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时恶心呕吐预防与管理循证实践策略的构建
1
作者 刘捷 刘会玲 +5 位作者 孙慧娴 吴珂 陈瑜 田慧 何文英 马会会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4-47,共4页
目的开展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时恶心呕吐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分析障碍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18个数据库和专业网站中肠道准备时恶心呕吐的预防与管理的相关文献,评价汇总证据,制订审查... 目的开展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时恶心呕吐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分析障碍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18个数据库和专业网站中肠道准备时恶心呕吐的预防与管理的相关文献,评价汇总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2023年8月对河北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肠道准备时恶心呕吐预防与管理循证实践进行审查,采用i-PARIHS模式分析障碍及促进因素,并制订行动策略。结果基于10条最佳证据,制订13条审查指标,其中1条指标的执行率为100%、6条指标的执行率为0%。循证实践中的障碍因素包括未纳入最新证据、证据未被转化为可及可用形式等7项,促进因素包括循证实践可改善患者体验、与国家及医院政策契合等8项。据此制订行动策略,即优化护理常规、完善宣教内容等。结论基于循证并结合专业人员判断制订的实践策略科学、适宜,具可操作性,可促进证据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恶心 呕吐 循证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Hp胶囊三、四联疗法对Hp相关消化性溃疡疗效及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冯丽英 崔东来 +3 位作者 张新暖 宫心鹏 李兰更 姚希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消化性溃疡 (PU)的疗效及胃粘膜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93例Hp阳性PU被随机分为 4组。A组 (新三联 ) :兰索拉唑 (达克普隆 )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B组 (灭Hp胶囊四联 ) :...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消化性溃疡 (PU)的疗效及胃粘膜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93例Hp阳性PU被随机分为 4组。A组 (新三联 ) :兰索拉唑 (达克普隆 )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B组 (灭Hp胶囊四联 ) :新三联 +灭Hp胶囊 ;C组 (灭Hp胶囊三联 ) :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灭Hp胶囊 ;D组 (安慰剂 ) :胃舒平。双盲双模拟用药。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复查胃镜 ,并检测胃粘膜磷脂、氨基己糖和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EGF)。结果 Hp根治率B、C组与A组分别为 96 4%、 92 0 %和 92 0 % ;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10 0 0 %、 92 0 %和 88 0 % ,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明显高于D组 (分别 0 0 % ,2 0 0 % ) (均P <0 0 5 )。B、C组胃粘膜磷脂、氨基己糖和血清EGF含量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 (均P <0 0 5 )。A组仅氨基已糖较治疗前升高 ,D组磷脂、氨基己糖和EGF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灭Hp胶囊三、四联疗法具有高效的Hp根除、溃疡愈合及胃粘膜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药物治疗 胃粘膜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的巨噬细胞在肝硬化-肝癌疾病进展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凌萱 卢子琪 +1 位作者 齐威 冯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654-3663,共10页
背景肝脏巨噬细胞在构建宿主防御机制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参与肝脏损伤和修复的重要细胞成分。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在基因调控以及具体功能方面与肝脏固有巨噬细胞不尽相同。9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 背景肝脏巨噬细胞在构建宿主防御机制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参与肝脏损伤和修复的重要细胞成分。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在基因调控以及具体功能方面与肝脏固有巨噬细胞不尽相同。9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巨噬细胞在肝硬化及肝癌疾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值得探讨。目的解析不同来源肝脏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学差异,分析巨噬细胞在肝硬化-肝癌疾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预防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潜在策略。方法本研究通过从GEO数据库获取健康、肝硬化及肝癌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数据。健康及肝硬化数据来自GEO数据库GSE136103数据集,取自5例健康肝脏以及5例肝硬化肝脏的数据。肝癌数据来自GEO数据库GSE149614数据集,取自10例肝癌患者的数据。通过Seurat软件包分别对肝硬化及肝癌样本的数据进行聚类,鉴定各个细胞类型。将肝硬化样本中的3簇巨噬细胞亚群提取后,分析各个亚群前200个特异性表达基因,应用Metascape在线分析软件对各亚簇特异性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提取巨噬细胞亚群肝硬化特异性表达基因,通过KEGG功能分析探究巨噬细胞在肝硬化中的功能。将肝硬化以及肝癌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通过CellChat软件包进行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析,对比肝硬化与肝癌样本巨噬细胞的细胞通讯的差异。将健康对照、肝硬化以及肝癌三者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通过Harmony软件包去批次效应,之后导入Monocle软件包进行伪时序分析,构建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肝癌巨噬细胞的演变轨迹。利用limma软件包找寻在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肝癌巨噬细胞的演变过程中连续上调以及下调的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对所有细胞进行无监督聚类,根据标记基因表达情况,共提取出3个巨噬细胞亚簇(分别为Mac1,Mac2和Mac3)。其中Mac1起源于组织驻留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Mac2以及Mac3起源于血液单核细胞,并且其数量在肝硬化组织中明显增多。在肝硬化组织中的Mac1表现了适应性免疫系统相关功能的上调,Mac2以及Mac3亚群均表现出吞噬体相关功能以及抗原提呈功能的下调。