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南燕儿沟泥石流工程治理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雪燕 薛炳勇 +2 位作者 王维早 赵军霞 贾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2-76,共5页
甘肃陇南燕儿沟在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为了有效地减少泥石流造成的损失,对该区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工程检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燕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上... 甘肃陇南燕儿沟在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为了有效地减少泥石流造成的损失,对该区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工程检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燕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上游及中游5座拦挡坝+下游300m排导沟+排导沟内15道防冲底槛+沟口清淤+500亩坡改梯、1 500亩水保防护林和种草上中下游统筹"的治理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泥石流治理工程评价和工程检验均证明燕儿沟泥石流治理进行的工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治理 效果分析 层次分析法 泥石流 燕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围岩对井中三维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怀杰 潘和平 +1 位作者 孟庆鑫 郭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8-293,302,共7页
简要设计地质模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模型空间进行非均匀网格剖分,选取磁偶源和不同阶廖氏边界条件,实现了井中均匀全空间和含低阻体的三维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电阻率目标体在导电围岩内电磁场的传播特征以及不同导电围岩... 简要设计地质模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模型空间进行非均匀网格剖分,选取磁偶源和不同阶廖氏边界条件,实现了井中均匀全空间和含低阻体的三维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电阻率目标体在导电围岩内电磁场的传播特征以及不同导电围岩对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围岩电阻率越大,电磁总场的极大值出现的时刻越早,随时间衰减越快,且衰减到后期,总场不受围岩电阻率的影响,衰减值几乎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有限差分 导电围岩 异常场 廖氏吸收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异常ΔT计算投影分量ΔTPro的迭代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正旺 杜劲松 +1 位作者 孙石达 陈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5-658,I0015,I0016,共16页
总磁场强度异常(ΔT)与磁场矢量异常(Ta)在主磁场(T0)方向的投影分量(ΔTPro)之间存在差异,在高磁环境下该差异更显著。为了计算方便,传统算法均将ΔT近似为ΔTPro,这可能会导致定量解释偏离实际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ΔT的ΔTPro高... 总磁场强度异常(ΔT)与磁场矢量异常(Ta)在主磁场(T0)方向的投影分量(ΔTPro)之间存在差异,在高磁环境下该差异更显著。为了计算方便,传统算法均将ΔT近似为ΔTPro,这可能会导致定量解释偏离实际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ΔT的ΔTPro高效迭代算法。该算法采用ΔT近似为ΔTPro的理论误差公式,将实测ΔT数据代入公式,通过多次迭代得到高精度的ΔTPro。首先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该迭代算法的有效性、收敛速度与计算精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效率;然后,通过实际数据应用,讨论了运用该算法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分析了该算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模型试验与实际应用均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所需的计算量与计算机存储量均较小,因而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较强的实用性,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磁场强度异常 磁异常数据处理 磁场分量转换 迭代算法 高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阵列感应测井进行储层渗透率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峰 孟庆鑫 +3 位作者 胡祥云 Evert Slob 潘和平 马火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60-4371,共12页
