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给予黄芪提取物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申海涛 张祥宏 +5 位作者 郑末 张志刚 王俊灵 严霞 邢凌霄 王凤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821-824,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黄芪提取物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学方法研究灌胃不同剂量黄芪提取物(ASA)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脾脏CD4+/CD8+T... 目的:综合分析黄芪提取物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学方法研究灌胃不同剂量黄芪提取物(ASA)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综合评价ASA对H22荷瘤小鼠的影响。结果:ASA对H22荷瘤小鼠肿瘤重量、肿瘤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除ASA0.031mg/g组外,ASA0.125mg/g、0.500mg/g和2.000mg/g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和Bax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Bcl-2表达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SA可增加荷瘤小鼠脾脏CD4+/CD8+比例,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论:ASA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凋亡 增殖 免疫功能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大肠癌细胞p53蛋白表达和DNA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武凌 张祥宏 +4 位作者 杜华贞 严霞 王俊灵 谢同欣 王凤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研究青年人大肠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DNA含量。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结果:青年组大肠癌细胞DI值(1.30±0.17)显著大于老年癌组(1.10±0.09)(P<0.01),且... 目的:研究青年人大肠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DNA含量。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结果:青年组大肠癌细胞DI值(1.30±0.17)显著大于老年癌组(1.10±0.09)(P<0.01),且细胞增殖指数(PI)亦明显大于后者(24.9%±6.5%vs20.2%±4.7%)(P<0.05)。青年组大肠癌中DNA异倍体癌发生率为87.1%(27/31),而老年癌组仅为28.6%(4/14),两者之间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p53蛋白表达量青年患者(FI=1.34±0.26)显著大于老年患者(FI=1.15±0.25)(P<0.01)。在青年大肠癌中,粘液癌和侵犯周围软组织者,其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00%,95%)分别高于腺癌和浸润较浅者(67%,58%)(P<0.05),而且低分化癌和有局部淋巴转移者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93%,100%)也较高、中分化癌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69%,68%)为高。结论:在DNA水平上,青年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高于老年大肠癌;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青年大肠癌恶性度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大肠肿瘤 P53基因 DNA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复发、转移与c-erbB-2、BCSG1等多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巍 张祥宏 +4 位作者 张志刚 王晓玲 周莹 王俊灵 严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乳腺癌特异基因(BCSG1)等多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复发、转移的影响以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随机抽取的随访5年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5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乳腺癌特异基因(BCSG1)等多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复发、转移的影响以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随机抽取的随访5年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5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BCSG1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微血管计数(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4)、淋巴管计数(LV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资料分析多项指标对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c-erbB-2、BCSG1、VEGF-C、LVD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62.1%、36.2%、32.8%;4指标表达在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在复发、转移组其表达率同样显著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且MVD在复发、转移组也增高(P<0.05)。结论:c-erbB-2、BCSG1、VEGF-C、LVD蛋白与患者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乳腺癌c-erbB-2、BCSG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其中,BCSG1蛋白表达的灵敏性高,可尝试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erbB-2 基因 乳腺肿瘤特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分子水平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巍 张祥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76-1080,共5页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实施手术或放疗之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对乳腺癌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同时为化疗药体内药敏试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以往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定仅限于常规镜下观察化疗后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组织学评定,结合肿瘤特异性标志物...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实施手术或放疗之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对乳腺癌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同时为化疗药体内药敏试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以往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定仅限于常规镜下观察化疗后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组织学评定,结合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是一种新尝试,从不同层面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的变化进行观察,客观评价新辅助化疗对指导临床个体化化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和老年大肠癌C-erbB-2蛋白表达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王凤荣 朱武凌 +2 位作者 张祥宏 谢同欣 严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629-629,631,共2页
