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癌中血管生成相关免疫基因预后模型的构建和肿瘤微环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吕微 王佳丽 +2 位作者 刘天旭 王郁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3-814,共12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卵巢癌中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免疫基因(ARIG),探讨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说明不同预后患者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潜在差异,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别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卵巢癌的转录...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卵巢癌中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免疫基因(ARIG),探讨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说明不同预后患者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潜在差异,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别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卵巢癌的转录组数据和生存数据。利用R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鉴定血管生成相关基因与免疫相关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差异表达的ARIG。通过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通过Cox分析临床特征和风险评分,将样本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IDE)分析预后风险模型与免疫浸润、免疫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最后,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手术的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输卵管组织85对,通过qPCR和WB法验证五个差异表达的ARIG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初步探索其在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果: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出142个差异表达的ARIG,通过Lasso和Cox回归分析,得到5个基因作为预后基因(PTGER3、SCTR、IGHG1、HSPA8、IGF2),构建了预后风险模型,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更差;此外,不同风险评分的患者在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反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通过qPCR和WB法验证这5个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均P<0.01),其中HSPA8表达量最高,且高表达HSPA8与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晚、组织分级差、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细胞功能实验证实,HSPA8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结论:差异表达的5种ARIG能有效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并且与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疗效有关,初步证实其在卵巢中发挥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血管生成 免疫治疗 预后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牛志成 何东伟 汪治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2-1018,共7页
肿瘤的生长需要血管的生成,不同于正常的血管,异常的肿瘤血管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使肿瘤血管正常化,进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不... 肿瘤的生长需要血管的生成,不同于正常的血管,异常的肿瘤血管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使肿瘤血管正常化,进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的正常化。本文综述了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依据以及相关的临床数据,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和转化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妍(综述) 刘丽华(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359,共6页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为Ⅱ型丝氨酸蛋白酶,在多种肿瘤间质中高表达,是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表面标志物之一,与肿瘤进展和总生存期缩短显著相关。近年研究发现,FAP具有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作用,通过影响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为Ⅱ型丝氨酸蛋白酶,在多种肿瘤间质中高表达,是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表面标志物之一,与肿瘤进展和总生存期缩短显著相关。近年研究发现,FAP具有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作用,通过影响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细胞种类、数量及功能的变化,调控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并诱导肿瘤免疫治疗抵抗。通过综述FAP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作用机制以及在免疫治疗、特别是转化研究进展,可为优化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肿瘤微环境 免疫逃逸 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促进恶性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及其临床转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宁(综述) 刘丽华(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9-1134,共6页
低氧微环境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在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高度表达,通过诱导VEGF表达促进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并增加血管通透性、通过调控免疫细胞作用促进免疫抑制和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进而促... 低氧微环境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在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高度表达,通过诱导VEGF表达促进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并增加血管通透性、通过调控免疫细胞作用促进免疫抑制和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进而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目前,已研究多种HIF的靶向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包括降低HIF转录活性、抑制HIF表达和诱导HIF降解等,相关药物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走向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HIF抑制剂单药治疗或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特别是不同HIF抑制剂与免疫联合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探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恶性肿瘤 血管生成 免疫逃逸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程子硕(综述) 刘丽华(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3-1189,共7页
近年来,表观遗传修饰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早期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主要集中于DNA和蛋白质水平,随着RNA深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以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为主的RNA表观遗传修饰逐... 近年来,表观遗传修饰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早期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主要集中于DNA和蛋白质水平,随着RNA深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以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为主的RNA表观遗传修饰逐渐成为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m6A是存在于所有高等真核生物中最普遍的mRNA表观修饰,具有动态可逆的特点,涉及许多复杂细胞过程的精细调控,如RNA的加工、运输、定位、翻译及降解等。最新研究表明,m6A可通过“写入”、“擦除”和“阅读”相关因子的异常表达,可逆地动态调节RNA运输、定位、翻译及降解等方面,通过多种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6A的生物学特性、RNA修饰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修饰 RNA甲基化 m6A甲基化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鹏(综述) 刘丽华(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4-1288,共5页
