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八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5年会第四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会议纪要 被引量:1
1
作者 傅向华 汪雁博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2期1439-1440,共2页
第八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5年会、第四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于2015年11月13-1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太行国宾馆隆重召开。本届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是华北地区及河北省心血管界各位同仁直... 第八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5年会、第四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于2015年11月13-1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太行国宾馆隆重召开。本届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是华北地区及河北省心血管界各位同仁直接交流、互相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冠脉介入治疗 华北地区 国际论坛 心脏病学 河北省 微创化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45
2
作者 张辉 赵旭兰 +1 位作者 王凤飞 郑红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09-61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 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 ,治疗...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 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 ,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 ,监测出、凝血指标 ,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P <0 .0 1 ) ,改善临床症状 ,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 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菌粉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便苓 刘振红 +2 位作者 李拥军 杨蓉 张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抑郁 乌灵菌粉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谢瑞芹 崔炜 +5 位作者 刘凡 郝玉明 杨超 裴玮娜 鲁静朝 杨秀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10-710,共1页
关键词 校正QT离散度 心力衰竭患者 阿托伐他汀 左心功能 冠心病 校正QT间期 他汀类药物 可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量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侯聪聪 李拥军 +3 位作者 张辉 杨蓉 王梅 王亚玲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期110-112,116,共4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入选60例无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的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入院第3日病情平稳后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并行肱动脉超声以检测血流介导的血管...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入选60例无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的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入院第3日病情平稳后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并行肱动脉超声以检测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flow-mediated dilation,FMD)。随后立刻顿服负荷量盐酸曲美他嗪片60 mg,并抽肘静脉血2 ml用以测定血浆NO水平。记录服药前后各项数据,并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顿服负荷量曲美他嗪2小时后患者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服药前血浆NO水平,(49.33±9.84)μmol/L vs(48.15±11.35)μmol/L(P<0.05)。顿服负荷量曲美他嗪2小时后患者FMD值明显高于服药前FMD值,(12.77±9.17)%vs(10.99±8.73)%(P<0.05)。结论患者顿服负荷量曲美他嗪后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服药前,说明曲美他嗪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患者顿服负荷量曲美他嗪后肱动脉FMD值显著高于于服药前,说明曲美他嗪能够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患者顿服负荷量曲美他嗪后未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内皮 血管 曲美他嗪 一氧化氮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缺血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素云 张辉 +2 位作者 李拥军 李葆华 吴金凤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50-951,共2页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草药 内皮生长因子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单次、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高聪慧 崔炜 +5 位作者 谢瑞芹 谷国强 杨晓红 郑红梅 张冀东 张光明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1期1225-1228,1231,共5页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单次、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有无预防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jury,PMI)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择期PCI前将患者分...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单次、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有无预防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jury,PMI)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择期PCI前将患者分为3组。①术前无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不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照组)27例;②术前有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1天晚上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他汀1组)39例;③术前无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1天晚上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他汀2组)30例。测定术前及术后16~24小时静脉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作为评估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指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基线资料基本均衡。