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及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岳磊 杨威 +2 位作者 霍海洋 崔怡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6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并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属于口腔颌面外科诊疗的急症范围,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接触患者的口腔、上呼吸道及其他分泌物,极易造成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并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属于口腔颌面外科诊疗的急症范围,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接触患者的口腔、上呼吸道及其他分泌物,极易造成感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对该疾病的诊治带来了巨大挑战。现通过自2020年1月22日石家庄确诊第一例患者至2020年2月22日期间,我院接诊的19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相关规范标准,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及治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腔颌面部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颊癌p16INK4/CDKN2基因的纯合子缺失与点突变 被引量:4
2
作者 董玉英 王洁 +3 位作者 董福生 王旭 张英怀 郭立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30例颊癌及10例颊黏膜白斑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改变组织中... 目的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30例颊癌及10例颊黏膜白斑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改变组织中P16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颊白斑和正常颊黏膜无p16基因的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在30例颊癌标本中,7例标本p16纯合子缺失,纯合子缺失率是23.3%(7/30);5例颊癌出现点突变,均发生在第2外显子上,点突变率为16.7%(5/30)。经DNA直接测序,发现5例点突变均为错义突变,其中3例突变位点相同,均在第99密码子上由GAT突变为AAT,由门冬酰胺取代门冬氨酸;对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12例颊癌组织进行P16蛋白的检测,发现11例标本P16蛋白表达缺失,1例点突变标本表达正常。结论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是颊癌基因失活的主要形式,与颊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黏膜 鳞状细胞癌 P16基因 纯合子缺失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慢性口腔溃疡病变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报告及依据文献的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梦莲 聂敏海 +3 位作者 刘耀强 李丹 胡馨月 刘旭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硬腭部位被误诊为慢性口腔溃疡病变的非霍奇金(NH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在硬腭以溃疡为临床表现并诊断为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检... 目的:探讨硬腭部位被误诊为慢性口腔溃疡病变的非霍奇金(NH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在硬腭以溃疡为临床表现并诊断为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变及周围组织形态及其中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从TCGA数据库下载46例DLBCL患者的转录本、临床数据及生存数据,用Logrank检验Kaplan Meier(KM)生存分析比较高低表达两组之间的生存差异。结果:硬腭病损临床表现似溃疡,无特异性,病变及周围组织中Bcl2、Bcl6、CD20、CD45、PAX5、MUM1阳性,vimentin部分阳性,CD3少量阳性;Ki-67阳性率约为80%;CD10、CD21、CD30、CyclinD1、S-100、CKpan阴性。EBER原位杂交阴性。细胞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符合DLBCL。MUM1表达与无病生存期(DFS)有明显关联(P=0.033),高表达组的DFS更短。结论:首发在硬腭的结外型DLBCL临床可以以慢性口腔溃疡为表征,易误诊,结合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可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误诊 病理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硬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
4
作者 张宇 贾志宇 +3 位作者 唐慧芳 张志勇 李文静 田松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IgG4-RS)是一种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唾液腺尤其是颌下腺无痛性持续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血清IgG4升高,淋巴浆细胞浸润,后期全身多器官可继...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IgG4-RS)是一种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唾液腺尤其是颌下腺无痛性持续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血清IgG4升高,淋巴浆细胞浸润,后期全身多器官可继发病变,组织病理学是该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倾向于传统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用药,现阶段可尝试应用生物制剂进行靶向治疗。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IgG4-R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4 唾液腺炎 免疫反应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彪 张睿 +7 位作者 张文娟 岳磊 范戌辉 刘吉伦 刘耀强 崔怡 屈鹏飞 杨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4-509,695,共7页
目的:通过手术建立兔面神经损伤模型,探讨牙髓干细胞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诱导牙髓干细胞。45只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兔沿嘴角至耳前处做长... 目的:通过手术建立兔面神经损伤模型,探讨牙髓干细胞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诱导牙髓干细胞。45只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兔沿嘴角至耳前处做长约3cm的切口,离断面神经上颊支,建立面神经上颊支损伤的动物模型。1周后向实验组兔手术术腔部位注入0.1mL牙髓干细胞悬液(5×10~6个),正常对照组兔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兔注射等量磷酸盐PBS缓冲液。术后2周观察各组兔行为表现及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兔面神经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面神经组织中脑源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阳性细胞数,透射电镜观察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原代幼兔牙髓干细胞,大多数呈成纤维状、长梭形。HE染色后,第3代干细胞的细胞核呈深蓝色、卵圆形,呈梭形着色深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治疗10周后,再生神经纤维较多,呈束状且紧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神经组织中BDNF和CNTF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神经组织中BDNF和CNTF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数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牙髓干细胞对面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及CNTF表达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移植 离断法 面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中解除邻牙阻力的策略 被引量:10