环状RAN(circular RAN,cir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具有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AN。CircR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成为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提高对肿瘤转移机制... 环状RAN(circular RAN,cir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具有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AN。CircR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成为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提高对肿瘤转移机制的理解至关重要。随着对circRNA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逐渐被挖掘。CircRNA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肿瘤免疫逃逸、肿瘤血管生成、DNA甲基化修饰和外泌体功能等方面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circRNA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circRNA的结构特征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DGCR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段玉青 王梦杰 +3 位作者 王洪琰 王郁 桑梅香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iGeorge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 5,DGCR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生物...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iGeorge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 5,DGCR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CGA数据库中ESCC数据集的DGCR5表达进行分析。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60例ES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用qPCR检测ESCC组织中DGCR5的表达水平,分析DGCR5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DGCR5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1)。ESCC组织中DGCR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DGCR5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性相关(均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表达DGCR5的ESCC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DGCR5患者(P<0.05)。结论:DGCR5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共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成为ESCC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DiGeorge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 TCGA数据库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8-3p通过抑制BIN1表达促进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杰 刘天旭 +4 位作者 吕微 张评梅 段玉青 王郁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miR-28-3p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MDA-MB-468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的、经病理证实的83例女... 目的:探讨miR-28-3p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MDA-MB-468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的、经病理证实的83例女性TNB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以及TNBC细胞系MDA-MB-468、HCC-1937、MDA-MB-231、MDA-MB-436、MDA-MB-453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用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系中miR-28-3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miR-28-3p抑制剂转染MDA-MB-468细胞后,用CCK-8、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28-3p抑制剂对MDA-MB-468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DA-MB-468细胞中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iR-28-3p的靶基因BIN1,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8-3p对BIN1的调控作用。结果:TNBC组织及细胞系中miR-28-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MCF10A细胞(均P<0.01);83例TNBC组织中共有56例(67.47%)高表达miR-28-3p,其高表达与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或P<0.01)。与miR-NC组比较,miR-28-3p抑制剂组MDA-MB-468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均P<0.05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实验证实BIN1是miR-28-3p的靶基因,miR-28-3p抑制剂可上调MDA-MB-468细胞中BIN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iR-28-3p在TNBC组织及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mi R-28-3p抑制剂上调BIN1表达进而抑制MDA-MB-468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MDA-MB-468细胞 miR-28-3p 桥接整合因子1 增殖 侵袭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线晚期肺腺癌治疗中PD-1抗体联合化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段玉青 夏宁 +6 位作者 贾云泷 吕微 王郁 王佳丽 王雪晓 刘天旭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6-652,共7页
目的:探讨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41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B/ⅢC和Ⅳ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回顾... 目的:探讨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41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B/ⅢC和Ⅳ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结果:141例患者均纳入生存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13.0个月(95%CI:12.0~14.0)。PD-1抗体联合化疗组(A组)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组(B组)的ORR分别为33.33%和27.38%,DCR分别为98.25%和89.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4个月(95%CI:7.3~9.9)和6.9个月(95%CI:6.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ⅢB/ⅢC期、肝或脑转移患者中,A组中位PFS较B组均延长(均P<0.01)。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2%和14.29%,多数为1~2级。结论: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成为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标准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D-1抗体 抗血管生成药物 化学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DGCR5通过上调EGFR表达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玉青 贾云泷 +2 位作者 王佳丽 吕微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DiGeorge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 5,DGCR5)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T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DiGeorge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 5,DGCR5)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T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检测ESCC细胞系TE1、Yes-2、KYSE150和Eca9706中DGCR5的表达水平。