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2014年9月对河北威县棉花生长的调查
1
作者 刘玉春 孙红春 +3 位作者 李存东 刘兴利 潘秋艳 朱浩 《中国棉花》 2016年第7期8-12,共5页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花早衰;前茬为苜蓿的棉田由于苜蓿的固氮作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减缓棉花早衰的发生。棉花早衰在冠层上表现为株高降低、棉株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节数减少和最长果枝长度减小等方面,根系上表现为主根长和最长侧根长度变短、侧根数目变少,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本调查早衰棉田棉花主根长度和最长侧根长度分别降低9.7%和31%,一级侧根数减少36.4%。早衰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早衰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降低,起土棉田、复耕棉田和前茬棉花棉田棉花理论产量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分别低29.3%,13.2%和4.3%。本调查说明土壤养分状况变差是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棉田持续耕作可能造成棉花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早衰 土壤养分 根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亏缺对不同小麦品种矿质元素吸收分布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东晓 王红光 +5 位作者 张迪 赵国英 李浩然 贾彬 李雁鸣 李瑞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5-1484,共10页
在限制小麦灌溉面积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稳产促优,本文探讨了华北地区水分亏缺对不同小麦品种矿质元素吸收、分布特性及其与植株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关系。选用3个生态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旱品种‘沧麦6001’、丰水高产品种‘邯麦9’和多抗... 在限制小麦灌溉面积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稳产促优,本文探讨了华北地区水分亏缺对不同小麦品种矿质元素吸收、分布特性及其与植株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关系。选用3个生态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旱品种‘沧麦6001’、丰水高产品种‘邯麦9’和多抗超高产品种‘济麦22’),设置正常和水分亏缺两个水平的人工气候室箱体栽培试验,主要调查了小麦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积累量变化、分配比以及矿质元素变化对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矿质元素的含量和分配具有器官特异性,其中小麦叶片Ca、籽粒Cu和Zn、茎秆Na的含量、分配比最高;Fe含量、积累量及Fe分配比因品种、器官、水分差异而不同:正常水分下,‘沧麦6001’以茎秆、‘邯麦9’以叶片的Fe含量、分配比最高;‘济麦22’以茎秆和颖壳Fe含量较高,以叶片和颖壳Fe分配比较高。而水分亏缺下,‘沧麦6001’和‘邯麦9’Fe含量以籽粒最高,‘济麦22’以叶片最高;3品种Fe分配比均以籽粒最高。此外,水分亏缺增加了小麦籽粒Cu、Zn含量及分配比,籽粒Zn、Na和Ca积累量,显著增加‘沧麦6001’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以及‘济麦22’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而降低了‘沧麦6001’籽粒Mn、‘邯麦9’籽粒Cu和Mn、‘济麦22’籽粒Cu和Fe积累量以及‘邯麦9’水分利用效率、干物重、产量。综上,水分亏缺下,‘沧麦6001’更易高产高效,籽粒Fe含量增加,但需补充一定的Mn元素;‘济麦22’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产量未显著下降,需补充一定Fe元素保证品质;‘邯麦9’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下降,且籽粒中Cu和Mn积累下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Cu、Zn、Ca、Mn含量与干物重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调节作用,但未直接影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这可能与品种间差异及品种和水分互作影响有关。但矿质元素可能通过影响干物重间接调控水分利用效率的趋势是存在的,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态类型 水分亏缺 矿质元素 产量 器官分配比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和盐胁迫下棉种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茜 康西璐 +4 位作者 顾文哲 王晓丹 孙红春 李存东 刘连涛 《中国棉花》 2016年第12期11-15,20,共6页
探明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干旱和盐胁迫下棉种萌发能力的效应,可为提高棉花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以国欣棉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和盐胁迫处理,其中干旱胁迫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25,50,100,200 g·L^(-1))的PEG(聚乙二醇,... 探明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干旱和盐胁迫下棉种萌发能力的效应,可为提高棉花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以国欣棉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和盐胁迫处理,其中干旱胁迫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25,50,100,200 g·L^(-1))的PEG(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模拟,盐胁迫由不同浓度(0,150,200,250和350 mmol·L^(-1))的NaCl模拟。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均抑制棉种萌发。在25~100 g·L^(-1) PEG或150~350 mmol·L^(-1)NaCl胁迫下,外源NO能提高发芽率,显著提高棉种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200 g·L^(-1) PEG处理,NO会降低以上指标。本研究认为,在低程度干旱胁迫(25~100 g·L^(-1) PEG)及盐胁迫(150~350 mmol·L^(-1) NaCl)下,外源NO能够缓解其对棉种的损伤,提高棉种的萌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子萌发 一氧化氮 干旱胁迫 盐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旱碱地不同植棉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占彪 陈静 +4 位作者 刘连涛 孙红春 张永江 刘永平 李存东 《中国棉花》 2012年第12期14-18,共5页
以常规植棉为对照,在沧州市轻度(0.24%)和重度(0.47%)旱碱地条件下,研究了微沟覆膜、基质育苗移栽、晚春播短季棉植棉模式对棉花出苗率、成苗率以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旱碱地,与常规植棉相比,微沟覆膜下出苗率提高了19%,... 以常规植棉为对照,在沧州市轻度(0.24%)和重度(0.47%)旱碱地条件下,研究了微沟覆膜、基质育苗移栽、晚春播短季棉植棉模式对棉花出苗率、成苗率以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旱碱地,与常规植棉相比,微沟覆膜下出苗率提高了19%,现蕾期株高、茎粗、干物质分别提高了10.5%、6.9%、8.9%,铃重与产量分别提高了7.3%、8.1%,说明微沟覆膜通过集雨压盐,改善了棉花根区的生长环境,增强了棉苗素质,从而提高产量。在重度旱碱地,与常规模式相比,晚春播短季棉的出苗率提高了59.4%,产量提高了14.7%,说明晚春播短季棉在重度旱碱地具有较好的保苗效果及产量水平。基质育苗移栽处理在重度旱碱地移栽成活率只有15%,不适于重度旱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碱 棉花 微沟覆膜 育苗移栽 晚春播短季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根系原位观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5
作者 肖爽 刘连涛 +6 位作者 张永江 孙红春 白志英 张科 田士军 董合忠 李存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0-385,共16页
植物根系是固定植株、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作为连接植物体与土壤环境的枢纽,根系的发育状况直接关系着地上部分的形态建成。由细根及其根毛组成的微根系是根系功能的关键组织。由于土壤中根系的非直观性和根系自身的复杂立... 植物根系是固定植株、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作为连接植物体与土壤环境的枢纽,根系的发育状况直接关系着地上部分的形态建成。由细根及其根毛组成的微根系是根系功能的关键组织。由于土壤中根系的非直观性和根系自身的复杂立体构型,常规研究方法很难准确测定根系的变化动态。微根系原位观测技术、方法的出现为原位根系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手段。近年来,可用于观测微根系二维形态与立体构型的多种类型的原位生长系统、装置被研制出来,一些根系图像分析软件也不断开发和改进,大大提升了原位根系研究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几种用于原位微根系观测的装置和图像分析软件与计算方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与软件之间的优劣,指出原位观测研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期对后续植物微根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根系 原位观测 表型平台 分析方法 图像分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