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沉默p65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玲 单保恩 +3 位作者 桑梅香 连易水 王彬 丁春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2-1747,共6页
目的利用miRNA靶向沉默p65基因,观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为载体,将针对特异靶点p65基因的miRNA转染入MDA-MB-231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65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目的利用miRNA靶向沉默p65基因,观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为载体,将针对特异靶点p65基因的miRNA转染入MDA-MB-231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65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65miRNA转染组p65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沉默p65基因后,细胞出现了生长抑制现象;FCM检测结果发现,p65m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发现,转染组细胞中caspase-3的前体蛋白条带变细,裂解片段条带加深;PARP蛋白出现裂解片段。结论 miRNA靶向沉默p65基因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推测p65基因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沉默 MIRN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晓杰 王心然 +5 位作者 岳萌 张勐 邓会岩 谷丽娜 桑梅香 刘月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TNBC组织(收集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TNBC组织(收集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NBC组织标本)中PD-L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关系,同时用CD34和D2-40标记血管和淋巴管后检测TNBC中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结果:PD-L1蛋白在TNBC肿瘤细胞及间质浸润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56.7%(68/120),PD-L1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脉管癌栓形成相关(P<0.05);PD-L1高表达的TNBC淋巴结转移率高及脉管癌栓形成高,PD-L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0.500,P=0.02),PD-L1的表达与LVD呈正相关(r=0.662,P=0.01)。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PDL1蛋白表达阳性TNBC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PD-L1蛋白表达可作为TNBC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L1在TNBC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与TNBC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治疗TNBC的有效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逃逸 微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侵袭及黏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玲 单保恩 张建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6-271,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由于其高侵袭和高转移特性,是目前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一种亚型。大量研究表明塞来昔布(celecoxib)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血管发生,防止肿瘤的...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由于其高侵袭和高转移特性,是目前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一种亚型。大量研究表明塞来昔布(celecoxib)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血管发生,防止肿瘤的早期转移。为了进一步明确塞来昔布与TNBC细胞侵袭活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研究塞来昔布作用下人TNBC细胞MDA-MB-231黏附、迁移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0、40、80、120μmol/L)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后,采用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检测塞来昔布对MDA-MB-231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塞来昔布对MDA-MB-231细胞平面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塞来昔布对MDA-MB-23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检测塞来昔布作用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经80、120μmol/L塞来昔布作用24 h后,MDA-MB-231细胞与基质的黏附能力分别为(50.2±7.3)%和(31.5±2.2)%,与对照组(96.8±10.9)%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结果显示,经80、120μmol/L塞来昔布作用后MDA-MB-231细胞趋化运动明显减少,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经塞来昔布作用后MDA-MB-231细胞平面迁移到损伤区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经塞来昔布作用MDA-MB-231细胞后,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塞来昔布能显著地抑制MDA-MB-231细胞黏附、细胞体外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该作用可能与抑制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三阴性乳腺癌 MDA-MB-231 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瘤相关抗原-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谷丽娜 桑梅香 +5 位作者 刘飞 范晓杰 连易水 杜彦艳 于凡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距癌... 目的: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9和-A1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距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且病理诊断证实为正常组织的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和-A1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7/60)和66.67%(40/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9和-A11蛋白的表达。MAGE-A9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MAGE-A1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显示,MAGE-A9(P=0.037)和-A11(P=0.039)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表达阴性的患者。