心时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SA、Spd、PG引发种子处理能显著降低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增强幼苗耐冷性,其中以PG处理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子引发 水杨酸 亚精胺 没食子酸丙酯 耐冷性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ZnO的控制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娟 边丽 +1 位作者 王延吉 魏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锌盐和碱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液相法,通过控制反应前驱液的组成,制得针状、花状、棒状和枣核状4种不同形貌的微/纳米Zn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能谱仪(EDS)、X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 以锌盐和碱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液相法,通过控制反应前驱液的组成,制得针状、花状、棒状和枣核状4种不同形貌的微/纳米Zn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能谱仪(EDS)、X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探讨不同形貌ZnO微/纳米晶的形成机制。以甲基橙模拟有机污染物,考察紫外光照下所得ZnO样品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ZnO晶体的粒度和形貌由其生长习性及成核、生长速率共同控制。ZnO的光催化性能与其颗粒粒度及形貌密切相关,棒状和枣核状ZnO表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120 min内即可将甲基橙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液相 光催化性能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质电比和相差异因子对离子半径的综合标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德才 曹文娟 +1 位作者 余旭东 李亚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0-884,共5页
根据万有引力势与电势的关系式和系统的质电比(单位电量的质量)Sr的物理意义,研究了离子半径r与离子的Sr和相差异因子的关系.对于阳离子,r与lgSr和相差异因子呈线性关系;对于稳定构型阴离子,r与Sr和相差异因子也存在定量关系.采用回归... 根据万有引力势与电势的关系式和系统的质电比(单位电量的质量)Sr的物理意义,研究了离子半径r与离子的Sr和相差异因子的关系.对于阳离子,r与lgSr和相差异因子呈线性关系;对于稳定构型阴离子,r与Sr和相差异因子也存在定量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给出稳定构型和非稳定构型阳离子半径计算公式,以及稳定构型阴离子半径计算公式.从相关系数R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都可说明r与Sr和相差异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拟合的96种元素的138种阳离子半径数据与具有代表性参考值相比,平均绝对误差为2.0pm,相对误差为2.5%.并预测出较为合理的稀有气体等30种离子半径数据.同时给出一条获取离子半径(包括复杂离子)数据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半径 质电比 相差异因子 计算公式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冷却下变物性梯度功能材料板瞬态热应力 被引量:9
18
作者 许杨健 涂代惠 马士进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0-517,共8页
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由ZrO2和Ti6Al4V组成的变物性梯度功能材料板在加热、冷却过程中的瞬态热应力问题,检验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不同力学边界条件下该材料板的瞬态热应力场分布,并与常物性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变物性比常物... 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由ZrO2和Ti6Al4V组成的变物性梯度功能材料板在加热、冷却过程中的瞬态热应力问题,检验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不同力学边界条件下该材料板的瞬态热应力场分布,并与常物性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变物性比常物性时的最大拉应力减少26%,最大压应力减少23.2%;在冷却初瞬时,陶瓷侧出现很大拉应力;此外,材料组分的分布形状系数M的变化和力学边界条件对该材料板的加热、冷却瞬态热应力场分布的影响显著。此结果为该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准确的理论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板 变物性 瞬态热应力 加热 冷却 力学边界 非线性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核强度电势和原子价层电量对元素电负性的标度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德才 曹文娟 余旭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根据万有引力势与电势的关系式和系统的对比质电比(单位电量的质量)的物理意义,定义了系统的强度电势——单位质量的电势.研究表明,元素电负性XSc与原子核在原子边界面上的强度电势Vic和价层电子电量qcj成线性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周... 根据万有引力势与电势的关系式和系统的对比质电比(单位电量的质量)的物理意义,定义了系统的强度电势——单位质量的电势.研究表明,元素电负性XSc与原子核在原子边界面上的强度电势Vic和价层电子电量qcj成线性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周期表中除零族、氢及放射性元素之外的77种元素的Pauling电负性(XP)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一个无量纲的综合性的电负性计算公式,相关系数(R=0.9844)和回归方程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0.0000)表明,XSc与Vic和qcj密切相关,77种元素的拟合值与XP十分接近,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084;并预测出较为合理的稀有气体元素的电负性.用该式可以方便而更准确地计算除氢以外的所有元素的电负性;同时也给出一条获取离子电负性和基团电负性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电负性 强度电势 价层电子电量 对比质电比 原子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敏 杜彩云 +2 位作者 王俊英 杨宽林 朱东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9-91,共3页
在番茄三叶一心期,叶片喷施浓度为0.5、2.0、4.0mmol/L水杨酸(SA)溶液后,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外源水杨酸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SA处理均能提高番茄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2.0mmol/L SA溶液预处理效果最佳。低温... 在番茄三叶一心期,叶片喷施浓度为0.5、2.0、4.0mmol/L水杨酸(SA)溶液后,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外源水杨酸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SA处理均能提高番茄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2.0mmol/L SA溶液预处理效果最佳。低温胁迫4d后,2.0mmol/LSA处理的叶片电解质渗透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MDA含量增幅最小,为73.01%;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为87.35%;叶绿素含量降幅最小,为16.47%。说明2.0mmol/L SA预处理对缓解番茄幼苗冷害最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番茄 苗期 抗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