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YOLOv5s网络模型的火灾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金幸 赵鉴福 +1 位作者 周亚同 史宝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网络模型的火灾图像识别方法。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改进特征提取网络,提高模型对特征的学习能力;通过添加大尺度检测层改进多尺度检测机制,执行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先验框,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识别能力。在实验...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网络模型的火灾图像识别方法。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改进特征提取网络,提高模型对特征的学习能力;通过添加大尺度检测层改进多尺度检测机制,执行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先验框,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识别能力。在实验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s网络模型相比原始模型在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mAP)指标上均有提升。改进模型的mAP为85.72%,帧率达54.66fps;在置信度上有了明显提升,对多目标和小目标的识别效果更好,并且有效降低了漏检和误检情况。所提出的火灾图像识别方法可适用于安防监控系统或智能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识别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检测 YOLOv5s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刮涂微结构的柔性电容式触觉传感器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地材 刘吉晓 +2 位作者 王鹏 刘阔 郭士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性能优异、持久耐用、制备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是智能电子皮肤、人机交互、医疗保健的迫切需求。大多数微结构电容式触觉传感器需要洁净室微制造,增加了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及制作成本。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且简易有效的方法,通... 性能优异、持久耐用、制备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是智能电子皮肤、人机交互、医疗保健的迫切需求。大多数微结构电容式触觉传感器需要洁净室微制造,增加了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及制作成本。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且简易有效的方法,通过简单的工具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离子凝胶膜表面大面积制作不同尺寸的微结构,并对其传感特性进行了测试和比较。实验表明:传感器在1.2kPa的压力范围内具有灵敏度高(46.8kPa-1)、检测限低(16Pa)、响应速度快(20ms)等综合性优势;经过6000次高压力循环加载后,不偏离初始性能,表现出极强的鲁棒性以及实用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传感器的制备效率和整体性能,同时降低制备过程的资金和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传感器 电子皮肤 微结构 超级电容 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资厚 刘吉晓 +1 位作者 刘均益 郭士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9,43,共5页
人体姿态感知是未来智能护理场景的主要挑战之一。然而,视觉技术会涉及遮挡、光线条件、侵犯隐私等问题;可穿戴运动跟踪设备会增加人体负担,降低舒适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方法进行全肢体姿态估计,能够有效... 人体姿态感知是未来智能护理场景的主要挑战之一。然而,视觉技术会涉及遮挡、光线条件、侵犯隐私等问题;可穿戴运动跟踪设备会增加人体负担,降低舒适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方法进行全肢体姿态估计,能够有效克服遮挡、穿戴舒适性差等问题。首先基于相位差信息提出了一种细粒度肢体运动模型,通过构建似然函数来进行人体关节角度估计;引入正运动学构建多肢体联合运动模型,结合双天线融合算法进行三维关节角度估计;最后结合人体骨骼模型与肢体关节角度来重建人体姿态。实验结果以Kinect 2.0为标准,测得的四肢平均关节角度误差约为6°,平均关节位置误差约为4cm,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时监测全肢体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相位差 人体姿态 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建模的RV减速器摆线针轮承载啮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强 程澄 史宝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3-661,共9页
为了研究负载变化对RV减速器摆线针轮啮合特性的影响,考虑摆线轮齿廓修形,利用UG建立摆线针轮机构的三维模型,运用Ansys的瞬态动力学模块分析了摆线针轮在一个啮合传动周期内的啮合齿对数和啮合应力变化情况,并将仿真与理论的接触应力... 为了研究负载变化对RV减速器摆线针轮啮合特性的影响,考虑摆线轮齿廓修形,利用UG建立摆线针轮机构的三维模型,运用Ansys的瞬态动力学模块分析了摆线针轮在一个啮合传动周期内的啮合齿对数和啮合应力变化情况,并将仿真与理论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真与理论的接触应力在整体上趋势一致;摆线针轮的啮合齿对数和啮合应力值均呈现周期性规律,且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增加;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与啮合齿对数的变化趋势相反,摆线针轮啮合齿对数越多,其啮合应力越小。针齿在长度方向上的等效应力随负载增大而增大,应力有均匀分布的趋势但变化较小。有限元分析对RV减速器的设计、分析和制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轮 ANSYS 瞬态动力学 啮合特性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