关键词 大肠肿瘤 C-ERBB-2 基因表达 青年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AP1及LMP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邢凌霄 张祥宏 +4 位作者 李月红 左连富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TAP1、L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FCM方法,分析5种浓度ST处理对体外培养的HPBMcTAP1、LMP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检...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TAP1、L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FCM方法,分析5种浓度ST处理对体外培养的HPBMcTAP1、LMP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ST处理24h后,低浓度ST组(0.125mg/L、0.25mg/L)HPBMcTAP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较高浓度组(0.5mg/L、1mg/L和2mg/L)TAP1mRNA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尤以1mg/L和2mg/L组为著。FCM定量分析表明,低浓度ST组HPBMcTAP1蛋白平均表达量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较高浓度组TAP1表达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0.125mg/L到1mg/L浓度范围内,各ST处理组HPBMcLMP2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T对体外培养的HPBMcTAP1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按ST剂量不同而变化,在0.125~1mg/L浓度范围内ST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可剂量依赖地提高体外培养的HPBMcLM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卟周血单个核细胞 杂色曲霉素 低分子量多肽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子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pin BCSG1及c-erbB-2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巍 张祥宏 +3 位作者 张志刚 王小玲 王俊灵 严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Maspin、BCSG1、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随访5年以上的137例乳腺癌病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Maspin、BCSG1、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及病... 目的:探讨Maspin、BCSG1、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随访5年以上的137例乳腺癌病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Maspin、BCSG1、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及病理形态学资料用COX模型分析Maspin、BCSG1、c-erbB-2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Maspin、BCSG1、c-erbB-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9%,67.2%,27.7%三者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1)。结论:Maspin、BCSG1、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ASPIN BCSGl c—erbB-2免疫组化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巍 张祥宏 +3 位作者 张志刚 王晓玲 王俊灵 严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CA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4例行CAF联合方案新辅助化疗患者(新辅助化疗组)和同期110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BCSG1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CA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4例行CAF联合方案新辅助化疗患者(新辅助化疗组)和同期110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BCSG1蛋白的表达。同时对新辅助化疗组疗效进行病理形态学评价,并分析BCSG1蛋白表达与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9.4%。新辅助化疗组BCSG1蛋白高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4%比64.5%,P<0.01),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BCSG1蛋白高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效(Ⅲ级)病例(P=0.002)。结论:采用CAF方案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明显,可抑制乳腺癌BCSG1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免疫组化 BCSG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pin蛋白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巍 张祥宏 +3 位作者 张志刚 王晓玲 王俊灵 严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272-1276,共5页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浸润性乳腺癌、26例癌旁原位癌成分、63例癌旁导管上皮增生性病变(不典型增生20例、单纯性增生43例)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浸润性乳腺癌、26例癌旁原位癌成分、63例癌旁导管上皮增生性病变(不典型增生20例、单纯性增生43例)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ER、PR、c-erbB-2、Cath-D、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aspin蛋白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细胞核,所有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核均呈高表达(++~+++,100%),乳腺上皮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性乳腺癌细胞核Maspin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6.7%、65.0%、69.2%,和49.0%。从正常乳腺上皮到癌旁不典型增生细胞核Maspin蛋白高表达率呈渐趋下降趋势,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浸润性乳腺癌表达最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组织细胞核Maspin蛋白高表达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性乳腺癌细胞浆Maspin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51.2%、85.0%、69.2%和63.5%,正常乳腺上皮未见细胞浆表达。不同组织Maspin蛋白的细胞浆表达同样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癌旁不典型增生较乳腺癌有更高的细胞浆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浸润性乳腺癌细胞核Maspin蛋白表达与乳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ASPIN蛋白 免疫组化 LOGISTI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对MCF-7乳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对PC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玉栋 刘巍 +4 位作者 纪芝民 张志刚 王俊灵 严霞 张祥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规范化化疗在临床推广,化疗疗效正稳步提高,但仍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化疗。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PCNA在评价乳腺癌化疗效果及选... 背景与目的:随着规范化化疗在临床推广,化疗疗效正稳步提高,但仍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化疗。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PCNA在评价乳腺癌化疗效果及选择化疗方案的意义。方法:①制备MCF-7细胞系移植性乳腺癌裸鼠模型;②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监测裸鼠体重和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计算抑瘤率;③观察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NA表达情况。结果:①荷瘤裸鼠体重、瘤重和抑瘤率:2/3LD10剂量各化疗组裸鼠体重和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分别为83.1%、75.5%、84.6%、87.9%、91.0%。提示2/3LD10剂量化疗组可较准确反应化疗药物的联合作用和对裸鼠的影响,故选择2/3LD10剂量化疗组进入后续的研究。②PCNA表达:免疫组化:各化疗组PC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NP组显著低于CMF、CAF、TP和Xeloda组(P<0.05),TP、Xeloda组显著低于CMF、CAF组(P<0.05);流式细胞术:各化疗组PC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TP和Xeloda组显著低于CMF、CAF组(P<0.05),NP组显著低于CMF组(P<0.05)。③PCNA表达与病理学疗效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40,P<0.05)。