将siRNA-DGCR5(si-DGCR5)和阴性对照组(si-NC)质粒转染进TE1细胞,用CCK-8、划痕愈合、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T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依据GEPIA数据库资料分析食管癌组织中DGCR5表达与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相关性,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ESCC细胞系中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用WB实验检测转染si-DGCR5前后TE1细胞中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DGCR5在ESCC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均P<0.01),转染siDGCR5组TE1细胞中DGCR5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P<0.01)。敲低DGCR5后,TE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低于si-NC组细胞(均P<0.01)。GEPIA数据库的分析显示,食管癌组织中DGCR5表达水平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敲低DGCR5后TE1细胞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lncRNA DGCR5在ESCC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上调EGFR表达来促进TE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eorge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食管鳞状细胞癌 TE1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5p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肺腺癌H1650细胞的侵袭与迁移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淼 王郁 +3 位作者 吕微 段玉青 贾云泷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miR-142-5p的表达及其对H165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e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miR-142-5p的表达及其对H165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e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07例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肺腺癌细胞系H1650、HCC827、A549、H1975、PC9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用qPCR实验检测肺腺癌组织及细胞中miR-142-5p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别用miR-142-5p模拟物(mimics)、miR-阴性对照质粒(miR-NC)转染H1650细胞后,用CCK8、细胞划痕愈合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H1650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iR-142-5p的靶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2-5p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miR-142-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及BEAS-2B细胞(均P<0.01);107例肺腺癌组织中,61例(57.01%)低表达miR-142-5p,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1)。转染miR-142-5p模拟物后,H1650细胞中miR-142-5p高表达,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CDK5是miR-142-5p的靶基因,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42-5p可显著降低H1650细胞中CDK5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水平(均P<0.01)。结论:miR-142-5p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其通过下调CDK5表达影响EMT抑制H1650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H1650细胞 miR-142-5p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 增殖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NEAT1通过抑制DNA损伤促进肺腺癌PC-9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天旭 王梦杰 +4 位作者 田聪 刘琰 吕微 贾云泷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5-849,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 NEAT1)对肺腺癌PC-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qPCR检测人肺腺癌PC-9细胞与人胚肺二倍体2BS细胞中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lncRNA NEAT1的小干扰RNA(siRNA...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 NEAT1)对肺腺癌PC-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qPCR检测人肺腺癌PC-9细胞与人胚肺二倍体2BS细胞中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lncRNA NEAT1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采用脂质体法转染PC-9细胞,通过qPCR检测转染前后PC-9细胞NEAT1的表达水平。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lncRNA NEAT1敲低对PC-9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B检测转染前后DNA损伤相关蛋白,即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蛋白(ATM)和双链DNA损伤标志物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2BS细胞相比,PC-9细胞中lncRNA NEAT1呈高表达(P<0.05)。成功建立NEAT1敲低的PC-9细胞,转染siRNA 12 h后siNEAT1-1及siNEAT1-2干扰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及空转染组明显下降(P<0.05);干扰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88.97±2.64)%(,88.15±1.48)%vs(84.5±1.72)%,P<0.05]和G2/M期[(8.35±2.02)%,(8.11±1.36)%vs(4.28±1.28)%,P<0.05];干扰组细胞中DNA损伤相关蛋白ATM和γ-H2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lncRNA NETA1在肺腺癌PC-9细胞呈高表达,其可通过抑制DNA损伤导致细胞周期G1/M期转变促进肺腺癌细胞PC-9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核富集转录体1 DNA损伤 肺腺癌 PC-9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SF1通过调控VEGFA mRNA可变剪接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Eca970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玉青 夏宁 +2 位作者 贾云泷 郑文雅 刘丽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1-199,共9页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1,SRSF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但SRSF1在食管癌中的作用罕有报道。检测SRSF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1,SRSF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但SRSF1在食管癌中的作用罕有报道。检测SRSF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切除的40例ES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SCC组织中SRSF1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SCC细胞系中SRSF1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筛选SRSF1高表达的Eca9706细胞进行研究。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降低SRSF1 mRNA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transwell和Matrigel基质胶实验分别检测Eca970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数据库分析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表达,并分析SRSF1与VEGF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RTFQ-PCR检测Eca9706细胞VEGFA Iso8a和Iso8b亚型的表达水平,以及敲低SRSF1后VEGFA Iso8a和Iso8b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SRSF1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SRSF1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在ESCC Eca9706细胞系中最高(P<0.01)。