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衍生燃料焚烧污染物排放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延吉 邹科威 +3 位作者 姜璐 李润东 池涌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54-1259,共6页
为了高效地利用源头分类提质的生活垃圾制备的衍生燃料,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和流化床焚烧实验对比研究物料配比、焚烧温度对焚烧垃圾衍生燃料过程中CO、SO2、NO、HCl的排放特性影响.结果表明:RDF中随着塑料质量分数的增加,CO质量浓... 为了高效地利用源头分类提质的生活垃圾制备的衍生燃料,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和流化床焚烧实验对比研究物料配比、焚烧温度对焚烧垃圾衍生燃料过程中CO、SO2、NO、HCl的排放特性影响.结果表明:RDF中随着塑料质量分数的增加,CO质量浓度减少而NO质量浓度增多,SO2质量浓度增加缓慢到35%塑料时趋于平缓,含塑料质量分数为10%的RDF时HCl质量浓度最低,为2.60mg/m3,塑料质量分数从35%增至45%时,HCl质量浓度增幅较大,从6.58mg/m3增加到10.21mg/m3;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CO质量浓度明显降低,当升至850℃时排放质量浓度基本不变,NO质量浓度增加较大,SO2质量浓度升高缓慢,达到850℃时NO质量浓度随温度的升高基本不变,HCl质量浓度有增大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衍生燃料 源头分类提质 ASPEN Plus模拟 流化床焚烧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垃圾衍生燃料热解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延吉 姜璐 +4 位作者 邹科威 赵宁 李玉龙 李润东 池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37-1643,共7页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垃圾衍生燃料(RDF)建立热解反应模型,得出RDF各热解产物产率及气体体积分数.在高温管式炉中进行RDF热解实验,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出各气体体积分数.将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增加,...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垃圾衍生燃料(RDF)建立热解反应模型,得出RDF各热解产物产率及气体体积分数.在高温管式炉中进行RDF热解实验,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出各气体体积分数.将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增加,热解液和热解气产率增大,半焦产率下降H2体积分数增加,CO2体积分数下降;与添加废石灰的RDF相比,添加污泥的RDF热解液和半焦产率更低,热解气产率更高;生物质质量分数下降,CO2体积分数下降;与添加废石灰RDF相比,添加污泥的RDF的CO2体积分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衍生燃料 ASPENPLUS 反应模拟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头提质的可燃固体废物流化床气化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延吉 于梦竹 +1 位作者 李润东 池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91-2098,共8页
采用流化床对源头提质的可燃固体废物进行气化实验研究,研究反应温度和空气当量比(ER)对燃气组分变化和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升高,H2和CO体积分数也随之升高,而CO2和CH4体积分数随着气化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 采用流化床对源头提质的可燃固体废物进行气化实验研究,研究反应温度和空气当量比(ER)对燃气组分变化和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升高,H2和CO体积分数也随之升高,而CO2和CH4体积分数随着气化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空气当量比增大,CO2体积分数也随之增加,而H2和CH4体积分数随着空气当量比增大而减少;气化气可燃成分中的CO体积分数最高,H2和CH4体积分数次之;气化气低位热值随着气化温度升高和空气当量比增大而降低,而气化效率随着气化温度升高和空气当量比增大而降低;气化气产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空气当量比增大而增大。典型组分气化的最优工况如下:空气当量比为0.4,温度为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分类提质 可燃固体废物 流化床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值垃圾制备RDF成型特性及可行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延吉 张伟 +4 位作者 宋政刚 邹科威 李润东 池涌 李志达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6-119,128,共5页
为高效能源化处理城市废物,文章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分质收集、分别处理、以废治废的新理念,即将高热值垃圾与其它废物联合制取RDF(垃圾衍生燃料)为工业应用提供能源;研究不同水分含量、不同塑料含量及不同附加物(生物质)对RDF成型... 为高效能源化处理城市废物,文章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分质收集、分别处理、以废治废的新理念,即将高热值垃圾与其它废物联合制取RDF(垃圾衍生燃料)为工业应用提供能源;研究不同水分含量、不同塑料含量及不同附加物(生物质)对RDF成型特性的影响,对RDF制取过程进行部分能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塑料含量增加RDF颗粒热值明显增大,但颗粒变得松散易破碎,堆积密度和颗粒长度降低,塑料含量小于50%为宜;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热值有下降趋势,但利于颗粒压缩成型,堆积密度和颗粒长度降低,含水率控制在10%~14%时,颗粒成型效果较好;锯末作为辅料制备的RDF成型效果比秸秆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衍生燃料 高热值垃圾 分质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衍生燃料富氧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延吉 姜璐 +3 位作者 赵宁 李玉龙 李润东 池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4-318,共5页