对照组、他汀1组、他汀2组3组患者PCI术后cTnI升高1倍发生率分别为22.2%(6/27)、18.0%(7/39)、33.3%(10/30)(P〉0.05);3组患者PCI术后cTnI升高3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8.5%(5/27)、12.8%(5/39)、13.3%(4/30)(P〉0.05);cTnI升高5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4.8%(4/27)、7.7%(3/39)、6.7%(2/30)(P〉0.05)。3组患者PCI术后CK—MB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1.1%(3/27)、20.5%(8/39)、20.0%(6/30)(P〉0.05);CK—MB升高3倍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1.0%(1/96),发生在他汀2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应用尼可地尔对PMI有保护作用,支架长度为发生PMI的独立危险因素。3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MACE(心绞痛复发,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发生。结论无论有无他汀类药物应用史,择期PCI术前给予单次、80mg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不足以降低PM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氟伐他汀钠 心肌损伤 他汀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脑钠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素云 刘宁 +2 位作者 祖秀光 郝玉明 李拥军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4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脂联素(APN)、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70例扩张型心肌病CHF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20例正常人血浆APN和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①CHF组...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脂联素(APN)、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70例扩张型心肌病CHF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20例正常人血浆APN和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①CHF组APN、BNP水平分别为(11.66±4.59)mg/L(、1079.78±550.76)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8±0.47)mg/L、(59.63±22.43)ng/L(均P<0.01);②心功能Ⅱ、Ⅲ、Ⅳ级组APN分别为(5.59±1.85)mg/L、(11.27±3.00)mg/L及(15.19±3.81)mg/L,BNP水平分别为(463.78±169.50)ng/L、(917.05±290.19)ng/L及(1 595.72±481.76)ng/L,随着心功能恶化二者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③CHF组治疗后APN(5.88±2.55)mg/L、BNP(547.25±234.88)ng/L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11.66±4.59)mg/L(、1 079.78±550.76)ng/L(均P<0.01);④CHF组血浆APN水平与BNP呈正相关(r=0.680,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APN和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恶化而显著升高。CHF患者经治疗后随心功能好转血浆APN和BNP水平可降低。CHF患者血浆APN和BNP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脂联素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弘锦 张辉 +2 位作者 王凤岭 孙琪 白玉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4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并观察氨氯地平药物干预对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对比血清hsCRP、左心室质量指...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并观察氨氯地平药物干预对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对比血清hsCRP、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级高血压组血清hsCRP高于1级高血压组,1级与2级高血压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54±0.98)mg/L、(1.95±0.74)mg/L vs(1.08±0.73)mg/L(P<0.05或<0.01)。治疗前LVH组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NLVH)组血清hsCR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LVH组又高于NLVH组,分别为(2.57±0.85)mg/L vs(1.94±0.89)mg/L vs(1.08±0.73)mg/L(均P<0.01),治疗后hsCRP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1.88±0.78)mg/L和(1.25±0.58)mg/L vs(1.08±0.73)mg/L(P<0.05或<0.01)。治疗前LVH组和NLVH组的LVMI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46.71±22.60和116.31±12.42 vs 89.03±24.38(P<0.01);治疗后LVH组和NLVH组的LVMI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119.32±12.34和111.81±11.21 vs 89.03±24.38(P<0.01)。血压与血清hsCRP呈正相关(r=0.203,P<0.05)。结论LVH组血清hsCRP与血压水平相关,提示炎症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氨氯地平不仅可以使血压平稳下降,还可逆转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C反应蛋白质 氨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与内皮素-1、一氧化氮、假血友病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芳 李拥军 +4 位作者 张辉 杨蓉 刘素云 祖秀光 郝玉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935-937,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脂联素(APN)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一氧化氮(NO)、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测定28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脂联素(APN)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一氧化氮(NO)、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测定28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和60例CHD患者血浆APN和vWF、内皮素-1、NO水平,其中冠心病患者包括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2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APN与NO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79±3.22)mg/L和(11.35±2.90)mg/L;(41.57±14.73)μmol/L和(67.51±18.69)μmol/L(P〈0.01),而血浆内皮素-1、vWF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1.65±23.07)ng/L和(52.17±13.65)ng/L;(119.3±54.59)%和(96.45±32.10)%(P〈0.05-0.01);其中ACS患者血浆APN、NO均显著低于SAP(6.66±3.10)mg/L vs(8.60±3.09)mg/L;(35.73±15.82)μmol/L vs(45.74±12.53)μmol/L(P〈0.05-0.01),而血浆内皮素-1、vWF均显著高于SAP(89.49±25.53)ng/L vs(76.05±19.65)ng/L;(136.63±53.94)%vs(106.95±52.35)%(P〈0.05)。血浆APN与内皮素-1呈显著负相关(r=-0.522,P〈0.01),与NO则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与vWF无明显相关性(r=-0.12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APN、NO水平显著降低,而内皮素-1与vWF则与之相反,以ACS为著;血浆APN可能参与内皮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联素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von WILLEBRAND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祖秀光 耿敬肖 +2 位作者 刘素云 王凤飞 都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8-518,共1页