钻井过程中储层受到泥浆侵入影响的程度与储层岩性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储层渗透率对侵入深度有着较大影响,因此若可以获知泥浆侵入深度,则有望对储层渗透率进行评估.本文首先建立含泥饼增长的泥浆侵入数值模型,然后建立阵列感应测井数值模... 钻井过程中储层受到泥浆侵入影响的程度与储层岩性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储层渗透率对侵入深度有着较大影响,因此若可以获知泥浆侵入深度,则有望对储层渗透率进行评估.本文首先建立含泥饼增长的泥浆侵入数值模型,然后建立阵列感应测井数值模型,两者的联合正演模拟显示泥浆侵入对地层的影响可以反映在阵列感应测井响应上,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对阵列感应测井响应进行反演可以得到侵入深度.对侵入深度和储层渗透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渗透率为1~100mD(1mD=0.987×10^(-3)μm~2)数量级的储层中,渗透率的变化可以在侵入深度上得到反映.以储层和井数据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发现:利用阵列感应测井响应反演出来的侵入深度曲线反映了渗透率在地层上的变化趋势,采用解释图版的方法可以对储层各层段的渗透率进行粗略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感应测井 渗透率评价 泥浆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局部冲刷发展过程的三维动网格模拟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飞 张彬 齐剑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基于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更新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实现了桥墩局部冲刷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以Melville经典冲刷试验为原型,建立数值模型。将河床面设置为主要的动边界,当床面结点瞬时剪应力大于临界剪应力时,结点位置下移,表现为冲... 基于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更新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实现了桥墩局部冲刷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以Melville经典冲刷试验为原型,建立数值模型。将河床面设置为主要的动边界,当床面结点瞬时剪应力大于临界剪应力时,结点位置下移,表现为冲刷,引入Van Rijn提出的沉积输运函数来控制河床面各结点的运动速度。数值模拟结果在流场形态,冲坑发生发展过程及冲坑形态均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模拟的冲坑深度略小于试验结果,误差约13%。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基于雷诺平均N-S的湍流模型不能有效地反应钝形桥墩前端湍流脉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动网格更新 数值模拟 桥墩 Melville冲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浅层气的地震波场模拟与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习建军 陈雄 +3 位作者 曾昭发 夏荣立 于明国 王彦兵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5期52-59,共8页
考虑海底介质的黏滞性,讨论了二维黏弹性波动方程,建立了包含密度、品质因子等物性参数的海底浅层气模型来精确描述目标,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正演计算了地震波在团(块)状浅层气、高压气囊、下凹气道、气底辟等4种不同海底浅层气模型中... 考虑海底介质的黏滞性,讨论了二维黏弹性波动方程,建立了包含密度、品质因子等物性参数的海底浅层气模型来精确描述目标,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正演计算了地震波在团(块)状浅层气、高压气囊、下凹气道、气底辟等4种不同海底浅层气模型中的传播响应。为了有效地压制在粗网格下差分计算产生的数值频散,将通量校正传输(FCT)算法应用于波动方程的求解中,提高了地震波场模拟的精度和运算效率。通过计算获得了不同储存层条件下海底浅层气的地震波剖面特征,得到了典型声学剖面识别标志,为海洋地质灾害勘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科学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浅层气 黏弹性 通量校正传输算法 地震波场 海洋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固结系数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尹超 周爱红 +1 位作者 袁颖 王帅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6-754,共9页
采用邻域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建立滹沱河某地区软土固结系数的预测模型。基于自行改装的渗透固结仪,利用公式法确定不同压力下的固结系数。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土体的指标参数,采用邻域粗糙集对该指标参数进行属性约简,将约简后的指标参数... 采用邻域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建立滹沱河某地区软土固结系数的预测模型。基于自行改装的渗透固结仪,利用公式法确定不同压力下的固结系数。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土体的指标参数,采用邻域粗糙集对该指标参数进行属性约简,将约简后的指标参数作为影响因素,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的固结系数预测模型,预测未知样本的固结系数,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公式法可以准确客观地确定固结系数;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建立的该地区软土固结系数预测模型均可以预测区域内未知点的固结系数,且支持向量机方法的预测精度比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精度提高了约10%。本文提出的方法直接从实验数据出发,通过易获取的影响因素建立特定地区固结系数预测模型,并可预测该区域其余未知点的固结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系数 预测模型 支持向量机 邻域粗糙集 渗透固结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石边坡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及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飞 梁旭黎 杜建坡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6-1135,共10页
