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潜在特征表示的工业控制协议模糊测试方法
1
作者 连莲 孙世明 +4 位作者 王国刚 宁博伟 何戡 孙逸菲 宗学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554,共10页
工业控制协议(ICP)由于缺乏认证、授权和加密等安全措施,存在大量漏洞,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模糊测试作为一种主流的漏洞挖掘技术,在ICP中的应用存在测试用例接收率低和多样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ICP... 工业控制协议(ICP)由于缺乏认证、授权和加密等安全措施,存在大量漏洞,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模糊测试作为一种主流的漏洞挖掘技术,在ICP中的应用存在测试用例接收率低和多样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ICP漏洞挖掘效率,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潜在特征表示(multi-scale latent feature representation)的工业控制协议模糊测试方法。该方法将Transformer与生成对抗网络(GAN)在潜在空间中相结合,使用Transformer获取协议报文潜在特征的向量表示,并通过一个动态的多尺度判别器捕捉潜在表示序列中ICP不同尺度的语义信息,融合局部字段特征和全局语义特征,提升测试用例的接收率。此外,引入自对抗学习策略对生成对抗网络进行训练,降低潜在特征表示的冗余,增加测试用例的多样性。基于上述方法,设计了一个通用的ICP模糊测试框架MLFRFuzzer,采用S7comm、Ethernet/IP和Modbus/TCP三种ICP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MLFRFuzzer生成的测试用例接收率更高并且更具多样性,异常触发率相较于DCGANFuzzer、WGANFuzzer和PeachFuzzer分别提高23.76%、44.07%和71.96%,验证了MLFRFuzzer的有效性与普适性,与传统的ICP模糊测试方法相比,具有更强的漏洞挖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协议 潜在特征表示 动态多尺度判别器 TRANSFORMER 自对抗学习 模糊测试 漏洞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智能电网到新型电力系统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秋野 钱本华 胡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9-589,共11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生产侧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侧电能替代是我国能源体系转型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立足于电力与能源系统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特征和技术路径。通过梳理从智能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生产侧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侧电能替代是我国能源体系转型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立足于电力与能源系统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特征和技术路径。通过梳理从智能电网到新型电力系统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出以融合、互动、开放、消纳等为关键词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特点。围绕能源-信息-社会融合、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能源市场开放共享、新能源高比例安全消纳等能源发展形势,重点阐述了我国电力与能源系统向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转型的主要技术方向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高标准落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碳达峰 碳中和 智能电网 能源-信息-社会 源-网-荷-储 能源市场 安全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间接依赖和门控单元的方面级情感分析
3
作者 范瑞曌 唐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88-2395,共8页
针对方面级情感分析任务中,没有利用方面和意见词之间的间接依赖关系导致语法信息学习不完整,没有充分利用距离信息导致上文噪声词过滤不完全,对文本、语义和语法特征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间接依赖和门控单元的双通道图卷积... 针对方面级情感分析任务中,没有利用方面和意见词之间的间接依赖关系导致语法信息学习不完整,没有充分利用距离信息导致上文噪声词过滤不完全,对文本、语义和语法特征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间接依赖和门控单元的双通道图卷积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距离感知函数过滤上下文噪声,利用基于方面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网络学习语义知识,使用融入间接依赖和距离信息的依存矩阵图卷积网络学习语法知识,通过双通道门控单元融合文本、语义和语法特征,将特征输入到线性层中得到情感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两个公开基准数据集Lap14和Twitter上的准确率和F1值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面级情感分析 图卷积网络 距离信息 方面注意力机制 语义信息 间接依赖 语法信息 双通道门控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能源终端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4
作者 孙秋野 刘广亮 王一帆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2-1805,I0011,共15页
随着大量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接入能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和电力系统的运行将面临新的环境,给系统能源的供需平衡以及高效、经济、稳定运行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促进系统实时供需平衡、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保证... 随着大量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接入能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和电力系统的运行将面临新的环境,给系统能源的供需平衡以及高效、经济、稳定运行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促进系统实时供需平衡、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保证能源就地消纳以及稳定的经济效益,能源互联网中能源的最终使用者——能源终端被广泛关注。能源终端是能源供应链的最后一环,涉及到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形态,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分配、利用、转换、存储以及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它们分布式接入用户侧,以多种形式参与电网的能量调节、统一调度和价格激励,与电网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在能源互联网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基于能源消费者、能源生产者、能源管理平台和能源交互节点对能源终端进行定位,进而能源终端概念被提出,描述了其应用场景、定义和特点。然后,根据能源市场需求、能源设施规划以及能源效益评估,从建模-控制-优化-交易-规划5个方面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中能源终端实施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能源终端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终端 供需平衡 就地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频域融合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
5
作者 宋伟伟 许茗 +2 位作者 于晓升 李海星 王宏宇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204,共10页
视网膜血管的精确分割对于诊断多种眼部疾病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识别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医学问题,还能显著提升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虽然在空间域内通过卷积操作捕捉局部特征能力表现... 视网膜血管的精确分割对于诊断多种眼部疾病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识别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医学问题,还能显著提升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虽然在空间域内通过卷积操作捕捉局部特征能力表现出色,但在获取全局空间特征信息方面存在局限性。而频域方法虽能捕获图像的整体频谱分布和全局结构特征,却因频域变换过程中的空间信息模糊化处理,难以精确定位局部特征并保留高频细节信息。提出了一种空间频域融合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空间域和频域方法在获取局部和全局特征信息方面的优势。首先,设计双支路的空间频域特征提取与融合模块,在编码阶段融合频域和空间域的特征信息,旨在减少下采样过程中丢失的细节特征。此外,引入多尺度高斯滤波器,以提高模型定位血管边界和保持小血管连贯性的能力。最后,通过空间频域自适应融合模块动态计算特征图各区域的融合权重,提升小血管分割的准确性。在DRIVE和CHASE_DB1这两个主流开源数据集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其准确率分别为96.9%和97.81%。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的方法在血管分割的准确性、小血管的连贯性和应对病变的鲁棒性方面均展现出了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分割 空间频域自适应融合 多尺度高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算法在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艳红 赵也践 刘文鑫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536,共17页