关键词 葛根素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晓英 冯燕光 崔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观察可疑冠心病者颅外颈动脉狭窄(ECCAS)的发生率,评价致ECCA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后作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据CAG结果分正常及冠心病组,后者分为1、2、3支病变组;据DSA结果分为无ECCAS及有ECCA... 目的观察可疑冠心病者颅外颈动脉狭窄(ECCAS)的发生率,评价致ECCA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后作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据CAG结果分正常及冠心病组,后者分为1、2、3支病变组;据DSA结果分为无ECCAS及有ECCAS组,后者分为轻、中、重度狭窄;危险因素与ECCAS的关系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ECCAS发生率(36.5%)明显高于对照组(6.3%)(P<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ECCAS程度显著正相关(rs=0.431,P<0.01);老龄(OR=1.183,P<0.01)、高血压(OR=5.456,P<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OR=1.799,P<0.05)是EC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时行CAG和颈动脉DSA显示,ECCAS多见于有高血压的老年严重冠心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颅外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水平及其与室壁瘤形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君 傅向华 +3 位作者 薛玲 吴伟力 李世强 谷新顺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0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合导管法左心室造影(LVG)心室容积、压力及形态的变化,探讨cTnI在AMI后急性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中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合导管法左心室造影(LVG)心室容积、压力及形态的变化,探讨cTnI在AMI后急性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中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前壁AMI患者62例,根据入院即刻LVG结果将患者分为LVA形成组29例和无LVA组33例。所有受试者于发病后12小时采血检测cTnI。所有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即刻及6个月复查时均行LVG,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记分(WMS)、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随访6个月内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LVA形成组自AMI发作至再灌注时间较无LVA组明显延长(9.06±5.23)hvs(6.76±4.27)h(t=2.351,P<0.05)、同时KillipⅢ级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27.6%vs 3.0%,χ2=7.501,P<0.01)。LVA形成组血浆cTnI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无LVA组(158.28±15.39)pg/L vs(149.15±14.62)pg/L(t=2.212,P<0.05)。PCI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LVA组LVEF、LVESVI、LVEDVI、WMS和LVEDP各参数均优于有LVA形成组(均P<0.05)。LVA形成组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患者[13(44.8%)vs 4(12.1%),χ2=6.732,P<0.01],且cTnI峰值水平与MACE发生率显著相关(r=0.561,P<0.05)。结论血浆cTnI水平在AMI后LVA形成患者中明显高于无LVA者,且与左心室重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密切相关,提示心肌坏死标记物cTnI的大量释放参与了AMI后LVA的形成过程,并影响着AMI后左心室重构和LVA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室壁瘤 肌钙蛋白I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金明 刘凡 +2 位作者 杨秀春 杨蓉 张光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951-951,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雌激素类 绝经期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雁博 谷新顺 +4 位作者 郝国贞 李伟 邢坤 耿巍 傅向华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STEMI连续病例...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STEMI连续病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和再灌注治疗情况。对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各腔室大小,评价心室功能。记录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动脉高压与STEMI患者院内MACE发生的相关性。过去两年累计入选STEMI患者227例。根据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将入选患者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肺动脉压力〈40mmHg,1mmHg=0.133kPa,n=189例)和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压力≥40mmHg,n=38例)。结果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年龄较大(62.8±10.5)岁vs(68.4±11.9)岁(P〈0.01),男性比例较少(85.7%vs 71.1%)(P〈0.05),吸烟者较多(41.8%vs 60.5%)(P〈0.05)。两组在梗死部位、入院时Killip分级水平、GRACE评分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方面,肺动脉高压组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比例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32.3%vs 50.0%)(P〈0.05)。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射血分数较低(57.5%±6.3%vs 52.1%±5.4%)(P〈0.01),室壁运动积分指数较高(1.45±0.22vs1.83±0.34)(P〈0.01),舒张期E/e’比例较高(11±1.3vs 16±2.4)(P〈0.01),三尖瓣反流速度较快(1.4±0.28m/s vs 2.9±0.37 m/s)(P〈0.01)。肺动脉高压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比例较高(7.9%vs 21.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主要包括STEMI合并肺动脉高压(OR=66.64,95%CI=5.078-15.713,P〈0.01)、CK-MB峰值水平较高(OR=0.795,95%CI=-0.043-0.020,P〈0.01)以及脑钠素水平较高(OR=0.958,95%CI=0.106-0.177,P〈0.05)。结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STEMI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高血压 肺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养心定悸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16
