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新型实验动物垫料的性状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军须 冯旭 +3 位作者 张焕铃 刘建敏 蔡月花 王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472-474,共3页
目的测定新开发的实验动物垫料玉米秸、麦秸的物理性状及卫生指标,探索其定型生产的合理流程。方法对玉米秸、麦秸进行合理加工,测定并比较玉米秸、麦秸、刨花的物理性状、化学污染物含量及携带的微生物数量。结果3种垫料的化学污染物... 目的测定新开发的实验动物垫料玉米秸、麦秸的物理性状及卫生指标,探索其定型生产的合理流程。方法对玉米秸、麦秸进行合理加工,测定并比较玉米秸、麦秸、刨花的物理性状、化学污染物含量及携带的微生物数量。结果3种垫料的化学污染物指标均低于我国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经预真空高压灭菌后垫料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菌数、真菌数等微生物指标均小于我国配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经预真空高压灭菌后3种垫料刨花、麦秸、玉米秸的含水量平均为(7.52±0.15)%、(7.60±0.13)%、(7.28±0.13)%。吸湿性分别为(290.94±62.58)%(、414.44±81.21)%(、325.84±78.11)%。结论新开发的实验动物垫料麦秸、玉米秸合乎实验动物垫料的性能要求,适合用于啮齿类实验动物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料 污染物 化学性 微生物学 可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方法检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 被引量:11
2
作者 龚巧玲 郑龙 +5 位作者 张焕铃 尤红煜 王俊霞 刘军须 刘福英 丛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1-135,F0003,共6页
目的对用于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即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与AP-PCR(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相结合技术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及实际的皮肤真菌检测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特异性测定... 目的对用于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即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与AP-PCR(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相结合技术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及实际的皮肤真菌检测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特异性测定:用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大肠杆菌DNA、犬肝炎病毒DNA及小鼠肝癌H22细胞DNA。敏感性测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质量浓度,根据测定值将DNA进行10倍系列质量浓度稀释,得到100 ng^10 fg的8个质量浓度,然后对其进行PCR扩增。建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用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与AP-PCR相结合技术检测从动物模型及河北省各地的实验动物单位采集的动物皮肤标本。结果用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扩增实验动物三种皮肤病原真菌标准菌株,均扩增出大小为440 bp的条带,而大肠杆菌、犬肝炎病毒、小鼠肝癌H22细胞均未扩增出条带。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敏感性测定,模板DNA 100 ng^100 fg的7个系列浓度均扩增出了阳性条带,10 fg为阴性。建立了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对河北省各地的实验动物皮肤真菌检测过程中出现一例通用引物阳性标本。结论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CHS1 1S,CHS1 1R)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敏感度为100 fg;将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与AP-PCR技术相结合可用于检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原真菌 真菌检测 模型 动物 通用引物PCR AP-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子表格系统设计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福英 李晓雪 +1 位作者 刘军须 冯旭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利用桑原电子表格系统(SYB)对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的营养成分进行计算,具有方法简便、速度快和修改调整数值容易等优点,可以省略以往使用手工计算的繁琐过程,与已经开发出的一些计算机设计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的运算程序比较,该方法... 利用桑原电子表格系统(SYB)对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的营养成分进行计算,具有方法简便、速度快和修改调整数值容易等优点,可以省略以往使用手工计算的繁琐过程,与已经开发出的一些计算机设计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的运算程序比较,该方法对使用者无需要求太多的计算机运算知识,容易使更多的人掌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饲料配方 桑原子表格系统 SYB 营养成分 运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实验动物弓形虫核酸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丛斌 姚玉霞 +1 位作者 尤红煜 彭郁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12,共4页