为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直接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将城市生活垃圾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在高温管式炉内进行富氧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比例增加,燃烧过程中NOx浓度增大;氧浓度增加,NOx浓度增大;但纯氧条件下RDF燃烧,NO... 为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直接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将城市生活垃圾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在高温管式炉内进行富氧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比例增加,燃烧过程中NOx浓度增大;氧浓度增加,NOx浓度增大;但纯氧条件下RDF燃烧,NOx浓度大大降低.塑料比例增加,燃烧过程中SO2浓度增大;氧浓度增加,SO2浓度降低.当氧浓度为80%时,CO浓度相差不大,纯氧时,塑料比例增大,CO浓度减小;氧浓度增大,CO浓度呈减小趋势,纯氧时CO浓度最小.NOx、SO2、CO的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说明RDF富氧燃烧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衍生燃料 富氧燃烧 污染物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衍生燃料流化床焚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延吉 姜璐 +3 位作者 邹科威 李润东 池涌 岑可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50-2358,共9页
为解决直接焚烧生活垃圾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将城市生活垃圾源头提质后制成RDF燃料,在流化床内焚烧以研究气态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RDF中随塑料比例增加,CO质量浓度减少,SO2质量浓度缓慢增加,当RDS燃料质量分数为35%时,SO2质量... 为解决直接焚烧生活垃圾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将城市生活垃圾源头提质后制成RDF燃料,在流化床内焚烧以研究气态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RDF中随塑料比例增加,CO质量浓度减少,SO2质量浓度缓慢增加,当RDS燃料质量分数为35%时,SO2质量浓度趋于平缓,NO质量浓度先急剧升高,当RDF燃料质量分数为35%时,NO质量浓度趋于平缓;随床温升高,CO质量浓度明显降低而NO质量浓度增加,SO2质量浓度缓慢增长至850℃时基本不变;CO质量浓度随炉膛出口氧质量分数增大逐渐减少;SO2和NO质量浓度逐渐升高;随废石灰添加量增加,SO2的脱除效果较好,CO排放质量浓度呈略微减小的趋势,NO质量浓度增加显著。NOx,SO2和CO的质量浓度均远低于国家标准。最佳污染控制工况为:含25%~35%塑料RDF,床温为850℃,炉膛出口氧质量分数为11%,Ca O质量分数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衍生燃料 源头分类提质 流化床焚烧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衍生燃料热解半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延吉 宋政刚 +3 位作者 赵宁 李润东 冯磊 池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7,共4页
较低的二次污染物排放和较高的能源回收率使得垃圾热解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剩余垃圾压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后,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RDF热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RDF中添加塑料、CaO以及DHC-32有利于热解温度的提... 较低的二次污染物排放和较高的能源回收率使得垃圾热解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剩余垃圾压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后,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RDF热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RDF中添加塑料、CaO以及DHC-32有利于热解温度的提升,可以明显改善燃料热解反应的进行和热解效果,同时半焦中K和Na的含量随试验条件的改变变化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衍生燃料 热解 半焦 特性 K含量 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河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延吉 宋政刚 +4 位作者 李润东 冯磊 杨天华 魏砾宏 韩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4,128,共5页
通过监测蒲河水质的部分指标,包括底泥的pH、有机质含量、重金属(主要铜、锌、铅、铬、镉)等,使用OPT-MA3000全谱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蒲河水体底泥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底泥中有机质... 通过监测蒲河水质的部分指标,包括底泥的pH、有机质含量、重金属(主要铜、锌、铅、铬、镉)等,使用OPT-MA3000全谱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蒲河水体底泥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底泥中有机质含量比较低;蒲河水体底泥状况属于污染严重级别;Cr的污染明显超标;蒲河水体底泥受到了Cr、Pb、Zn、Cu这4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污染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头提质制备RDF物料性质变化及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延吉 邹科威 +3 位作者 姜璐 李玉龙 李润东 池涌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74,共6页
