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四种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检测
1
作者 卢军霞 王娟 +3 位作者 郭姚蕊 秦建华 姜国均 张宁 《中国奶牛》 2025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区奶牛场隐性乳腺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通过采集河北省多地乳样共计865份,利用DHI数据监测和LMT(Lanzhoumastitis test)法试验进行分析筛选。以阳性乳样为研究对象,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PCR检测及分离菌的耐药性... 为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区奶牛场隐性乳腺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通过采集河北省多地乳样共计865份,利用DHI数据监测和LMT(Lanzhoumastitis test)法试验进行分析筛选。以阳性乳样为研究对象,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PCR检测及分离菌的耐药性测定。结果显示,DHI数据监测阳性率为23.47%,LMT检出率为23.93%,两种检测方法相符率达98.07%。不同地区乳样LM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石家庄26.00%、保定29.60%、邢台34.17%、沧州15.00%、廊坊18.00%、唐山20.00%、张家口18.89%、承德21.67%。从阳性样品中分离到致病菌472株,所占比率高的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绿脓杆菌。经过耐药性测定,敏感药物为头孢唑林、磷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呋喃唑酮、恩诺沙星。不同地区分离菌株对受试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率达55.72%。本研究旨在为河北省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为保证牛奶卫生质量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腺炎 病原分离鉴定 耐药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奶牛淘汰原因分析与建议
2
作者 杨青 朱云迪 +1 位作者 刘晓旺 姜国均 《中国奶牛》 2025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探究奶牛淘汰的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提高牛场生产效益。收集了河北省72家奶牛场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的116 289头奶牛生产记录资料,其中淘汰的奶牛12 367头。采用Excel和SPSS软件,以其中两个奶牛场为典型,统计分析不同淘汰... 为探究奶牛淘汰的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提高牛场生产效益。收集了河北省72家奶牛场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的116 289头奶牛生产记录资料,其中淘汰的奶牛12 367头。采用Excel和SPSS软件,以其中两个奶牛场为典型,统计分析不同淘汰原因与月龄、泌乳天数及胎次的关系。结果发现河北省奶牛淘汰的原因为低产,乳房类、繁殖类、消化类、肢蹄类、呼吸类疾病,及其他原因,其比例分别为33.4%、15.0%、14.9%、11.3%、10.9%、5.1%、9.4%。分析表明,各种原因不同程度影响了河北省的奶牛淘汰决策,其中低产、乳房类和繁殖类疾病是淘汰的主要原因。根据奶牛淘汰原因,本文为牛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供奶牛场饲养管理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淘汰原因 胎次 年龄 泌乳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物化学》BOPPPS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伟峰 李妍 +2 位作者 刘康平 张建楼 李俊杰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7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索BOPPPS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融入《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法]分析当前《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BOPPPS教学模式各环节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动... [目的]探索BOPPPS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融入《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法]分析当前《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BOPPPS教学模式各环节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融入不足、方式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完成了针对BOPPPS教学模式各环节的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88%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的融入增加了课堂趣味,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在《动物生物化学》BOPPPS教学模式下融入课程思政,要注重显性与隐性结合、适度、灵活等原则。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物化学 BOPPPS 课程思政 融合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两类奶牛场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玉杰 李莹洁 +2 位作者 王旭丹 梁春彩 刘聚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96,共10页