建立弓形虫动物模型,常规方法提取肝、脾、肾、肺等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显示199bp的弓形虫特异带谱。并以γ-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对扩增产物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上述4种标... 建立弓形虫动物模型,常规方法提取肝、脾、肾、肺等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显示199bp的弓形虫特异带谱。并以γ-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对扩增产物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上述4种标本均出现阳性杂交带,进一步证实扩增条带是弓形虫特异DNA顺序。同时用酶标法检测显示鼠血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肝组织损伤较严重,肝细胞肿大,肝窦消失,脾、肾、肺组织可见轻微的病理改变。另外本文介绍一种简单PCR方法[1],取鼠尾静脉血2μl直接进行扩增,结果与酚-氯仿法提取的DNA扩增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抗体 扩增产物 阳性 肝组织损伤 肝窦 酶标法 严重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杂交 酚-氯仿法
全文增补中
实验动物四种病原体多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祝岩波 徐增年 +6 位作者 魏世锦 郑龙 尤红煜 孟钰榕 刘福英 梁晓亮 王俊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84,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4种实验动物病原体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基因设计出特异性引物;经过多重PCR的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建立多重PCR体系。应用该PCR体系检测人工感...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4种实验动物病原体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基因设计出特异性引物;经过多重PCR的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建立多重PCR体系。应用该PCR体系检测人工感染样本和实验动物的气管分泌物,并与传统方法做对比。结果多重PCR扩增出多杀巴氏杆菌(356 bp)、支气管鲍特杆菌(237 bp)、支原体(266 bp)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42 bp)的目的条带。肺炎克雷伯杆菌敏感性为10 pg,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敏感性为1 pg,特异性检测未从其他病原菌中检测出目的条带。应用建立的多重PCR体系检测人工感染样本的不同组合,45只实验动物气管检测出15只多杀巴氏杆菌阳性,9只肺支原体阳性,但传统培养方法和血清学方法未检测出阳性标本。结论本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对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4种实验动物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 支气管鲍特杆菌 支原体 肺炎克雷伯杆菌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交系HFJ大鼠的培育及其部分表型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蔡月花 刘福英 +2 位作者 王莉 王瑜 刘军须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并观察其部分表型特征。方法以一对Wistar大鼠为基代,通过全同胞近亲交配方式,采用选优法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采用生化标记法、皮肤移植实验进行遗传质量检测;观察比较其部分表型特征。结果HFJ种... 目的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并观察其部分表型特征。方法以一对Wistar大鼠为基代,通过全同胞近亲交配方式,采用选优法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采用生化标记法、皮肤移植实验进行遗传质量检测;观察比较其部分表型特征。结果HFJ种群符合近交系标准;其窝产仔数、离乳率、胎次间隔显著高于Wistar大鼠;HFJ大鼠12周龄后生长缓慢,体重低于同龄Wistar大鼠;HFJ大鼠部分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与Wistar大鼠有显著差异。结论HFJ大鼠繁殖力强,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近交系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力 近交系 大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易感及肥胖抵抗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健敏 郑龙 +4 位作者 张焕铃 连伟光 王俊霞 徐增年 刘树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7344-7346,共3页
建立肥胖易感(OP)和肥胖抵抗(OR)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以高脂饲料喂饲雄性SD大鼠3周。根据体重筛选出OP和OR大鼠。继续喂饲高脂饲料10周,期间检测大鼠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BMI指数。实验结束处死动物,测量体脂肪含量。OP组动物... 建立肥胖易感(OP)和肥胖抵抗(OR)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以高脂饲料喂饲雄性SD大鼠3周。根据体重筛选出OP和OR大鼠。继续喂饲高脂饲料10周,期间检测大鼠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BMI指数。实验结束处死动物,测量体脂肪含量。