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会导致后续处理难度大、资源化利用率低。本文以江苏省甪直镇为研究试点,提出了源头提质的垃圾分类方法与技术,将垃圾按质分为干、湿两类分别收集处理,湿类采用厌氧处理工艺,干类采用机械分选筛选出高热值组分并进... 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会导致后续处理难度大、资源化利用率低。本文以江苏省甪直镇为研究试点,提出了源头提质的垃圾分类方法与技术,将垃圾按质分为干、湿两类分别收集处理,湿类采用厌氧处理工艺,干类采用机械分选筛选出高热值组分并进行破碎成型制备RDF燃料,并对比分析了源头提质前、后RDF物料性质的变化,同时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传统工艺和源头提质工艺制备RDF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源头提质后物料的含水率从54%降低到18.5%,电子垃圾含量几乎降为0,氯含量可减少42%左右;通过生命周期评价,相对于传统工艺,源头提质工艺制备RDF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排放负荷值达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衍生燃料 城市生活垃圾 源头提质 物料性质变化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头提质制RDF中垃圾机械分选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延吉 李玉龙 +3 位作者 赵宁 姜璐 李润东 池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92,共5页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对现已产生的生活垃圾,最好的办法是回收其中的物质和能源,即垃圾资源化,实现垃圾资源化的首要问题就是垃圾的源头分类或提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环境意识差、垃圾处于混合收集等原因,造成了我...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对现已产生的生活垃圾,最好的办法是回收其中的物质和能源,即垃圾资源化,实现垃圾资源化的首要问题就是垃圾的源头分类或提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环境意识差、垃圾处于混合收集等原因,造成了我国源头分类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垃圾按质分为干湿两类,然后再把干湿两类分别处理,其中干组分经过人工分选和机械分选后,进行破碎成型,制备RDF燃料;针对这种源头提质制备RDF环节中机械分选的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了滚筛、滚筒、风机等机械设备对分选效率的影响,最后得出最佳的机械分选参数,极大地优化了机械分选过程,起到了在制备RDF前处理过程中源头提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源头提质 分选效率 分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HZSM-5催化玉米秸秆与HDPE共热解制轻质芳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延吉 赵明 +1 位作者 李明泽 宋瑞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8-246,共9页
为提高生物质与聚乙烯共热解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萘(简称)BTEXN和轻烯烃的产量,同时抑制C^(+)_(21)蜡的形成,通过TG-MS/FTIR和Py-GC/MS探究催化共热解中HZSM-5和改性HZSM-5对玉米秸秆和HDPE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对BTEXN进行定量分... 为提高生物质与聚乙烯共热解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萘(简称)BTEXN和轻烯烃的产量,同时抑制C^(+)_(21)蜡的形成,通过TG-MS/FTIR和Py-GC/MS探究催化共热解中HZSM-5和改性HZSM-5对玉米秸秆和HDPE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对BTEXN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HZSM-5的催化共热解中,HZSM-5可促进玉米秸秆与HDPE之间的相互反应,芳烃和轻烃产率增加。相比HZSM-5,在改性HZSM-5的催化共热解中,改性HZSM-5可促进轻烯烃、C_(5)-C_(11)脂肪烃和芳烃的析出,并抑制C^(+)_(21)蜡的形成。Cu、Fe和Ce改性可促进单环芳烃的形成,同时提高BTEXN产量,相比HZSM-5分别提高20.99、25.43和20.89 mg/g,而P改性会抑制BTEXN形成。对于形成芳烃的Diels-Alder反应,Fe和Ce改性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效果,而Cu改性对烃池反应催化效果较强。此外积碳分析表明,Fe和P改性具有较强的抗积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高密度聚乙烯类 热解 BTEXN HZ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充量均质压燃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延吉 许多 +1 位作者 宋瑞雯 李明泽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6,共10页
为研究掺氢对天然气充量均质压燃(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HCCI)发动机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软件包CHEMKIN中的零维模型模拟天然气HCCI发动机在掺氢比为0%~40%时的燃烧过程及排放,并对其进行数... 为研究掺氢对天然气充量均质压燃(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HCCI)发动机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软件包CHEMKIN中的零维模型模拟天然气HCCI发动机在掺氢比为0%~40%时的燃烧过程及排放,并对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掺入氢气后缸内温度和放热率先略下降后上升而缸内压力变化不明显,着火时刻随掺氢比增加不断提前,CO和CO_(2)的生成浓度降低而NO的生成浓度上升。掺入氢气为体系提供大量H,使链分支和链传递反应加快,HO_(2)和OH生成速度加快,造成着火时刻提前。NO的总生成速率随掺氢比增加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内燃机 充量均质压燃 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改性HZSM-5热解生物质模型化合物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延吉 伊嘉婧 +1 位作者 何强 杨振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3-390,共8页
