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水量蛋白酶酶解大豆浓缩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宁 宣丽 +4 位作者 梁丽萍 陈雪娇 李春雨 李洪根 权志中 《中国果菜》 2021年第3期13-18,33,共7页
大豆浓缩蛋白(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SPC)的酶解多用于改善SPC的功能特性,且酶解过程以高水量液态酶解为主。为了降低酶解的生产成本,提高SPC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及利用率,本试验在较低水量条件下,以不同的料水比、酶添加量、pH... 大豆浓缩蛋白(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SPC)的酶解多用于改善SPC的功能特性,且酶解过程以高水量液态酶解为主。为了降低酶解的生产成本,提高SPC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及利用率,本试验在较低水量条件下,以不同的料水比、酶添加量、pH值、酶解温度为工艺参数,采用两种不同的蛋白酶对SPC进行酶解,考察水解度和酸溶蛋白含量等指标,研究降低水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以期在控制加水量的同时,实现提高酸溶蛋白含量及降解抗原蛋白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1.5(g∶mL)、酶解时间为6 h时,蛋白酶A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3%、pH 9.0、50℃;蛋白酶B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0.8%、pH 6.5、50℃。采用两种蛋白酶的最适酶解条件酶解SPC,当料水比从1∶0.5增加到1∶2时,水解度和酸溶蛋白含量均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变缓。当料水比为1∶0.5时,蛋白酶A酶解SPC,水解度为3.7%,酸溶蛋白含量为7.4%;蛋白酶B酶解SPC,水解度为4.0%,酸溶蛋白含量为6.7%;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此时SPC中抗原蛋白条带即可实现明显降解。因此,在低水量酶解条件下,可以显著降解SPC的抗原蛋白,提高水解度,从而改善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低水量 酶解 水解度 酸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米糠粕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优化
2
作者 杨华 宣丽 +3 位作者 权志中 杨宁 梁丽萍 宗绪岩 《中国果菜》 2020年第3期71-76,共6页
米糠粕在热稳定化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容易发生变性,导致可溶性蛋白减少,给米糠蛋白的提取带来困难。为了研究高温米糠粕中蛋白的提取工艺,本试验比较了碱法、碱法+超声波、碱法+超声波+碱性蛋白酶三种方法,结果发现,采用碱法+超声波+碱性... 米糠粕在热稳定化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容易发生变性,导致可溶性蛋白减少,给米糠蛋白的提取带来困难。为了研究高温米糠粕中蛋白的提取工艺,本试验比较了碱法、碱法+超声波、碱法+超声波+碱性蛋白酶三种方法,结果发现,采用碱法+超声波+碱性蛋白酶提取的米糠蛋白得率最高,为3.98%;然后考察了碱性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后pH值对蛋白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米糠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均是影响米糠蛋白得率的极显著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蛋白酶添加量>酶解后pH值;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5%、酶解时间1 h、酶解后pH值11.0。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得率为7.10%,比优化前(0.12%)提高了6.98%;蛋白含量为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米糠粕 米糠蛋白 碱法提取 超声波 碱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体外降解米糠粕中植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华 梁丽萍 +5 位作者 陈雪娇 张媛媛 马金鹏 权志中 杨宁 宣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米糠粕中植酸体外降解的最适酶解条件,本试验以植酸降解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米糠粕中植酸降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种植酸酶中,植酸酶3对米糠粕中植酸的降解效果最好... 为研究米糠粕中植酸体外降解的最适酶解条件,本试验以植酸降解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米糠粕中植酸降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种植酸酶中,植酸酶3对米糠粕中植酸的降解效果最好,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均是影响植酸降解率的极显著因素,酶添加量是影响植酸降解率的显著因素。植酸酶3体外降解米糠粕中植酸的最适条件为:酶解pH 4.7、酶解温度50℃、植酸酶添加量1.8%、酶解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米糠粕中植酸降解率为94.2%,肌醇生成量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粕 植酸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