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进中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1
作者 刘孟朝 《河北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资源环境 农业 土壤肥料研究所 微区试验 技术人员 学科带头人 科研机构 非营利性 在职职工 科研成果 平方 试验地 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2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2 位作者 孙世友 耿暖 王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763-13764,13784,共3页
河北省污水灌溉区普遍存在重金属累积现象,以镉累积较为普遍。阐述了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北省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典型蔬菜产区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累积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茹淑华 徐万强 +4 位作者 杨军芳 孙世友 赵会薇 张国印 王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2977-2982,共6页
目的了解蔬菜产区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累积状况。方法采用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北省5个典型蔬菜产区永年、藁城、定州、青县和玉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主要养分和重金属累积特征及相关性。结果不同蔬菜产区土壤主要养分和... 目的了解蔬菜产区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累积状况。方法采用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北省5个典型蔬菜产区永年、藁城、定州、青县和玉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主要养分和重金属累积特征及相关性。结果不同蔬菜产区土壤主要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参照HJ/T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土壤Cd的点位超标率为6.60%,其他元素均不超标。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之间多呈正相关关系。土壤Pb和Hg含量与种植年限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Pb和Hg的含量明显增加,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为菜田土壤环境安全考虑,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的环境安全阈值分别确定为30.86、1.99、2.89、0.248g/kg。结论通过对河北省典型蔬菜产区土壤各项土壤养分指标与土壤重金属镉含量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土壤主要养分的环境安全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 重金属 累积特征 相关性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农业灌溉水质监测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薇 陈丽莉 蔺文静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3期45-47,共3页
为及时掌握灌溉农业水环境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参照农田灌溉水质评价标准,分流域选取11个监测项目,对农业灌溉水质进行了连续2年的监测,采用污染指数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个别灌溉水质存在单项超标外,地表灌溉水、地下灌溉... 为及时掌握灌溉农业水环境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参照农田灌溉水质评价标准,分流域选取11个监测项目,对农业灌溉水质进行了连续2年的监测,采用污染指数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个别灌溉水质存在单项超标外,地表灌溉水、地下灌溉水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体而言,地表灌溉水、地下灌溉水水质完全符合农业灌溉水水质要求,灌溉用水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水质 河北省 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麦资源与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素丽 刘孟朝 彭青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在分析我国小麦生产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因子载荷矩阵理论,通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确定了影响小麦总产量的各因子及其影响权重。经研究认为,影响小麦产量的第一主因子为资源(科技)因子,主要是科技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等;第二主因子为投入(产... 在分析我国小麦生产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因子载荷矩阵理论,通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确定了影响小麦总产量的各因子及其影响权重。经研究认为,影响小麦产量的第一主因子为资源(科技)因子,主要是科技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等;第二主因子为投入(产出)因子,表现为价格、收益等;第三主因子为政策因子,包括政策虚拟变量、工农业商品比价;第四主因子为气候因子,主要为受灾比重的大部分信息。因而,要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必须遵循“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资源 综合生产能力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畜废弃物快速发酵智能装备及资源化利用模式
6
作者 王旭 袁兴茂 +3 位作者 冯佐龙 袁瑞江 卓栋 胡栋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9期6-6,共1页