在地震多发地区,地震荷载对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因此,在边坡抗震设计中,准确有效地评估其稳定性显得非常重要。安全系数法未考虑地震荷载等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考虑到破坏面出流缝未堵塞和被堵塞两... 在地震多发地区,地震荷载对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因此,在边坡抗震设计中,准确有效地评估其稳定性显得非常重要。安全系数法未考虑地震荷载等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考虑到破坏面出流缝未堵塞和被堵塞两种情况下,利用拟动力方法计算了岩石边坡抗倾覆稳定性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地震荷载、坡顶超载及张裂缝内水位深度的变异性,对岩石边坡的抗倾覆稳定性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研究发现,当破坏面出流缝被堵塞时,岩石边坡的抗倾覆稳定性急剧降低。此外,地震荷载等因素的变异性对岩石边坡的抗倾覆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同时利用安全系数及可靠度指标来评估岩石边坡的稳定性,且适当地考虑岩体放大系数,有利于岩石边坡抗震设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荷载 拟动力方法 岩石边坡抗倾覆稳定性 可靠度分析 岩体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岩裂缝扩展研究及捆绑法在危岩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国峰 袁颖 +3 位作者 张云 李雪华 胡龙虎 李怀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0-656,共7页
文章以某滑塌式危岩体为例建立了危岩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危岩体稳定性的因素,讨论了危岩体开裂深度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危岩裂缝开展的破坏演化机制,并结合规范采用理正软件对本文提出的捆绑法治理滑塌式危岩体的可行性... 文章以某滑塌式危岩体为例建立了危岩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危岩体稳定性的因素,讨论了危岩体开裂深度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危岩裂缝开展的破坏演化机制,并结合规范采用理正软件对本文提出的捆绑法治理滑塌式危岩体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稳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捆绑法治理后,危岩体在自然工况、暴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都能保证危岩体处于稳定状态,为危岩体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有限元模型 因素分析 捆绑法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PCA-GA-SVM的砂土液化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帅伟 于少将 +1 位作者 李绍康 袁颖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453,共9页
砂土液化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对砂土液化进行判定预测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粗糙集理论(Rough Set,RS)对影响砂土液化的6个初始评价指标(包括震级、土深、震中距、地下水位、标贯击数和地震持续时间)进... 砂土液化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对砂土液化进行判定预测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粗糙集理论(Rough Set,RS)对影响砂土液化的6个初始评价指标(包括震级、土深、震中距、地下水位、标贯击数和地震持续时间)进行属性约简,去掉冗余或干扰信息,得到基于4个核心预测指标的数据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从核心评价指标中提取出主成分,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数据集进行训练,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参数,建立砂土液化的RS-PCA-GA-SVM预测模型。并结合砂土液化实际数据将预测结果与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LM-BP)的预测结果做比较。实例计算表明:基于RS-PCA-GA-SVM模型得到的砂土液化预测结果精度较LM-BP神经网络有很大的提高,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粗糙集 遗传算法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级配砾石土中降雨入渗的优先流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立君 刘超 +2 位作者 余方威 张崇磊 徐兴倩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宽级配砾石土的级配较宽,孔隙尺度跨越几个数量级,降雨入渗易形成空间上的不均匀入渗,即优先流入渗。基于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定量研究降雨在宽级配砾石土中的入渗规律。根据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及HagenPoiseulle方程,水在不同尺度的孔隙... 宽级配砾石土的级配较宽,孔隙尺度跨越几个数量级,降雨入渗易形成空间上的不均匀入渗,即优先流入渗。基于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定量研究降雨在宽级配砾石土中的入渗规律。根据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及HagenPoiseulle方程,水在不同尺度的孔隙管道内入渗率的量级不同,将土体的孔隙部分划分为2个区域—基质区和优先流区,这2个区域所占的比例随雨强的变化而变化。