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线仿真技术发展及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春 魏亚飞 张洪瑞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6期57-62,共6页
生产线仿真技术作为实现数字化工厂的关键技术,预先对生产制造过程评估及解决瓶颈问题,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阐述了生产线仿真的主要内容,回顾了生产线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生产线仿真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最... 生产线仿真技术作为实现数字化工厂的关键技术,预先对生产制造过程评估及解决瓶颈问题,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阐述了生产线仿真的主要内容,回顾了生产线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生产线仿真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生产线仿真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中进一步推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线 仿真 数字化工厂 航空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飞机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志仁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大型飞机数字化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并行协同技术、仿真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智能集成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飞机部件便捷传送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脉动线制造技术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保证大飞... 大型飞机数字化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并行协同技术、仿真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智能集成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飞机部件便捷传送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脉动线制造技术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保证大飞机数字化制造的每个环节高效、顺利地进行,从而保证大飞机研制和生产周期短、质量高、成本低。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了关键技术中技术要点和关键问题,对更好地开展大飞机数字化制造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飞机 数字化制造 协同仿真 数字化测量 柔性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数字化检测工艺分工技术研究
3
作者 屈力刚 孙业翔 +2 位作者 叶柏超 苏长青 杨野光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4期16-21,共6页
随着数字化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在数字化集成制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需求日益强烈。针对数字化检测过程中缺少较合理的检测工艺分工规划的现状,结合MBD技术,提出了基于MBD的数字化检测工艺分工的相关... 随着数字化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在数字化集成制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需求日益强烈。针对数字化检测过程中缺少较合理的检测工艺分工规划的现状,结合MBD技术,提出了基于MBD的数字化检测工艺分工的相关概念和关键技术。在考虑检测成本及检测时间为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根据检测变量构造检测工艺路线函数,实现了最优检测工艺路线的生成与检测工艺分工规划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 检测工艺 工艺分工 检测单元 检测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框类组件数字化制造方法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存 孟飙 梅中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9,共5页
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采用数字化制造方法具有很大优越性,本文论述了将MBD技术应用于框类组件的数字化制造中的方法,给出了框类组件的数字化协调路线以及MBD环境下的数字标工建立方法及应用方法,对提高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技术水平并显著... 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采用数字化制造方法具有很大优越性,本文论述了将MBD技术应用于框类组件的数字化制造中的方法,给出了框类组件的数字化协调路线以及MBD环境下的数字标工建立方法及应用方法,对提高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技术水平并显著缩短制造周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标工 MBD技术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随机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凌云 周帅 +1 位作者 孟伟琪 朴小东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0,共6页
针对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随机振动问题,建立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了随机振动均方根响应表达式.对航空导管进行有限元建模,在此基础上就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进行了模态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了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前6阶... 针对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随机振动问题,建立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了随机振动均方根响应表达式.对航空导管进行有限元建模,在此基础上就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进行了模态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了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前6阶振动频率、振型以及不同振动水平情况下航空导管应力和变形情况,提取记忆合金接头处等效应力功率谱响应.通过随机振动实验和经典冲击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同时也通过了经典冲击实验的考核,更加说明了工艺质量的可靠性.目前该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已应用于我国某机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航空导管 记忆合金 有限元分析 功率谱密度 经典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导管应力腐蚀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凌云 杨镇 +1 位作者 石绍秋 黄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2-65,共4页