Cox多因素分析提示,MAGE-A9(P=0.026)和MAGE-A11(P=0.038)蛋白表达、组织学分级(P=0.026)、临床分期(P=0.008)及淋巴结转移(P=0.010)可作为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AGE-A9和-A11蛋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特异性抗原,似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抗原 黑素瘤相关抗原-A9 黑素瘤相关抗原-A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家族部分成员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谷丽娜 桑梅香 +6 位作者 尹丹静 刘飞 刘世娜 黄卫娜 王秡癱 连易水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2-638,共7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住院手术切除的NSCLC...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住院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9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CL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s蛋白的表达,分析MAGE-As蛋白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GFR基因扩增和ALK基因重排情况,Spearman检验MAGE-A表达与EGFR扩增和ALK重排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方法对NSCLC患者是否阳性表达MAGE-As蛋白进行生存分析,利用Cox回归模型针对阳性表达MAGE-As及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MAGE-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AGE-As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EGFR扩增和ALK重排均无关联(P>0.05)。MAGE-As蛋白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其表达阴性患者(P<0.05),而EGFR扩增和ALK重排与患者的整体生存率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GE-As表达、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较差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AGE-As蛋白是NSCLC的相关抗原,MAGE-As蛋白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s 预后 EGFR扩增 ALK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6b-3p通过靶向STAT3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4
6
作者 谷丽娜 桑梅香 +3 位作者 刘思桦 刘飞 王芃堉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1-1159,共9页
目的:观察miR-26b-3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25日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各60例,... 目的:观察miR-26b-3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25日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各60例,利用qPCR法检测ESCC组织、癌旁组织和ESCC细胞中miR-26b-3p的表达。选取miR-26b-3p表达水平较低的ESCC细胞TE1和KYSE150,转染miR-26b-3p mimic,并设立阴性对照。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miR-26b-3p对TE1和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6b-3p与STAT3的3’UTR靶点部位的结合情况。随后同时转染miR-26b-3p mimic和pcDNA3.0-STAT3,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TAT3是否可逆转过表达miR-26b-3p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和WB法检测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DC对ESCC细胞甲基化的影响和miR-26b-3p与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miR-26b-3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其在ESCC细胞TE1、KYSE150和LYSE170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均P<0.01)。与miR-26b-3p NC组相比,miR-26b-3p mimic转染可明显上调TE1和KYSE150细胞中miR-26b-3p的表达(均P<0.01),但可明显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在TE1和KYSE150细胞中,miR-26b-3p明显抑制了野生型STAT3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或P<0.01),而突变型的荧光素酶活性不受影响。同时转染miR-26b-3p mimic和pcDNA3.0-STAT3可部分逆转miR-26b-3p mimic对TE1和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5-Aza-DC处理后,TE1和KYSE150细胞中miR-26b-3p表达上调(均P<0.01)、STAT3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miR-26b-3p呈现去甲基化状态。结论:miR-26b-3p的启动子高甲基化导致其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其作为抑癌因子可通过靶向STAT3而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6b-3p 食管鳞状细胞癌 转录激活因子3 甲基化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和P-R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梦雯 刘飞 +2 位作者 谷丽娜 张国生 桑梅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基因和磷酸化Rb(P-Rb)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行手术切...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基因和磷酸化Rb(P-Rb)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5例乳腺癌患者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b、P-Rb、上皮细胞标记物CDH1和间质细胞标记物Vimentin的表达状况,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和预后的关系。利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在TGFβ诱导的EMT过程中Rb及P-Rb的表达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Rb和P-R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38%和50.77%。P-Rb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正相关。CDH1和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92%和43.08%。CDH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呈负相关。Viment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正相关。Rb及P-Rb蛋白表达均与CDH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Viment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Rb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总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Rb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CDH1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总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DH1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总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Vimentin表达阴性的患者。在TGFβ诱导的HMLE细胞发生EMT的过程中,Rb的表达显著下降,P-Rb的表达显著上升。