基质区内各孔隙管道的入渗率均达到其最大的入渗率,但各不相同,孔隙管道的直径量级小,入渗率量级小,优先流区各孔隙管道的入渗率相同且均未达到其最大入渗率,孔隙管道直径量级大,入渗率的量级远大于基质区,据此特征从理论上推导了降雨在土体不同孔隙区域内的入渗量和入渗率的表达式;基于此研究了基质区和优先流区的面积在孔隙中所占比例随雨强的变化特征及相应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在土体中的入渗呈现出优先流区高速入渗,基质区入渗相对缓慢的特点;随着雨强的增大,优先流区域的入渗率也随之增大。降雨入渗优先流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体多尺度的孔隙结构和无压力的自由入渗边界2个因素,其大小和分布受到土的饱和渗透系数和降雨强度的影响。从孔隙结构的角度解释了降雨入渗优先流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砾石土 分形 多尺度 优先流 降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有砟轨道路基面动变形分析方法及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飞 齐剑峰 杜建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4-149,共6页
路基面动变形是高铁路基设计的控制标准之一,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其进行可靠度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利用布氏解公式,得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变形的确定性计算模型。在确定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列车动轴重、基床... 路基面动变形是高铁路基设计的控制标准之一,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其进行可靠度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利用布氏解公式,得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变形的确定性计算模型。在确定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列车动轴重、基床表层及基床底层弹性模量的变异性,得到了路基面动变形的概率分布。根据《铁路路基极限状态设计暂行规范(试行)》规定的路基面动变形不超过1mm的要求,建立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变形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可靠度指标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分析了列车动轴重、基床表层及基床底层弹性模量的均值、变异系数等控制因素的影响作用,并以根据目标可靠度指标所确定的变异程度控制范围作为路基设计的控制标准。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变形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同时受到基床底层弹性模量、动轴重的均值和变异性的显著影响。确定性分析与可靠度分析相结合能够更有利于高铁路基的安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路基面动变形 布氏解 概率分布 极限状态方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向应力在地壳运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小平 陆旭凌弘 +3 位作者 王晓明 范晓杰 耿涛 王昊宸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地壳运动的驱动力一直存在争议。目前虽然提出了很多假说,但这些假说所描述的驱动力数量级均较小,不足以推动地壳运动;另外,大量实际地应力测量表明,水平主压应力在三个地应力分量中最大,被看作地壳"异常"压力,其机理也没有... 地壳运动的驱动力一直存在争议。目前虽然提出了很多假说,但这些假说所描述的驱动力数量级均较小,不足以推动地壳运动;另外,大量实际地应力测量表明,水平主压应力在三个地应力分量中最大,被看作地壳"异常"压力,其机理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弄清楚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水平应力占主导的现象。受背斜构造或石拱桥的侧向支撑的启发,通过地球模型受力分析得出,地壳作为球壳在自重下会相互挤压,在圆周方向产生很强的周向应力。周向应力大于重力,且由重力派生,和实测的地应力特征是一致的。推测该应力在20km深处约为900 MPa,足以驱动板块运动(>500MPa)。因软流圈是可流动的,其上面的岩石圈只要存在薄弱带,该应力就会释放,板块之间从而产生相对运动。整个洋壳和拱桥类似,在该力的作用下,会在俯冲带处下插至陆壳深部,俯冲带就是岩石圈的薄弱区,它因此会承担部分甚至全部洋壳的重量。最后提出,没有独立于重力的、可独立起作用的构造力或碰撞力,周向应力是地壳运动的唯一具有足够数量级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应力 板块运动 地球动力 地幔对流 重力 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损伤机理及其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宏宇 刘亚南 +2 位作者 赵晓花 解咏平 刘洪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6,共6页
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机理以及各种疲劳性能的尺寸效应,对三组不同尺寸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进行疲劳试验研究.通过对在疲劳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数据研究分析发现:原本按照适筋梁设计的预应力梁... 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机理以及各种疲劳性能的尺寸效应,对三组不同尺寸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进行疲劳试验研究.通过对在疲劳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数据研究分析发现:原本按照适筋梁设计的预应力梁在受到疲劳荷载作用后出现类似于少筋梁的破坏特征,这是因为梁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不断积累的疲劳损伤,使得梁构件发生脆性破坏.其中,脆性破坏指的是梁内钢筋发生疲劳断裂.同时,预应力梁构件由于疲劳循环荷载的作用在挠度、刚度等性能方面都存在着尺寸效应,即: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随截面尺寸的增加而减小,预应力梁刚度退化的速度随着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疲劳荷载 损伤机理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正断层错动引发上覆土体破裂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剑峰 赵心怡 +1 位作者 王成真 郝文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37,共14页