肝硬化与肝癌样本中巨噬细胞与其他类型细胞的通讯存在巨大的差异。某些细胞间通讯仅发生于肝硬化巨噬细胞中,这包括干扰素Ⅱ(IFN-Ⅱ)以及CD40等信号通路的细胞通讯。经过去批次效应的处理后,对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以及肝癌巨噬细胞进行伪时序分析,结果提示三组数据存在特定的时序关系。本研究发现81个在该过程中连续下调的基因,然而未发现在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肝癌巨噬细胞演变过程中连续上调的基因。功能分析提示连续下调基因存在对细菌免疫反应的功能富集。结论肝硬化巨噬细胞可以分为3个亚群,其中Mac1来自肝脏固有Kupffer细胞,Mac2、Mac3来自血液单核细胞。肝硬化中诸多免疫相关细胞通讯例如IFN-Ⅱ以及CD40通路在肝癌中消失。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肝癌巨噬细胞演变过程存在对细菌免疫反应的持续下调,这可能加重了门脉高压造成的肠道菌群位移的危害。对于肝硬化患者,尽早地治疗门脉高压造成的肠漏,可能是重要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肝肿瘤 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 细胞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4
作者 王存凯 王一军 +5 位作者 王丹丹 谢肖立 刘红玉 白云 姜慧卿 王玉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48,共7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奥沙利铂与microRNA-30a-5p及自噬的关系。方法培养HSC-LX2并做如下分组:(1)对照组、PDGF处理组、奥沙利铂处理组、奥沙利铂+PDGF处理组;(2)对照组、microRNA-30a-5p转染组,PDG...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奥沙利铂与microRNA-30a-5p及自噬的关系。方法培养HSC-LX2并做如下分组:(1)对照组、PDGF处理组、奥沙利铂处理组、奥沙利铂+PDGF处理组;(2)对照组、microRNA-30a-5p转染组,PDGF处理组、microRNA-30a-5p转染+PDGF处理组;(3)对照组、3-MA组、microRNA-30a-5p抑制剂组、microRNA-30a-5p抑制剂+3-MA组。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析HSC活化相关蛋白Ⅰ型胶原(Collagen-Ⅰ)、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HSC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p62、LC3B的表达;溶酶体示踪剂和免疫荧光检测LC3B自噬小体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croRNA-30a-5p表达水平。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croRNA-30a-5p在HSC中的潜在靶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应用奥沙利铂处理细胞时,RT-PCR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处理组microRNA-30a-5p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处理组的HSC活化相关蛋白α-SMA、Collagen-Ⅰ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LC3BⅡ/Ⅰ水平均降低(P值均<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处理组自噬小体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应用microRNA-30a-5p模拟类似物(mimic)转染HSC-LX2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croRNA-30a-5p mimic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和LC3BⅡ/Ⅰ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HSC活化相关蛋白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亦降低(P<0.001);应用microRNA-30a-5p抑制剂转染HSC-LX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icroRNA-30a-5p抑制剂组HSC活化相关蛋白Collagen-Ⅰ、α-SMA,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水平均升高(t值分别为2.41、2.32、4.57,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croRNA-30a-5p抑制剂组HSC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及活化相关蛋白α-SMA表达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应用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后,两组间上述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TargetScan、PicTar和miRanda生物信息软件分析表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是microRNA-30a-5p的潜在靶标。结论奥沙利铂可通过上调microRNA-30a-5p表达从而抑制HSC激活,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微RNAS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雅婷 张策 +2 位作者 吕梦瑶 申川 赵彩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6-483,共8页
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引发的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至今仍呈全球流行,虽然其对人类的威胁在逐渐减弱,但老年人、免疫功能缺陷人群以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重症率、病死率仍高于一般人群。肝硬化是一种进展期慢性肝病,全球共有1... 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引发的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至今仍呈全球流行,虽然其对人类的威胁在逐渐减弱,但老年人、免疫功能缺陷人群以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重症率、病死率仍高于一般人群。肝硬化是一种进展期慢性肝病,全球共有1.12亿例患者,每年约200万例死于失代偿并发症及肝细胞癌[1],造成了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肝硬化患者因存在免疫功能障碍,感染新冠病毒后将加快患者肝硬化病程,促进急性失代偿事件的发生[2]。尽管对COVID-19的认识不断增加,但有关肝硬化合并COVID-19这一特殊人群的具体管理流程仍在不断探索和优化中。因此,本文就肝硬化患者合并COVID-19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预后评估、临床特点、治疗及疫苗预防的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病因 被引量:26
6