作者 田小超 何伟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养心定悸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养心定悸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养心定悸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QT离散度、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内皮素-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养心定悸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其能有效改善患者早搏次数、心室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早搏 胺碘酮 养心定悸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高糖刺激下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蓉 常亮 +3 位作者 刘金明 王梅 刘素云 李拥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s)对高糖刺激下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表达的调节。方法 30 mmol/L高糖(HG)孵育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其中3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30、50μmol/L的Ros干预12 h以检验不同浓度Ros对Ⅰ型前胶原表达的影...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s)对高糖刺激下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表达的调节。方法 30 mmol/L高糖(HG)孵育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其中3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30、50μmol/L的Ros干预12 h以检验不同浓度Ros对Ⅰ型前胶原表达的影响;另有3组均加入30μmol/L的Ros分别干预18、24、36 h以检验不同干预时间对Ⅰ型前胶原表达的影响;另设HG模型组(仅HG干预)及空白对照组[0.1%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常规血糖浓度(NG)干预]各1组。应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Ⅰ型前胶原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HG模型组Ⅰ型前胶原mRNA[(109±11)%]和蛋白(1.57±0.02)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40±3)%、(0.82±0.04)]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依赖性实验结果显示,HG+10μmol/L Ros组Ⅰ型前胶原mRNA[(91±9)%]和蛋白(1.35±0.03)的表达低于HG模型组;HG+30μmol/L Ros组Ⅰ型前胶原mRNA[(62±5)%]和蛋白(1.08±0.04)的表达低于HG+10μmol/L Ros组;HG+50μmol/L Ros组Ⅰ型前胶原mRNA[(51±4)%]和蛋白(0.93±0.02)的表达低于HG+30μmol/L R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依赖结果显示,HG+30μmol/L Ros 18 h组Ⅰ型前胶原mRNA[(91±10)%]和蛋白(1.31±0.07)的表达低于HG模型组[(109±11)%、(1.57±0.02)];HG+30μmol/L Ros 24 h组Ⅰ型前胶原mRNA[(67±6)%]和蛋白(1.01±0.04)的表达低于HG+30μmol/L Ros 18 h组;HG+30μmol/L Ros 36 h组Ⅰ型前胶原mRNA[(42±4)%]和蛋白(0.87±0.01)的表达低于HG+30μmol/L Ros 24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s可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下调高糖刺激下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的表达,可能在抑制心肌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成纤维细胞 高葡萄糖 胶原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德龙 姜芳 +3 位作者 殷莉 李倩 蔡世洁 李拥军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7期804-805,共2页
脂联素(adiponectin)属于特异性蛋白质的一种,是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脂联素的浓度变化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要参考依据,且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研究100例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一... 脂联素(adiponectin)属于特异性蛋白质的一种,是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脂联素的浓度变化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要参考依据,且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研究100例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一步探讨研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脂联素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缓慢心律失常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巍 左秀英 +3 位作者 李红梅 马春梅 高志胜 李拥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21-1022,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2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素云 张瑞宁 +2 位作者 祖秀光 郝玉明 李拥军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3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总结淀粉样变性心肌病(cardiac amyloidosis,CA)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为临床进一步认识和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发表的相... 目的总结淀粉样变性心肌病(cardiac amyloidosis,CA)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为临床进一步认识和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发表的相关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①经检索共筛选出相关文献44篇计268例;②C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67∶1);③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进行性的心力衰竭(67.1%),其中双下肢水肿(54.3%),气短(44.5%),肝大(39.0%),颈静脉怒张(34.8%);其次为类似心绞痛的症状——胸闷胸痛(25.6%),心血管系统以外最常受累的是肾脏(37.2%);④临床上易被误诊,其中58.9%误诊为肥厚性心肌病,28.8%误诊为限制性心肌病。⑤心肌病理活检为确诊方法 ,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和磁共振是诊断CA主要的辅助检查,其中磁共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无创确诊方法。⑥CA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多预后不良。结论 CA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为肥厚性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且合并心力衰竭时多预后不良,应及早发现与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淀粉样变性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