OP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体重、Lee’s指数、BMI指数、体脂含量等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OR组动物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动物相近,提示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与肥胖抵抗的动物模型造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易感 肥胖抵抗 建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不同细胞株用于垫料毒性实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春梅 尤红煜 +3 位作者 冯旭 胡拥军 王俊霞 刘福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选择一种比较敏感的细胞用以进行垫料物质的细胞毒性研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垫料物质丙酮提取物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小鼠H2 2 H2 D8细胞株和小鼠S1 80 _S2 D9细胞 ,孵育 72h后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 ,计算... 目的 选择一种比较敏感的细胞用以进行垫料物质的细胞毒性研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垫料物质丙酮提取物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小鼠H2 2 H2 D8细胞株和小鼠S1 80 _S2 D9细胞 ,孵育 72h后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 ,计算细胞存活率 ,比较 3种细胞对不同垫料丙酮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反应。结果 在 1~ 4 0mg/ml浓度范围 ,H2 2 _H2 D8对各种垫料物质细胞毒性反应最敏感。结论 H2 2 _H2 D8细胞可作为垫料物质细胞毒性研究的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株 垫料毒性 细胞培养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210克隆细胞肿瘤动物模型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秋燕 吕占军 +1 位作者 王秀芳 刘福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对L12 10细胞及其 4株克隆细胞建立的肿瘤动物模型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从中筛选出基本符合L12 10细胞生物学特性且一致性更好的克隆细胞。方法 北京肿瘤所L12 10细胞和 4株克隆细胞腹腔接种DBA 2小鼠 ,观察产生腹水... 目的 对L12 10细胞及其 4株克隆细胞建立的肿瘤动物模型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从中筛选出基本符合L12 10细胞生物学特性且一致性更好的克隆细胞。方法 北京肿瘤所L12 10细胞和 4株克隆细胞腹腔接种DBA 2小鼠 ,观察产生腹水的性质、腹水瘤细胞浓度和致小鼠死亡时间 ;皮下接种DBA 2小鼠 ,观察瘤块的生长情况 ;腹腔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 (CY) ,比较对CY治疗的敏感性。结果 腹腔接种DBA 2小鼠均能生长腹水 ,其中克隆细胞L2H8、L3B12产生血性腹水 ,L3F9的腹水微血性 ,L3E11与肿瘤所L12 10细胞为无血性腹水 ;腹水瘤细胞的浓度及小鼠生存时间亦有差别。肿瘤所L12 10细胞及克隆细胞L3F9、L2H8、L3E11、L3B12第 10天瘤重依次为 1 9± 0 4 6、1 5± 0 3 8、0 75± 0 5 2、2 6± 0 3 0、2 0± 0 3 3g ;用CY治疗的抑瘤率分别是 4 8 7% ,81 3 % ,86 0 % ,78 7%及 67 1%。结论  4株克隆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基本符合L12 10细胞 ,对化疗药物CY的敏感性均高于L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210 克隆细胞 生物学特性 肿瘤 动物模型 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成本实验室用斑马鱼饲养繁育设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英 梁卫华 +2 位作者 王冀 刘超 刘树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972-3977,共6页
研制一套成本低廉、操作维护简单且水质水温稳定的适合实验室长期使用的斑马鱼饲养繁育设备。聚碳酸酯小鼠饲养盒改造为独立饲养单元。屏蔽式循环水泵、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管件连接构成循环水路。"M"型生物过滤箱、膜式微孔... 研制一套成本低廉、操作维护简单且水质水温稳定的适合实验室长期使用的斑马鱼饲养繁育设备。聚碳酸酯小鼠饲养盒改造为独立饲养单元。屏蔽式循环水泵、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管件连接构成循环水路。"M"型生物过滤箱、膜式微孔过滤器、紫外杀菌灯进行养殖水净化。恒温电加热棒、光周期控制器、浮阀式自动补水器等构成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独立饲养单元内水温水质符合使斑马鱼保持最佳健康状态的水质标准。该设备已无故障稳定运行一年,现饲有成年斑马鱼700尾,繁育幼鱼1 530尾,每天至少提供满足实验需求的鱼卵1 500枚。该设备制造及运行、维护成本低,能够为斑马鱼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适合中小型实验室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饲养 繁育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肝春6号对荷H_(22)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秀娟 刘福英 +3 位作者 毛宇湘 张焕铃 徐增年 王俊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复肝春6号(FGC-6)抗肝癌作用及与5-氟尿嘧啶(5-F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并随即分为6组:模型组、5-Fu大、小剂量组、FGC-6大、小剂量组、FGC-6与5-Fu联用组,各组连续给药10 d。观察各组小鼠的瘤重;检测荷... 目的研究复肝春6号(FGC-6)抗肝癌作用及与5-氟尿嘧啶(5-F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并随即分为6组:模型组、5-Fu大、小剂量组、FGC-6大、小剂量组、FGC-6与5-Fu联用组,各组连续给药10 d。