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邢汝东 常世民 +2 位作者 段玉芹 张方明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 (HA)的含量 ,探讨HA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4 4例 ,健康人 2 4例。肿瘤患者于手术前或化疗开始前采血 ,其中... 目的 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 (HA)的含量 ,探讨HA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4 4例 ,健康人 2 4例。肿瘤患者于手术前或化疗开始前采血 ,其中 2 0例患者于手术后或化疗结束后再次采血 ;2 4例健康人于常规体检时采血。用放射免疫试验测定所有标本血清中的HA浓度。结果 治疗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P <0 0 5 ) ,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P <0 0 5 ) ,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血清中HA含量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Ⅲ、Ⅳ期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和健康人 (P <0 0 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A含量低于治疗前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HA含量测定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可能有辅助诊断价值。血清中HA的含量变化可作为肿瘤分期和判断肿瘤预后的参考 ,但不能用于治疗效果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透明质酸 放射免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18通过上调BMP2诱导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2
作者 侯亚丽 刘慧娟 +4 位作者 张昊 孙婧媛 宋鹏 刘月瑶 李荷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否能诱导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探究其成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鉴定。取第3代HGF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FGF18和L-DMEM、对照组加入L-...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否能诱导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探究其成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鉴定。取第3代HGF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FGF18和L-DMEM、对照组加入L-DMEM。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FGF18(0、0.01、0.02、0.04、0.06 mg/L)对HGFs增殖影响;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能力和矿化能力;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蛋白和BMP信号通路中B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培养3、5、7、9、11 d均可促进HGFs增殖(P<0.05);培养14、21 d ALP活性、矿物盐沉积均增高(P<0.05),ALP、OPN、OCN及BMP信号通路中BMP2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培养21 d OPN、OCN及BMP2蛋白表达较培养14 d明显增高(P<0.01)。结论FGF18能促进HGFs增殖,诱导HGFs向功能性成骨样细胞分化,其成骨机制与上调BMP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FGF18 成骨 诱导 细胞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颊癌p16INK4/CDKN2基因的纯合子缺失与点突变 被引量:4
3
作者 董玉英 王洁 +3 位作者 董福生 王旭 张英怀 郭立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30例颊癌及10例颊黏膜白斑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改变组织中... 目的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30例颊癌及10例颊黏膜白斑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改变组织中P16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颊白斑和正常颊黏膜无p16基因的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在30例颊癌标本中,7例标本p16纯合子缺失,纯合子缺失率是23.3%(7/30);5例颊癌出现点突变,均发生在第2外显子上,点突变率为16.7%(5/30)。经DNA直接测序,发现5例点突变均为错义突变,其中3例突变位点相同,均在第99密码子上由GAT突变为AAT,由门冬酰胺取代门冬氨酸;对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12例颊癌组织进行P16蛋白的检测,发现11例标本P16蛋白表达缺失,1例点突变标本表达正常。结论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是颊癌基因失活的主要形式,与颊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黏膜 鳞状细胞癌 P16基因 纯合子缺失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矫治中扩弓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文盛 卢海燕 +2 位作者 董福生 胡骁颖 栗兴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23个测量项目,比较矫治前后的变化,并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疗程平均10.14个月,B组平均9.77个月(P>0.05)。Pancherz分析结果表明,A、B组上颌基骨分别前移2.99mm和3.33mm;A组下颌基骨后移0.07mm,B组下颌基骨前移0.80mm;A、B组前牙覆盖分别增加4.51mm和6.37mm,磨牙关系改善分别为4.97mm和4.73mm。以上项目除前牙覆盖的变化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A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前移了1.18mm,B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后移了1.20mm(P<0.05)。从2组矫治前后治疗变化量的比较来看,矫治后2组上颌前牙的唇倾度均有增加,但B组较A组增加更多(P<0.05)。