结论:Rb的磷酸化失活影响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 磷酸化Rb E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基因家族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谷丽娜 尹丹静 +5 位作者 桑梅香 刘飞 吴云艳 刘世娜 李娟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3-809,共7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家族(melanoma antigen A,MAGE-As)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巢式PCR(multiplex semi-nested PCR)法检测153例食管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家族(melanoma antigen A,MAGE-As)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巢式PCR(multiplex semi-nested PCR)法检测153例食管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MAGE-As m RNA表达水平,并利用酶切的方法鉴定该家族成员MAGE-A1、A2、A3、A4和A6的表达情况。结果:MAGE-As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率为19.61%(30/153),MAGE-A1、A2、A3、A4、A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46%(16/153)、16.34%(25/153)、9.8%(15/153)、11.11%(17/153)和18.30%(28/153)。MAGE-As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MAGE-As及其亚型基因的阳性表达均与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差相关(均P<0.05);MAGE-As表达、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可作为食管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1)。结论:MAGE-As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与食管癌预后相关,有可能作为监测食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 外周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65基因的miRNA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玲 单保恩 +4 位作者 曹玉 李巧霞 赵连梅 周凯旋 徐莹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1,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预后较差的一个亚型,如何防治TNBC的快速生长成为近几年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NF-κB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预后较差的一个亚型,如何防治TNBC的快速生长成为近几年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NF-κB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新的方向。本研究通过建立人TNBC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靶向沉默NF-κB p65亚基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治疗对TNBC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TNBC细胞株MDA-MB-231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瘤旁注射p65miRNA质粒(p65miRNA组),同时以注射Neg-miRNA质粒和PBS作为Neg-miRNA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监测肿瘤生长变化,测量肿瘤质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65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p65miRNA处理后,裸鼠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FCM结果表明,p65miRNA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1.08±3.52)%,明显高于Neg-miRNA组(5.76±1.02)%和空白对照组(4.29±0.86)%(P<0.05)。此外,p65miRNA组裸鼠肿瘤组织p65和Bcl-2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ax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p65miRNA能抑制人TNBC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且在体内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MIRNA 凋亡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5基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玲 单保恩 +3 位作者 桑梅香 连易水 丁春艳 周欣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观察miRNA靶向沉默P65基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MDA-MB-231细胞体外黏附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设计3对针对P65基因的特异性miRNA(P65miRNA-1、P65miRNA-2和P65miRNA-3),转染MDA-MB-231... 目的:观察miRNA靶向沉默P65基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MDA-MB-231细胞体外黏附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设计3对针对P65基因的特异性miRNA(P65miRNA-1、P65miRNA-2和P65miRNA-3),转染MDA-MB-231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P65蛋白的表达,筛选沉默效果最好的miRNA进行后续实验。体外黏附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65miRNA转染前后MDA-MB-231细胞的黏附和侵袭。RT-PCR检测MDA-MB-23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 mRNA的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MMP-2、MMP-9的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65miRNA-1、P65miRNA-2和P65miRNA-3,前两者转染MDA-MB-231细胞后抑制P65蛋白表达80%以上。P65miRNA-1和P65miRNA-2转染对MDA-MB-231细胞的黏附无明显影响(P>0.05),但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0.371±0.039、0.309±0.046 vs 0.698±0.065,P<0.05)。P65miRNA-1和P65miRNA-2转染沉默P65表达后,MDA-MB-231细胞MMP-2 mRNA(0.281±0.018、0.478±0.023 vs 1.056±0.072、1.128±0.059,P<0.05)和MMP-9 mRNA表达(0.193±0.013、0.371±0.035 vs 1.206±0.069、1.089±0.057,P<0.05)及其活性均显著下调。结论:miRNA靶向沉默P65的表达能抑制人TNBC MDA-MB-231细胞的体外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miRNA 侵袭 P65基因 MMP-2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A9结构域缺失突变体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欣亮 桑梅香 +4 位作者 单保恩 连易水 丁春艳 刘贤德 陈文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1-728,共8页
