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续断皂苷Ⅵ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akebia saponin D)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传代扩增。采用不同浓度的川续断皂苷Ⅵ对大鼠MSCs定向...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akebia saponin D)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传代扩增。采用不同浓度的川续断皂苷Ⅵ对大鼠MSCs定向诱导分化,MTT法观察各组对MSCs的增殖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phosphatase,ALP)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含量;RT-PCR方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表达。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各组MSCs数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中、高浓度的川续断皂苷Ⅵ能明显提高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骨钙素的含量,且使Cbfα1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川续断皂苷Ⅵ具有促进大鼠体外MSCs向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Cbfα1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皂苷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碱性磷酸酶 核心结合因子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对乳鼠成骨细胞增殖及c-fos、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681,共5页
目的研究柚皮苷(naringin)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及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第1代BALB/c小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将柚皮苷以0.1、1、10μmol·L-1 3种浓度分别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MTT法观察各组对成骨细胞... 目的研究柚皮苷(naringin)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及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第1代BALB/c小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将柚皮苷以0.1、1、10μmol·L-1 3种浓度分别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MTT法观察各组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PNPP法测定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phos-phatase,ALP)活性,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c-fos和c-jun的转录水平。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各组成骨细胞数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中、高浓度的柚皮苷能提高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促进c-fos mRNA表达(P<0.01),对成骨细胞c-jun mRNA表达增强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低浓度柚皮苷(0.1μmol·L-1)对骨更新作用不明显,而中、高浓度的柚皮苷(1、10μmol·L-1)能通过上调c-fos mRNA表达,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功能,增强骨更新。柚皮苷不是通过促进c-jun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钙调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春风 尹桂山 +2 位作者 吕佩源 孙素菊 王桂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醋酸可的松对大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ypothalamus pituitay adrenal,HPAA)钙调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法测定大鼠注射醋酸可的松后钙调素 (calmodulin ,CaM)mRNA的表达...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醋酸可的松对大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ypothalamus pituitay adrenal,HPAA)钙调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法测定大鼠注射醋酸可的松后钙调素 (calmodulin ,CaM)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醋酸可的松诱导大鼠下丘脑、肾上腺CaMmRNA水平升高 ,对垂体组织CaMmRNA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糖皮质激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抑制CD3∈分子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学辉 刘彦信 郑德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 研究Bcl-2过量表达对人Jurkat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穿孔法将bcl-2基因表达载体转染CD8ε阳性的人JurkatT淋巴细胞(TJK),获得稳定表达Bcl-2的细胞株(TJK/Bcl-2)后,用抗CD8单克隆抗体刺激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 研究Bcl-2过量表达对人Jurkat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穿孔法将bcl-2基因表达载体转染CD8ε阳性的人JurkatT淋巴细胞(TJK),获得稳定表达Bcl-2的细胞株(TJK/Bcl-2)后,用抗CD8单克隆抗体刺激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Bcl-2过量表达可显著抑制TJK细胞凋亡。结论 Bcl-2参与CD3ε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过量表达 CD3ε T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打老儿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腰椎和肾脏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3-1138,共6页