结论对早期骨性Ⅲ类错采用前方牵引矫治,无论快速扩弓与否,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早期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文盛 刘健敏 +2 位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早期矫治 安氏Ⅱ类错袷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愈合期施加载荷对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单丽华 周冠军 +2 位作者 栗兴超 郄会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在不同愈合时间施加载荷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方法将64枚微种植体以(12±1)N·cm扭力植入在8只Beagle犬的下颌牙槽骨上,实验组微种植体于植入后即刻及愈合1、3、8周时施加载荷0.98 N,持续10周,对照组不施...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在不同愈合时间施加载荷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方法将64枚微种植体以(12±1)N·cm扭力植入在8只Beagle犬的下颌牙槽骨上,实验组微种植体于植入后即刻及愈合1、3、8周时施加载荷0.98 N,持续10周,对照组不施加载荷,分别于植入后1、3、8、10周取材。测量两组微种植体的最大旋出扭力,以评价微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旋出微种植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种植体—骨界面的形态。结果实验组即刻载荷及愈合1、3、8周载荷的微种植体平均最大旋出扭力分别为4.10、4.25、2.42、4.42 N·cm,其中愈合3周的旋出扭力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愈合3周的旋出扭力亦明显低于其他组。实验组愈合3周微种植体的表面为编织骨样结构;而其他愈合时间施加载荷后,其表面多为板层骨样结构。结论微种植体植入后3周左右为稳定性危险期,此时施加载荷不利于微种植体的稳定。临床应选择微种植体的功能愈合期,即植入后即刻,或愈合1、8周后进行适度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载荷 骨整合 旋出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微动力系统应用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向军 张晓燕 +2 位作者 张晓 刘宇 张旭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比较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3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进行手术,比较2组间拔牙时间和术后肿胀、疼痛、... 目的:比较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3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进行手术,比较2组间拔牙时间和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神经损伤、邻牙损伤情况,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程度明显小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P<0.05),干槽症、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 高速气动外科手机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拔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昊 侯亚丽 +2 位作者 李向军 董福生 林瑞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对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2种镇静方法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接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30)。P组:滴定法靶控... 目的对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2种镇静方法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接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30)。P组:滴定法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改良OAA/S评分3分时进行手术。PR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目标浓度为1 ng·mL-1,滴定法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改良OAA/S评分3分时进行手术。采用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评估2组患儿术中配合情况,记录2组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Narcotrend指数(NI),以及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及药物输注情况。结果 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PR组优于P组(P<0.05)。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PR组低于P组(P<0.05),心率、血压及NI值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和顺行性遗忘的发生率,PR组高于P组(P<0.05)。结论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和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这2种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在吸氧状态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优于异丙酚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镇静 多生牙 NARCOTREND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淤补肾壮骨中药促进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任贵云 赵虎 +4 位作者 董福生 董玉英 石培凯 郝福良 李建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淤补肾壮骨中药对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山羊16只,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行单侧下颌骨牵张术,以自制延长器固定。经7d延迟期,以0.5mm/次的速度牵张,2次/d,连续10d。中药组动物自术后第一... 目的:探讨活血化淤补肾壮骨中药对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山羊16只,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行单侧下颌骨牵张术,以自制延长器固定。