针对无扩口航空导管应力腐蚀问题,通过自主研制的应力腐蚀装置,对1Cr18Ni9Ti无扩口导管模拟服役环境,根据规定安装拧紧力矩,施加外部弯曲应力,导管内部通入航空液压油进行应力腐蚀试验。在试验结束后编号为φ12 Y-2的导管表面产生了宏... 针对无扩口航空导管应力腐蚀问题,通过自主研制的应力腐蚀装置,对1Cr18Ni9Ti无扩口导管模拟服役环境,根据规定安装拧紧力矩,施加外部弯曲应力,导管内部通入航空液压油进行应力腐蚀试验。在试验结束后编号为φ12 Y-2的导管表面产生了宏观腐蚀坑,其它无扩口导管无任何破坏和泄露通过考核。对产生腐蚀坑的无扩口导管打磨抛光后进行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裂纹发生在应力集中区域导管与接头连接的密封位置,裂纹沿晶界进行,穿过多个晶粒,最终导致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无扩口导管 金相组织 应力集中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热处理与各向异性研究
7
作者 李长富 钱鑫 +2 位作者 杨光 任宇航 王向明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究各向异性随热处理改变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组...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究各向异性随热处理改变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组织中原始β晶粒形状与初生α相(α_(p)相)的尺寸形貌受热梯度影响较大,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使沉积态试样室温拉伸性能出现各向异性,在垂直沉积方向(X向)上的抗拉强度相比沉积方向(Z向)上的高7.3%,屈服强度高5%、而伸长率则低32.4%。低温退火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较小,仅塑性的各向异性有所降低;高温退火后α_(p)相长宽比差异程度降低,室温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随之降低;固溶时效后析出的次生α相(α_(s)相)使合金强化机制发生改变,且α_(s)相无明显的择优析出生长,使得强度提高的同时其室温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趋于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TB6钛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表面强化TC4钛合金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8
作者 王哲峰 卢吉辰 +1 位作者 韩劲 陈梦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在用电磁脉冲进行TC4钛合金表面强化的过程中,由于电压过高导致线圈破裂,或者电能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和热能等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使得钛合金表面硬度很难快速达到最佳效果。为有效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响应面优化和中心复合法对... 在用电磁脉冲进行TC4钛合金表面强化的过程中,由于电压过高导致线圈破裂,或者电能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和热能等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使得钛合金表面硬度很难快速达到最佳效果。为有效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响应面优化和中心复合法对电磁脉冲强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将施加电压、冲击次数、零件形状作为因素,分别设施加电压为5000、6000、7000 V,冲击次数为5、10、15次,零件形状为轧制平面、车削圆面和铣削平面。通过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电压为5790 V、冲击次数为12次、材料形状为铣削平面电磁脉冲表面强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型 电磁脉冲 表面硬度强化 TC4钛合金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洪明 于皓同 +2 位作者 周松 安金岚 王澜斌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退火处理后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的基材区为α相与β相的双态组织,热影响区为异质结构,修复区为网篮组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退火处理...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退火处理后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的基材区为α相与β相的双态组织,热影响区为异质结构,修复区为网篮组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退火处理后试件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930℃/1 h热处理后的试件获得塑性与强度最优匹配,其抗拉强度为971 MPa,伸长率为8.4%,其韧窝明显变大变深。通过DIC全场应变手段分析发现,经不同退火处理后的试样均断裂在激光修复区,修复区决定整体修复试样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处理 激光沉积修复技术 TA15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铝合金预腐蚀疲劳寿命退化规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松 谢里阳 +1 位作者 回丽 王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9-973,989,共6页