6
作者 屈鹏飞 杨威 +7 位作者 贾志宇 赵云转 陈彪 张睿 范戌辉 岳磊 张文娟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0-933,共4页
目的:观察解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解除邻牙阻力的手术效果。方法:纳入双侧下颌近中位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90例(19~42岁),一侧为传统拔牙阻,另一侧为切割预设计组。在影像学和临床检查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斜切法、全牙冠垂直切割法... 目的:观察解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解除邻牙阻力的手术效果。方法:纳入双侧下颌近中位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90例(19~42岁),一侧为传统拔牙阻,另一侧为切割预设计组。在影像学和临床检查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斜切法、全牙冠垂直切割法、纵行切割法、横切联合纵向切割法拔除近中阻生智齿。同一患者两次拔牙间隔2周。术后7 d复诊或随访。结果:切割预设计组与传统拔牙组比较,手术时间大于60 min、张口度小于二横指的患者数少(P<0.05),患者对手术满意的例数多(P<0.05)。结论:根据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邻牙阻力不同,采用上述不同的切割拔牙法,可顺利完成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分牙 下颌近中阻生智齿 邻牙阻力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拔牙法对降低长期口服华法林患者拔牙出血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岳磊 张英怀 +3 位作者 霍海洋 范戌辉 屈鹏飞 杨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8-609,共2页
华法林作为一种有效抗凝药,传统拔牙法常引起拔牙后的出血反应。该文报道并分析长期口服华法林的患者在不停药的情况下采用微创拔牙的方法降低其拔牙后出血的风险。
关键词 微创拔牙 华法林 拔牙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贾志宇 陈彪 +5 位作者 郭立华 唐全勇 杨威 靳昕欣 蒋崇槟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丹参酮ⅡA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625、1.25、2.5、5、10、20 mg/L的丹参酮ⅡA处理TCA-83细胞。应用MTT比色试验,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PI(propidium i-odide)双标记活细胞... 目的:体外研究丹参酮ⅡA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625、1.25、2.5、5、10、20 mg/L的丹参酮ⅡA处理TCA-83细胞。应用MTT比色试验,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PI(propidium i-odide)双标记活细胞后,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TCA-83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对TCA-83的生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用药组细胞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 1)。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抑制舌癌细胞系TCA-83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舌鳞状细胞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P53蛋白的表达及p53基因的突变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英怀 王洁 +3 位作者 段玉芹 董福生 董玉英 郭丽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8-761,共4页
目的:检测舌癌中P53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10例舌白斑和32例舌癌,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CR-SSCP检测舌白斑和舌癌p53基因突... 目的:检测舌癌中P53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10例舌白斑和32例舌癌,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CR-SSCP检测舌白斑和舌癌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0.0%(2/10)和59.4%(19/32)。突变的19例舌癌,12例出现第5外显子突变,7例出现第6外显子突变,2例出现第7外显子突变,15例出现第8外显子突变。其中单外显子突变10例,多外显子突变9例。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舌白斑和舌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0.0%(2/10)和46.9%(15/32);P5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临床I、Ⅱ期病例P5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Ⅲ、IV期病例(P<0.05)。无颈淋巴结转移病例的P5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有转移的病例(P<0.05)。采用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舌癌的符合率为75.0%(24/32)。结论:舌癌发生过程中p53基因有突变,最多发生在第8外显子,其次为第5、6外显子;P53蛋白阳性的舌癌患者多处于临床晚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基因 突变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部分肋软骨移植修复唇裂术后鼻翼畸形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英怀 杨威 +6 位作者 蒋崇槟 贾志宇 范戌辉 赵云转 陈彪 张平 唐全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8-441,共4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部分肋软骨切取器,切取肋软骨外侧部分肋软骨,移植整复10例唇裂术后鼻翼畸形,经6~30个月的随访,10例患者唇裂术后鼻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供区未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 唇裂鼻翼畸形 肋软骨 移植 修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志宇 邸永宾 +3 位作者 李晓玲 王维丽 杨威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01、0.1、1、10、100μg/ml的吴茱萸碱处理ACC-M 24、48、72 h后,应用MTT比色试验、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观察ACC-M的...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01、0.1、1、10、100μg/ml的吴茱萸碱处理ACC-M 24、48、72 h后,应用MTT比色试验、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观察ACC-M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情况。结果:吴茱萸碱(1μg/ml以上)对ACC-M细胞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最大生长抑制率可达89%。吴茱萸碱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各组间有显著差异。吴茱萸碱同时可引起ACC-M细胞坏死。结论:吴茱萸碱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和/或坏死,从而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涎腺腺样囊性癌 增殖 凋亡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gren综合征涎腺组织中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云转 张英怀 +2 位作者 张杰英 牛梦勇 赵华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5-698,共4页