经7d延迟期,以0.5mm/次的速度牵张,2次/d,连续10d。中药组动物自术后第一天口服自行制备活血化淤补肾健骨中药,1次/d,至实验结束。固定4周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行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骨组织计量学分析。结果:中药组新生骨组织X线密度高于对照组,成熟骨质区域增大,成骨细胞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淤补肾健骨中药能有效地加速骨牵张中新生骨质的生成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中药 促进 骨组织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鼾器对无鼾正常年轻人上气道形态影响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美清 董福生 +6 位作者 宋任东 刘怀军 任贵云 黄勃源 雍平 马文盛 卢海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手段,研究无鼾正常人群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影像学变化,探讨阻鼾器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因机制及对其阻塞部位定位诊断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手段,研究无鼾正常人群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影像学变化,探讨阻鼾器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因机制及对其阻塞部位定位诊断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无鼾正常年轻人30例,在严格固位条件下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利用核磁共振设备的固有软件及特定公式进行测量和计算,分析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影像学变化。结果获得阻鼾器戴入前后上气道各段及周围组织形态的线距、面积和体积等各项测量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各段(鼻咽、腭咽、舌咽、喉咽)的平均截面积、最小截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上气道各段宽度增加;气道周围软组织形态改变,软腭最大面积、软腭厚度及软腭长度、舌体长度、舌体最大面积减小,舌体高度增加,舌体更直立,软腭前移。结论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大小和形状可发生改变,提示阻鼾器是治疗OSAS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阻鼾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鼾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长度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单丽华 董福生 +1 位作者 宫伟伟 张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长度对骨组织内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直径1.6 mm,长度分别为6、8、10、12 mm的种植体-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垂直植入种植体,给以1.96 N的水平向前及前上方向的载荷,记录并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种植体...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长度对骨组织内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直径1.6 mm,长度分别为6、8、10、12 mm的种植体-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垂直植入种植体,给以1.96 N的水平向前及前上方向的载荷,记录并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种植体水平向前载荷的应力峰值范围为3.500~3.765 MPa,位移峰值范围为1.266~1.288μm;前上方向载荷的应力峰值范围为4.075~4.510 MPa,位移峰值范围为1.668~1.694μm。水平向前载荷的应力峰值及位移峰值均低于前上方向载荷的峰值。结论在所研究的尺寸(6~12 mm)范围内,种植体长度对骨界面应力影响不大,而种植体载荷方式对骨界面应力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和骨龄对上颌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骁颖 刘春艳 +4 位作者 王雯 许锦涛 卢海燕 马文盛 董福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RME)和骨龄对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方法:选取AnglesⅢ类骨性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小骨龄扩弓组(1组)、小骨龄非扩弓组(2组)、大骨龄扩弓组(3组)和大骨龄非扩弓组(4组)(n=10),进行配合或不配合RME的前方牵引...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RME)和骨龄对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方法:选取AnglesⅢ类骨性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小骨龄扩弓组(1组)、小骨龄非扩弓组(2组)、大骨龄扩弓组(3组)和大骨龄非扩弓组(4组)(n=10),进行配合或不配合RME的前方牵引矫治。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前后骨组织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扩弓对大骨龄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骨龄对非扩弓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龄和扩弓对前方牵引疗效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sⅢ类 上颌快速扩弓(RME) 骨龄 前方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与p53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旭 王洁 +2 位作者 董福生 董玉英 侯亚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_tk)基因、野生型p53基因(wt_p53)联合杀伤人涎腺 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采用腺病毒介导的HSV_tk基因、wt_p53基因联合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逆 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_tk)基因、野生型p53基因(wt_p53)联合杀伤人涎腺 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采用腺病毒介导的HSV_tk基因、wt_p53基因联合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逆 