航空铝合金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因腐蚀损伤而导致疲劳断裂问题,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及疲劳寿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预腐蚀损伤对2xxx铝合金在不同应力比下疲劳寿命的影响,探讨了预腐蚀损伤对疲劳裂纹萌生扩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预腐蚀... 航空铝合金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因腐蚀损伤而导致疲劳断裂问题,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及疲劳寿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预腐蚀损伤对2xxx铝合金在不同应力比下疲劳寿命的影响,探讨了预腐蚀损伤对疲劳裂纹萌生扩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预腐蚀损伤对2xxx铝合金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显著,材料的疲劳性能随着腐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同时建立了预腐蚀损伤对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系数C-T-R模型,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系数C随着预腐蚀时间的增加或者应力比R的增加而变大.断口分析表明,预腐蚀损伤的存在导致裂纹萌生寿命大大缩短,裂纹萌生由单源转变为多源,并且均萌生于腐蚀坑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预腐蚀损伤 腐蚀坑 疲劳寿命 C-T-R模型 断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边倒角和预腐蚀作用下航空铝合金疲劳性能及断裂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松 王磊 +3 位作者 马闯 杨林青 许良 回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103,共6页
基于航空铝合金带孔结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因腐蚀损伤而导致疲劳断裂问题,通过对未腐蚀和预腐蚀24h后的7075铝合金双孔未倒角和双孔倒角试样进行疲劳实验研究,分析腐蚀预损伤和孔边倒角对试件疲劳性能的影响及疲劳断裂特性差异。结果表... 基于航空铝合金带孔结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因腐蚀损伤而导致疲劳断裂问题,通过对未腐蚀和预腐蚀24h后的7075铝合金双孔未倒角和双孔倒角试样进行疲劳实验研究,分析腐蚀预损伤和孔边倒角对试件疲劳性能的影响及疲劳断裂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腐蚀预损伤对7075铝合金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显著,双孔未倒角和倒角试样预腐蚀24h后试样中值疲劳寿命比未腐蚀试样最大下降了31.74%和26.92%;孔边倒角对材料疲劳寿命有一定的影响,未腐蚀和预腐蚀24h孔边倒角试样中值疲劳寿命比未倒角试样最大下降了28.02%和15.36%,主要原因是由于孔边倒角过程中产生加工刀痕,引入了"预损伤",且倒角后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变多,导致材料发生疲劳断裂的概率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孔边倒角 腐蚀预损伤 腐蚀坑 疲劳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钛合金Ti6Al4V的三维铣削加工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明海 李世永 +1 位作者 王京刚 高蕾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6-1039,共4页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三维铣削仿真对于改善工艺参数、实现高效高质加工具有重要意义。以Ti6Al4V为工件材料,建立了接近实际铣削加工的有限元模型,成功模拟了切屑的形成过程,模拟的切屑形态与真实切屑形态相似;根据应力与温度分布云图对工...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三维铣削仿真对于改善工艺参数、实现高效高质加工具有重要意义。以Ti6Al4V为工件材料,建立了接近实际铣削加工的有限元模型,成功模拟了切屑的形成过程,模拟的切屑形态与真实切屑形态相似;根据应力与温度分布云图对工件的应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应用所建模型模拟了不同铣削速度时的3个方向切削力,分析了模拟结果,并进行了与模拟同样条件的测铣削力实验。通过对比切削力的模拟值与实验值,验证了铣削模型的正确性,此模型可用于优化铣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铣削 有限元 切屑形态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铝合金腐蚀坑当量化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回丽 于翔 +2 位作者 许良 周松 王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233-2236,2243,共5页
针对2系列预腐蚀损伤航空铝合金材料进行腐蚀坑当量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预腐蚀条件下,疲劳裂纹起始于腐蚀坑底部并呈辐射状向内扩展,降低了材料裂纹萌生寿命。因此,忽略裂纹成核阶段,提出了一种根据面积等效原理将腐蚀坑当量化成半... 针对2系列预腐蚀损伤航空铝合金材料进行腐蚀坑当量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预腐蚀条件下,疲劳裂纹起始于腐蚀坑底部并呈辐射状向内扩展,降低了材料裂纹萌生寿命。因此,忽略裂纹成核阶段,提出了一种根据面积等效原理将腐蚀坑当量化成半椭圆表面裂纹的当量化处理方法,直接计算材料的疲劳寿命,并利用NASGRO软件验证了腐蚀坑当量化以及基于断裂力学预测材料疲劳全寿命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复杂结构件的寿命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腐蚀 腐蚀坑 当量化技术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工艺全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制造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飙 闫亚军 吴正亮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6,86,共6页
基于模型定义的三维可视化制造技术是现代航空数字化制造中的一种新兴技术,也是未来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三维工艺设计、工艺仿真等系统的集成,完成对设计仿真阶段产生的指令、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并通过与生产制造执... 基于模型定义的三维可视化制造技术是现代航空数字化制造中的一种新兴技术,也是未来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三维工艺设计、工艺仿真等系统的集成,完成对设计仿真阶段产生的指令、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并通过与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集成,将已完成的工艺设计信息传递到生产现场,实现可视化装配,打通了基于模型定义的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及现场可视化装配的技术路线。解决了难以从传统二维图样中获取数字化加工信息的难题,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总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工艺 全信息模型 现场可视化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激光热处理辅助充液成形航空口框类零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玲 张晓嵩 +1 位作者 赵天章 金龙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7,共5页