背景与目的:人类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 gene,MAGE)是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s,CTA)家族中一组很典型的成员,除睾丸外几乎在正常成年组织中均不表达,但在很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肿瘤特异性抗原... 背景与目的:人类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 gene,MAGE)是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s,CTA)家族中一组很典型的成员,除睾丸外几乎在正常成年组织中均不表达,但在很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肿瘤特异性抗原,其中MAGE-A家族包括12个成员,分别为MAGE-A1~MAGE-A12。本研究旨在观察4种MAGE-A9结构域缺失突变体pcDNA3.1 MAGE-A9(1~29)、pcDNA3.1MAGE-A9(1~114)、pcDNA3.1 MAGE-A9(115~285)、pcDNA3.1 MAGE-A9(286~315)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以上4种MAGE-A9结构域缺失突变体,转染4种MAGE-A9的结构域和对照组Myc-His-pcDNA3.1(-),采用RT-PCR方法检测MCF-7细胞中MAGE-A9各结构域的表达,并用MTT和克隆形成的方法观察MAGE-A9结构域缺失突变体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Myc-His-pcDNA3.1(-)组相比,MAGE-A9结构域缺失突变体pcDNA3.1 MAGE-A9(1~29)组、pcDNA3.1 MAGE-A9(1~114)组和pcDNA3.1MAGE-A9(286~315)组没有导致克隆形成率的明显变化(P>0.05),而pcDNA3.1 MAGE-A9(115~285)导致克隆形成率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pcDNA3.1 MAGE-A9(115~285)能增加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增殖,表明MAGE-A9(115~285)可能为MAGE-A9的功能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A9 结构域缺失突变体 MCF-7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o样激酶3针对P73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桑梅香 刘丽华 +2 位作者 丁春艳 孟君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P73蛋白上存在的能够被polo样激酶3(polo-like kinases 3,Plk3)磷酸化的结构域或位点,并分析Plk3对P73介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共沉淀法检测COS-7细胞中Plk3与P73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免疫染色法检测Plk3与P73蛋... 目的:探讨P73蛋白上存在的能够被polo样激酶3(polo-like kinases 3,Plk3)磷酸化的结构域或位点,并分析Plk3对P73介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共沉淀法检测COS-7细胞中Plk3与P73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免疫染色法检测Plk3与P73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制备不同的P73缺失突变体GST融合蛋白,体外点突变法构建GST-P73(1~130)点突变的P73(T86A)(第86位苏氨酸点突变为丙氨酸)质粒,体外磷酸化实验分析P73中被Plk3磷酸化的结构域或位点。通过检测PARP蛋白的裂解分析Plk3对P73介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Plk3与P73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lk3与P73蛋白共定位于COS-7细胞核中。制备获得不同的P73缺失突变体GST融合蛋白,Plk3在P73蛋白N端第63~113位氨基酸残基之间磷酸化P73蛋白。GST-P73(1~130)融合蛋白第86位苏氨酸点突变为丙氨酸(T86A)之后,不影响GST-P73(1~130)蛋白的磷酸化状态。Plk3可抑制P73介导的HeLa细胞凋亡。结论:Plk3通过与P73蛋白结合,诱导P73蛋白N端第63~113位氨基酸磷酸化,但第86位苏氨酸并非Plk3的特异作用位点;此外Plk3抑制P73介导的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o样激酶3(Plk3) P73 磷酸化 位点 凋亡 宫颈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并鉴定乳腺癌细胞中MAGE-A11的相关基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丽娜 桑梅香 +5 位作者 李娟 刘飞 王芃堉 尹丹静 吴云艳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4-912,共9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乳腺癌细胞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11的相关基因,并从数量和功能两方面加以验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乳腺癌MCF-7、MDA-MB-231和BT-549中MAGE-A11下游靶基因的m RNA的差异... 目的: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乳腺癌细胞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11的相关基因,并从数量和功能两方面加以验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乳腺癌MCF-7、MDA-MB-231和BT-549中MAGE-A11下游靶基因的m RNA的差异表达,对有代表性的基因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利用q RT-PCR进行验证。以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AGE-A11对乳腺癌细胞中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结果:3种乳腺癌细胞过表达MAGE-A11导致1 608个下游基因差异表达,主要涉及蛋白泛素化、细胞增殖和凋亡、肿瘤侵袭和转移。基因芯片中典型高表达的ZNF-451、CENPTJ、CDK13、API5和LMO7在q RT-PCR在验证结果中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低表达的SHPRH、PML、MARK2、LIMA1和ANGPTL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转染MAGE-A11组的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和BT-549 72 h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均P<0.01),培养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AGE-A11的3种细胞划痕出现明显愈合(P<0.05或P<0.01),穿膜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均P<0.01)。结论:在MCF-7、MDA-MB-231和BT-549三种乳腺癌细胞中筛查到涉及蛋白泛素化、细胞增殖和凋亡、肿瘤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功能众多的表达差异基因,对其中10种典型差异基因从数量和功能两方面进行验证,并得到初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11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299细胞中Pl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桑梅香 刘丽华 +2 位作者 丁春艳 孟君 单保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1,共6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蛋白激酶Plk3可以增加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转录活性,但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旨在研究蛋白激酶Pl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p53缺失型人类肺癌细胞系H1299,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剂分析、反转录聚...