观察各组小鼠的瘤重;检测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脾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结果各组用药均可明显抑制H22移植瘤的生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FGC-6与5-Fu联用时,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为1.37,大于1.15;与模型组比较,FGC-6大剂量组及FGC-6与5-Fu联用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脾细胞IL-2分泌能力明显提高(P<0.05),而5-Fu大剂量组的如上3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FGC-6对H22肝癌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小剂量FGC-6与小剂量5-Fu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肝春6号 肝癌 5-氟尿嘧啶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巨英超 吴建华 +1 位作者 任曙光 张焕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由、暗箱、气体麻醉系统和操作分析软件组成。利用生物发光或荧光技术,在体内形成生物光源,利用灵敏的CCD拍摄成像,再通过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位与测量,从而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基因的表达,药物作用机理... 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由、暗箱、气体麻醉系统和操作分析软件组成。利用生物发光或荧光技术,在体内形成生物光源,利用灵敏的CCD拍摄成像,再通过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位与测量,从而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基因的表达,药物作用机理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针对德国的Berthold(伯托)、美国的Caliper(Xenogen精诺真)、Kodak(柯达)、CRI和国产的中科恺盛几个常用机型,从几个方面总结出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可见光成像 生物发光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细胞株S2D9建立的肿瘤动物模型基本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秀芳 吕占军 +2 位作者 刘福英 徐增年 刘军须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07-212,共6页
目的 研究从S180获得的克隆细胞株S2D9,接种 4个不同品 (种 )系小鼠建立肿瘤动物模型的某些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 由KM小鼠腹腔传代的S2D9克隆细胞 ,用GKN稀释成不同浓度 ,接种KM、DBA 2、6 15、C57BL 6小鼠右腋皮下及腹腔 ,观察小鼠... 目的 研究从S180获得的克隆细胞株S2D9,接种 4个不同品 (种 )系小鼠建立肿瘤动物模型的某些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 由KM小鼠腹腔传代的S2D9克隆细胞 ,用GKN稀释成不同浓度 ,接种KM、DBA 2、6 15、C57BL 6小鼠右腋皮下及腹腔 ,观察小鼠最早出现可见肿块、腹水时间及小鼠生存时间 ;不同品 (种 )系小鼠经皮下接种S2D9细胞 ,建立肿瘤模型 ,从接种后第 5日 ,每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测量肿块直径 (cm) ,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S2D9克隆细胞株接种BALB c小鼠皮下 ,取接种第 7日肿块 ,经石蜡切片 ,HE染色 ,观察病理结果 ;不同品 (种 )系小鼠皮下接种S2D9瘤细胞建立的动物模型 ,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CTX)或顺胺氯铂 ,观察S2D9克隆细胞肿瘤模型对CTX或顺胺氯铂治疗的敏感性。结果 S2D9克隆细胞在 6 15及DBA 2小鼠的皮下较KM及C57BL 6小鼠容易生长肿瘤 ;在KM及DBA 2小鼠腹腔较C57BL/ 6及 6 15小鼠容易长出腹水 ;皮下接种KM、C57BL/ 6、6 15及DBA 2四个不同品(种 )系小鼠 ,第 12天瘤重分别为 (2 3± 0 9)g ,(0 8± 0 2 )g ,(2 0± 0 2 )g及 (1 9± 0 1)g;S2D9瘤细胞接种 4个不同品 (种 )系小鼠制备的肿瘤模型 ,用CTX治疗 ,抑瘤率分别为 80 % (6 15 ) ,75 % (C57BL 6 ) ,6 8 4% (DBA 2 ) ,6 5 2 %(KM) ;用顺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小鼠 治疗 克隆细胞 动物模型 CTX C57BL/6 皮下接种 生长 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述要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兴琴 徐增年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通过分析以往中医药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影响造模的因素 ,较客观地阐述了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今后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医药 动物模型 医学研究 病因模型 病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氏腹水癌克隆细胞株E2G8建立小鼠动物模型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红艳 徐增年 +2 位作者 王秀芳 吕占军 刘福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 比较不同品种 (系 )小鼠接种E2G8细胞株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E2G8细胞稀释成不同浓度 ,接种KM、DBA 2、6 15、C57BL 6及BALB c小鼠皮下或腹腔 ,观察小鼠出现可见肿块 腹水时间及小鼠生存时间 ;测量肿块直径 (cm)及瘤重 ;... 