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硕 姚希 +13 位作者 贾会学 李卫光 黄勋 孙树梅 程曦 孟庆兰 张翔 张静萍 邢亚威 姜青青 吴联萱 张冰丽 刘晓静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29,共7页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 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90.24%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开展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和重症监护病房(非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分别为89.66%、85.96%、80.77%和74.19%,51.22%的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了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化监测。94.31%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工作,9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开展了环境卫生学监测,71.54%的妇幼保健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9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三级预检分诊制度,86.18%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了过渡病房。妇幼保健机构对建档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保健人群和长期康复患者等特殊就诊人群普遍采取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全预约就诊和单独分区就诊的管理模式,但开展互联网复诊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50%。结论 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信息化监测程度有待提高。手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普及程度较高,少数妇幼保健机构复用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流程不规范。特殊就诊人群得到有效管理,互联网医疗有待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机构 医院感染 监测 预防 控制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硕 姚希 +13 位作者 贾会学 李卫光 黄勋 孙树梅 程曦 孟庆兰 张翔 张静萍 邢亚威 姜青青 吴联萱 张冰丽 刘晓静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8-1304,共7页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从8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从8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共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其中97.56%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98.33%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感染监控专题会议;87.81%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该部门92.68%由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90.24%妇幼保健机构的病区设立了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符合要求的妇幼保健机构占比52.03%,专职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均符合要求的比率仅为11.38%。纳入调查的12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有9项在妇幼保健机构中建立的比率超过90%。结论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组织架构 妇幼保健机构 专职人员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B型钠尿肽水平对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与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晓 何艳凛 +5 位作者 邢亚威 王媛 陈俊卓 刘志广 杨兴肖 孔洁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分析,探讨危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B型钠尿肽(BNP)动态变化水平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7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HAP的患者,另选30例ICU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于确诊... 目的通过前瞻性分析,探讨危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B型钠尿肽(BNP)动态变化水平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7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HAP的患者,另选30例ICU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于确诊HAP当天、第2、第3和第7天检测HAP患者PCT与BNP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估2种指标的诊断价值;并根据28 d随访的生存情况将HAP患者分为死亡组(19例)与生存组(53例),比较2种指标的动态变化,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HAP组初始PCT与BN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HAP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7±0.059(95%CI:0.511~0.742,P=0.045)与0.894±0.030(95%CI:0.835~0.954,P=0.000),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PCT:65.3%、66.7%、82.5%、44.5%;BNP:72.2%、93.3%、96.3%、58.3%。生存组与死亡组PCT、BNP值确诊当天、第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BNP的动态变化(ΔPCT、ΔBNP)与ICU住院天数无相关性(P〉0.05),对预后预测的AUC分别为0.804±0.065(95%CI:0.605~0.861,P=0.003)与0.733±0.065(95%CI:0.677~0.932,P=0.000),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ΔPCT:77.4%、78.9%、56.8%、90.7%;ΔBNP:75.5%、68.4%、46.1%、88.6%。结论动态监测PCT与BNP的变化对危重患者HAP的发生及预后预测有一定作用,但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B型钠尿肽 医院获得性肺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7 位作者 陆群 侯铁英 林玲 杨环 宗志勇 吴安华 邢亚威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4-511,共8页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方法 在中国7个地区7个省选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颁布后各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现况,包括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应用、空气净化方式组合使用情况,以...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方法 在中国7个地区7个省选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颁布后各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现况,包括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应用、空气净化方式组合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区域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结果 共收到340所医院的调研结果,38.53%(131所)的医院有负压隔离病房,81.47%(277所)的医院有洁净手术间,97.35%(331所)的医院有空气消毒器。70.00%(238所)的医院在某一空间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空气净化方式,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多采取三种及以上空气净化方式,所占比率分别为55.93%、43.01%和38.49%;最常见的组合方式为自然/机械通风+空气消毒器(83.19%,198/238),20.59%(49/238)的医院在洁净技术房间辅以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各区域除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消毒供应中心外,80%以上均有通风系统。结论 空气净化方式的选择多元化,建筑设计更加注重通风,但空气净化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过度及不规范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空气净化 空气消毒器 通风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学阳性与阴性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 王彤 +1 位作者 蒋怡芳 王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6-410,414,共6页