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隐伏正断层在均匀错动和倾斜错动方式下土体的破裂过程进行研究。利用应力罗德参数和等效塑性应变分别对断层错动过程中上覆土体的应力状态和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土体破裂的判别方法。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 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隐伏正断层在均匀错动和倾斜错动方式下土体的破裂过程进行研究。利用应力罗德参数和等效塑性应变分别对断层错动过程中上覆土体的应力状态和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土体破裂的判别方法。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断层错动过程中,下盘一侧受断层错动影响的上覆土体的应力状态经压剪→纯剪→拉剪逐渐变化,而上盘一侧上覆土体的应力状态变化较为复杂,经压剪→纯剪→拉剪→纯剪→压剪重复变化;(2)在断层均匀错动过程中,断层下盘一侧土体的破裂率先出现在地表拉剪区内,随错动量的增大,破裂带向两侧、向深部扩展;同时,下盘一侧土体的底部产生破坏,并斜向上扩展,逐渐与顶部破裂相连;(3)在断层倾斜错动过程中,地表破裂出现的位置和上覆土体的厚度有关。对于厚度较大的土体,正断层倾斜错动能够在地表形成与断层走向有一定夹角、且与断层长度相比长度很短的地表破裂或地裂缝,而数值模拟可对正断层错动导致的地表破裂的模式加以补充,为研究地裂缝的形成机理和分布形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上覆土体 应力状态 塑性变形 正断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正断层错动致地表破裂变形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剑峰 郝文拯 +1 位作者 王晓明 张江伟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8-639,共12页
通过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隐伏正断层在均匀错动、倾斜错动和翘倾错动方式下地表土体的应力路径、破裂和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地表破裂临界值,分析了工程建设"避让带"的宽度和起始位置的变化特征。根据行业规范,提出工程建... 通过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隐伏正断层在均匀错动、倾斜错动和翘倾错动方式下地表土体的应力路径、破裂和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地表破裂临界值,分析了工程建设"避让带"的宽度和起始位置的变化特征。根据行业规范,提出工程建设"关注带"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关注带"的宽度和起始位置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在断层错动过程中,位于两侧的地表土体应力路径变化明显不同,下盘一侧和上盘一侧分别以三轴拉伸和三轴压缩为主;②地表强变形带与地表破裂带的分布并不一致,需要综合考虑等效塑性应变和总位移比2个指标来评价同震地表错动对建筑物的影响;③当隐伏断层错动的垂直位移达到3m时,工程建设"避让带"的宽度在10-90m范围内变化,受上覆土体厚度和断层倾角的影响最大,而工程建设"关注带"的宽度在150-400m范围内变化,受上覆土体的性质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正断层 地表破裂 应力路径 避让带 关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状态判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江伟 李小军 +2 位作者 王晓明 迟明杰 王玉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6-2102,共7页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状态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震作用下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与边坡动力安全系...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状态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震作用下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与边坡动力安全系数的对应关系。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中边坡稳定性状态与边坡安全系数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了利用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来判别边坡地震稳定性状态的方法。结果表明:当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K=100%时对应边坡稳定性状态为不稳定,当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100%〉K≥90%时对应边坡稳定性状态为欠稳定,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90%〉K≥85%时对应边坡稳定性状态为基本稳定,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K〈85%时对应边坡稳定性状态为稳定。研究结果对于震后边坡稳定性的快速评价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响应 动力有限元 土质边坡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绍康 袁颖 +3 位作者 李翔 刘可欣 杨津津 余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1-918,共8页