我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巨大,每年产生畜禽粪便38亿吨,秸秆10亿吨,蔬菜尾菜4亿吨,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约着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小规模养殖场在畜禽养殖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大部分场舍地处人口密集区域,规模小、分布... 我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巨大,每年产生畜禽粪便38亿吨,秸秆10亿吨,蔬菜尾菜4亿吨,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约着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小规模养殖场在畜禽养殖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大部分场舍地处人口密集区域,规模小、分布广,一直是畜禽粪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改变养殖模式,研发应用粪污高效处理和还田利用装备和技术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发酵 养殖模式 农业废弃物 环境压力 畜禽养殖 畜禽粪污 研发应用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测绘技术在农业土壤管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冯晔 《河北农业》 2024年第10期36-37,共2页
现代测绘技术在农业土壤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准度,还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文章从农业土壤调查、规划、确权以及科研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的现代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更好地指导现代测绘技术... 现代测绘技术在农业土壤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准度,还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文章从农业土壤调查、规划、确权以及科研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的现代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更好地指导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为农业土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测绘技术 农业土壤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8
作者 王丽英 吴硕 +2 位作者 张彦才 李若楠 陈丽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2,共7页
蔬菜废弃物利用率低及不合理处置已成为限制蔬菜清洁生产的瓶颈,堆肥化处理是蔬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我国主要蔬菜废弃物的特点和性质,从堆肥方式、初始原料配制、接种技术、堆肥过程参数与调控、以及... 蔬菜废弃物利用率低及不合理处置已成为限制蔬菜清洁生产的瓶颈,堆肥化处理是蔬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我国主要蔬菜废弃物的特点和性质,从堆肥方式、初始原料配制、接种技术、堆肥过程参数与调控、以及堆肥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堆肥化 资源化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模式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51
9
作者 刘忠宽 曹卫东 +2 位作者 秦文利 智健飞 刘振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8-163,共6页
以玉米和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和不同减氮水平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土壤养分含量、玉米产量、苜蓿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大行距的加大,玉米行间和苜蓿带与玉米带间隔中部、底部... 以玉米和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和不同减氮水平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土壤养分含量、玉米产量、苜蓿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大行距的加大,玉米行间和苜蓿带与玉米带间隔中部、底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表现增大趋势,除T4处理外,其他处理的玉米行间中部、底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高于对照CK。间作处理的有机质、有机氮、速效氮较对照均成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越发明显,土壤有机质、有机氮、速效氮含量随玉米大行距的加大均成增加趋势。在保持单位面积株数相同的情况下,3个试验年份玉米籽粒产量均以T2处理最高,除T4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苜蓿产量随玉米大行距的加大均成增加趋势;3个试验年份单位面积纯收益均以T3处理最高,所有间作处理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对照。减氮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玉米减产,但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减氮所造成的减产幅度逐渐降低,到试验第3年,R1和R2处理的玉米产量与CK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第3年R1和R2处理的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紫花苜蓿 间作 模式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养分环境及小麦增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邢素丽 韩宝文 +1 位作者 刘孟朝 徐明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35-140,共6页
