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沱沱河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珉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8期94-95,共2页
气候因素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我国古代就有着"靠天吃饭"的说法,这个"天"就是指气候条件,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气候状况对于农业的发展仍然起着举足轻... 气候因素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我国古代就有着"靠天吃饭"的说法,这个"天"就是指气候条件,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气候状况对于农业的发展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气候条件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对农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影响 应对措施 沱沱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沱沱河区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玉琴 《种子科技》 2018年第4期110-110,共1页
牧草不仅会影响草原牧民正常生活,而且会保护环境,而不同气候条件会影响牧草生长情况及产量。重点分析了沱沱河区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
关键词 牧草 生长期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2020年乌兰县干旱灾害发生特点及其危险性评估分析
3
作者 白吉萍 李娜 +2 位作者 汪洪斗 袁世龙 沈菊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323-325,共3页
选取1978—2020年乌兰县基本气象站及茶卡基准气候站的降水量、气温、日照、风、相对湿度、蒸发量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研究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最长干旱日数、累计干旱强度,评估干旱灾害危险性,开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 选取1978—2020年乌兰县基本气象站及茶卡基准气候站的降水量、气温、日照、风、相对湿度、蒸发量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研究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最长干旱日数、累计干旱强度,评估干旱灾害危险性,开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乌兰县自东向西干旱危险性风险呈递减趋势,较高、高风险区位于乌兰县东部,中部为干旱危险性中等风险区,西部为干旱危险性低风险区,中低风险区占乌兰县大部分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乌兰县 干旱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观测时数的差异分析
4
作者 石铠豪 李积芳 +3 位作者 许学莲 李淑萍 汪洪斗 苗培林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92-95,共4页
利用格尔木国家基准气象站2020—2023年逐日日照时数,采用线性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格尔木市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2种观测仪器获取的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2023年为减少趋势。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年均... 利用格尔木国家基准气象站2020—2023年逐日日照时数,采用线性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格尔木市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2种观测仪器获取的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2023年为减少趋势。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年均日照时数比暗筒式日照计少1.0 h。春季和冬季日照时数随天数增加逐渐增大;夏季和秋季整体略呈减少趋势。1—8月暗筒式日照计日照时数大于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9—12月则相反。日照时数差值为-2.3~2.3 h;相对差值为-28.6%~70.5%。差值出现频率主要集中在[-1.0 h,0 h]和[0.1 h,1.0 h],相对差值出现频率主要集中在[10.1%,20.0%]和[-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 暗筒式日照计 观测时数 差异 格尔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县自驾游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5
作者 白吉萍 袁世龙 +2 位作者 李娜 乌云珠拉 汪洪斗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基于茶卡、金子海景区、哈里哈图景区及乌兰等站点2017—2022年间的旬、日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及日照时长,计算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着衣指数(ICL)、风寒指数(WCI),得出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并分析其年内变化... 基于茶卡、金子海景区、哈里哈图景区及乌兰等站点2017—2022年间的旬、日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及日照时长,计算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着衣指数(ICL)、风寒指数(WCI),得出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并分析其年内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乌兰县温湿指数呈上升趋势,表明气候舒适性增加,自驾游气候非常舒适期在7—8月,较舒适期在6、9月。乌兰县本站及金子海5、10月也处于较舒适期。哈里哈图舒适期仅分布于6—8月,比其余站点舒适期更短。(2)从风寒指数可知,乌兰县自驾游气候舒适期主要分布于4、5、10月,7、8月次之,且7、8月均往稍热的方向发展。(3)乌兰县着衣指数呈上升趋势,旅游气候舒适期为夏季6—8月,备用衣物为春秋季便服,但哈里哈图景区需备冬季常用服饰。(4)综合舒适指数与温湿指数、着衣指数的结果一致,乌兰县旅游气候舒适期分布于7—8月,此时乌兰县大部地区气候适宜,具有清凉型避暑自驾旅游气候条件,适合自驾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自驾旅游 乌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酸雨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烈福 宋玲玲 +6 位作者 蔡玉琴 李永格 吕越敏 袁瑞丰 桂娟 李宗杰 李宗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86-1393,共8页
通过对2010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长江源区402个降水样品的pH值、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以及降水量和风速的分析,特别是对14次酸雨事件的重点分析,运用HYSPLIT模型来探讨长江源区酸雨的来源。结果表明:(1)长江源区出现... 通过对2010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长江源区402个降水样品的pH值、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以及降水量和风速的分析,特别是对14次酸雨事件的重点分析,运用HYSPLIT模型来探讨长江源区酸雨的来源。结果表明:(1)长江源区出现了酸雨,且pH值小于6.5的降水占总降水次数的61.69%,长江源区已经受周边地区污染源的严重影响;(2)采样期间,长江源区的pH值的变化范围为4.0~8.57,平均值为6.37。EC的变化范围为5.2~124.4μs·cm-1,平均值为27.59μs·cm-1,pH值在四季中的大小顺序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EC的大小顺序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3)长江源区的酸雨主要受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影响,致使酸雨发生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工业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穿越青藏线的各种车辆的汽车尾气为长江源地区增加了额外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酸雨 后向轨迹 特征及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