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南燕儿沟泥石流工程治理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雪燕 薛炳勇 +2 位作者 王维早 赵军霞 贾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2-76,共5页
甘肃陇南燕儿沟在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为了有效地减少泥石流造成的损失,对该区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工程检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燕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上... 甘肃陇南燕儿沟在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为了有效地减少泥石流造成的损失,对该区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工程检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燕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上游及中游5座拦挡坝+下游300m排导沟+排导沟内15道防冲底槛+沟口清淤+500亩坡改梯、1 500亩水保防护林和种草上中下游统筹"的治理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泥石流治理工程评价和工程检验均证明燕儿沟泥石流治理进行的工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治理 效果分析 层次分析法 泥石流 燕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技术的点坝浅部地层分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昊 杨进 +3 位作者 李胜利 王天意 张玮 闫天龙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8-647,共10页
分析点坝砂体浅部地层分布可以为曲流河亚相油气储集层的研究提供依据.利用探地雷达的高分辨率和高效的特点,对北运河点坝浅部地层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别采用SIR-3000和GR-IV探地雷达系统,对测区三纵两横5条测线勘探测量,数据处理后结... 分析点坝砂体浅部地层分布可以为曲流河亚相油气储集层的研究提供依据.利用探地雷达的高分辨率和高效的特点,对北运河点坝浅部地层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别采用SIR-3000和GR-IV探地雷达系统,对测区三纵两横5条测线勘探测量,数据处理后结合当地条件及试验剖面上的探测效果,以400 MHz天线的细节高分辨图像为主,辅以200 MHz天线的整体探测结果做讨论.结果表明,测区内近地表4m内地层的分布由上至下依次为第四系粘土及植被层,粉细砂层,砂夹粘土层,平行层理砂层细砂与中粗砂层,部分表现出一定的倾向结构.结果与区内地质断面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点坝 近地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征 侯晖 邸龙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147-149,155,共4页
地球物理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损性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岩土工程勘察中,但单一方法的多解性问题,常导致解释结果难以满足勘察精度要求。鉴于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瑞雷波法对于相同几何参数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提出了利... 地球物理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损性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岩土工程勘察中,但单一方法的多解性问题,常导致解释结果难以满足勘察精度要求。鉴于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瑞雷波法对于相同几何参数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瑞雷波法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通过2种方法的相互对比验证,减少解释结果的多解性,从而提高地球物理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勘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球物理 岩土工程勘察 高密度电阻率法 瑞雷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围岩对井中三维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怀杰 潘和平 +1 位作者 孟庆鑫 郭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8-293,302,共7页
简要设计地质模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模型空间进行非均匀网格剖分,选取磁偶源和不同阶廖氏边界条件,实现了井中均匀全空间和含低阻体的三维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电阻率目标体在导电围岩内电磁场的传播特征以及不同导电围岩... 简要设计地质模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模型空间进行非均匀网格剖分,选取磁偶源和不同阶廖氏边界条件,实现了井中均匀全空间和含低阻体的三维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电阻率目标体在导电围岩内电磁场的传播特征以及不同导电围岩对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围岩电阻率越大,电磁总场的极大值出现的时刻越早,随时间衰减越快,且衰减到后期,总场不受围岩电阻率的影响,衰减值几乎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有限差分 导电围岩 异常场 廖氏吸收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异常ΔT计算投影分量ΔTPro的迭代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正旺 杜劲松 +1 位作者 孙石达 陈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5-658,I0015,I0016,共16页