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生态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氮储量偏低,增产潜力下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进行小麦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对土... 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生态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氮储量偏低,增产潜力下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进行小麦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养分环境的培肥作用,优于化肥配合等养分含量的秸秆直接还田。相对不施肥的对照,不同肥力地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14.59%~19.2%、5.7%-14.81%、10.38%-24.30%、8.63%~10.89%、93.19%~107.24%、17.69%-55.18%,小麦产量增加75.64%~79.7%,增稳系数增加3.03—3.19。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一般施用量在化肥N210kg·hm^-2,P2O5 90kg·hm^-2,K2O 90kg·hm^-2,有机肥折合养分含量在N65k·hm^-2,P2O5 18kg·hm^-2,K2O5 6kg·hm^-2,有机C量1500—3000kg·hm^-2,可达到稳定增进土壤氮磷钾养分环境,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稳定增加小麦产量的积极培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施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环境 小麦 增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SPAD值用于不同品种夏玉米氮肥管理的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赵士诚 何萍 +3 位作者 仇少君 徐新朋 串丽敏 邢素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91-1098,共8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不同玉米品种及关键生育期间的SPAD值差异和基于相对SPAD阈值的氮肥管理对氮肥用量、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玉米各关键生育期的SPAD值开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不同玉米品种及关键生育期间的SPAD值差异和基于相对SPAD阈值的氮肥管理对氮肥用量、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玉米各关键生育期的SPAD值开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N 210 kg/hm2后不再显著增加;郑单958和冀农一号大喇叭口期的相对SPAD值与产量的关系符合线性加平台模型,其平台相对SPAD值分别为0.976和0.981;两玉米品种和不同生育期间的绝对SPAD值差异显著,利用相对SPAD值可消除品种和生育期间的SPAD值差异。玉米关键生育期追肥量和总施氮量均随预设相对SPAD阈值的增加而增加,基于相对SPAD阈值的氮肥管理能在保持高产的同时较农民习惯施肥显著降低氮肥用量、田间氮素表观损失和收获后土壤无机氮残留、提高氮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保持玉米高产高效的适宜相对SPAD阈值为0.95~0.98,此阈值管理下,郑单958和冀农一号的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没有降低,而氮肥用量降低了42%,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18.6、20.0个百分点和6.0、6.5 k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相对SPAD值 氮肥管理 营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氮肥用量对设施菜地硝态氮含量及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若楠 武雪萍 +4 位作者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孝兰 陈丽莉 翟凤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42-1651,共10页
【目的】滴灌施肥较传统施肥更为精准的将肥水输送至作物的根区,减少肥料的用量,降低土壤水分和养分深层渗漏带来的环境风险。本试验研究滴灌管理下不同氮肥(N)用量对设施菜地供氮能力及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条件... 【目的】滴灌施肥较传统施肥更为精准的将肥水输送至作物的根区,减少肥料的用量,降低土壤水分和养分深层渗漏带来的环境风险。本试验研究滴灌管理下不同氮肥(N)用量对设施菜地供氮能力及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条件下最佳施氮用量。【方法】采用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轮作,共设计4个化肥氮用量梯度(N_0、N_1、N_2、N_3,对应冬春茬黄瓜季施氮0、300、600、900 kg/hm^2;秋冬茬番茄季施氮0、225、450、675 kg/hm2)3年定位研究比较不同氮用量下0-100 cm土体硝态氮、电导率(EC_(5:1))、pH动态变化计算了各施氮水平下设施蔬菜生产的氮素表观平衡、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N_2和N_3处理0-100 cm土体硝态氮和盐分积累显著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由2008年黄瓜季季平均14.4~31.1和14.9~41.0 mg/kg增至2010年番茄季季均76.4~119.8和129.0~184.5 mg/kg,分别增加了1.9~5.1和3.5~7.7倍;两处理EC。分别由2008年黄瓜季季平均379.6~514.3和407.0~476.7S/cm增至2010年番茄季季平均663.0~1212.4和710.0~1359.6μS/cm分别增加了0.3~1.8和0.5~2.0倍。与N_2和N_3处理相比,N_1处理节氮50%~66.7%,经过三年的种植0-100cm土层季均硝态氮含量和EC_(5:1)分别下降了35.5%~67.4%和6.0%~25.2%,pH增加0.06~0.18,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9.0~13.8个百分点而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未有显著下降。【结论】温室滴灌冬春茬黄瓜一秋冬茬番茄经济施氮量分别为N 300和225kg/hm^2,既能保证3年5季蔬菜根层(0-60 cm)土层硝态氮处于相对适宜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施氮量 土壤硝态氮含量 EC5∶1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6
13
作者 崔斌 王凌 +4 位作者 张国印 孙世友 耿暖 茹淑华 陈贵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373-375,447,共4页
阐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及来源和危害,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优化滴灌肥水管理参数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若楠 黄绍文 +5 位作者 史建硕 王丽英 唐继伟 袁硕 任燕利 郭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0-1021,共12页