为分析页岩气开发对地下水环境风险的影响,采用文献计量学和频数统计法,进行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共性指标筛选,并通过分析页岩气开采环境的特征,进行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个性指标识别,构建了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 为分析页岩气开发对地下水环境风险的影响,采用文献计量学和频数统计法,进行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共性指标筛选,并通过分析页岩气开采环境的特征,进行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个性指标识别,构建了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页岩气开发的钻井、水力压裂和压裂返排以及返排后处理等阶段为发生污染地下水风险的主要环节,其中钻井阶段钻井液、水力压裂阶段压裂液、压裂返排阶段返排液和甲烷气体的泄漏是影响地下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筛选出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共性指标14个,其中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岩性、溶解性总固体和氨氮涉及行业项目多且频数占比较高,为核心评价指标;识别出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个性指标12个,分别为地质状况指标(断裂性质、褶皱发育状况)、开采过程污染物指标(返排液返排率、返排液回用率、钻井废水产生量、压裂废水产生量、钻井泥浆循环率、设备泄漏概率和废弃井分布),以及地下水特征污染物(苯系物、放射性物质和甲烷含量及其碳同位素形态等).研究显示,通过频数统计和理论分析识别页岩气开发地下水污染源,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页岩气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并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页岩气开发地下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下水 环境影响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渤地震带及邻区近震体波成像及孕震环境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歧焱 吴庆举 +3 位作者 盛艳蕊 高家乙 宋键 邸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51-3262,共12页
针对张渤地震带深部孕震构造环境和地幔岩浆对地壳底侵作用的问题,本文充分收集了华北地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176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观测数据,应用近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华北地区地壳的P波三维速度结构和VP/VS波速比.依据VP/VS波速... 针对张渤地震带深部孕震构造环境和地幔岩浆对地壳底侵作用的问题,本文充分收集了华北地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176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观测数据,应用近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华北地区地壳的P波三维速度结构和VP/VS波速比.依据VP/VS波速比能反映岩石物理性质和流变学特征的特性,并结合人工地震测深剖面、大地电磁测深、地球化学等成果,讨论了张渤地震带的孕震环境和动力学机制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张渤地震带强震位于高低速异常分界线附近或偏向高速体一侧,震源体下方均存在广泛的低速异常分布,据此推测这些低速异常的存在可能与流体有关,同时也揭示出张渤地震带地震主要分布在上地壳,从震源深度分布及地壳物性结构分析上地壳具有发震的构造背景,也有发震的物性基础,是一个易震层和多震层.张渤地震带地壳内部在20km下方存在偏高的波速比特征,这些可能反映了在该区域内中、上地壳幔源物质的侵入和热状态的岩体在横向上的变化,可能是地幔岩浆长期底侵作用的结果.由于深部幔源物质的侵入,使得地壳深部流体的供给量增加,在地壳发震层下长期存在的流体会影响断裂带的结构,降低断裂带的强度,使区域应力场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断裂带上应力的集中,进而引发地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走时 层析成像 波速比 张渤地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局部冲刷动态模拟及不同截面的冲刷特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飞 姚磊华 +2 位作者 张彬 齐剑峰 李秀芬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87,共7页
为了获得桥墩局部冲刷随时间的演变过程,探讨不同截面桥墩的冲刷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的自定义函数功能和动网格更新技术,考虑湍流涡增强效应的床面剪应力和坡度影响的临界剪应力,得到床面的输沙率,通过输沙率与床面高程... 为了获得桥墩局部冲刷随时间的演变过程,探讨不同截面桥墩的冲刷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的自定义函数功能和动网格更新技术,考虑湍流涡增强效应的床面剪应力和坡度影响的临界剪应力,得到床面的输沙率,通过输沙率与床面高程的变化关系实现床面地形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并利用泥沙坍塌的调整来克服床面坡度超过泥沙休止角造成的模拟失真及数值不稳定。结果表明:局部冲刷最大深度、冲坑形态及流场结构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在最大墩宽一致的情况下,流线形桥墩的冲坑深度比圆柱形桥墩降低约45%,比尖角形桥墩降低约40%,冲坑范围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局部冲刷 数值模拟 动网格 截面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