总磁场强度异常(ΔT)与磁场矢量异常(Ta)在主磁场(T0)方向的投影分量(ΔTPro)之间存在差异,在高磁环境下该差异更显著。为了计算方便,传统算法均将ΔT近似为ΔTPro,这可能会导致定量解释偏离实际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ΔT的ΔTPro高... 总磁场强度异常(ΔT)与磁场矢量异常(Ta)在主磁场(T0)方向的投影分量(ΔTPro)之间存在差异,在高磁环境下该差异更显著。为了计算方便,传统算法均将ΔT近似为ΔTPro,这可能会导致定量解释偏离实际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ΔT的ΔTPro高效迭代算法。该算法采用ΔT近似为ΔTPro的理论误差公式,将实测ΔT数据代入公式,通过多次迭代得到高精度的ΔTPro。首先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该迭代算法的有效性、收敛速度与计算精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效率;然后,通过实际数据应用,讨论了运用该算法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分析了该算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模型试验与实际应用均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所需的计算量与计算机存储量均较小,因而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较强的实用性,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磁场强度异常 磁异常数据处理 磁场分量转换 迭代算法 高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局部冲刷发展过程的三维动网格模拟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飞 张彬 齐剑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基于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更新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实现了桥墩局部冲刷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以Melville经典冲刷试验为原型,建立数值模型。将河床面设置为主要的动边界,当床面结点瞬时剪应力大于临界剪应力时,结点位置下移,表现为冲... 基于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更新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实现了桥墩局部冲刷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以Melville经典冲刷试验为原型,建立数值模型。将河床面设置为主要的动边界,当床面结点瞬时剪应力大于临界剪应力时,结点位置下移,表现为冲刷,引入Van Rijn提出的沉积输运函数来控制河床面各结点的运动速度。数值模拟结果在流场形态,冲坑发生发展过程及冲坑形态均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模拟的冲坑深度略小于试验结果,误差约13%。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基于雷诺平均N-S的湍流模型不能有效地反应钝形桥墩前端湍流脉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动网格更新 数值模拟 桥墩 Melville冲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级配砾石土中降雨入渗的优先流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苏立君 刘超 +2 位作者 余方威 张崇磊 徐兴倩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宽级配砾石土的级配较宽,孔隙尺度跨越几个数量级,降雨入渗易形成空间上的不均匀入渗,即优先流入渗。基于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定量研究降雨在宽级配砾石土中的入渗规律。根据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及HagenPoiseulle方程,水在不同尺度的孔隙... 宽级配砾石土的级配较宽,孔隙尺度跨越几个数量级,降雨入渗易形成空间上的不均匀入渗,即优先流入渗。基于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定量研究降雨在宽级配砾石土中的入渗规律。根据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及HagenPoiseulle方程,水在不同尺度的孔隙管道内入渗率的量级不同,将土体的孔隙部分划分为2个区域—基质区和优先流区,这2个区域所占的比例随雨强的变化而变化。基质区内各孔隙管道的入渗率均达到其最大的入渗率,但各不相同,孔隙管道的直径量级小,入渗率量级小,优先流区各孔隙管道的入渗率相同且均未达到其最大入渗率,孔隙管道直径量级大,入渗率的量级远大于基质区,据此特征从理论上推导了降雨在土体不同孔隙区域内的入渗量和入渗率的表达式;基于此研究了基质区和优先流区的面积在孔隙中所占比例随雨强的变化特征及相应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在土体中的入渗呈现出优先流区高速入渗,基质区入渗相对缓慢的特点;随着雨强的增大,优先流区域的入渗率也随之增大。降雨入渗优先流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体多尺度的孔隙结构和无压力的自由入渗边界2个因素,其大小和分布受到土的饱和渗透系数和降雨强度的影响。从孔隙结构的角度解释了降雨入渗优先流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砾石土 分形 多尺度 优先流 降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网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振宝 王新宇 +1 位作者 解咏平 于春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研究钢板网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开展了4根截面尺寸为200mm×200mm,轴压比为0.4,钢板网约束形式分外包和内包2种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不同约... 为研究钢板网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开展了4根截面尺寸为200mm×200mm,轴压比为0.4,钢板网约束形式分外包和内包2种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不同约束形式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钢板网外包约束高强混凝土柱,可显著提高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及变形耗能能力;内包约束试件由于选用钢板网网眼较小、造成核心区内外混凝土分离,变形及耗能能力有一定削弱。该研究结果为钢板网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为改善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网约束 高强混凝土 框架柱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状态判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江伟 李小军 +2 位作者 王晓明 迟明杰 王玉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6-2102,共7页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状态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震作用下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与边坡动力安全系...