目的探讨密骨打老儿丸(打老儿丸加淫羊藿、骨碎补、补骨脂、菟丝子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7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维生素D3(2 mg/kg)组和密骨打老儿丸小、中、大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 目的探讨密骨打老儿丸(打老儿丸加淫羊藿、骨碎补、补骨脂、菟丝子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7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维生素D3(2 mg/kg)组和密骨打老儿丸小、中、大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其余5组分别行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分别灌胃给予密骨打老儿丸和维生素D3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测定股骨骨密度,采用实时荧光RT-PCR测定第2腰椎和肾脏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股骨骨密度、血清和肾脏1,25(OH)2D3、腰椎和肾脏组织VDR mRNA表达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密骨打老儿丸中、大剂量组和维生素D3组均可使股骨骨密度、血清和肾脏1,25(OH)2D3、腰椎和肾脏组织VDR mRNA表达增加。结论密骨打老儿丸和维生素D3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肾脏组织VDR mRNA表达,促进肠钙吸收与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密骨打老儿丸 骨密度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维生素D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脏D-双功能蛋白活性增加与胆汁酸合成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石如玲 赵朝贤 +3 位作者 朱海暴 杨原 王素玲 姜玲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D-双功能蛋白(DBP)活性增加对胆汁酸合成的影响,从整体水平上探讨DBP在胆汁酸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测定两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变化... 目的研究D-双功能蛋白(DBP)活性增加对胆汁酸合成的影响,从整体水平上探讨DBP在胆汁酸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测定两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变化,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DBP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mRNA的变化,以及DBP活性和粪中胆汁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明显降低(P<0.01),肝脏PPAR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在DBPmRNA表达及活性升高(P<0.01)的同时,CYP7A1mRNA表达加强,是对照组的1.6倍(P<0.01);粪中胆汁酸排出增加,是对照组的1.9倍(P<0.01)。DBPmRNA水平及其活性与CYP7A1mRNA水平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P<0.01;r=0.95,P<0.01)。结论DBPmRNA表达及活性的升高,可引起CYP7A1表达及胆汁酸合成增加,DBP协同CYP7A1参与胆汁酸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双功能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 胆固醇7Α-羟化酶 胆汁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中的一氧化氮 被引量:27
7
作者 高博 尹桂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独特的生物信使因子和效应因子.NO参与脑内许多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过程.NO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脑血流,参与神经发育和基因表达调控.NO可能作为一种逆行信使物质参与海马的长时程突触传递增强...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独特的生物信使因子和效应因子.NO参与脑内许多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过程.NO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脑血流,参与神经发育和基因表达调控.NO可能作为一种逆行信使物质参与海马的长时程突触传递增强和小脑的长时程突触传递抑制.过多的NO则具有神经毒性并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传导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打老儿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探讨密骨打老儿丸(淫羊藿、骨碎补、菟丝子、补骨脂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和骨质量降低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密骨打老儿丸低、高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其余4组行卵巢切除术... 目的探讨密骨打老儿丸(淫羊藿、骨碎补、菟丝子、补骨脂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和骨质量降低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密骨打老儿丸低、高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其余4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分别灌胃给予17β-雌二醇和密骨打老儿丸低、高剂量,连续给药3个月。测定血钙、血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尿钙(u-Ca)、尿磷、尿脱氧吡啶酚(D-Pyr)和尿肌酐(Cr)。之后处死动物,取出股骨、腰椎和胫骨,分别测定股骨密度,骨钙、骨磷,腰椎生物力学性能,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P、u-Ca、D-Pyr/Cr显著增加,股骨密度、腰椎生物力学参数(弹性载荷、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刚度)、胫骨上段静态参数(包括骨组织总面积、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周长)、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形成率)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密骨打老儿丸低、高剂量和雌二醇组均可使血清ALP、u-Ca、D-Pyr/Cr排出量降低,股骨密度、腰椎生物力学参数、胫骨上段静态参数、动态参数均增加。结论密骨打老儿丸能抑制由于去卵巢雌激素缺乏引发的骨转换增强,提高骨密度,增强腰椎抗压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密骨打老儿丸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骨形态计量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诱饵性”寡核苷酸抑制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TLR4、IL-8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晓云 李彬 +1 位作者 蔡建辉 王凤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4-938,共5页