为研究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本试验从抗菌药物减量使用达标奶牛场和非达标奶牛场采集肛拭子样品,进行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耐药表型、基因型检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typing,MLST)。比较两类... 为研究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本试验从抗菌药物减量使用达标奶牛场和非达标奶牛场采集肛拭子样品,进行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耐药表型、基因型检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typing,MLST)。比较两类奶牛场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从174个肛拭子样品中分离到了173株大肠杆菌,达标场84株,非达标场89株,总体分离率为99.4%。耐药性检测发现,达标场和非达标场大肠杆菌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离株中共有23株大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多数五重及以上耐药菌株来自于非达标场。除QnrB基因达标场检出率高于非达标场外(P<0.05),两类奶牛场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MLST分型发现25种ST类型,其中20种为已知ST型,5种新ST型。达标场大肠杆菌的优势型为ST109型,非达标场大肠杆菌的优势型为ST10和ST1307型。奶牛场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基因型与ST型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部分地区腹泻犊牛源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玥 张学迪 +2 位作者 徐楷 王传文 秦建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7,共8页
为明确河北省部分地区大肠埃希氏菌携带的毒力因子情况及对药物的敏感度,更好地控制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导致的犊牛腹泻,从河北省部分地区(廊坊、定州、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的牛场采集了128份腹泻犊牛粪样,从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 为明确河北省部分地区大肠埃希氏菌携带的毒力因子情况及对药物的敏感度,更好地控制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导致的犊牛腹泻,从河北省部分地区(廊坊、定州、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的牛场采集了128份腹泻犊牛粪样,从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利用PCR对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的检测,并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12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128份腹泻犊牛粪便中分离到菌株125株,其中104株为大肠埃希氏菌。104株分离菌中61株携带毒力基因,毒力基因携带率为58.70%(61/104),毒力基因F17、Stx1、irp2、FyuA、STa、Stx2阳性率分别为17.31%、0.08%、24.04%、35.58%、10.58%、0.04%,未检测出K99、F41、LT和eaeA基因,部分大肠埃希氏菌携带多重毒力因子。16种耐药基因的检测显示aph(3'')-Ib、tetC、sul3、qnrA、qnrC、tetB、aac(6′)-Ⅰb、tetA、bla TEM、bla CTX-M、sul1、sul2、oqxA、oqxB、qnrS、qnrB阳性率分别为59.62%、26.0%、28.85%、0.05%、32.69%、29.81%、46.15%、48.08%、82.69%、78.85%、55.77%、74.04%、25.00%、30.77%、43.27%、0.07%。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104株分离菌耐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达86.62%,对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部分地区大肠埃希氏菌性犊牛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大肠埃希氏菌 毒力因子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健康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贾章迈 王佳宁 +4 位作者 张世伟 郭耀奇 周宇杰 张迪 李妍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9期23-23,共1页
1益生菌来源及用途,益生菌一词最早出自于希腊语,其意为“对生命有益”。即它们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定植于动物肠道、生殖系统内。这些微生物能产生多种对动物机体有益的物质,从而改善宿主的微生态平衡,并发挥益生作用。
关键词 微生态平衡 活性微生物 肠道健康 益生菌 动物肠道 动物机体 生殖系统 益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需求及就业前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爱 贾雪寅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66-66,共1页
动物医学专业是培育具有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兽医临床医疗、检疫、防疫、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发展提升空间较大,是一门朝阳专业。1动物医学专业介绍... 动物医学专业是培育具有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兽医临床医疗、检疫、防疫、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发展提升空间较大,是一门朝阳专业。1动物医学专业介绍动物医学就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以家畜、家禽、宠物等为研究对象,培育其动物医学技能的学科,属于农学范涛,一般学年为4~5年,毕业后得农学学士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专业 临床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就业前景 基础兽医学 宠物 复合型人才 农学学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兽医学课程教学谈大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浩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年第4期47-48,共2页
本文首先对在兽医学课程教学中获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当前兽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能够在... 本文首先对在兽医学课程教学中获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当前兽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能够在社会中稳步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学 课程教学 知识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部分地区太行鸡 ALV p27 抗原检测
9
作者 鲍佳茵 杨柳 +5 位作者 潘保革 陈松 刘华格 陈辉 王学静 陈立功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1期19-19,共1页
