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Lscope在口腔恶性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高玺鑫 王博文 +2 位作者 刘莉 霍晓 李向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对自体荧光(VELscope)技术在口腔恶性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价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4例考虑口腔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一般口腔检查后,用VELscope进行检查及切取活检术,最终VELscope检查结果及活检结果进行比对分析... 目的:对自体荧光(VELscope)技术在口腔恶性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价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4例考虑口腔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一般口腔检查后,用VELscope进行检查及切取活检术,最终VELscope检查结果及活检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对VELscop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评估。结果:VELscope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0%和25.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和14.29%。结论:VELscope能有效进行早期口腔恶性病筛查及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Lscope 自体荧光技术 口腔恶性病变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18通过上调BMP2诱导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2
作者 侯亚丽 刘慧娟 +4 位作者 张昊 孙婧媛 宋鹏 刘月瑶 李荷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否能诱导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探究其成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鉴定。取第3代HGF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FGF18和L-DMEM、对照组加入L-...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否能诱导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探究其成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鉴定。取第3代HGF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FGF18和L-DMEM、对照组加入L-DMEM。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FGF18(0、0.01、0.02、0.04、0.06 mg/L)对HGFs增殖影响;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能力和矿化能力;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蛋白和BMP信号通路中B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培养3、5、7、9、11 d均可促进HGFs增殖(P<0.05);培养14、21 d ALP活性、矿物盐沉积均增高(P<0.05),ALP、OPN、OCN及BMP信号通路中BMP2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培养21 d OPN、OCN及BMP2蛋白表达较培养14 d明显增高(P<0.01)。结论FGF18能促进HGFs增殖,诱导HGFs向功能性成骨样细胞分化,其成骨机制与上调BMP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FGF18 成骨 诱导 细胞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金属材料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广顺 任庆云 +2 位作者 孟令强 雷立存 王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常用金属材料对颅脑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对4种金属材料(金属结扎丝、锻造硬质无缝冠义齿、铸造镍铬合金义齿、铸造铜合金义齿)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序列包括FSE序列T1加权成像(FSE T1序列)、普通EPI扩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口腔常用金属材料对颅脑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对4种金属材料(金属结扎丝、锻造硬质无缝冠义齿、铸造镍铬合金义齿、铸造铜合金义齿)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序列包括FSE序列T1加权成像(FSE T1序列)、普通EPI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和Propeller DWI序列。结果在FSE T1序列中,金属结扎丝、锻造硬质无缝冠义齿形成了重度伪影,铸造镍铬合金义齿形成了中度伪影,铸造铜合金义齿形成了轻度伪影。在普通EPI DWI序列中,金属结扎丝在颅脑解剖组织处有大片的磁敏感伪影无法去除,采用Propeller DWI序列时磁敏感伪影明显减弱。结论不同口腔金属材料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不同,口腔金属材料产生的伪影与材料类型密切相关;Propeller DWI成像技术能明显消除磁敏感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金属 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颊癌p16INK4/CDKN2基因的纯合子缺失与点突变 被引量:4
4
作者 董玉英 王洁 +3 位作者 董福生 王旭 张英怀 郭立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30例颊癌及10例颊黏膜白斑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改变组织中... 目的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30例颊癌及10例颊黏膜白斑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改变组织中P16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颊白斑和正常颊黏膜无p16基因的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在30例颊癌标本中,7例标本p16纯合子缺失,纯合子缺失率是23.3%(7/30);5例颊癌出现点突变,均发生在第2外显子上,点突变率为16.7%(5/30)。经DNA直接测序,发现5例点突变均为错义突变,其中3例突变位点相同,均在第99密码子上由GAT突变为AAT,由门冬酰胺取代门冬氨酸;对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12例颊癌组织进行P16蛋白的检测,发现11例标本P16蛋白表达缺失,1例点突变标本表达正常。结论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是颊癌基因失活的主要形式,与颊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黏膜 鳞状细胞癌 P16基因 纯合子缺失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冯莉 孟令强 李雅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302-305,共4页
种植体周围炎严重影响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率,临床表现为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炎症,种植体周附着水平丧失。了解口腔微生物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可有效预防和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延长种植体的寿命。