目的:研究NF-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后,对TLR4、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W480细胞,用LPS(10μg/L)刺激3h后,用脂质体lipofectin2000介导NF-κBdecoyODNs转染6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L-8;提取细胞mR... 目的:研究NF-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后,对TLR4、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W480细胞,用LPS(10μg/L)刺激3h后,用脂质体lipofectin2000介导NF-κBdecoyODNs转染6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L-8;提取细胞mRNA,经RT-PCR法检测TLR4 mRNA、IL-8 mRNA的表达。并设对照组、ScrambledODNs组、lipofectin2000组进行比较。结果:LPS刺激后TLR4 mRNA、IL-8 mRNA和IL-8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用NF-κBdecoy寡核苷酸干预,可以明显抑制TLR4 mRNA、IL-8 mRNA和IL-8的表达。而ScrambledODNs组和转染剂lipofectin2000组对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NF-κBdecoyODNs有望成为治疗IBD的一种新型基因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寡核苷酸类 脂多糖类 SW480细胞 受体 Toll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中LIM矿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素彩 李桃 李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补肾方药预防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骨质疏松发生的机理。方法 通过肌肉注射地塞米松造成骨质疏松模型 ,观察补肾中药对骨密度的影响 ,从骨骼中提取mRNA ,采用RT PCR方法对LIM矿化蛋白 (LMP 1)进行半定量。结果 病理组大鼠的... 目的 探讨补肾方药预防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骨质疏松发生的机理。方法 通过肌肉注射地塞米松造成骨质疏松模型 ,观察补肾中药对骨密度的影响 ,从骨骼中提取mRNA ,采用RT PCR方法对LIM矿化蛋白 (LMP 1)进行半定量。结果 病理组大鼠的骨密度及骨骼中LMP 1的表达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补肾方药组的骨密度及LMP 1的表达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 (P <0 0 5 )。结论 地塞米松抑制LMP 1在骨骼的表达 ,而补肾方药可通过提高LMP 1在骨的表达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LMP-1mRNA 骨质疏松 补肾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打老儿丸含药血清对共育体系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密骨打老儿丸(Migu-Dalaoer pill,MDP)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增殖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分段酶消化法从胎鼠颅骨中分离出OB,取1日龄SD大鼠四肢股... 目的:观察密骨打老儿丸(Migu-Dalaoer pill,MDP)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增殖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分段酶消化法从胎鼠颅骨中分离出OB,取1日龄SD大鼠四肢股骨和胫骨分离培养OC,建立培养上清相通但2种细胞间互不接触的成骨-破骨细胞共育模型。实验分为不同浓度(低、中、高)的MDP含药血清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以细胞增殖(MTT法)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代表OB的成骨活性,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 phosphatase,TRAP)活性和骨吸收陷窝数目代表OC的破骨能力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浓度MDP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6和7 d能显著提高OB数目和ALP活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浓度MDP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6和7 d能显著降低OC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和分泌TRAP的活性(P<0.01)。结论:密骨打老儿丸含药血清在共育体系中能够促进OB增殖和骨形成,同时抑制OC骨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骨打老儿丸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睾丸血睾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春风 尹桂山 +1 位作者 马洪骏 杨长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大鼠 睾丸 血睾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骨作用的量变与质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素彩 李恩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3期23-24,共2页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内分泌的一类激素 ,正常人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体内糖皮质激素的浓度长期高于此范围就会产生副作用 ,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保持一定的度 ,使其变化在量变的范围...