禽白血病(Avian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 virus,ALV)感染所致的具有肿瘤增生、免疫抑制等临床病症的多种传染性肿瘤疾病的统称。AL无商品疫苗和治疗有效药物,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禽白血病(Avian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 virus,ALV)感染所致的具有肿瘤增生、免疫抑制等临床病症的多种传染性肿瘤疾病的统称。AL无商品疫苗和治疗有效药物,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目前主要是通过筛选鸡群以淘汰阳性鸡来达到净化种群的目的。AL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分为A~K11个亚群,从鸡群分离到的ALV有A~E、J、K这7个亚群,其中A~DJ和K亚群ALV属于外源性病毒,E亚群ALV属内源性病毒。A、B、J亚群ALV(ALVA、ALV-B、ALV-J)在鸡群中最常见,其中ALVJ的致病力最强,传播范围最广,K亚群ALV(ALV-K)是我国地方品种鸡群中长期存在的外源性A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反转录病毒 抗原检测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免疫抑制 太行鸡 肿瘤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鸡场饮水中阴沟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检测
10
作者 马文静 吕青凡 +6 位作者 魏浩泽 吴溶育 李旋 王子悦 彭嘉峻 王学静 陈立功 《北方牧业》 2024年第23期10-10,共1页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CL)是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代表菌种,革兰染色阴性、兼性厌氧,通常不产生明显的荚膜、无芽孢,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水、泥土、植物、人和动物的粪便均可检出。阴沟肠杆菌作...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CL)是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代表菌种,革兰染色阴性、兼性厌氧,通常不产生明显的荚膜、无芽孢,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水、泥土、植物、人和动物的粪便均可检出。阴沟肠杆菌作为一种常见的医院与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体,可经皮肤、下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血液、肝移植术后感染形成肺炎、腹膜炎、心内膜炎、化脓性关节炎。据报道该菌还可自腹泻犊牛、猪、熊、肉种鸡、七彩山鸡、罗非鱼、罗氏沼虾、污水、污染的肉或水产品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关节炎 七彩山鸡 心内膜炎 罗氏沼虾 条件致病菌 肉种鸡 阴沟肠杆菌 肠杆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四逆汤缓解鸡冷应激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王韫 孙艳玲 +6 位作者 李云波 张娜 杜西翠 徐丹 黄芳 李丽敏 赵兴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0,共7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四逆汤缓解鸡冷应激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搜集附子、干姜和炙甘草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同时,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鸡冷应激的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在线作图...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四逆汤缓解鸡冷应激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搜集附子、干姜和炙甘草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同时,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鸡冷应激的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在线作图工具筛选出这些靶点的交集,并对共有靶点进行蛋白互作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1.1.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四逆汤缓解鸡冷应激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山奈酚、β-谷甾醇和异鼠李素,核心靶点包括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胱天蛋白酶3(CASP3)和白细胞介素6(IL-6)。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72个、细胞组分145个以及分子功能64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33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的结果进一步验证,四逆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活性良好,结果为四逆汤在缓解鸡冷应激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冷应激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多毒株重组PRRSV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12
作者 元娜 邵明珠 +4 位作者 吕凤霞 窦丽娜 李向清 赵宝凯 董世山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为了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遗传变异特性,本试验对来自山西省某猪场疑似感染PRRSV的母猪血清和仔猪肺脏组织样品进行PRRS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阳性肺脏组织样品研磨液接种于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将出现细... 为了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遗传变异特性,本试验对来自山西省某猪场疑似感染PRRSV的母猪血清和仔猪肺脏组织样品进行PRRS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阳性肺脏组织样品研磨液接种于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将出现细胞病变的PAMs进行有限稀释法纯化后用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利用逆转录PCR(RT-PCR)分段扩增分离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并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开放阅读框5(ORF5)基因和全基因组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非结构蛋白2(Nsp2)氨基酸特征及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分析。