目的 比较不同品种 (系 )小鼠接种E2G8细胞株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E2G8细胞稀释成不同浓度 ,接种KM、DBA 2、6 15、C57BL 6及BALB c小鼠皮下或腹腔 ,观察小鼠出现可见肿块 腹水时间及小鼠生存时间 ;测量肿块直径 (cm)及瘤重 ;荷瘤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CTX) ,观察E2G8细胞肿瘤模型对CTX治疗的敏感性。结果 E2G8接种BALB c、6 15小鼠皮下毒性最大 ,DBA 2、C57BL 6小鼠次之 ,接种KM小鼠皮下毒性最小 ;接种DBA 2、C57BL 6、6 15小鼠腹腔毒性较大 ,致死性高 ,对BALB c和KM小鼠的致死性弱 ;E2G8瘤细胞在KM和 4种纯系小鼠皮下均能很好生长肿瘤 ,其中在KM小鼠皮下肿瘤生长最大 ,在BALB c小鼠皮下肿瘤最小 ;KM、C57BL 6、6 15、DBA 2、BALB c小鼠皮下接种瘤细胞第 12天瘤重分别为 (2 4 0± 1 30 ) ,(0 90± 0 4 8) ,(1 2 0± 0 38) ,(1 10± 0 2 9) ,(0 80± 0 30 )g ;E2G8细胞接种 5个不同品种 (系 )小鼠制备的肿瘤模型 ,用CTX治疗 ,抑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6 6 7% (6 15 ) ,5 5 0 % (BALB c) ,5 3 3% (C57BL 6 ) ,5 0 % (KM) ,36 4 (DBA 2 ) ,其中 6 15小鼠建立的模型对CTX的治疗最敏感。结论 E2G8细胞株接种 5个不同品种 (系 )小鼠 ,所测生物学特性不完全相同 ,但是从腹腔 皮下接种、C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氏腹水癌 克隆细胞株E2G8 小鼠 动物模型 生物学特性 癌细胞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miR-141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马建青 宋鹏琰 +8 位作者 杨清芳 孔建军 宋占锋 张亚丽 吴东蔚 徐增年 赵宁 周荣艳 吴占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11-4221,共11页
【目的】探究miR-141在动物机体糖脂代谢和骨代谢中的调控机制,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构建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iRbase数据库获取不同物种miR-141成熟序列,通过BioEdit及WebLogo软件进行序列比... 【目的】探究miR-141在动物机体糖脂代谢和骨代谢中的调控机制,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构建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iRbase数据库获取不同物种miR-141成熟序列,通过BioEdit及WebLogo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及保守性分析;利用PROMO及JASPAR在线软件对山羊miR-141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利用TargetScan和miRwalk数据平台对miR-141靶基因进行预测;利用DAVID和KOBAS在线软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Networkanalyst数据库建立miRNA靶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并绘制网络调控图;通过YM500V2在线数据库分析miR-141在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iR-141成熟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山羊miR-141启动子区分布有转录因子C/EBPα、MyoD、YY1和Sp1等结合位点;选用不同数据库预测到Nfatc2、Egr2和Fasl等89个靶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靶基因主要富集在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调控与转录DNA模板等生物过程、细胞核与细胞质等细胞组分、蛋白结合与DNA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细胞紧密连接、轴突引导、Hedgehog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与癌症中的microRNA等。miR-141靶基因蛋白互作分析显示,Nfatc2和Egr2基因由Fasl基因连接,构成与其他蛋白相对复杂的靶向关系,这些关键基因参与了与机体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相关的TGF-β、Hedgehog及Wnt/β-catenin等多条信号通路。miR-141在山羊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具有组织差异性。【结论】miR-141可通过靶向Nfatc2、Egr2和Fasl基因参与调节Hedgehog及Wnt/β-catenin等多条信号通路,并进一步调控山羊糖脂代谢、肌肉骨骼系统生理生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iR-141 靶基因 糖脂代谢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综合征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17
作者 王建峰 杨琛腾 +1 位作者 张国忠 丛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8,共7页
脑心综合征是指由各种颅脑损伤病变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害,可加重原本存在的心脏疾病。在法医病理学实践中,对于颅脑损伤后短时间内死亡的案例,特别是伴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案例,常会忽视脑心的交互作用。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脑心... 脑心综合征是指由各种颅脑损伤病变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害,可加重原本存在的心脏疾病。在法医病理学实践中,对于颅脑损伤后短时间内死亡的案例,特别是伴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案例,常会忽视脑心的交互作用。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脑心综合征的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探讨其在法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以期为脑心综合征的法医学实践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脑心综合征 颅脑损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大负荷训练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HSP72表达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学林 刘建敏 +3 位作者 霍行琪 王俊霞 王凤阳 高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10,共7页