[目的]合理的滴灌肥水管理是提高番茄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本文研究了番茄不同生育阶段适宜的滴灌参数,为优化关键期肥水施用,确定简便量化滴灌方案,实现设施番茄肥水精量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作物为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品种... [目的]合理的滴灌肥水管理是提高番茄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本文研究了番茄不同生育阶段适宜的滴灌参数,为优化关键期肥水施用,确定简便量化滴灌方案,实现设施番茄肥水精量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作物为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品种为荷兰瑞克斯旺1404。灌水方式为滴灌,除基肥外,追肥随水滴施。试验设低量、中量、高量3个灌水量(分别以W1、W2、W3表示)和低量、中量、高量3个施肥量(分别以F1、F2、F3表示),共9个水肥组合处理。W2水量和F2肥量为滴灌番茄相对适宜水肥用量。在F2下,W1、W2、W3处理安装土壤水盐原位监测设备,实时监测0-100 cm土体水分变化。[结果]1)随着滴灌水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但品质显著降低,土壤养分呈现向深层迁移趋势。与W1处理相比,W2和W3处理总产量增加6.8%~12.0%,单果增重6.8%~8.6%,全株N、P2O5、K2O吸收量分别增加5.9%~11.7%、8.9%~20.3%、8.0%~8.3%,主根区0-40 cm土体开花至拉秧期间平均体积含水量增加3.5~5.9个百分点,但果实Vc含量降低4.6%~1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5.4%~9.7%,0 40 cm土体硝态氮残留量降低17.4%~37.6%,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降低16.5%~26.2%,而20 40 cm土层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5.0%~32.0%、4.3%~8.8%。2)随着滴灌施肥量的增加,冬春茬番茄产量略有提升,养分吸收量和表层土壤养分残留量显著增加,而果实硝酸盐、可滴定酸、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与F1处理相比,F2和F3处理总产量仅增加2.0%~3.1%,全株N、P2O5、K2O吸收量分别增加6.0%~14.7%、7.5%~15.7%、11.9%~19.7%,0-40 cm土体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残留量分别增加71.7%~218.9%、28.9%~57.6%、0.9%~11.3%。3)综合水肥效应,供试条件下W2F1处理能保证较高产量和较优品质,同时降低土壤养分残留,为较合理的肥水组合处理;若仅考虑产量效应,以W3F3处理最优。[结论]冬春茬番茄主根区0 40 cm土体相对含水量“适宜值”/“控制下限”在第1、2、3、4、5穗果座果时,分别为69%/62%、78%/67%、78%/67%、87%/77%、87%/77%;在第5穗果膨大至直径3~4 cm、6~7 cm及采收前三个时期,分别为87%/77%、69%/62%、56%/50%。第4穗果实形成期间(5月份),1~5穗果实同时膨大,此时滴灌肥水管理对产量的形成较为关键。在与供试条件相近的温室,推荐冬春茬番茄(保留5穗果实)在基施商品有机肥22.5t/hm^2基础上,开花期和果实形成期分别选择N-P2O5-K2O配比接近22 12 16和19 6 25的全水溶滴灌专用肥,从第1穗果开花至坐果开始滴灌肥水,10~12天滴灌1次,水量依次控制在90、195、195、270、270、270、195、120 m^3/hm^2,施肥量依次控制在37.5、75、75、75~150、75~150、75~150、75、75 kg/hm^2,定苗缓苗水按常规管理进行,能保证较高产量水平140~150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滴灌 水肥用量 土壤含水量阈值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丸粒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彦才 刘明分 李若楠 《作物研究》 200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种子丸粒化技术作为机械精量播种和作物高产的需要,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种子丸粒化技术因其具有防治病害促进作物生长、增强良种的抗逆性、提高种子质量及播种性能、实现精量播种、增产优质等优点,在当代农业中已成为种子处理研究的热点... 种子丸粒化技术作为机械精量播种和作物高产的需要,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种子丸粒化技术因其具有防治病害促进作物生长、增强良种的抗逆性、提高种子质量及播种性能、实现精量播种、增产优质等优点,在当代农业中已成为种子处理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种子丸粒化的类型、选料、生产工艺、特点等方面,叙述种子丸粒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丸粒化 研究进展 作物 选料 精量播种 种子 繁殖器官 填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调控氮素挥发和淋溶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强 李鸿雁 +3 位作者 衣文平 邹国元 李丽霞 孙世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0-1209,共10页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以尿素硝酸铵溶液为原料、聚氨酸为保护剂,复合抑制剂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为材料,开发出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1和YUL2),研究其对华北平原夏玉米追肥过程中的氨挥发和淋溶损失...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以尿素硝酸铵溶液为原料、聚氨酸为保护剂,复合抑制剂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为材料,开发出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1和YUL2),研究其对华北平原夏玉米追肥过程中的氨挥发和淋溶损失的调控效果。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追施尿素(CN)、优化追施尿素(CNU)、优化追施尿素硝酸铵溶液(UAN)、优化追施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1)和优化追施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2)。