作者 姚希贤 南月敏 +1 位作者 姚冬梅 张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病因 感染性疾病 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Hp胶囊与新三联并用对溃疡愈合质量及溃疡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冯丽英 白文元 姚希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 观察灭Hp胶囊与新三联并用对消化性溃疡的溃疡愈合质量及溃疡复发的影响。方法  75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并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新三联组 ) :口服兰索拉唑 30mg (1次 /d) +克拉霉素 2 5 0mg(2次 /d) +阿莫西林 5 0 0mg (2... 目的 观察灭Hp胶囊与新三联并用对消化性溃疡的溃疡愈合质量及溃疡复发的影响。方法  75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并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新三联组 ) :口服兰索拉唑 30mg (1次 /d) +克拉霉素 2 5 0mg(2次 /d) +阿莫西林 5 0 0mg (2次 /d) ,连用 10d ;B组 (灭Hp胶囊四联组 ) :口服新三联 +灭Hp胶囊 6粒 (2次 /d) ,连用 2 8d;C组 (安慰剂组 ) :口服胃舒平 3片 (2次 /d) ,连用 2 8d。疗程结束后 4周复查胃镜 ,观察Hp根治和溃疡愈合情况 ,对溃疡愈合者行光镜及电镜检查 ,评价溃疡愈合质量 ,并停服所有药物 ,随访 5年。结果 A、B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Hp根治率分别为 10 0 0 %、 96 4 % ,88 0 %、 92 0 % ;与安慰剂组的溃疡愈合率 (2 0 0 % )、Hp根治率 (0 )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A、B两组与C组的溃疡愈合质量间的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组和B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 4 0 %和 10 0 % ,明显低于安慰剂的溃疡复发率 (10 0 % ) ,溃疡复发者均溃疡愈合质量不佳。结论 灭Hp胶囊四联疗法不但具有与新三联相当的Hp根治率和溃疡愈合率 ,而且更有显著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复发 溃疡愈合质量 新三联 根治 安慰剂 胶囊 口服 连用 意义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1A通过调控IL-17和IFN-γ促进慢性实验性结肠炎相关肠纤维化的发生 被引量:11
8
作者 尹凤荣 战蓉蓉 +4 位作者 王冬 宋佳 李辉 张红 张晓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6-1103,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配体1A(TL1A)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干扰素γ(IFN-γ)促进慢性实验性结肠炎相关肠纤维化的发生。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慢性实验性结肠炎相关野生型及TL1A(L-Tg)转基因型肠纤维化模型,通过疾...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配体1A(TL1A)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干扰素γ(IFN-γ)促进慢性实验性结肠炎相关肠纤维化的发生。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慢性实验性结肠炎相关野生型及TL1A(L-Tg)转基因型肠纤维化模型,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评估结肠炎症程度,马松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肠纤维化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和淋巴结单个核细胞中CD4^+IFN-γ^+和CD4^+IL-17^+细胞的比例,ELISA测定上述细胞IL-17和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的体重下降更明显,DAI评分、病理学评分和结肠组织MPO含量均显著增高,且马松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提示纤维化程度加重;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淋巴结单个核细胞中的CD4^+IFN-γ^+T细胞和CD4^+IL-17^+T细胞的比例也明显升高;ELISA测定脾、淋巴结及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IL-17和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P<0. 05)。结论:TL1A通过调控IL-17和IFN-γ促进慢性实验性结肠炎相关肠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纤维化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1
9
作者 赵秀君 何文英 +2 位作者 张兴 常欢 郭立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服务。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服务。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出院计划服务 血糖控制 自我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PTEN表达与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礼森 张晓岚 +6 位作者 周智宏 李玉林 麻继臣 安君艳 姚冬梅 房澍名 姜慧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动态表达与在体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40)及假手术组(n=10)。模型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动态表达与在体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40)及假手术组(n=10)。模型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分别于结扎后1、2、3、4周(每个时间点取10只)麻醉后留取肝组织。假手术组大鼠亦于相应时间麻醉后留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α-SMA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在体活化HSC的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未见凋亡的HSC。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P<0.01),而活化HSC增多,凋亡HSC也增多。造模1、2、3、4周,大鼠肝组织的HSC凋亡指数(分别为4.57%±0.41%、4.02%±0.48%、3.45%±0.37%、2.88%±0.50%)逐渐减少(P<0.01)。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量与在体HSC的凋亡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结论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下调与在体活化HSC的凋亡减少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ten 肝硬化 胆汁淤积 肝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日本胃肠病学会肝硬化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摘译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红 韩静 张晓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659-1663,共5页