目的 :探讨Sj gren综合征 (Sj gren’ssyndrome ,SS)与性激素的关系 ,以期为临床开展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2 8例SS涎腺组织和 19例正常涎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雄激素受体 (AR)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 :探讨Sj gren综合征 (Sj gren’ssyndrome ,SS)与性激素的关系 ,以期为临床开展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2 8例SS涎腺组织和 19例正常涎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雄激素受体 (AR)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与SS组ER的阳性率分别为 5 7.89%和 75 .0 0 % ,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AR的阳性率分别为 84.2 1%和 5 0 .0 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ER和AR主要位于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胞核内 ,而淋巴细胞仅偶见染色 ;SS唇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组织中 ,二者都为弱阳性到阳性染色 ,表达情况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SS涎腺病变与局部雄激素作用降低或丧失有关 ,雌、雄激素通过相应受体直接作用于涎腺上皮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JOEGREN综合征 涎腺 雌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菔硫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志宇 庄志征 +3 位作者 岳磊 郭涛 杨威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涎腺腺样囊性ACC-M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5、10、20、30、40、60、80、100μmol/L的SFN处理ACC-M细胞24、48、72 h。用MTT比色试验和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情况;倒置显微镜...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涎腺腺样囊性ACC-M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5、10、20、30、40、60、80、100μmol/L的SFN处理ACC-M细胞24、48、72 h。用MTT比色试验和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情况;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FN对ACC-M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89.2%,作用24、48、72 h时的IC50(μmol/L)分别是75.6、21.3、16.5,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SFN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P<0.01)。结论:SFN具有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SFN) 涎腺腺样囊性癌 细胞培养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F酸蚀+阳极氧化处理的μm/nm表面对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丽华 牛强 +4 位作者 黄宏宇 张述寅 沈舒宁 高麒 赵云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评价μm/nm表面对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的影响。方法:40枚种植体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为机械加工表面;实验组为μm/nm表面。植入20只大鼠股骨远端,术后即刻、2周行活体显微CT扫描,术后2周处死取材,行组织学染色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 目的:评价μm/nm表面对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的影响。方法:40枚种植体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为机械加工表面;实验组为μm/nm表面。植入20只大鼠股骨远端,术后即刻、2周行活体显微CT扫描,术后2周处死取材,行组织学染色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微CT提示:实验组BV/TV、Tb.Th、Tb.N显著增高,Tb.Sp显著减少。对照组和实验组骨结合率分别为(38.94±9.48)%,(51.49±12.49)%;最大拔出力分别为(64.95±6.11)N,(81.90±13.10)N,2组结果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μm/nm表面可以显著促进种植体早期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骨结合 阳极氧化 显微CT μm nm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尼替尼阻断STAT3通路抑制头颈鳞癌细胞PCI-13增殖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志宇 赵云转 +3 位作者 屈鹏飞 张英怀 Lim Chweeming Robert L Ferris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舒尼替尼对头颈鳞癌细胞系PCI-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观察STAT1、STAT3在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探讨STAT3通路在舒尼替尼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13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舒尼替尼处理24、48、72 h后,应用MTT比... 目的体外研究舒尼替尼对头颈鳞癌细胞系PCI-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观察STAT1、STAT3在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探讨STAT3通路在舒尼替尼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13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舒尼替尼处理24、48、72 h后,应用MTT比色实验,倒置显微镜、Wright-Giemsa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和观察PCI-13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情况。细胞经血清饥饿后,分别用0、1、2、4μmol/L的舒尼替尼处理2、8、16和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STAT1和3的表达,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结果舒尼替尼可明显抑制PCI-13细胞的增殖,其最高抑制率可达92%,各浓度用药组不同处理时间之间生长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5),抑制率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同时舒尼替尼可诱导PCI-13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P<0.05)。