关键词 种植体 龈下优势菌 黏附 合金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邢汝东 常世民 +2 位作者 段玉芹 张方明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 (HA)的含量 ,探讨HA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4 4例 ,健康人 2 4例。肿瘤患者于手术前或化疗开始前采血 ,其中... 目的 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 (HA)的含量 ,探讨HA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4 4例 ,健康人 2 4例。肿瘤患者于手术前或化疗开始前采血 ,其中 2 0例患者于手术后或化疗结束后再次采血 ;2 4例健康人于常规体检时采血。用放射免疫试验测定所有标本血清中的HA浓度。结果 治疗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P <0 0 5 ) ,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P <0 0 5 ) ,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血清中HA含量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Ⅲ、Ⅳ期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和健康人 (P <0 0 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A含量低于治疗前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HA含量测定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可能有辅助诊断价值。血清中HA的含量变化可作为肿瘤分期和判断肿瘤预后的参考 ,但不能用于治疗效果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透明质酸 放射免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与通用粘接剂的应用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微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
7
作者 范晓东 马晓平 +3 位作者 窦晨云 孙梦雯 曹源 孟令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0-616,共7页
目的:评估硅烷与通用粘接剂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对树脂纳米陶瓷(BrilliantCrios)和聚合物渗透陶瓷(VitaEnamic)材料与树脂水门汀之间微剪切粘接强度(μSBS)的影响。方法:将两种实验材料块制备为7mm×6mm×1mm尺寸的试件各42片,使... 目的:评估硅烷与通用粘接剂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对树脂纳米陶瓷(BrilliantCrios)和聚合物渗透陶瓷(VitaEnamic)材料与树脂水门汀之间微剪切粘接强度(μSBS)的影响。方法:将两种实验材料块制备为7mm×6mm×1mm尺寸的试件各42片,使用50μm粒径的Al2 O3在0.2MPa大气压下进行喷砂预处理。将试件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其它各组材料表面分别采用以下处理:硅烷,含硅烷的通用粘接剂(singlebonduniversal,SBU),不含硅烷的通用粘接剂(OneCoat7 Universal,OCU),硅烷和SBU,硅烷和OCU。水接触角测量观察硅烷处理前后两种材料的润湿性。制备粘接试件测试μSBS,进行Weibull分析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失效模式。扫描电镜(SEM)观察硅烷处理前后及粘接界面的微观形貌。结果:两种材料经过硅烷处理后水接触角明显降低(P<0.05)。BrilliantCrios硅烷处理组与对照组的μSBS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实验组μSBS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硅烷+OCU组Weibull模量和特征强度最高。VitaEnamic实验组μSBS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硅烷+SBU组Weibull模量和特征强度最高。结论:硅烷可以改善界面的润湿性,其单独应用提高了VitaEnamic的μSBS,并未改善BrilliantCrios的μSBS,但硅烷和通用型粘接剂联合使用可明显增强两种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μS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通用粘接剂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肉瘤微血管密度及VEGF和bFGF的表达
8
作者 王彦敏 张杰英 +1 位作者 董福生 安志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微血管密度(MVD)在口腔颌面部肉瘤的表达及与相互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口腔颌面部肉瘤57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bFGF、MVD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对其相互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微血管密度(MVD)在口腔颌面部肉瘤的表达及与相互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口腔颌面部肉瘤57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bFGF、MVD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对其相互间关系进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bFGF阳性率分别为82.4%、80.7%,MVD中位数为36.24±20.48,三者明显差异于良性病变(P<0.05)。VEGF、bFGF表达和MVD相关(P<0.05)。结论:MVD、bFGF和VEGF三者检测结果对深入探讨肉瘤血行转移形成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肉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作用下牙周膜干细胞调控骨重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韩行 李颖辉 +2 位作者 李雯雯 徐书奎 马文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7,共13页
力诱导的牙周组织重塑在口腔稳态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牙周膜为正畸牙移动(OTM)过程提供微环境支持,而牙周膜干细胞(PDLSC)作为重要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调控牙周组织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机械力刺激下PDLSC调控骨重塑的研究进展... 力诱导的牙周组织重塑在口腔稳态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牙周膜为正畸牙移动(OTM)过程提供微环境支持,而牙周膜干细胞(PDLSC)作为重要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调控牙周组织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机械力刺激下PDLSC调控骨重塑的研究进展,指出PDLSC可通过多种途径感知机械力刺激,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及免疫调节作用的间充质干细胞。PDLSC通过调控骨骼系统细胞,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细胞的活动调节骨重塑,还可通过调控免疫系统活动间接影响骨重塑。本文总结了PDLSC在OTM骨重塑中的功能作用,为进一步探索机械力调控骨重塑的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东娜 翟浩嫣 刘春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6,共11页
