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及细胞中MicroRNA-203(miR-203)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miR-203在ESCC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2011年间手术切除的83例ESCC原发灶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实时定量PCR与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分别检测其miR-203的表达及其编码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YES-2、EC109、T.TN),实时定量PCR与MSP分别检测5-Aza-dC处理对食管癌细胞中miR-203的表达及其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结果:五种食管癌细胞中miR-203的表达均相对较低,且呈高甲基化状态。5-Aza-dC处理后,miR-20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YES-2细胞中miR-203编码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其余4种细胞均转变为非甲基化状态。miR-203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54±0.11 vs 1.00±0.01,P<0.01),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2.65%(52/83)vs 7.23%(6/83),P<0.01],并且两者均与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发生miR-203编码基因甲基化的ESCC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ESCC组织(P<0.05)。结论:miR-203在ESCC组织与细胞中呈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文摘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7(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7,RASSF7)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甲基化状态,探究RASSF7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组织标本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1—2012年间手术切除的69例ESCC原发灶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应用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前后的4株食管癌细胞系(TE13、T.Tn、YES-2、Ec109)和69例病灶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RASSF7 mRNA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9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ASSF7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7基因在TE13、T.Tn、YES-2细胞系中表达阳性,在Ec109细胞系中表达缺失;经5-Aza-dC处理后,RASSF7在TE13、T.Tn、YES-2细胞中表达下调,在Ec109细胞中表达阳性。5-Aza-dC处理前后4株食管癌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RASSF7的甲基化。人ESCC组织中RASSF7的mRNA相对表达量(0.63±0.08 vs 0.42±0.20,P<0.01)与蛋白表达阳性率[81.2%(56/69)vs 53.6%(37/69),P<0.01]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或P<0.01),与TNM分期、年龄和性别无关(均P>0.05)。ES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RASSF7的甲基化。结论:4株食管癌细胞系、人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ASSF7基因的表达差异与RASSF7本身甲基化状态无关,ESCC组织中RASSF7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及转移。
文摘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标本及细胞株中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dishevelled-binding antagonist of beta-catenin 1,DACT1)Cp G岛旁区域及转录起始点(transcription start site,TSS)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进一步探讨DACT1基因两个不同区域甲基化状态对基因转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及RT-PCR的方法检测ESCC细胞株(TE1、TE13、T.Tn和Eca109)及河北省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159例ESCC患者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DACT1基因两个不同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及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DACT1基因在4株ESCC细胞系中均呈弱表达或阴性表达。应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Dc处理该细胞株后,DACT1 m RNA表达明显增强;同时,MSP检测结果显示,此两区域的甲基化条带均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处理细胞株后,该基因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无明显改变。DACT1 m 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下调(P<0.01),且与该基因TSS区域异常甲基化状态有关(P<0.01);DACT1基因Cp G岛旁区域的甲基化频率在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均较高(P>0.05),不具有肿瘤组织特异性,且对DACT1基因的转录抑制无明显影响(P>0.05);生存分析显示,DACT1基因TSS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与ESCC癌患者的生存期相关(P<0.01)。结论:ESCC中DACT1基因TSS区域的异常高甲基化状态是引起其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并有望作为ESCC患者预后的甲基化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