舒尼替尼不影响p-STAT1的表达(P>0.05),但是可以显著抑制p-STAT3的表达,这种抑制存在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舒尼替尼不但能够抑制PCI-1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而且能够抑制PCI-13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减少其激活。提示舒尼替尼诱导PCI-13细胞凋亡可能由STAT/JAK途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头颈癌 增殖 凋亡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纳米化处理对钛种植体表面理化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强 高麒 +3 位作者 王丽华 沈舒宁 申明明 赵云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目的:评价纯钛经氢氟酸酸蚀+阳极氧化及氢氟酸酸蚀+磁控溅射处理后纯钛表面涂层的理化性能。方法:30个纯钛钛片平均分成两组,A组进行氢氟酸酸蚀+阳极氧化处理,B组进行氢氟酸酸蚀+磁控溅射处理。处理后的样品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 目的:评价纯钛经氢氟酸酸蚀+阳极氧化及氢氟酸酸蚀+磁控溅射处理后纯钛表面涂层的理化性能。方法:30个纯钛钛片平均分成两组,A组进行氢氟酸酸蚀+阳极氧化处理,B组进行氢氟酸酸蚀+磁控溅射处理。处理后的样品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学显微镜(AFM)观察其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物相(XRD)观察表面化学成分,通过环氧树脂对接拉伸实验检测涂层的结合强度。结果:SEM显示两种表面处理后都可形成微/纳米级表面形貌,其中A组表面形貌为纳米管;B组表面形貌为纳米柱。AFM显示两种表面处理后形成的微/纳米级表面,粗糙度相近。EDS显示两种处理的表面都载入氟元素,其中B组以钛酸锶为靶材进行溅射后,表面载入锶元素。XRD显示两种表面主要晶相均为α钛。环氧树脂对接拉伸实验显示B组结合强度高于A组(P<0.01)。结论:两种处理方法在纯钛表面构建了不同结构的微/纳米涂层,其中氢氟酸酸蚀+磁控溅射表面载入锶元素,但都未形成新的晶相。磁控溅射组涂层的结合强度优于阳极氧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磁控溅射 阳极氧化 微/纳米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菔硫烷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志宇 赵云转 +3 位作者 王维丽 张英怀 Chweeming Lim Robert L Ferris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1-815,共5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STAT1,STAT3)的影响,探讨STAT/JAK途径在SFN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13细胞,经血清饥饿后,分别用0、10、20、40μmol/L的SFN处理3、6、12、24 h。...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STAT1,STAT3)的影响,探讨STAT/JAK途径在SFN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13细胞,经血清饥饿后,分别用0、10、20、40μmol/L的SFN处理3、6、12、24 h。为检测IL-6诱导的STAT3激活情况,用20、40μmol/L的SFN处理24 h,再用50 ng/ml的IL-6处理15min。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分别获取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磷酸化-STAT(p-STAT)1和3的表达。结果:SFN对pSTAT1表达无影响,但可以显著抑制p-STAT3的表达,还可以抑制IL-6诱导的p-STAT3的升高,这种抑制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SFN能够抑制PCI-13细胞中的STAT3的磷酸化水平,减少其构成性激活和IL-6诱导的激活,提示SFN诱导PCI-13细胞凋亡可能由STAT/JAK途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头颈癌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影响了甲氨蝶呤对破骨细胞的抑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屈鹏飞 陈彪 +6 位作者 杨威 张凯 崔颐 张文娟 范戌辉 蒋崇槟 张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研究腺苷脱氨酶(ADA)和甲氨蝶呤(MTX)对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方法:用大鼠的全骨髓细胞培养体系(WBMCs)来评价破骨细胞形成。用半定量RT-PCR来评估MTX对ADA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全骨髓细胞培养系中,只有腺苷和脱氧腺苷消除了MTX... 目的:研究腺苷脱氨酶(ADA)和甲氨蝶呤(MTX)对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方法:用大鼠的全骨髓细胞培养体系(WBMCs)来评价破骨细胞形成。用半定量RT-PCR来评估MTX对ADA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全骨髓细胞培养系中,只有腺苷和脱氧腺苷消除了MTX对破骨细胞形成的抑制作用;MTX可抑制ADA mRNA的表达。结论:MTX抑制ADA表达,ADA表达下降使腺苷和脱氧腺苷表达升高,使MTX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甲氨蝶呤 腺苷 脱氧腺苷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gren综合征涎腺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英怀 贾志宇 赵云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fas、fasL在Sj gren综合征(Sj grensyndrome, SS)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S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 16例SS涎腺组织和 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cl 2、Bax、Fas、FasL的表达...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fas、fasL在Sj gren综合征(Sj grensyndrome, SS)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S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 16例SS涎腺组织和 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cl 2、Bax、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 2在SS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Bax表达明显增加;Fas、FasL在SS腺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而在导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cl 2、Bax、Fas、FasL在SS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发生异常,使得SS涎腺上皮细胞过度凋亡,造成了腺体结构的破坏和分泌功能的丧失;而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凋亡被抑制,造成淋巴细胞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凋亡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与Sjgren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云转 王建民 张英怀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58-361,共4页
近年来,性激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Sj(?)gren综合征(SS)位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第二位,具有显著的女性易感特征,性激素与SS的关系不容忽视,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SJOEGREN综合征 雄激素 雌激素 性激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