本指南是日本胃肠病学会根据2015年肝硬化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修订的更新版本,主要是为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美国或欧洲肝硬化临床实践指南将肝硬化分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门静... 本指南是日本胃肠病学会根据2015年肝硬化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修订的更新版本,主要是为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美国或欧洲肝硬化临床实践指南将肝硬化分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门静脉高压、腹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等不同部分分别进行阐述。而本指南首次将肝硬化作为一个整体,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管理进行综合性概述。其主要包括6部分:概念、诊断、治疗、并发症、预后和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日本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肝康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蒋树林 姚希贤 李校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525-527,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益肝康对CCl4 和猪血清 (PS)所致的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CCl4 和PS 1 0周法制作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用中药益肝康治疗 1 4周。预防组在制模前 4周即开始预防用药 ,于制模结束时停止用药 ;治疗组在制模结束前 ... 目的 研究中药益肝康对CCl4 和猪血清 (PS)所致的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CCl4 和PS 1 0周法制作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用中药益肝康治疗 1 4周。预防组在制模前 4周即开始预防用药 ,于制模结束时停止用药 ;治疗组在制模结束前 4周开始用药治疗 ,于制模结束后 1 0周停止用药。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进行Mas son染色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两种模型中 ,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假小叶数目、纤维间隔数目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S造模各组肝组织纤维间隔宽度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造模结束后第 4周者除外 )。结论 益肝康对上述两种造模方法所致的肝纤维化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造模前 4周即开始预防用药比造模结束前 4周开始治疗用药更能有效地防止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益肝康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志杰 姚希贤 杨川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肝性胸水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胸腔穿刺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或轻度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病理与临床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俊骥 冯丽英 +3 位作者 冯志杰 姜慧卿 孙泽明 赵丽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03-1606,共4页
背景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可以长期处于参考范围内或小于参考范围上限的2倍,但肝脏却出现了严重损伤甚至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目的分析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组织的特征,探讨... 背景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可以长期处于参考范围内或小于参考范围上限的2倍,但肝脏却出现了严重损伤甚至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目的分析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组织的特征,探讨肝脏病理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2012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肝脏活组织检查的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诊断依据为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仍为阳性者。分析ALT正常组(113例)和ALT轻度异常组(52例)肝脏病理表现与性别、年龄、HBV e抗原(HBeAg)及HBV DNA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ALT正常组和ALT轻度异常组的年龄、性别构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χ2=15.92,P<0.01)。ALT正常组与ALT轻度异常组的肝组织炎症分级构成比和肝脏纤维化分期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03,12.72,P<0.05)。ALT正常组的年龄与纤维化分期积分呈正相关(r=0.29,P<0.01)。ALT轻度异常组的年龄与炎症分级积分(r=0.38,P<0.01)和纤维化分期积分(r=0.51,P<0.01)均呈正相关。两组的病毒载量构成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P>0.05),ALT轻度异常组病毒载量与炎症分级积分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 ALT轻度异常HBV感染者肝脏炎性损伤的易发因素包括年龄较大和HBeAg阴性。高病毒载量者反而肝组织炎性损伤较轻,这可能与免疫耐受有关。ALT正常或轻度异常的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适时的肝脏活组织穿刺检查对于鉴别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的HBV感染者肝脏损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 肝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病理与发病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南月敏 蒋树林 姚希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病理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因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过表达抑制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Akt的磷酸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郝礼森 张晓岚 +7 位作者 任昌镇 李立文 王静 莫艳波 边荣荣 魏月 张家琪 刘玉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对体外培养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Ak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活化HSC,以腺病毒为载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瞬时转染HSC;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C的PTEN、Akt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SC的磷酸化Akt[p-... 