目的 探讨病原学阳性与阴性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HAP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确诊患者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液标本,测定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B型钠尿肽与乳酸水平... 目的 探讨病原学阳性与阴性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HAP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确诊患者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液标本,测定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B型钠尿肽与乳酸水平。患者随访至死亡或自诊断HAP起90d。结果 共纳入161例HAP患者,病原学阳性86例,病原学阴性75例。病原学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PaO_2/FiO_2更高(P=0.012),机械通气(MV)时间更短(P<0.001)。2组患者确诊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学标志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病原学阳性组比较,病原学阴性组经验治疗方案改变率低(P<0.001),具有较短的抗菌治疗时间(P=0.001)与住院时间(P=0.001),住院病死率低(P=0.042);2组28 d与90 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病原学阴性HAP患者具有较高PaO_2/FiO_2,MV、住院、抗菌治疗时间均较短,住院病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社区与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晓 王彤 +1 位作者 蒋怡芳 黄敏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与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收集SCAP患者70例,SHAP患者110例。SHAP组1个月内手术史、放/...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与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收集SCAP患者70例,SHAP患者110例。SHAP组1个月内手术史、放/化疗史、查尔森合并症指数、恶性肿瘤的构成比均高于SCAP组(P分别为<0.001、0.006、0.001、<0.001);器官衰竭个数、B型尿钠肽(BNP)_(max)、心力衰竭构成比低于SCAP组(P=0.048、0.003、0.037)。SHAP组总住院天数[33.0(25.0,43.3)d对14.0(5.8,28.3)d,P<0.001]与180 d病死率(44.6%对27.5%,P=0.047)高于SCAP组,两组随访期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恶性肿瘤、D-二聚体_(max)、肾替代治疗为SCAP的预后危险因素(P=0.002、0.039、0.008、0.003,OR=20.449、6.183、13.841、19.456);器官衰竭>2个、呼吸机相关肺炎、肾替代治疗为SHAP的预后危险因素(P=0.028、0.005、0.002,OR=6.308、4.491、11.456)。结论 SCAP与SHAP住院病死率、30 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然而SHAP 180 d病死率高于SC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缓解Lewis肺癌模型小鼠化疗后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鸣 杨兴肖 +4 位作者 张金艳 刘丽华 刘永春 赵连梅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0-646,共7页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Lewis肺癌化疗模型小鼠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荷肺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构建C57 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40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痰热清组、化疗组、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Lewis肺癌化疗模型小鼠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荷肺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构建C57 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40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痰热清组、化疗组、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治疗后摘小鼠眼球取血,取脾脏、外周血和胸腺,并分离腹腔巨噬细胞(Mφ),检测各组小鼠胸腺指数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的凋率和外周血内CD3+、CD3-NK1.1+细胞及CD3+NK1.1+细胞比例,RT-PCR检测胸腺组织Bcl-2和Fas mRNA表达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ELISA法检测Mφ的杀伤活性及及其分泌IL-12能力,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Ig G及补体C3的含量。结果: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T、B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P<0.01),同时胸腺细胞的凋亡水平明显低于单独化疗组(P<0.01)。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小鼠外周血CD3+T细胞、CD3-NK1.1+细胞及CD3+NK1.1+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1)。与化疗组相比,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小鼠胸腺组织Bcl-2 mRNA水平明显增高,而Fas mRNA水平明显减低(均P<0.01)。痰热清组小鼠Mφ杀伤活性及分泌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组(均P<0.01),同时外周血Ig G及补体C3含量明显高于化疗组(均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化疗小鼠的免疫系统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对抗肿瘤免疫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痰热清注射液 化疗 免疫调节 生物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基因BMI-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兴肖 李幼梅 +3 位作者 宋姮 刘志坤 马鸣 祝淑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3-769,共7页