结论:联合化疗对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明显,并可降低乳腺癌组织中的PCNA表达;PCNA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化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且可为临床制定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 联合化疗 PCNA 免疫组化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基因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富民 张祥宏 +6 位作者 邢灵霄 严霞 王俊灵 申海涛 郑末 张志刚 王凤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食管粘膜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26例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食管粘膜中HSP27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以HSP27/GAPDHmRNA灰度比值表示HSP2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食管鳞癌...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食管粘膜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26例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食管粘膜中HSP27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以HSP27/GAPDHmRNA灰度比值表示HSP2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食管鳞癌、癌旁(不典型增生)和正常食管粘膜中的HSP27/GAPDH灰度比值分别为0.81±0.27、0.90±0.24和1.22±0.39。HSP27基因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和不典型增生食管粘膜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粘膜(P<0.05),而HSP27基因在食管鳞癌和不典型增生食管粘膜中的表达量差别无显著性(P>0.05)。食管鳞癌、不典型增生食管粘膜及正常食管粘膜中的HSP27基因表达在不同患者年龄、性别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SP27基因在食管鳞癌和不典型增生食管粘膜中表达与正常食管粘膜相比明显降低,提示HSP27基因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缺失。因此,提高HSP27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将来可能会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学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不典型增生 热休克蛋白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G水平和贲门食管粘膜病变关系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祥宏 黄飚 +7 位作者 李月红 严霞 米建民 邢凌霄 申海涛 王俊灵 张志刚 王士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在农村居民贲门及食管癌筛查中的可能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 e resolved fluoroim m unoassay,TRFIA)法检测血清PG,结合内镜活检、病理形态学观察,对比分析慢性胃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在农村居民贲门及食管癌筛查中的可能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 e resolved fluoroim m unoassay,TRFIA)法检测血清PG,结合内镜活检、病理形态学观察,对比分析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和贲门(94例)、食管(39例)粘膜病变的关系。结果:贲门粘膜炎症、癌前病变和贲门腺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其比值的中位数值无明显差异,但贲门粘膜癌前病变和贲门腺癌患者血清PGⅠ<60μg/L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贲门粘膜炎症患者(23.56%和17.65%比2.33%,P<0.05)。不同贲门粘膜病变中PGⅠ/PGⅡ<6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血清PGⅠ<60μg/L患者中贲门粘膜癌前病变和贲门腺癌所占比例达90%以上。食管炎症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的中位数均明显高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尤以PGⅠ的差异更为明显(187.50μg/L比116.00μg/L)。本组血清各种PG异常者中均有75%以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结论:采用TRFIA确定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贲门粘膜病变。血清PGⅠ<60μg/L可作为贲门粘膜癌前病变和贲门腺癌的重要筛查指标。血清PGⅠ的检测在食管粘膜炎症和食管鳞状细胞癌鉴别诊断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贲门 食管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富民 王小玲 +4 位作者 张祥宏 严霞 邢凌霄 王俊灵 王凤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HSP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SP27、70的表达。根据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比分析HSP27和HSP70在临床病理特征相同、但术后生存时...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HSP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SP27、70的表达。根据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比分析HSP27和HSP70在临床病理特征相同、但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不同的两组病例(长期生存组38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短期生存组63例:术后1年内死亡)中的表达情况,判定HSP27、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SP27在10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88.1%(89/101),其中长期生存组总的阳性表达率为94.7%,强阳性表达率为81.6%,均明显高于短期生存组(84.1%和54.0%,P<0.05)。HSP70在101例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96.0%(97/101),其中长期生存组总的阳性表达率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4%和68.4%,短期生存组分别为95.2%和76.2%,字2检验显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HSP27和HSP7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P27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有关(P<0.01),而HSP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无关(P>0.05)。结论:HSP27是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HSP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后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Maspi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巍 张祥宏 +3 位作者 张志刚 王晓玲 王俊灵 严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CA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Masp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38例行CAF联合方案新辅助化疗患者(化疗组)和同期173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Maspin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CA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Masp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38例行CAF联合方案新辅助化疗患者(化疗组)和同期173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Maspin蛋白表达。同时对化疗组化疗疗效进行病理形态学评价,并分析Maspin蛋白表达与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关系。结果: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病例癌细胞胞浆的Maspin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93.6%,97.4%)。化疗组胞核Maspin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40.5%,P<0.05),其中,化疗组强阳性表达率7.9%,而对照组仅为0.6%(P<0.05)。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细胞核Masp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效者(Ⅲ级)(P<0.01)。结论:采用CAF方案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明显,可部分恢复乳腺癌细胞核Maspin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免疫组化 MASP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