转染siRNA-SRSF1组中SRSF1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siRNA-NC组(P<0.01)。与siRNA-NC组相比,siRNA-SRSF1组Eca9706细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ESCC组织中VEGFA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组织(P<0.05),且与SRSF1表达呈正相关(P<0.01)。Eca9706细胞VEGFA Iso8a亚型表达明显高于VEGFA Iso8b亚型(P<0.01),且敲低SRSF1后VEGFA Iso8a亚型表达降低,VEGFA Iso8b亚型表达升高(P<0.01)。结论:SRSF1可通过作用于VEGFA可变剪接促进ESCC Eca970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1503通过miR-342-3p/IGF2R轴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的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微 王佳丽 +3 位作者 刘天旭 段玉青 王俊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54-761,共8页
目的:探讨LINC01503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水平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85例EO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输卵管组织。常规培养人EOC细胞A... 目的:探讨LINC01503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水平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85例EO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输卵管组织。常规培养人EOC细胞A2780、SKOV3、OVCAR3和OV90及正常人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将si-LINC01503、si-NC及miR-342-3p mimic、miR mimic NC分别转染至SKOV3和A2780细胞,分别作为si-LINC01503组、si-NC组、miR-342-3p mimic组和miR mimic NC组。q PCR法检测EOC组织和细胞中LINC01503的表达水平,Kaplan-Meier法分析LINC01503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1503/miR-342-3p/IGF2R轴相关分子间的靶向关系。平板克隆、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敲低LINC01503及转染miR-342-3p mimic对A2780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B法检测EOC细胞中LINC01503/miR-342-3p通路对IGF2R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A278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敲低LINC01503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EOC组织和细胞中LINC01503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输卵管组织和IOSE80细胞(均P<0.01),LINC01503高表达组患者术后PFS和OS均显著短于LINC01503低表达组患者(均P<0.01)。敲低LINC01503、转染miR-342-3p mimic均可抑制EO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低LINC01503可下调IGF2R的表达(P<0.01),这一现象可通过转染miR-342-3p inhibitor挽救。敲低LINC01503可抑制A2780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结论:在EO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的LINC01503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LINC01503可能通过吸附miR-342-3p影响IGF2R表达进而促进EO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LINC01503 miR-342-3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 A2780细胞 SKOV3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HL3和c-My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晓楠 邓佳 +2 位作者 安入征 张翔宇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RHL3和c-My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ESCC患...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RHL3和c-My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ESCC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GRHL3和c-Myc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GRHL3 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2.85±2.83)vs(2.06±2.02),P<0.01;81.30%vs 25.00%,P<0.01],ESCC组织中c-Myc 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5.13±5.11)vs(2.03±2.00),P<0.01;42.20%vs.20.30%,P<0.01]。ESCC组织中GRHL3 m RNA的表达与c-Myc m 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GRHL3蛋白表达和c-Myc蛋白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GRHL3蛋白表达和c-Myc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相关。结论:ESCC患者肿瘤组织中GRHL3与c-Myc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且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ESCC病理进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C-MYC基因 GRHL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整合因子1去甲基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天旭 张翔宇 +3 位作者 邓佳 王雪晓 王佳丽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54-1259,共6页
目的:分析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去甲基化对Bin1基因表达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 目的:分析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去甲基化对Bin1基因表达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Bin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用qPCR、Western blotting和MTT法分别检测单独5-Aza-dc和5-Aza-dc加转染Bin1基因干扰片段(Bin1 siRNA)处理对EC109细胞Bin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与CDK4)表达的变化。结果: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Bin1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去甲基化。5-Aza-dc处理的Bin1去甲基化EC109细胞Bin1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阻滞在G0/G1期,表现为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CDK4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Bin1去甲基化EC109细胞转染Bin1 siRNA后,Bin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Bin1基因启动子区域在EC109细胞中呈完全甲基化状态,5-Aza-dc去甲基化可使食管鳞癌细胞EC109细胞Bin1表达升高,通过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EC109细胞增殖。证实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与食管癌细胞恶性增殖有关,可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EC109细胞 甲基化 桥接整合因子1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OB1-AS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微 王佳丽 +3 位作者 贾云泷 刘天旭 段玉青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探讨ERBB2.1转导蛋白反义RNA1(transducer of ERBB2.1 antisense RNA 1,TOB1-AS1)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TOB1-AS1对EOC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T... 目的:探讨ERBB2.1转导蛋白反义RNA1(transducer of ERBB2.1 antisense RNA 1,TOB1-AS1)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TOB1-AS1对EOC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对EOC组织中TOB1-AS1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EOC的67例患者的肿瘤组织,收集同期因其他妇科疾病接受手术的30例患者的非肿瘤卵巢组织作为对照。