背景与目的:B细胞特异性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cell-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 1,BMI-1)期在放疗后DNA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食管癌TE13细胞中BMI-1基因表达,探讨BMI-1的表达对... 背景与目的:B细胞特异性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cell-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 1,BMI-1)期在放疗后DNA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食管癌TE13细胞中BMI-1基因表达,探讨BMI-1的表达对X射线照射后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针对BMI-1 mRNA序列,3对有效的干扰序列(siRNA1、siRNA2和siRNA3)和阴性对照序列由公司设计合成,瞬时转染食管癌TE13细胞,命名为BMI-1 siRNA1、BMI-1 siRNA2和BMI-1 siRNA3共3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组命名为NC组,未转染组命名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E13各组中BMI-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BMI-1基因转染对TE1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MI-1对TE13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siRNA干扰BMI-1基因对细胞周期和凋亡分布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16、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对干扰序列使人BMI-1基因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NC组,尤以siRNA3组效果最明显。选择siRNA3作为干扰组进行MTT和流式细胞术。MTT结果表明,BMI-1 siRNA3转染后BMI-1的低表达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克隆形成实验的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NC组、干扰组的D_0分别为2.514、2.506和1.761 Gy;D_q值分别为2.694、2.664和2.122 Gy;外推数N值分别为2.920、2.895和3.336;SF2值分别为0.826 8、0.823 1和0.625 5,可见对照组和空载组间放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扰组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高于对照组和NC组;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6 Gy照射后,BMI-1 siRNA组G_0/G_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G_2/M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和NC组,而未照射时BMI-1的低表达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干扰BMI-1基因后TE13细胞p16基因和蛋白水平升高(P<0.01),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siRNA干扰技术有效地抑制了食管癌细胞TE13中BMI-1基因的表达,联合X线照射后显著消除了细胞周期在G_2/M期的阻滞,增加了食管癌的放射敏感性,其诱导作用与p16和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1基因 RNA干扰 X射线照射 放射敏感性 P16基因 CDK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A-7/IL-24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鸣 杨兴肖 +4 位作者 赵连梅 王雪晓 张璁 刘丽华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6-863,共8页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7,MDA-7)/IL-24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的促分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MDA-7/IL-24的人Burkitt淋巴瘤Raji和Daudi细胞株,MTS法检测稳定转...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7,MDA-7)/IL-24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的促分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MDA-7/IL-24的人Burkitt淋巴瘤Raji和Daudi细胞株,MTS法检测稳定转染MDA-7/IL-24对Raji和Daudi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转染MDA-7/IL-24对Raji和Daudi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免疫表型;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转染MDA-7/IL-24对Raji和Daudi细胞表达分化相关蛋白Myb、BLIMP1及BCL-6的影响;建立裸鼠Raji细胞移植瘤模型,检测在体内环境中稳定转染MDA-7/IL-24对Raji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过表达MDA-7/IL-24的Raji和Daudi细胞其增殖(P<0.05)、侵袭(P<0.01)及迁移(P<0.01)能力均明显下降,但凋亡细胞无明显增加(P>0.05),表达CD45及CD138的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而表达CD10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过表达MDA-7/IL-24的Raji和Daudi细胞表达BLIMP1的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表达Myb及BCL-6的水平均明显减低(P<0.01)。MDA-7/IL-24过表达组裸鼠模型Raji细胞移植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21)vs(1.96±0.24)g,P<0.01]。结论:转染MDA-7/IL-24可能通过诱导分化作用抑制Burkitt淋巴瘤细胞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 诱导分化 BURKITT淋巴瘤 MY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促进T细胞淋巴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10
作者 马鸣 刘丽华 +3 位作者 赵连梅 杜彦艳 杨兴肖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8-505,共8页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分别作用24、48和72 h,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和Hut78增殖活性的影响;MTT法检测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um,DDP)、表柔比星(...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分别作用24、48和72 h,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和Hut78增殖活性的影响;MTT法检测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um,DDP)、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及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联合塞来昔布对Jurkat和Hut7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计算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塞来昔布联合化疗药对Jurkat和Hut78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塞来昔布对Jurkat和Hut78细胞表达MDR1、MRP1、LRP及TopoⅡ的影响。结果:塞来昔布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和Hut78增殖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可明显增强化疗药物对Jurkat和Hut78细胞的杀伤作用;在塞来昔布作用下Jurkat和Hut78细胞的凋亡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塞来昔布共培养的Jurkat和Hut78细胞,Topo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而MDR1、MRP1、LR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通过调控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增强T淋巴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塞来昔布 化疗敏感性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