主要研究了某航空口框零件的局部激光热处理辅助充液成形技术。含有局部加强筋包的口框类零件在传统的落压或者充液成形中非常容易出现如局部破裂和不贴模等缺陷,利用有限元软件Dynaform模拟仿真了该口框类零件的充液成形过程,根据成形... 主要研究了某航空口框零件的局部激光热处理辅助充液成形技术。含有局部加强筋包的口框类零件在传统的落压或者充液成形中非常容易出现如局部破裂和不贴模等缺陷,利用有限元软件Dynaform模拟仿真了该口框类零件的充液成形过程,根据成形极限图准确预测了缺陷出现的位置,深入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局部激光热处理对易开裂区域进行处理的新方法,达到局部硬化的目的,并提高易开裂区域的抗变形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局部硬化的方法可以有效增加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和减轻局部的过度减薄,成形试验表明该局部激光热处理辅助充液成形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缺陷的出现,成功成形了航空某口框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激光热处理 充液成形 局部硬化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5A02铝合金T型三通管翻边电磁成形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雪山 尹延广 赵天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29,共6页
基于高应变速率有利于提高铝合金成形极限和降低回弹量的原理,利用电磁成形工艺成形了航空5A02铝合金T型三通管(导管Φ50 mm×1 mm,三通Φ32 mm)。首先,利用高速拉伸机测试了5A02铝合金O态的动态力学行为,明确了应变速率对塑性的影... 基于高应变速率有利于提高铝合金成形极限和降低回弹量的原理,利用电磁成形工艺成形了航空5A02铝合金T型三通管(导管Φ50 mm×1 mm,三通Φ32 mm)。首先,利用高速拉伸机测试了5A02铝合金O态的动态力学行为,明确了应变速率对塑性的影响;其次,设计了翻边坯料的预制孔形状和尺寸;最后,设计了翻边电磁成形模具和芯轴,经过试验获得了T型三通管翻边电磁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线圈由尺寸为Φ3 mm×7 mm的铜线绕制而成(共9匝),放电能量为20 k J,峰值电流为80 k A,频率为5.73 k Hz;通过对成形件的检测发现,贴模间隙均小于0.2 mm,减薄率小于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2铝合金 电磁成形 T型三通管 翻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工艺数字样机定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飙 曲学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对航空制造业设计制造与分离的现状来说,工艺设计是设计意图真正传递到制造过程的重要手段。设计部门发放的工程数据中隐含了部分工艺信息,必须与制造厂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在生产之前规划和评价工艺过程。因此,在系统的研究工艺数字样... 对航空制造业设计制造与分离的现状来说,工艺设计是设计意图真正传递到制造过程的重要手段。设计部门发放的工程数据中隐含了部分工艺信息,必须与制造厂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在生产之前规划和评价工艺过程。因此,在系统的研究工艺数字样机的完整概念、内容及其数据组织方式之后,给出其设计域和制造域详细创建过程。最后,针对航空制造论述了基于工艺数字样机的计划编制、下发、执行和检验的生产闭环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数字样机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加工工时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志仁 林晓磊 +1 位作者 尹海军 孟祥韬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了便于实现零件制造过程中加工工时的定额计算与管理,提出了一种以CATIA软件为平台,面向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基于三维数字化模型的零件加工工时计算方法。该方案在CATIA环境下实现,通过提取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构树中的零件加工工艺信息,... 为了便于实现零件制造过程中加工工时的定额计算与管理,提出了一种以CATIA软件为平台,面向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基于三维数字化模型的零件加工工时计算方法。该方案在CATIA环境下实现,通过提取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构树中的零件加工工艺信息,识别并提取三维模型下零件的加工特征,获得相对应的加工工艺数据信息,与已经建立的零件工时给定原则进行匹配计算,从而得到基本作业时间,达到了简化工时计算,快速掌握工时的目的,从而建立一套快速获取零件加工工艺信息和工时计算的软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过程 三维数模 数字化制造 工时定额 CA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三维设计的航空紧固件信息表达
19
作者 郭建烨 辛宇娟 +1 位作者 屈力刚 杨野光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20期101-104,共4页
MBD模型将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信息集成化,成为全三维设计过程准确、实时、可追溯到单一数据源,实现三维数字化制造、装配无纸化。占飞机整体零件数量半数以上的紧固件,种类繁多、造型复杂。针对紧固件信息设计、装配效率、准... MBD模型将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信息集成化,成为全三维设计过程准确、实时、可追溯到单一数据源,实现三维数字化制造、装配无纸化。占飞机整体零件数量半数以上的紧固件,种类繁多、造型复杂。针对紧固件信息设计、装配效率、准确率低的特点,提出了基于MBD的航空紧固件3D点线表达方式,分析航空紧固件及其相关信息的结构化管理组织方式,设计人员综合考虑零部件位置、载荷要求、变形程度等因素,确定紧固件型号,形成以3D点线形式表达紧固件并可直接交付装配部门的装配文件,使紧固件装配设计流程正规化、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 航空紧固件 装配信息 单一数据源 全三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预测及控制方法研究
20
作者 杨光 李昕彤 +2 位作者 王雨时 任宇航 王向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23,共10页
针对激光沉积制造(LDM)成形零件表面粗糙度高、成形质量差,以及打印后必须进行机加工等后处理的问题,自主搭建成形平台,使用“小光斑、小层厚、小粉末粒径”的工艺方法打印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薄壁零件,并考虑熔道搭接、层间抬升量及成... 针对激光沉积制造(LDM)成形零件表面粗糙度高、成形质量差,以及打印后必须进行机加工等后处理的问题,自主搭建成形平台,使用“小光斑、小层厚、小粉末粒径”的工艺方法打印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薄壁零件,并考虑熔道搭接、层间抬升量及成形角度的影响,基于增材制造分层切片原理,给出了不同几何特征下典型薄壁零件的理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打印薄壁零件对其进行三维共聚焦观测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测量验证了所提出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沉积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沉积制造(LDM) TI-6AL-4V 薄壁件 表面粗糙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