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状态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震作用下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与边坡动力安全系数的对应关系。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中边坡稳定性状态与边坡安全系数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了利用坡体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来判别边坡地震稳定性状态的方法。结果表明:当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K=100%时对应边坡稳定性状态为不稳定,当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100%〉K≥90%时对应边坡稳定性状态为欠稳定,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90%〉K≥85%时对应边坡稳定性状态为基本稳定,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率K〈85%时对应边坡稳定性状态为稳定。研究结果对于震后边坡稳定性的快速评价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响应 动力有限元 土质边坡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局部冲刷动态模拟及不同截面的冲刷特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飞 姚磊华 +2 位作者 张彬 齐剑峰 李秀芬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87,共7页
为了获得桥墩局部冲刷随时间的演变过程,探讨不同截面桥墩的冲刷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的自定义函数功能和动网格更新技术,考虑湍流涡增强效应的床面剪应力和坡度影响的临界剪应力,得到床面的输沙率,通过输沙率与床面高程... 为了获得桥墩局部冲刷随时间的演变过程,探讨不同截面桥墩的冲刷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的自定义函数功能和动网格更新技术,考虑湍流涡增强效应的床面剪应力和坡度影响的临界剪应力,得到床面的输沙率,通过输沙率与床面高程的变化关系实现床面地形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并利用泥沙坍塌的调整来克服床面坡度超过泥沙休止角造成的模拟失真及数值不稳定。结果表明:局部冲刷最大深度、冲坑形态及流场结构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在最大墩宽一致的情况下,流线形桥墩的冲坑深度比圆柱形桥墩降低约45%,比尖角形桥墩降低约40%,冲坑范围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局部冲刷 数值模拟 动网格 截面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参数对土坡地震响应的影响权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江伟 李小军 +2 位作者 齐剑峰 王玉石 贺秋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5-230,共6页
影响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地震动参数有多种。研究地震动参数与土坡地震响应的相关性对边坡工程的抗震设计和灾后应急救援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数学方法,选取了100条具有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地震动峰值速度... 影响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地震动参数有多种。研究地震动参数与土坡地震响应的相关性对边坡工程的抗震设计和灾后应急救援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数学方法,选取了100条具有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地震动峰值速度(PGV)、阿里亚斯强度(AI)、绝对累积速度(CAV)、持时和特征周期的地震动记录,分析了不同特性地震动作用下土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并探讨了地震动各参数与土坡地震动力响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各参数对坡体变形位移的影响权重从高到低分别为PGV、PGA、AI、CAV、特征周期和持时,对坡体加速度的影响权重从高到低分别为特征周期、持时、PGV、AI、CAV和P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动参数 边坡 地震响应 影响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三维低冗余曲波变换和压缩感知理论的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静杰 王尚旭 李文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8,共8页
基于稀疏变换的重建方法是地震数据重建的研究热点,其中稀疏变换的性质对重建的效率和质量起关键作用。曲波变换对波场数据有非常稀疏的表示和可靠的数值效果,然而三维曲波变换的冗余度在24~32之间,须消耗很多的内存和计算时间。提出基... 基于稀疏变换的重建方法是地震数据重建的研究热点,其中稀疏变换的性质对重建的效率和质量起关键作用。曲波变换对波场数据有非常稀疏的表示和可靠的数值效果,然而三维曲波变换的冗余度在24~32之间,须消耗很多的内存和计算时间。提出基于一种低冗余度曲波变换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介绍低冗余曲波变换并且分析其优点,给出一个解基于分析的1范数模型的快速迭代阈值方法。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低冗余变换将三维曲波变换的冗余度降低了60%,能够有效提高数据重建的计算效率;基于低冗余度曲波变换的数据重建的计算效率是基于原始曲波变换重建效率的4倍,对于10%的采样比例仍然能够得到较好的重建和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波变换 地震重建 稀疏优化 1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损伤砂岩动静组合加载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闻磊 梁旭黎 +4 位作者 冯文杰 王伟 王亮 常江芳 袁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40-3552,共13页