结果显示,qRT-PCR检测样品总阳性率为80%(16/20),从PRRSV阳性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PRRSV,命名为SXZY202301;分离毒株基因组全长15 021 bp,与NADC30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0.4%,在遗传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属于Sublineage 1.8;ORF5基因与IA/2014/NADC34毒株的ORF5基因高度相似,同源性达到了95.1%,在遗传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属于Sublineage 1.5;分离毒株与类NADC30毒株Nsp2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的131个氨基酸缺失的典型特征;重组分析结果显示,SXZY202301存在6个重组位点,是以类NADC30毒株为主要亲本,以JXA1毒株和类NADC34毒株为次要亲本的多毒株重组类毒株。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PRRSV的重组和演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分离鉴定 测序分析 遗传进化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奶牛乳房炎源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靳天雄 冯鸣鹊 +7 位作者 梁洪秀 刘康平 仝静迪 任美奕 姜国均 高健 刘明超 程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获得对奶牛乳房炎源性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本试验从山东省某大型奶牛养殖场采集饲料、垫料、奶杯内衬样本各6份,以及口腔、粪便、蹄部、乳头皮肤、乳头孔、鼻腔拭子样本各12份。利用MRS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 为获得对奶牛乳房炎源性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本试验从山东省某大型奶牛养殖场采集饲料、垫料、奶杯内衬样本各6份,以及口腔、粪便、蹄部、乳头皮肤、乳头孔、鼻腔拭子样本各12份。利用MRS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分离菌株种属,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对奶牛乳房炎源性肺炎克雷伯菌抑菌效果较好的LAB,分析LAB发挥抑菌作用的相关物质(有机酸、细菌素和过氧化氢),建立生长曲线,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从90份样本中共分离得到93株LAB,分别为魏斯氏菌属58株、明串珠菌属11株、乳杆菌属17株和乳球菌属7株;抑菌试验结果显示,3株LAB对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特性(抑菌圈直径>17 mm),分别为食窦魏斯氏菌SDS2.1(抑菌圈直径17.1 mm±1.2 mm),植物乳植杆菌SDN1.2(抑菌圈直径19.73 mm±0.93 mm)和弯曲广布乳杆菌SDN6.1(抑菌圈直径19.53 mm±0.15 mm);3株LAB在0~2 h处于迟滞期,食窦魏斯氏菌SDS2.1和弯曲广布乳杆菌SDN6.1在4~8 h处于对数生长期,12 h后进入平台期;植物乳植杆菌SDN1.2在4~10 h处于对数生长期,14 h后进入平台期。3株LAB的主要抑菌物质均为有机酸,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羧苄西林等13种常见抗生素敏感。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得到的3株LAB对奶牛乳房炎源性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作为防治肺炎克雷伯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肺炎克雷伯菌 乳酸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慈 毕莹莹 +2 位作者 何欣 赵兴华 马宁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该试验旨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提供菌种资源。从蛋鸡的混合粪便中分离出4株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BS-5、BS-10、BS-17和BS-19,研究其生长性能及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胃肠液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发现,4株菌在2~24 h内... 该试验旨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提供菌种资源。从蛋鸡的混合粪便中分离出4株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BS-5、BS-10、BS-17和BS-19,研究其生长性能及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胃肠液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发现,4株菌在2~24 h内均处于对数生长阶段。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试验结果为对照,耐酸性试验中,BS-5和BS-19的最适pH值均为6.0,存活率分别为105.26%和125.55%,但在pH 4.0及以下时,存活率皆为0。胆盐浓度为0.5%时,BS-19的存活率可达32.35%。4株菌在人工胃液中0 h时的存活率分别为0.62%、0.41%、0.25%、0.15%,在人工肠液中0 h时的存活率分别为0.22%、1.95%、0.10%、0.02%,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能力均较差。研究最终筛选出的BS-19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耐胆盐的能力较好,是潜在的益生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生长性能 微生态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1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王飞燕 刘超凡 +5 位作者 张亚楠 周晓甜 任静 袁晨 李潭清 宋勤叶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3452,共11页