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_PCR)检测转染后的基因表达;四唑盐比色(MTT)法测定tk与p53基因治疗后对肿瘤细 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并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基因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独转染wt_p53 及HSV_tk GCV基因5d后,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4%和38%;两者联合转染5d后,细胞的存活率 降至2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SV_tk、wt_p53基因联合应用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杀伤作用强于 此两基因单独应用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涎腺 基因治疗 野生型P53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OPG、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春年 李淑娟 +4 位作者 杨冬茹 董福生 武明轩 黄香河 任贵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选取6月龄纯种雌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10只,去势牙周炎组(OVX-PD组)12只,去势牙周炎戊酸雌二醇治疗组(ERT组)12只,去势牙周炎左归丸治疗组(ZGT组)12只。建立骨质疏松牙周炎动物模型并按分组用药,3个月后处死动物,检测... 选取6月龄纯种雌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10只,去势牙周炎组(OVX-PD组)12只,去势牙周炎戊酸雌二醇治疗组(ERT组)12只,去势牙周炎左归丸治疗组(ZGT组)12只。建立骨质疏松牙周炎动物模型并按分组用药,3个月后处死动物,检测牙周组织中的骨保护因子(OPG)、破骨细胞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ZGT组、ERT组可见牙周袋变浅,牙槽骨可见新骨生成;ZGT组及ERT组牙周组织中OPG含量明显高于OVX-PD组(P<0.01),RANKL含量明显低于OVX-PD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牙周炎 左归丸 骨保护因子 破骨细胞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 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阎炳智 王洁 +3 位作者 张波 董福生 侯琳 王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28,共5页
目的检测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探讨DNA polβ启动子对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素酶法测定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 目的检测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探讨DNA polβ启动子对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素酶法测定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53基因mRNA的表达。博莱霉素、H2O2及紫外线刺激转染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比较DNA损伤下DNA 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DNApolβ启动子活性增高。p53基因的导入使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增强,DNA polβ启动子组较CMV启动子组更为明显。DNA损伤后,DNA polβ启动子组的p53基因和P53蛋白的表达较CMV启动子组增强(P<0.05)。结论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中,DNA polβ启动子的活性增高,DNA polβ启动子能够增强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DNA polβ P53基因 DNA损伤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大维 王浩 董福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2-656,共5页
成骨细胞作为骨组织中的应力感受及效应细胞,在骨的生长、修复和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不同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成骨细胞在机体内可受到牵张力、流体剪切力及压应力等多种应力作用,目前对各种应力环... 成骨细胞作为骨组织中的应力感受及效应细胞,在骨的生长、修复和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不同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成骨细胞在机体内可受到牵张力、流体剪切力及压应力等多种应力作用,目前对各种应力环境下成骨效应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就近年来不同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成骨细胞对外力刺激的应答及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应力刺激 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剂和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纯钛种植体骨结合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栗兴超 董福生 +3 位作者 石培凯 任贵云 张旭东 周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提高糖尿病患者牙种植体的骨结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骨内种植模型,制作HE染色组织切片,采用光镜和骨计量学参数观察,比较补肾方剂和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纯钛种植体骨结合改善作用的差异。结果:注射链脲...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提高糖尿病患者牙种植体的骨结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骨内种植模型,制作HE染色组织切片,采用光镜和骨计量学参数观察,比较补肾方剂和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纯钛种植体骨结合改善作用的差异。结果: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d后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5),尿糖阳性。光镜观察(种植体植入术后12周时):糖尿病补肾方剂治疗组(中药组)结合骨板连续性较好,较厚,表面光滑,周边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骨细胞密度较大。