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内分泌的一类激素 ,正常人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体内糖皮质激素的浓度长期高于此范围就会产生副作用 ,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保持一定的度 ,使其变化在量变的范围内 ,预防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量变 质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两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骨密度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宁华 铃木隆雄 +9 位作者 吉田英世 区品中 朱汉民 杨定焯 赵晰 廖二元 张大新 李恩 郑宏 折茂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国和日本两国老年人群骨密度值 (BMD)差异 ,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对中日两国 330 3例 6 5岁以上男女老人进行BMD测量。所得BMD值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结果 :按BMD丢失率... 目的 :了解中国和日本两国老年人群骨密度值 (BMD)差异 ,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对中日两国 330 3例 6 5岁以上男女老人进行BMD测量。所得BMD值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结果 :按BMD丢失率最高部位Ward’s三角统计 ,中国老年人男性BMD均值为 0 5 6 8g cm2 ,日本老年人男性BMD均值为 0 436g cm2 ,前者是后者的 1 3倍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中国老年人女性BMD均值为 0 46 6g cm2 ,日本老年人女性BMD均值为 0 2 96g cm2 ,二者相差 1 6倍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中国老年人BMD值无论男性女性均比日本老年人高 ,须进一步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查找其差异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 骨密度 比较研究 中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神经酰胺酶上调K562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英文)
15
作者 王福旭 董作仁 +7 位作者 刘泽林 潘崚 罗建民 张学军 郝洪岭 李晓玲 杨敬慈 姜玲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7-583,共7页
最近 ,克隆了一种新的选择性定位于线粒体的神经酰胺酶 ,提示线粒体存在着神经酰胺代谢途径 ,可能对线粒体的功能 ,特别对凋亡产生影响。本研究将线粒体神经酰胺酶基因转染到K5 6 2细胞 ,以此了解线粒体神经酰胺酶的细胞生物学效应。以... 最近 ,克隆了一种新的选择性定位于线粒体的神经酰胺酶 ,提示线粒体存在着神经酰胺代谢途径 ,可能对线粒体的功能 ,特别对凋亡产生影响。本研究将线粒体神经酰胺酶基因转染到K5 6 2细胞 ,以此了解线粒体神经酰胺酶的细胞生物学效应。以脂质体介导将含有线粒体神经酰胺酶cDNA的pcDNA3.1 His CDase质粒转染到K5 6 2细胞 ,G4 18筛选阳性克隆 ,建立稳定表达线粒体神经酰胺酶的K5 6 2TC细胞株。用MTT法、annexinⅤ PI法、FCM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K5 6 2与K5 6 2TC细胞在细胞毒药物抗性、血清剥夺耐受性及Bcl 2蛋白表达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 :虽然K5 6 2TC与K5 6 2细胞对阿霉素、足叶乙甙及亚砷酸的敏感性没有差异 ,但是K5 6 2TC细胞Bcl 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抗血清剥夺能力明显增强。以硫代反义寡核苷酸特异性封闭K5 6 2TC细胞线粒体神经酰胺酶 ,下调Bcl 2蛋白表达水平 ;二甲基鞘氨醇 (鞘氨醇激酶抑制剂 ,降低细胞内 1 磷酸鞘氨醇水平 )同样下调K5 6 2TC细胞Bcl 2蛋白表达水平 ,而 1 磷酸鞘氨醇明显上调K5 6 2细胞Bcl 2表达水平。结论 :线粒体神经酰胺酶将线粒体神经酰胺代谢为鞘氨醇 ,进而在鞘氨醇激酶作用下生成 1 磷酸鞘氨醇 ,此代谢途径上调K5 6 2细胞Bcl 2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系 K562TC细胞系 线粒体神经酰胺酶 2-磷酸鞘氨醇 BCL-2蛋白 血清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杨学辉 孙德娟 李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2-44,共3页
本文报道了雌二醇对体外分离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SDS-Gel-PAGE 电泳及固体胶原-羟脯氨酸测定法测定成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雌二醇对人成骨细胞有刺激增殖的作用,1.3×... 本文报道了雌二醇对体外分离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SDS-Gel-PAGE 电泳及固体胶原-羟脯氨酸测定法测定成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雌二醇对人成骨细胞有刺激增殖的作用,1.3×10- 7M 时刺激作用最强,浓度过高则抑制细胞增殖,成骨细胞的分化则随着雌二醇浓度的增加而分化越好,随雌激素浓度增加成骨细胞MMP活性也相应增大与分化程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人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影响 分化程度 刺激作用 雌激素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相互作用多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纯化
17
作者 史海水 梁华平 +1 位作者 徐祥 李生茂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0-534,共5页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可溶性NF_κB相互作用多肽,首先以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获得的NF_κB相互作用多肽的酵母表达质粒pGAD GH/pp10为模板,扩增多肽基因片段,后经BglⅡ,StuⅠ双酶切后连接到pET_42a(+)载体中,构建GST/多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可溶性NF_κB相互作用多肽,首先以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获得的NF_κB相互作用多肽的酵母表达质粒pGAD GH/pp10为模板,扩增多肽基因片段,后经BglⅡ,StuⅠ双酶切后连接到pET_42a(+)载体中,构建GST/多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将GST/多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入BL_21菌株,用0.4 mmol/L IPTG于30℃诱导表达4 h,后经GST亲和纯化GST/多肽融合蛋白,SDS_PAGE电泳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度.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NF_κB相互作用多肽的GST/多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了GST/多肽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的表达为可溶性表达,最终纯化获得纯度约为80%的可溶性GST/多肽融合蛋白,这将为后继利用GST pull_down,Bio_sensor,EMSA等实验进一步验证NF_κB相互作用多肽的功能提供可靠的材料来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多肽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哒嗪损伤大鼠学习记忆伴随脑β-淀粉样蛋白的升高