旨在制备猪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IL-15-ELISA定量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猪IL-15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L-15,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重组蛋白,随后用其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在加强免疫后第3天,分离小... 旨在制备猪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IL-15-ELISA定量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猪IL-15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L-15,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重组蛋白,随后用其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在加强免疫后第3天,分离小鼠脾细胞,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对其分泌的IL-15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然后基于单克隆抗体建立IL-15夹心ELISA方法。结果显示:获得9株分泌抗IL-15 McAb的杂交瘤细胞(1E8、1F4、2D3、2C10、2F3、2D10、3F4、3D4、3D5),分泌的抗体均为IgG2bκ型。以制备的单抗2D10和2C10分别为捕获抗体及酶标抗体建立的夹心ELISA最低可检测31.25 ng·mL^(-1)的IL-15蛋白,与其它细胞因子或蛋白(IL-1、IL-2、IL-4、IL-6、IL-10、IL-12、Gzms-B、IFN-γ、TNF-α)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56%和3.39%。该夹心ELISA可定量检测血清、组织液和细胞培养物等样品中的IL-15。综上,成功制备了猪IL-15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定量检测IL-15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IL-15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IL-15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顾文源 张帅 +4 位作者 赵云环 李思琪 刘濮毓 范京惠 左玉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7-1294,共8页
为了解当前河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及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2年~2023年上半年于河北省不同规模养猪场采集的229份疑似PRRSV感染猪的组织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RRSV阳性率为17.9... 为了解当前河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及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2年~2023年上半年于河北省不同规模养猪场采集的229份疑似PRRSV感染猪的组织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RRSV阳性率为17.9%(41/229)。对鉴定的15株PRRSV ORF5基因进行测序、遗传进化分析、以及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显示,15株PRRSV ORF5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81.8%~99.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1.1%~100.0%;15株PRRSV均属于PRRSV-2型,其中的10株属于谱系1(Lineage 1),1株属于Lineage 5,4株属于Lineage 8;属于Lineage 5的HB-HD-2株为一株类RespPRRS MLV疫苗株。部分病毒株的GP5蛋白氨基酸序列毒力相关位点出现R13Q、R151I、R151K突变,属于Lineage 1的10株PRRSV GP5蛋白在诱骗表位出现V27A和V29A突变,在其它中和表位区及高变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显示,GP5蛋白在aa44~aa46、aa51~aa53位N-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在aa30~aa32、aa33~aa35、aa34~aa36和aa57~aa59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突变。以上结果表明,当前河北省PRRSV流行株复杂多样,Lineage 1 PRRSV(NADC30-Like、NADC34-Like)正成为优势病毒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本研究为掌握当前河北省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以及PRRS疫苗开发和防控提供了新数据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N-糖基化位点 GP5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昆虫杆状病毒flashBACTM表达系统表达鸭腺病毒3型Fiber-1蛋白
17
作者 肖雅清 孟凯 +4 位作者 董雯雯 袁小远 李桂明 刘明超 翟向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144,共6页
鸭腺病毒3型(DAdV-3)近些年来被多地报道,给我国的养禽业带来较大损失。纤突蛋白(Fiber)在介导鸭腺病毒感染和诱导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昆虫杆状病毒flashBACTM表达系统对DAdV-3的Fiber-1蛋白进行重组表达,获得目的蛋... 鸭腺病毒3型(DAdV-3)近些年来被多地报道,给我国的养禽业带来较大损失。纤突蛋白(Fiber)在介导鸭腺病毒感染和诱导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昆虫杆状病毒flashBACTM表达系统对DAdV-3的Fiber-1蛋白进行重组表达,获得目的蛋白。因该系统将LacZ基因整合到苜蓿银纹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重组后开启LacZ表达,其借助蓝白斑实现对阳性病毒的筛选,免除空斑筛选过程,大大节省实验时间;通过Western blot验证Fiber-1蛋白在昆虫Sf9细胞中成功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Fiber-1蛋白在DAdV-3感染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生物制品制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鸭腺病毒3型 蛋白表达 Fib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羽欣 李佳奇 +7 位作者 杨烨瑾 陈博超 陈欢 武侠均 杨子彤 张明达 崔欢 董世山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期37-37,共1页