糖尿病氨基胍治疗组(西药组):结合骨板比较薄,连续性较好,周边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骨细胞密度较大。骨计量学参数比较(种植体植入术后12周时):糖尿病组结合骨板的宽度、种植区成骨细胞数、种植区骨细胞数及非种植区骨细胞数均显著低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西药组结合骨板的宽度、种植区成骨细胞数、种植区骨细胞数均显著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氨基胍可通过控制糖尿病,改善种植体的骨结合;补肾方剂可通过控制糖尿病和调节骨代谢,有效促进和提高种植体的骨结合,其效果优于氨基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骨结合 糖尿病 补肾方剂 氨基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中药对成骨质量和骨钙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宝勇 董福生 +3 位作者 董玉英 郝福良 张扬 陈爱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9-164,170,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中药对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英国小猎兔犬(beagle)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并行其右侧下颌骨劈开,植入常规组合式骨牵张器,经7d延迟后,以0.5mm每12h的速度连续牵张10d。中药组自牵张器植入术后第1天,口...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中药对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英国小猎兔犬(beagle)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并行其右侧下颌骨劈开,植入常规组合式骨牵张器,经7d延迟后,以0.5mm每12h的速度连续牵张10d。中药组自牵张器植入术后第1天,口服补肾壮骨中药至试验结束。分别于固定后的1、2、3、4周,每组处死小猎兔犬2只,留取标本后行组织学观察、骨组织计量学分析和骨钙蛋白检测。结果 1)大体标本:在第1~2周时,两组大体标本无明显差异,牵张间隙处骨膜增厚,牵张间隙有轻微的动度;第3周时,两组标本增生的骨膜变薄,两骨断端动度消失;第4周时,两组骨膜厚度逐渐恢复到正常骨膜的厚度,两切骨断端已难以辨认。中药组牵张间隙处骨组织较致密且光滑。2)组织形态学改变:在第1周时,牵张沟少量区域充满蜂窝状的结缔组织,在接近于切开的近髓腔处有膜状新骨形成;第2周时,牵张间隙内由中央向两侧,依次有纤维区带、指状类骨质区带和新生骨小梁区带;第3周时,牵张沟内大部分区域有新骨形成,中药组成骨细胞的数量较多且较活跃,新生骨小梁区带较宽,而纤维区带较窄;中药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活跃,新生骨小梁粗大,新生骨组织也较为成熟;第4周时,牵张间隙3个区带消失,代之以近似平行排列的新生骨小梁;中药组骨小梁排列密集,形态粗大且均匀,而对照组骨小梁则稀疏且粗细不均。3)骨组织计量学分析:在第1~2周时,中药组骨小梁的面积、周长和面密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在第3~4周时,中药组骨小梁的面积、周长和面密度均高于对照组。4)骨钙蛋白的mRNA检测:骨钙蛋白mRNA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的细胞质和新生骨的表面。第1周时,中药组骨钙蛋白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在第2、3、4周时,中药组骨钙蛋白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壮骨中药能有效地加速下颌骨牵张中新生骨质的生成与成熟,通过增加成骨基因(骨钙蛋白)的表达促进牵张成骨中骨的再生并加速了骨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猎兔犬 补肾壮骨中药 骨钙蛋白 牵张成骨 骨组织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基质蛋白-1与生物矿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冬梅 董福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98-101,共4页
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是骨、软骨、釉质、牙骨质和牙本质生物矿化所必需的一种酸性非胶原蛋白。蛋白质化学研究显示,DMP-1全基因序列是生物矿化的启动因子,由C末端和N末端组成。体内实验证实DMP-1具有多方面功能,不仅是生物矿化的信号... 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是骨、软骨、釉质、牙骨质和牙本质生物矿化所必需的一种酸性非胶原蛋白。蛋白质化学研究显示,DMP-1全基因序列是生物矿化的启动因子,由C末端和N末端组成。体内实验证实DMP-1具有多方面功能,不仅是生物矿化的信号分子,同时也是调节因子,对成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的成熟至关重要。本文就DMP-1在基因调节、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成骨、成牙本质中的生物矿化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基质蛋白-1 生物矿化 成骨 成牙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活血方剂对糖尿病大鼠牙周组织中IL-6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陈瑞雪 董福生 +2 位作者 张旭东 刘庆 李春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方剂对糖尿病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及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滋阴活血方剂组(中药组)(15只),糖尿病组(15只),正常组(10只)。糖尿病组、中药组腹腔注射STZ溶液,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方剂对糖尿病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及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滋阴活血方剂组(中药组)(15只),糖尿病组(15只),正常组(10只)。糖尿病组、中药组腹腔注射STZ溶液,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药组每只大鼠3ml/d(含生药1g/mL)中药灌喂;正常组和糖尿病组自由饮水。持续喂养3个月。对牙周组织进行HE和IL-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病理和IL-6表达的改变。结果:IL-6在糖尿病组牙周组织中表达最强,在中药组与正常组牙周组织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滋阴活血方剂可使糖尿病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趋于正常,对糖尿病牙周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组织 IL-6 滋阴活血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