利用霍布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灰砂岩试样进行预加静载的循环冲击,使试样产生初始损伤,并分析此过程中试样的损伤演化规律。使用能够施加轴压的霍布金森压杆进行预损伤试样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获得试样破坏模式、动态应力-应变关系等指标。... 利用霍布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灰砂岩试样进行预加静载的循环冲击,使试样产生初始损伤,并分析此过程中试样的损伤演化规律。使用能够施加轴压的霍布金森压杆进行预损伤试样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获得试样破坏模式、动态应力-应变关系等指标。基于应变等价原理分析预损伤试样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的总损伤变量,建立相应的损伤演化方程及损伤本构关系,并与完整试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冲击过程中试样损伤变量分为快速上升、低速发展、高速发展3个阶段,预加轴压越大低速发展阶段损伤变量平均值越小;相同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预损伤试样动态强度较小,完整试样应变率增强效应更加显著;循环冲击预损伤变量D01、预加静载损伤变量D02对于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是较为复杂的,D01、D02值之和可能为负值;建立的本构关系与试验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得到的总损伤变量曲线不仅能够解释试样宏观破坏与细观损伤过程的一致性,并且能够反映循环冲击和预加静载两种因素对岩石总损伤发展的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变量 循环冲击 动静组合加载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隧道地表横向沉降槽参数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锋波 金淮 +1 位作者 杨歧焱 郑卫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0-671,共12页
为解决北京地铁隧道施工不同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确定的不准确问题,对北京地区13条地铁线路、903份隧道工程的地表横向沉降槽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施工方法和地层条件的不同,分别对盾构法和矿山法施工隧道在黏性土地层、砂卵石地层等区域... 为解决北京地铁隧道施工不同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确定的不准确问题,对北京地区13条地铁线路、903份隧道工程的地表横向沉降槽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施工方法和地层条件的不同,分别对盾构法和矿山法施工隧道在黏性土地层、砂卵石地层等区域的沉降槽Peck公式拟合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地层损失率和宽度参数的分布形态、相关统计值以及与隧道相对埋深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地层损失率和宽度参数的数理统计结果可以很好地指导北京及类似地层条件的城市地铁隧道工程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的确定;2)施工方法和地层条件是影响地铁隧道周围地层变形的重要因素,工程地表变形控制应注重相关研究;3)建议各地深入开展地铁隧道沉降槽的拟合分析研究,为隧道工程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地表横向变形 沉降槽 预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建筑风险管控现状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锋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1-507,共7页
根据建筑层数的不同,对我国14个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的228栋建筑变形实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建筑变形值的整体分布形态以及统计数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明确了工程周边建筑的变形控制现状。综合建(构)筑物... 根据建筑层数的不同,对我国14个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的228栋建筑变形实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建筑变形值的整体分布形态以及统计数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明确了工程周边建筑的变形控制现状。综合建(构)筑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划分了两级风险因素,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建筑风险管控现状的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工程周边建筑风险管控现状属于高风险,实际工程中应加强对中高层、高层建筑的变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工程 建(构)筑物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FST柱-RC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亚双 李振宝 +1 位作者 马华 王倩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29,共10页
结合钢管混凝土(CFST)柱和钢筋混凝土(RC)梁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采用U形钢板-栓钉组合连接的新型CFST柱-RC梁节点.为研究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2个足尺CFST柱-RC梁节点及1个传统的RC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 结合钢管混凝土(CFST)柱和钢筋混凝土(RC)梁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采用U形钢板-栓钉组合连接的新型CFST柱-RC梁节点.为研究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2个足尺CFST柱-RC梁节点及1个传统的RC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新型CFST柱-RC梁节点破坏模式与传统的RC节点相似,均发生梁端弯曲破坏,破坏区域主要在U形连接板外,实现塑性铰外移.按照试验现场的试件安装位置,十字节点的梁分别命名为S梁和N梁.CFST中柱节点、CFST边节点N梁承载力较RC节点分别提高11.6%(负向提高13.0%)和5.3%(负向提高7.5%);中柱节点的S梁承载力提高20.2%(负向提高19.6%).荷载-位移曲线饱满,累计耗能与RC节点相比提高约17.0%(S梁提高36.0%)、20.1%,各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4.0,新型CFST柱-RC梁中柱节点、边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2.4%、21.3%,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钢筋混凝土梁 U形钢板-栓钉组合连接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青海红石沟多金属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征 侯晖 邸龙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115-117,共3页