采用qPCR法检测EOC组织和非肿瘤卵巢组织中TOB1-AS1的表达水平,χ^(2)检验分析TOB1-AS1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及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敲低TOB1-AS1表达对EOC细胞SKOV3和A2780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中资料和qPCR检测结果均显示,在EOC组织中TOB1-AS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肿瘤卵巢组织(均P<0.01)。TOB1-AS1的高表达与EOC患者较晚的FIGO分期、较差的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有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OB1-AS1高表达组患者术后DFS和OS均短于TOB1-AS1低表达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TOB1-AS1表达是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TOB1-AS1在EOC细胞系SKOV3、A2780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IOSE80(均P<0.01)。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敲低TOB1-AS1可抑制SKOV3和A278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均P<0.05)。结论:TOB1-AS1在EO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TOB1-AS1可能通过促进EOC细胞SKOV3、A2780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来影响EOC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长链非编码RNA ERBB2.1转导蛋白反义RNA1 SKOV3细胞 A278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整合因子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微 贾云泷 +3 位作者 王佳丽 刘天旭 段玉青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探讨桥接整合因子1(BIN1)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BIN1对EOC细胞A2780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的67例EO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同期因其他妇科疾... 目的:探讨桥接整合因子1(BIN1)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BIN1对EOC细胞A2780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的67例EO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同期因其他妇科疾病手术切除的30例非肿瘤患者的卵巢组织(正常对照组)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OC组织和非肿瘤卵巢组织中BIN1蛋白的表达水平,χ;检验分析BIN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Kaplan-Meier法分析BIN1表达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用qPCR和WB法检测EOC细胞SKOV3、A2780和人卵巢上皮细胞IOSE80中BIN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BIN1质粒CMV-MCS-GFP-SV40-NeomycinBIN1和空载体质粒CMV-MCS-GFP-SV40-Neomycin分别转染到A2780细胞以构建过表达BIN1细胞及其对照,用qPCR和WB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B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BIN1对A27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EOC组织中BIN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BIN1表达与EOC患者较晚的术后病理分期、较差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存在正向关联(均P<0.05);BIN1低表达组患者的DFS和OS均短于BIN1高表达组患者(均P<0.05)。SKOV3和A2780细胞中B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IOSE80细胞(均P<0.01);过表达BIN1显著抑制A278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或P<0.01)。结论:BIN1在EOC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过表达BIN1可降低EOC细胞A2780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整合因子1 上皮性卵巢癌 A278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TTN-AS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贾云泷 刘琰 +3 位作者 王郁 刘天旭 王佳丽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肌联蛋白反义RNA1(titin antisense RNA1,TTN-AS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对肺腺癌数据集中TTN-AS1的表达情...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肌联蛋白反义RNA1(titin antisense RNA1,TTN-AS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对肺腺癌数据集中TTN-AS1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收集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2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使用q PCR检测其TTN-AS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生存分析探讨其在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和qPCR检测结果均显示,TTN-AS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1)。TTN-AS1的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联(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侵犯范围无关联(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TTN-AS1较低表达TTN-AS1的肺腺癌患者术后DFS和OS显著缩短(均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高侵犯范围、阳性淋巴结转移和TTN-AS1高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TTN-AS1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与患者较差的DFS和OS密切关联(均P<0.05),高表达TTN-AS1可能是提示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肌联蛋白反义RNA 1(TTN-AS1)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AKR1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20
作者 李磊 陈彦平 +3 位作者 杨凯成 李悠 王欣晨 罗风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AKR1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功能。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筛选OSCC相关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出芯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 目的:探讨AKR1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功能。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筛选OSCC相关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出芯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及DEGs相关性图,分析DEGs AKR1C3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AKR1C3蛋白在OSCC中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411个DEGs,其中显著上、下调的DEGs分别有20个;DEGs主要参与T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活化等过程,并富集于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PPI显示:AKR1C3与AKR1C1、AKR1B10、AKR1B1等关系最为密切,DEGs相关性分析显示:AKR1C3与ALDH3A1、UGT1Ab等关系最为密切;AKR1C3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更短(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提示:AKR1C3蛋白在OSCC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结论:AKR1C3可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用于OSCC的早期诊断、治疗靶点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表达数据库 分子标志物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