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蛋白激酶Plk3可以增加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转录活性,但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旨在研究蛋白激酶Pl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p53缺失型人类肺癌细胞系H1299,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剂分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克隆形成实验的方法研究蛋白激酶Plk3及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剂分析结果显示,单独转染p73基因可以增加p21WAF1和Bax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表达(P<0.05);共转染p73基因和Plk3基因,p21WAF1和Bax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表达与单独转染p73基因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而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21WAF1和Bax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P>0.05)。RT-PCR检测结果也显示,p73诱导p21WAF1和Bax的mRNA表达(P<0.05),Plk3降低了p73诱导的p21WAF1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P<0.05);而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73诱导的p21WAF1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73抑制了H1299细胞克隆的形成(P<0.05),Plk3降低了p73对H1299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P<0.05),而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73抑制H1299细胞克隆形成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Plk3可以抑制p73的转录活性,而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73的转录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3 P73 H1299细胞系 荧光素酶报告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氏植物蛋白对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PBL的刺激作用及其意义
15
作者 任金荣 单保恩 +3 位作者 郑振海 刘鹿宁 何兰欣 艾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 :研究郑氏植物蛋白 (Zheng’splant protein ,ZPP)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及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 H TdR掺入法测定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 )的增殖反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ZPP对T淋巴细胞CD3+ 、CD4 + ... 目的 :研究郑氏植物蛋白 (Zheng’splant protein ,ZPP)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及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 H TdR掺入法测定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 )的增殖反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ZPP对T淋巴细胞CD3+ 、CD4 + 和CD8+ 抗原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ZPP对乳腺癌及其前期病变患者PBL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SI分别为3.0 0± 1.4 5和 2 .5 3± 0 .80 ) ,明显高于对正常对照组和乳管上皮轻度增生患者PBL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1.0 6± 0 .17和1.18± 0 .19) (P <0 .0 1)。而PHA对各组PBL的增殖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经ZPP刺激后的PBL中CD3+ 、CD4 + 和CD8+ 细胞均发生增殖反应 ,其中CD4 + 和CD8+ 者更为明显。结论 :ZPP可选择性刺激乳腺癌及其前期病变患者的PBL中T细胞发生增殖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植物蛋白 乳腺癌 癌前病变 T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s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6
作者 谷丽娜 桑梅香 +6 位作者 尹丹静 刘飞 刘世娜 黄卫娜 范晓杰 连易水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s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食管...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s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且外观正常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s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MAGE-A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8.33%(41/60)和58.33%(35/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s蛋白的表达。MAGE-As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MAGE-As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显示,MAGE-As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鳞癌(P=0.036)和贲门腺癌(P=0.045)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结论:MAGE-As蛋白是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的相关抗原,可作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贲门腺癌 抗原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CD44通过Fas途径促进人肥大细胞白血病HMC-1细胞的凋亡
17
作者 王彬 桑梅香 +2 位作者 王玲 田中良哉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交联CD44分子对人肥大细胞白血病HMC-1细胞株Fas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MC-1细胞表面CD44及Fas的表达,并观察透明质酸(native hyaluronan,HA)、低分子质量透明质酸(fragmented hyaluronan,F-... 目的:探讨交联CD44分子对人肥大细胞白血病HMC-1细胞株Fas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MC-1细胞表面CD44及Fas的表达,并观察透明质酸(native hyaluronan,HA)、低分子质量透明质酸(fragmented hyaluronan,F-HA)处理或抗体交联CD44分子后细胞表面Fas表达的变化,进而检测PI3K、PKC及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和肌动蛋白聚合抑制剂对CD44分子交联后细胞表面Fas表达的影响,用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交联CD44对Fas mRNA表达的影响,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交联CD44、HA或F-HA对Fas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MC-1细胞高表达CD44而低表达Fas,交联CD44分子显著上调细胞表面Fas的表达(P<0.05),而Fas mRNA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肌动蛋白聚合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能抑制CD44上调的Fas表达(P<0.05),所检测细胞信号通路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均未能抑制Fas表达的上调(P>0.05);F-HA和交联CD44均能够促进Fas介导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CD44分子可上调HMC-1细胞的Fas表达并放大Fas介导的细胞凋亡,CD44分子可能成为肥大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分子 肥大细胞白血病 HMC-1细胞 交联 FAS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