随着地球物理方法的飞速发展,物探已经成为资源勘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青海红石沟多金属矿,地处东昆仑山系与青南高原邻接部位,山体基岩裸露,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碎石流发育,常有现代山岳冰川分布,对开展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及... 随着地球物理方法的飞速发展,物探已经成为资源勘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青海红石沟多金属矿,地处东昆仑山系与青南高原邻接部位,山体基岩裸露,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碎石流发育,常有现代山岳冰川分布,对开展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及为不利。为此,设计了1∶10000激电中梯面积测量2km2,激电测深点25个以及高精磁物探剖面11条。旨在通过对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成果间的相互佐证,为进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沟 激电中梯 激电测深 高精度磁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范数成像条件的一阶方程弹性波逆时偏移
18
作者 蔡志成 顾汉明 曹静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9,共9页
弹性波逆时偏移能够充分利用地震记录数据,更接近于波传播规律,得到的多分量偏移成像结果能提供更准确、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但由于偏移过程中正反传波场各种分量混杂,基于逆时偏移框架直接采用常规互相关成像条件会造成偏移结果中干扰... 弹性波逆时偏移能够充分利用地震记录数据,更接近于波传播规律,得到的多分量偏移成像结果能提供更准确、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但由于偏移过程中正反传波场各种分量混杂,基于逆时偏移框架直接采用常规互相关成像条件会造成偏移结果中干扰噪声较多。为此,提出了用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能量范数成像条件逆时偏移方法压制成像噪声。分析了能量范数成像条件噪声压制原理。数值求解时,方程其它变量求解过程不变,引入中间应变分量,构造应变时间偏导项,应变分量与其它分量同步更新,实现能量范数成像条件偏移。多个模型数据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压制背向散射噪声的有效性。复杂模型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比垂直、水平分量互相关成像条件偏移低频噪声得到压制,对比纵横波波场分离偏移则无需考虑转换波极性反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范数 成像条件 弹性波逆时偏移 多分量 一阶方程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双排抗滑桩的土拱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周爱红 何国峰 +1 位作者 袁颖 胡龙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土拱效应对双排抗滑桩的合理布置和优化设计有重要影响,而影响土拱效应的因素较多,引入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抗滑桩土拱效应的六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以桩边长、桩间距、岩土体性质、泊松比、接触面参数和排间距六种因素组成六因素五... 土拱效应对双排抗滑桩的合理布置和优化设计有重要影响,而影响土拱效应的因素较多,引入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抗滑桩土拱效应的六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以桩边长、桩间距、岩土体性质、泊松比、接触面参数和排间距六种因素组成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基于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抗滑桩的土拱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桩间距、泊松比和排间距是影响土拱效应的主要因素,岩土体性质、接触面参数和桩边长为次要因素,因素间存在耦合作用,各因素取合适的水平,土拱效应会得到较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土拱效应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青霉素发酵废液制备混凝土试验研究
20
作者 吴会阁 曹秀玲 凌沛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116,共4页
青霉素发酵废液经低温处理后可达到废水回用的标准。本文将青霉素发酵废液作为拌和水用于混凝土的制备,通过试验研究,测试了其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影响,以及废水的不同掺入量对C30混凝土各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 青霉素发酵废液经低温处理后可达到废水回用的标准。本文将青霉素发酵废液作为拌和水用于混凝土的制备,通过试验研究,测试了其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影响,以及废水的不同掺入量对C30混凝土各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青霉素发酵废液对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砂浆的抗折和抗压强度稍有影响;制备水泥混凝土时,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发酵废液对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但拌和水中废液的加入对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总之,青霉素发酵废液经科学处理后,可替代或部分替代普通自来水作为拌和水用于制备水泥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发酵废液 拌和水 混凝土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