目的:训练和修复失衡导致了过度训练,近来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72(HSP72)可能是较适合的过度训练监测指标,鉴此,本研究利用过度训练动物模型对其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6只雄性2月龄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n=4)和3个力竭性游泳... 目的:训练和修复失衡导致了过度训练,近来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72(HSP72)可能是较适合的过度训练监测指标,鉴此,本研究利用过度训练动物模型对其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6只雄性2月龄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n=4)和3个力竭性游泳训练组(n=8)。训练组大鼠在第1、2周适应性游泳30min至2h,在第3周至第8周进行力竭性游泳训练。分别取第6、7、8周血样,测定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和血清肌酸激酶的浓度;取同侧比目鱼肌、腓肠肌红肌和腓肠肌白肌测定HSP72蛋白含量。结果:(1)过度训练常规指标的变化:4至6周力竭性游泳训练导致大鼠运动能力下降,安静时血红蛋白、血清睾酮和皮质醇浓度下降,肌酸激酶浓度增加,表明过度训练动物模型建立。(2)HSP72表达变化:与对照组HSP72表达(100%)相比,训练组第6、7、8周比目鱼肌HSP72表达分别减少2.6%、6.6%、33%;腓肠肌红肌HSP72表达显著增加(P<0.05),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33%、214%、157%;腓肠肌白肌HSP72表达显著增加(P<0.001),分别较对照组增加410%、790%、1030%。三种类型骨骼肌HSP72表达的净增量均在第6周最高,随后逐周下降。HSP72表达变化早于激素浓度的变化。结论:长期超负荷训练导致的骨骼肌HSP72表达变化早于过度训练综合征。应激激素变化滞后于HSP72表达变化,提示骨骼肌HSP72表达变化可能关联着过度训练的外周机制,可以考虑骨骼肌HSP72作为过度训练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2 骨骼肌 同类型 过度训练动物模型 表达变化 血清肌酸激酶 动物模型建立 监测指标 游泳训练 血红蛋白 血清睾酮 比目鱼肌 热休克蛋白 力竭性游泳 血清皮质醇 超负荷训练 对照组 腓肠肌 训练组 初步探讨 研究利用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多糖与阿霉素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5
19
作者 董兰凤 张英俊 +3 位作者 刘京生 宋淑霞 侯洁 吕占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观察附子多糖(MPS)与阿霉素(ADM)长循环热敏脂质体(ALTSL)联合靶向治疗荷肝癌H22小鼠的作用,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荷瘤小鼠的瘤重为指标,观察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以荷瘤小鼠的存活天数计算生命延长率。以乳酸脱氢酶释放... 目的:观察附子多糖(MPS)与阿霉素(ADM)长循环热敏脂质体(ALTSL)联合靶向治疗荷肝癌H22小鼠的作用,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荷瘤小鼠的瘤重为指标,观察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以荷瘤小鼠的存活天数计算生命延长率。以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以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及p53、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用RT-PCR法测定IL-2mRNA及IL-12mRNA的表达。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肿瘤、心、肝、肾脏的组织学变化,探讨抗肿瘤机制。结果:MPS+ALTSL联合治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比单一ALTSL靶向治疗更为显著,抑瘤率达80.4%,并可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与对照组和ADM组比较,ALTSL可使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加,而MPS+ALTSL则可使N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进一步提高(P<0.01)。应用ALTSL可使脾细胞中IL-2mRNA和IL-12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而MPS+ALTSL则可使他们的表达进一步增强。病理切片的结果显示,热敏脂质体配合肿瘤局部加热,可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联合应用MPS,可见肿瘤组织中出现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ALTSL能提高化疗药物ADM的抗肿瘤效果,并降低其心肺毒性,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MPS+ALTSL能进一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激活并促进T细胞转化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多糖 阿霉素长循环热敏脂质体(ALTSL) 靶向治疗 抗肿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文盛 刘健敏 +2 位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早期矫治 安氏Ⅱ类错袷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