成年人中牙周病患病率高,成年人的正畸比例也逐年增加,因此牙周健康状况与正畸治疗的关系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模式逐渐形成。对于严重牙周炎伴病理性牙齿移位的病例,正畸治疗可以提高和稳定常规牙周治疗的疗效。... 成年人中牙周病患病率高,成年人的正畸比例也逐年增加,因此牙周健康状况与正畸治疗的关系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模式逐渐形成。对于严重牙周炎伴病理性牙齿移位的病例,正畸治疗可以提高和稳定常规牙周治疗的疗效。常规牙周治疗可以规避正畸治疗中的牙周风险,保障牙周组织健康,有助于实现正畸治疗的平衡、稳定及美观目标。本文主要从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正畸治疗在牙周病系统治疗中的应用、正畸治疗中的牙周护航三方面来阐述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在促进牙周健康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牙周风险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输尿管平滑肌的纤维构筑及探讨输尿管结石下降困难的机理与对策
11
作者 李丽娟 张文静 +3 位作者 张晓伟 刘宇琨 刘涛红 刘学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各段平滑肌纤维构筑及分布规律,为治疗输尿管结石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0例新鲜成人输尿管经福尔马林固定,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输尿管各部平滑肌的形态及其分布规律,用测微计测量输尿管平滑肌的厚度和内径,并显... 目的研究输尿管各段平滑肌纤维构筑及分布规律,为治疗输尿管结石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0例新鲜成人输尿管经福尔马林固定,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输尿管各部平滑肌的形态及其分布规律,用测微计测量输尿管平滑肌的厚度和内径,并显微照相。结果输尿管起始部的平滑肌分4层,以环行肌为主,平滑肌最大厚度左侧1.59 mm,右侧1.51 mm;内径左侧最宽2.22 mm,右侧2.05 mm。腹段平滑肌较厚分3层,以环形肌为主,左侧最大厚度1.49 mm,右侧1.69 mm。小骨盆入口段输尿管处的平滑肌分为3层,其中大多为纵行肌。其左侧平滑肌最大厚度为2.38 mm,右侧为1.98 mm;输尿管内径左侧为2.11 mm,右侧为2.28 mm。盆段的输尿管有4层平滑肌,大多为纵行肌和环形肌,平滑肌最大厚度左侧1.69 mm,右侧1.58 mm。壁内段的平滑肌分3层,平滑肌最厚,左侧最大厚度3.18 mm,右侧3.21 mm,纵行肌最为发达,环形肌和尿道括约肌相联系。输尿管内径,左侧1.25 mm,右侧1.70 mm,本文讨论了输尿管平滑肌构筑与尿动力学的相互关系。结论输尿管结石崁顿下降困难主要原因可能与输尿管平滑肌的纵行肌和环形肌配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平滑肌构筑 尿动力学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矫治中扩弓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1
12
作者 马文盛 卢海燕 +2 位作者 董福生 胡骁颖 栗兴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23个测量项目,比较矫治前后的变化,并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疗程平均10.14个月,B组平均9.77个月(P>0.05)。Pancherz分析结果表明,A、B组上颌基骨分别前移2.99mm和3.33mm;A组下颌基骨后移0.07mm,B组下颌基骨前移0.80mm;A、B组前牙覆盖分别增加4.51mm和6.37mm,磨牙关系改善分别为4.97mm和4.73mm。以上项目除前牙覆盖的变化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A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前移了1.18mm,B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后移了1.20mm(P<0.05)。从2组矫治前后治疗变化量的比较来看,矫治后2组上颌前牙的唇倾度均有增加,但B组较A组增加更多(P<0.05)。结论对早期骨性Ⅲ类错采用前方牵引矫治,无论快速扩弓与否,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早期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机用器械联合超声冲洗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毒素的清除效果 被引量:23
13
作者 胡永青 李雅 +2 位作者 李淑娟 梁向阳 杨冬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研究镍钛机用器械联合超声冲洗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临床选择上颌前牙慢性根尖周炎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常规冲洗,B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无菌蒸馏水超声冲洗1min,C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3... 目的:研究镍钛机用器械联合超声冲洗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临床选择上颌前牙慢性根尖周炎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常规冲洗,B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无菌蒸馏水超声冲洗1min,C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3%次氯酸钠溶液超声冲洗1min,检测患牙机械预备、超声冲洗后根管内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3组患牙治疗前内毒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治疗后内毒素含量分别为(8.52±2.04)EU/mL,(1.61±0.41)EU/mL,(0.22±0.11)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机用器械联合超声冲洗对根管内毒素有良好的清除作用;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以3%次氯酸钠溶液超声冲洗1min对根管内毒素的清除效果优于无菌蒸馏水超声冲洗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洗 根管内毒素 根管消毒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4
作者 马文盛 刘健敏 +2 位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早期矫治 安氏Ⅱ类错袷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治疗实验性牙周炎的骨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冰 李淑娟 +3 位作者 杨冬茹 董福生 黄香河 李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大黄素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纯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N组)、牙周炎组(P组)、低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L组)及高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H组)。建立牙周炎动物模...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大黄素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纯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N组)、牙周炎组(P组)、低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L组)及高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H组)。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并按分组用药,分别于4、6、8周时处死动物,取上颌骨标本进行骨计量学观察。结果:PL组和PH组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和破骨细胞个数均明显小于P组,成骨细胞个数均明显大于P组(P<0.05)。结论:大黄素可抑制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并能促进牙槽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牙周炎 牙槽骨 附着丧失 骨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昊 侯亚丽 +2 位作者 李向军 董福生 林瑞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对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2种镇静方法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接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30)。