18
作者 石如玲 姜玲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观察甲硫哒嗪损伤大鼠学习记忆是否伴随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水平的升高,探讨甲硫哒嗪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硫哒嗪组,连续2wk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治疗剂量的甲硫哒嗪(10... 目的观察甲硫哒嗪损伤大鼠学习记忆是否伴随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水平的升高,探讨甲硫哒嗪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硫哒嗪组,连续2wk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治疗剂量的甲硫哒嗪(10mg·kg-1)。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脑组织Aβ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表达,用RT-PCR方法测定脑中3种APP、α及β-分泌酶mRNA表达。结果甲硫哒嗪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组织Aβ含量升高(P<0.05),是对照组的1.3倍;脑皮质和海马区APP蛋白表达增高(P<0.05);除APP695、α-分泌酶mRNA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脑组织APP751和APP770 mRNA表达升高(P<0.05),相对表达量之和是对照组的2.5倍;β-分泌酶mRNA表达升高(P<0.05),是对照组的2.6倍。结论脑内Aβ水平的增加,可能是甲硫哒嗪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哒嗪 认知功能 Β-淀粉样蛋白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阿尔采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激活肝X受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对大鼠胆汁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颖 姜玲玲 +1 位作者 石如玲 刘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研究肝X受体(LX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同时被激活对大鼠胆汁酸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血高胆固醇组(HC组)和血高胆固醇+非诺贝特组(HC+FENO组)。测定3组大鼠的总胆汁酸水平(血清和粪胆汁酸含量... 目的研究肝X受体(LX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同时被激活对大鼠胆汁酸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血高胆固醇组(HC组)和血高胆固醇+非诺贝特组(HC+FENO组)。测定3组大鼠的总胆汁酸水平(血清和粪胆汁酸含量之和),RT-PCR方法检测肝过氧化物酶体棕榈酰CoA氧化酶(Acox1)、LX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D-双功能蛋白(DBP)、三羟基粪甾烷酰CoA氧化酶(Acox2)、固醇12α-羟化酶(CYP8B1)和固醇27-羟化酶(CYP27A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C+FENO组的总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HC组的Acox1和DBP 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均低于HC+FENO组(P<0.01);HC+FENO组和HC组的LXR和CYP7A1 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3组的Acox2、CYP8B1和CYP27A1 mRNA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同时激活大鼠肝LXR和PPARα可上调CYP7A1和DBP mRNA的表达,通过经典途径增加胆汁酸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肝X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 胆固醇7Α-羟化酶 D-双功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朝巍 石如玲 +2 位作者 齐锦生 李彬 牛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5-508,共4页
目的:研究氨基胍(AG)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AG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形态学改变的影响,并测定心肌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及丙二醛(M... 目的:研究氨基胍(AG)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AG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形态学改变的影响,并测定心肌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ONOO-标志物-硝基酪氨酸(NT)蛋白质在心肌组织中的含量。结果: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核周围水肿,部分肌节断裂消失,Z线模糊或消失,心肌细胞线粒体部分嵴部分膜断裂或消失;SOD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NOS、iNOS活性,MDA和NT蛋白质含量大于对照组。AG组心肌组织形态学病变较轻,心肌细胞线粒体嵴部分消失,肌纤维排列较整齐,仅见少量脂滴沉着;AG治疗组NOS、iNOS活性及MDA含量低于模型组;NT含量低于模型组。结论:AG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降低ONOO-水平而对糖尿病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氨基胍 心肌 过氧亚硝酸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