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相关指标变化,在夏玉米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后15d内进行田间原位连续动态观测氨挥发和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并在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清澈无杂质,流延后成膜表面光滑、致密,抑制剂在膜表面分布均匀;能谱测试膜层表面磷硫含量增高,证明复合抑制剂与尿素硝酸铵溶液达到有效融合。在同等优化施氮量下:与CNU相比, YUL1氨挥发总量显著降低19.3%, YUL2增加9.6%;与UAN相比, YUL1、YUL2分别显著降低57.3%和42.0%。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 YUL1和YUL2夏玉米季生长中后期0~20 cm土层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氮素含量水平,夏玉米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比CNU高46.0%和43.4%,比UAN高45.6%和44.7%;180~2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保证产量和净收益的同时,改性尿素硝酸铵肥料显著降低了氮素的氨挥发和淋溶损失浓度,尿酶抑制剂含量相对较高的YUL1抑制氨挥发的效果更好,硝化抑制剂含量相对高的YUL2硝态氮向下淋失的风险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抑制剂 尿素硝酸铵溶液 追施 氨挥发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凌 郝桂琴 +4 位作者 何玲 孙世友 耿暖 茹淑华 张国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564-566,共3页
综述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总体现状,详析了粮食、蔬菜、果品等主要农作物产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各种来源,并提出了综合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主要农作物产区 土壤重金属 现状 来源 防治对策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4 位作者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陈贵今 张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03-21006,共4页
[目的]调查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方法]2006~2010年连续5年在河北省11个地区采集2 550个地下水样品,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硝态氮含量。[结果]河北省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幅为0~203.06 mg/L,平均为8.02 mg/L。以不同作物种植... [目的]调查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方法]2006~2010年连续5年在河北省11个地区采集2 550个地下水样品,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硝态氮含量。[结果]河北省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幅为0~203.06 mg/L,平均为8.02 mg/L。以不同作物种植类型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10 mg/L)比较,春玉米>菜地>小麦玉米>其他>果树>棉花。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以及超标率随着地下水埋深加深而明显降低,埋深大于100 m地下水最好,30~100 m次之,最差的是地下水埋深小于30 m。[结论]按照我国饮用水标准,河北省地下水硝态氮超标率为9.37%,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低于5 mg/L的优良饮用水占总样品的57.69%,基本符合我国饮用水质量标准(Ⅲ类≤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硝态氮 含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二季作马铃薯养分管理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云马 张淑青 樊建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4期57-57,共1页
1马铃薯需肥规律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需肥量大的作物,养分平衡充足供应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必要因素。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大量、中量、微量营养均衡,土施、喷施立体配合的方式,根据马铃薯养分吸收规律进行养分综合管理。研究表明,河北... 1马铃薯需肥规律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需肥量大的作物,养分平衡充足供应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必要因素。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大量、中量、微量营养均衡,土施、喷施立体配合的方式,根据马铃薯养分吸收规律进行养分综合管理。研究表明,河北二作区每生产1000 kg马铃薯鲜薯,需要吸收N、P_(2)O_(5)、K_(2)O量分别为4.8 kg、1.1 kg、5.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营养 养分平衡 养分管理 需肥规律 需肥量 马铃薯 肥料配施 养分吸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肥料对河北省玉米的增产效果
20
作者 贾良良 杨云马 +1 位作者 杨军芳 黄少辉 《河北农业》 2020年第10期27-27,共1页
河北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4500万亩,面积占全国9.5%,总产量1600万吨。位居第三,总产占全国9.0%,位居第五。近年来,随着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玉米专用肥料的广泛应用,氮、磷、钾养分的平衡施用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生产... 河北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4500万亩,面积占全国9.5%,总产量1600万吨。位居第三,总产占全国9.0%,位居第五。近年来,随着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玉米专用肥料的广泛应用,氮、磷、钾养分的平衡施用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生产中逐渐向平衡施用的方向迈进,但是农田微量元素的缺乏逐渐成为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肥料 玉米专用肥 增产效果 玉米主产区 限制因素 平衡施肥技术 播种面积 平衡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