1 TGEV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现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是一种可以引起猪急性、高度传染性胃肠炎的冠状病毒,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TGEV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28kb,编码... 1 TGEV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现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是一种可以引起猪急性、高度传染性胃肠炎的冠状病毒,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TGEV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28kb,编码4种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膜蛋白M、小包膜蛋白E、核衣壳蛋白N)和若干非结构蛋白。S蛋白是TGEV的主要抗原性蛋白,与病毒和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有关,是疫苗和诊断试剂的主要靶标。M蛋白主要参干扰素的诱导过程。E蛋白在病毒的出芽和组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蛋白能与病毒RNA结合,形成核衣壳结构进而保护病毒的基因组。TGEV于1946年首次在美国报道,此后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TGEV主要存在于猪的排泄物中,可通过空气、饲料、水源等多种途径传播,这导致了TGEV多以暴发形式出现,一旦有猪感染,很快会在猪群中迅速流行。此外,TGEV的传播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毒展现出了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显著耐受性,极大地增加了向新宿主传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膜蛋白M 核衣壳蛋白N RNA 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唐山市奶犊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19
作者 常丽云 刘志勇 +1 位作者 秦建华 赵月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13-4219,共7页
试验旨在掌握河北省唐山市13个县(市、区)奶牛场奶犊牛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流行状况,有效防控奶犊牛腹泻。采集唐山市不同地区38个奶牛场腹泻犊牛粪便样品788份,提取腹泻粪便样品中的基因组RNA。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 试验旨在掌握河北省唐山市13个县(市、区)奶牛场奶犊牛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流行状况,有效防控奶犊牛腹泻。采集唐山市不同地区38个奶牛场腹泻犊牛粪便样品788份,提取腹泻粪便样品中的基因组RNA。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基因、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VP6基因、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N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粪便样品中这3种基因,利用Excel 2007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混合感染病原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在采样范围内的788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中,BVDV、BRV和B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82%(235/788)、29.44%(232/788)和18.02%(142/788);在所有被检地区,滦南县BVDV感染率最高,阳性检出率为45.38%(59/130),汉沽区BRV和BCV感染率最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00%(22/40)和37.50%(15/40);从采样季节来看,春季、夏季和秋季BRV感染率最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71%(46/166)、39.58%(114/288)和19.89%(39/196),冬季则以BVDV感染为主,阳性检出率为52.17%(72/138);从混合感染情况来看,以BRV+BCV二重混合感染为主,感染率为8.37%(66/788)。河北省唐山市各地区腹泻犊牛群中均存在BVDV、BRV和BCV感染,以BVDV、BRV单一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犊牛 病毒性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牛轮状病毒(BRV) 牛冠状病毒(BCV)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Pose的羊只围产期行为识别方法
20
作者 孙思晗 孙小华 +2 位作者 王超 袁万哲 王福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8-268,共11页
在现代畜牧业中,自动化识别羊只围产期行为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生产异常,从而有效保障羊只健康、降低出生羊羔死亡率、提升繁殖效益。针对羊只围产期部分行为特征的高度相似以及羊只生产环境中存在复杂光照条件和背景干扰等问题... 在现代畜牧业中,自动化识别羊只围产期行为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生产异常,从而有效保障羊只健康、降低出生羊羔死亡率、提升繁殖效益。针对羊只围产期部分行为特征的高度相似以及羊只生产环境中存在复杂光照条件和背景干扰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8n-Pose关键点检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羊只围产期行为识别方法。首先,为提升关键点检测的精度,新增P2检测层,显著增强模型对小尺度特征的捕获能力,为复杂行为的关键点定位提供更精细的支持。其次,针对复杂环境中的特征表达问题,引入多尺度注意力模块(multi-scale attention block,MAB),以动态权重机制强化模型对全局与局部特征的交互建模能力,提升在复杂光照环境下的稳健性和泛化性能。此外,考虑到模型参数量较大导致部署困难,采用基于L1范数的剪枝策略,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参数压缩与冗余移除,既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又保证了高效性与模型性能的平衡。最后,基于改进模型精准提取12个关键点坐标信息后,结合5个关节角度、2对关键点相对位置以及关键点识别个数,构建包含32个行为特征向量的多维数据集,并将其作为输入传递至BP神经网络进行羊只围产期行为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在自建羊只围产期数据集上,改进的YOLOv8n-Pose模型检测羊只关键点较原模型平均精度值mAP50提升4.6个百分点,m AP50:95提升6.7个百分点。BP神经网络对羊只围产期行为进行分类,其F1分数达到95.7%。研究结果验证基于关键点的识别方法在复杂的围产期行为识别中具有明显优势,为畜牧业智能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YOLOv8n-Pose 关键点检测 围产期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