实验采用Py-GC/MS在500℃下对NaOH、Na_(2)CO_(3)和有机碱(CTAB/TPAOH)改性HZSM-5催化热解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产物分布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利用0.1 mol/L NaOH/Na_(2)CO_(3)改性HZSM-5使热解油中小分子酮、酚和酯类物质的收率... 实验采用Py-GC/MS在500℃下对NaOH、Na_(2)CO_(3)和有机碱(CTAB/TPAOH)改性HZSM-5催化热解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产物分布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利用0.1 mol/L NaOH/Na_(2)CO_(3)改性HZSM-5使热解油中小分子酮、酚和酯类物质的收率有所提高,有利于碳链长度≥5产物(C≥5)的生成;0.2 mol/L NaOH/Na_(2)CO_(3)改性HZSM-5催化剂有助于脱羰和脱羟基反应的进行,促使环状化合物开裂转化为链状化合物。TPAOH的加入使NaOH改性HZSM-5催化热解产物中酮类产物收率降至18.56%、醛类产物收率增至3.01%,并促使C≥9产物向C≤4转化,链状产物增加;经CTAB改性后C≥9产物向C_(5-8)转化,环状产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催化热解 碱改性 HZ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头提质的高热值垃圾制衍生燃料热解产气特性
14
作者 李延吉 邹科威 +3 位作者 赵宁 李润东 池涌 岑可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78-2084,共7页
基于江苏省甪直镇城市生活垃圾源头提质后的高热值组分经过分选、破碎等工艺压制成RDF燃料,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RDF热解实验,研究热解终温、物料配比、催化剂、温升速率和添加辅料等影响因素对RDF的热解燃料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 基于江苏省甪直镇城市生活垃圾源头提质后的高热值组分经过分选、破碎等工艺压制成RDF燃料,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RDF热解实验,研究热解终温、物料配比、催化剂、温升速率和添加辅料等影响因素对RDF的热解燃料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增大,热解效率及气体转化率都增大,温度越高,热解气中H2体积分数增大CO体积分数先减小后增大,CH4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CO2体积分数减小;随着RDF中生物质含量减小,生活垃圾含量增大,半焦及热解气先增大后减小;添加污泥的RDF热解效率及气体转化率分别增加2.85%和2.62%,CO和CH4体积分数增大,CO2体积分数减小;添加催化剂DHC-32的RDF热解气中H2体积分数大幅增加,CO2体积分数减小。快加热方式热解气产率增大,CO和CH4体积分数增大,CO2体积分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源头提质 衍生燃料 热解 产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墨烯对典型生物质热解产物分布作用影响
15
作者 李延吉 李想 +4 位作者 于梦竹 何强 倪蒙 杨天华 李润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解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与废物的利用问题,本课题利用热裂解-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研究分别以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分散液为原料制备Ni改性石墨烯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石墨烯促进了纤维素... 为解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与废物的利用问题,本课题利用热裂解-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研究分别以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分散液为原料制备Ni改性石墨烯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石墨烯促进了纤维素热解主要产物1,6-脱水吡喃葡萄糖的生成,随负载量增加效果更明显;C1—C4烃类产率受改性石墨烯影响很大,C5—C8烃类产率略有提高;经改性石墨烯催化木质素热解产物中酚类产率明显提高,经6%Ni-GO催化酚类产率达最大;醇类产率下降,酚类产率上升表明改性石墨烯对羟基的脱除与重组具有一定影响。此外,改性石墨烯还促进了结构较为简单的长碳链产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产物分布 热裂解-色谱质谱联用仪 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最佳制备条件选取研究
16
作者 李延吉 杨振涛 +1 位作者 赵明 许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78,共6页
以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通过正交实验选取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复合电极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恒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以及对电化学数据进行Origin拟合分析,以电极比电容和Nyquist图中低... 以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通过正交实验选取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复合电极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恒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以及对电化学数据进行Origin拟合分析,以电极比电容和Nyquist图中低频直线的斜率为实验评价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金属氧化物MnO_(2),金属氧化物与氧化石墨烯质量比1:1,水热温度160℃,水热时间10 h。该研究为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提供一条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正交实验 复合电极材料 金属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