目的:探讨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对体外培养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Ak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活化HSC,以腺病毒为载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瞬时转染HSC;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C的PTEN、Akt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SC的磷酸化Akt[p-Akt(Thr308)]表达。结果 :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腺病毒成功转染HSC,使活化HSC的p-Akt(Thr308)表达下调(P<0.01),而对HSC的总Akt蛋白及mRNA表达没有影响(P>0.50)。结论: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负性调节活化HSC的PI3K/Akt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PTEN AKT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R5基因对HeLa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秀楠 李莉 +10 位作者 杨川杰 郝淳 乔茶 杨芬 周平坤 王佩 袁增强 李延玲 鲁玮媛 张为远 丁库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7-853,共7页
为寻找放射敏感性基因,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辐射可诱导表达mRNA上调的基因,其中就有IER5.为探索IER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作用,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IER5基因表达抑制的质粒载体并构建IER5-siRNA-HeLa细胞系.对该细... 为寻找放射敏感性基因,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辐射可诱导表达mRNA上调的基因,其中就有IER5.为探索IER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作用,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IER5基因表达抑制的质粒载体并构建IER5-siRNA-HeLa细胞系.对该细胞系与HeLa细胞进行辐射,旨在了解IER5-siRNA-HeLa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等实验参数的变化,揭示了IER5基因在辐射诱导中的生物学功能.实验发现,IER5基因表达抑制可提高细胞分裂进入S期与G2-M期的比例,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生长,提高细胞对辐射的拮抗性,同时发现IER5-siRNA-HeLa细胞在尺寸上大于HeLa细胞.研究表明,IER5基因表达抑制可促使细胞受辐射后发生S期与G2-M期的阻滞,IER5参与辐射细胞周期的调控,对临床宫颈癌放疗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R5 早期反应基因 HELA细胞 辐射敏感性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甙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昱 姚树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甙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BEL-7402细胞,不同浓度黄芩甙处理肝癌细胞,通过Boyden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力、粘附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同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 目的探讨黄芩甙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BEL-7402细胞,不同浓度黄芩甙处理肝癌细胞,通过Boyden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力、粘附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同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细胞MMP2、TIMP2、integrinβ1、E-cd表达的改变。结果黄芩甙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力、粘附力及运动能力(P<0.05),随浓度提高作用增强。形态学观察发现,黄芩甙处理组细胞形态较圆,伪足数目较少。黄芩甙处理组MMP2阳性表达细胞减少,TIMP2阳性表达细胞增多,MMP2/TIMP2比值下降;integrinβ1表达增加,E-cd的表达则减低(P<0.05)。结论黄芩甙能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侵袭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迁移运动,抑制细胞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MMP2表达,促进TIMP2表达及抑制粘附分子E-cd的表达,促进integrin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侵袭 粘附 肿瘤转移 黄芩甙 BEL-7402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腹水的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玉凤 姚洪森 姚希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6-458,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腹水 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苓汤 利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肝浓缩煎剂”与强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形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冬梅 姚欣 +1 位作者 唐有为 冯丽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55-957,共3页
目的 研究“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6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4组 :正常组、模型组、“益肝浓缩煎剂”组、强肝胶囊组 ,每组 15只 ,以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造模前2周给予相应药物进行预... 目的 研究“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6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4组 :正常组、模型组、“益肝浓缩煎剂”组、强肝胶囊组 ,每组 15只 ,以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造模前2周给予相应药物进行预防 ,持续 10周 ,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 (MDA)含量 ,用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4组小鼠肝组织Hyp、MDA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电镜显示“益肝浓缩煎剂”组、强肝胶囊组的胶原纤维增生均明显受到抑制 ,“益肝浓缩煎剂”组肝细胞及细胞器接近正常。此外 ,两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具有预防作用 ,在保护肝细胞方面 ,“益肝浓缩煎剂”作用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肝浓缩煎剂 强肝胶囊 肝纤维化形成 预防 中药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