P组:滴定法靶控... 目的对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2种镇静方法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接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30)。P组:滴定法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改良OAA/S评分3分时进行手术。PR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目标浓度为1 ng·mL-1,滴定法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改良OAA/S评分3分时进行手术。采用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评估2组患儿术中配合情况,记录2组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Narcotrend指数(NI),以及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及药物输注情况。结果 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PR组优于P组(P<0.05)。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PR组低于P组(P<0.05),心率、血压及NI值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和顺行性遗忘的发生率,PR组高于P组(P<0.05)。结论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和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这2种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在吸氧状态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优于异丙酚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镇静 多生牙 NARCOTREND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微动力系统应用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向军 张晓燕 +2 位作者 张晓 刘宇 张旭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比较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3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进行手术,比较2组间拔牙时间和术后肿胀、疼痛、... 目的:比较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3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进行手术,比较2组间拔牙时间和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神经损伤、邻牙损伤情况,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程度明显小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P<0.05),干槽症、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 高速气动外科手机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拔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愈合期施加载荷对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单丽华 周冠军 +2 位作者 栗兴超 郄会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在不同愈合时间施加载荷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方法将64枚微种植体以(12±1)N·cm扭力植入在8只Beagle犬的下颌牙槽骨上,实验组微种植体于植入后即刻及愈合1、3、8周时施加载荷0.98 N,持续10周,对照组不施...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在不同愈合时间施加载荷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方法将64枚微种植体以(12±1)N·cm扭力植入在8只Beagle犬的下颌牙槽骨上,实验组微种植体于植入后即刻及愈合1、3、8周时施加载荷0.98 N,持续10周,对照组不施加载荷,分别于植入后1、3、8、10周取材。测量两组微种植体的最大旋出扭力,以评价微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旋出微种植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种植体—骨界面的形态。结果实验组即刻载荷及愈合1、3、8周载荷的微种植体平均最大旋出扭力分别为4.10、4.25、2.42、4.42 N·cm,其中愈合3周的旋出扭力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愈合3周的旋出扭力亦明显低于其他组。实验组愈合3周微种植体的表面为编织骨样结构;而其他愈合时间施加载荷后,其表面多为板层骨样结构。结论微种植体植入后3周左右为稳定性危险期,此时施加载荷不利于微种植体的稳定。临床应选择微种植体的功能愈合期,即植入后即刻,或愈合1、8周后进行适度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载荷 骨整合 旋出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鼾器对无鼾正常年轻人上气道形态影响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美清 董福生 +6 位作者 宋任东 刘怀军 任贵云 黄勃源 雍平 马文盛 卢海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手段,研究无鼾正常人群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影像学变化,探讨阻鼾器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因机制及对其阻塞部位定位诊断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手段,研究无鼾正常人群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影像学变化,探讨阻鼾器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因机制及对其阻塞部位定位诊断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无鼾正常年轻人30例,在严格固位条件下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利用核磁共振设备的固有软件及特定公式进行测量和计算,分析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影像学变化。结果获得阻鼾器戴入前后上气道各段及周围组织形态的线距、面积和体积等各项测量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各段(鼻咽、腭咽、舌咽、喉咽)的平均截面积、最小截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上气道各段宽度增加;气道周围软组织形态改变,软腭最大面积、软腭厚度及软腭长度、舌体长度、舌体最大面积减小,舌体高度增加,舌体更直立,软腭前移。结论戴入阻鼾器后上气道大小和形状可发生改变,提示阻鼾器是治疗OSAS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阻鼾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鼾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蚀处理影响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边缘微渗漏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淑娟 郑游 +2 位作者 杨冬茹 黄香河 武明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楔状缺损 DYRACT 边缘微渗漏 复合体修复 酸蚀处理 光固化复合体 充填治疗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