为了从与日俱增的车间生产数据中提取调度规则来指导生产调度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调度算法。将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设置为性能指标,从作业车间的离线生产数据中建立合适的调度样本集;将建立的调度样本集按合适的比例分为训练集... 为了从与日俱增的车间生产数据中提取调度规则来指导生产调度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调度算法。将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设置为性能指标,从作业车间的离线生产数据中建立合适的调度样本集;将建立的调度样本集按合适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数据挖掘算法中的分类回归树(CART)从训练集中获取有效的调度知识,形成CART树状调度规则库;为了验证所得调度规则的有效性,将调度规则与遗传算法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调度规则的遗传算法作为调度算法来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通过对不同作业车间经典算例进行仿真与测试,验证了所提调度规则和调度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作业车间调度 分类回归树 调度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馈能主动悬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丽 许丽 +1 位作者 周冉 孙凤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4,共7页
为了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磁力馈能主动悬架,并研究其稳定性。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BP-PID)搭建磁力馈能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理论仿真。建立B级和C级随机路面,仿真分析不同速度、不同... 为了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磁力馈能主动悬架,并研究其稳定性。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BP-PID)搭建磁力馈能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理论仿真。建立B级和C级随机路面,仿真分析不同速度、不同等级下,磁力馈能主动悬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于被动悬架效果和PID控制的磁力馈能主动悬架效果,采用BP-PID控制可明显提高悬架稳定性。B级随机路面60 km/h时车身垂直加速度改善了45.90%,证明了BP-PID控制的合理性,可有效提升悬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馈能主动悬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被动悬架 车身垂直加速度 悬架动行程 轮胎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与Q学习的作业车间动态调度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艳红 尹涛 +3 位作者 谭园园 张俊 李冬 崔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5-3546,共12页
为了在特定的作业条件下找到最优调度规则,提高调度规则在不确定动态条件下的自适应、自寻优能力,提出一种调度规则与Q学习算法集成的作业车间动态调度算法。考虑车间中作业随机到达的动态情况,以最小化最大延迟时间为调度目标,在Q学习... 为了在特定的作业条件下找到最优调度规则,提高调度规则在不确定动态条件下的自适应、自寻优能力,提出一种调度规则与Q学习算法集成的作业车间动态调度算法。考虑车间中作业随机到达的动态情况,以最小化最大延迟时间为调度目标,在Q学习框架下设计了新的状态特征、奖励机制以及以Boltzmann采样函数为主体的搜索策略,提高了算法探索和利用规则的能力;以最短加工时间优先和最早交货期等经典调度规则构成动作集,继承了调度规则的可解释性,使智能体能实时处理随机到达的作业任务,通过持续学习和迭代更新获得不同作业场景下的最优调度规则。仿真研究和对比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调度 Q学习算法 调度规则 作业车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鲸鱼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的风速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非 李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0-1777,共8页
风速受多种因素影响常伴随着随机性和非平稳性,给风电接入电网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准确的风速预测对风力发电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鲸鱼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风速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变分模态... 风速受多种因素影响常伴随着随机性和非平稳性,给风电接入电网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准确的风速预测对风力发电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鲸鱼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风速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风速序列分解成多个分量以减少风速内部信号间的耦合性,降低建模难度。然后对这些分量分别建立对应的回声状态网络预测模型。针对回声状态网络模型性能受储备池参数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储备池参数进行优化。风速的最终预测值由分解后各分量预测值相加得到。最后,将实际采集的短期风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4种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风速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更好地对风速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回声状态网络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5-744,共10页
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为突出短期风速的局部特征并降低建模难度,通过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短期风速分解为若干个稳定分量。然后... 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为突出短期风速的局部特征并降低建模难度,通过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短期风速分解为若干个稳定分量。然后,利用信息熵和近似熵来判定各分量的复杂度,高复杂度分量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低复杂度分量选择随机配置网络作为对应的预测模型。利用Stacking算法对每个模型的预测值进行融合,使预测精度得到提升。最后,通过一组实际的短期风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将提出的预测模型应用于其预测。对比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可提高短期风速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短期风速 组合预测 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多模型 Stacking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量化在风机轴承退化评估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磊 陈长征 +1 位作者 周丽婷 杨明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为解决风机轴承退化指标单调性差、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分布随机邻近嵌入(t-SNE)和聚类量化的风机轴承退化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健康参考状态和任意时刻监测状态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及时频域特征,并对其进行参照化... 为解决风机轴承退化指标单调性差、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分布随机邻近嵌入(t-SNE)和聚类量化的风机轴承退化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健康参考状态和任意时刻监测状态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及时频域特征,并对其进行参照化特征融合;其次,为避免维数灾难利用t-SNE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最后,选用聚类量化因子表征风机轴承的退化程度,设定自适应阈值,进而实现退化评估。经过与其他算法对比和实际信号验证,所建立的退化指标能够及时预警风机轴承早期故障,且单调性强、可有效减少误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NE 聚类量化因子 自适应阈值 退化指标单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U的PSR-MPC人机速度协调防跌倒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洪彬 谷影冬 +1 位作者 孙平 张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227,共10页
针对老年人使用步行训练机器人康复过程中,因步行速度与机器人指定速度不协调而引发的跌倒事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人机速度协调防跌倒方法,该方法由跌倒预测模型和防跌倒控制方法两部分组成。首先,由惯性传感单元(IMU)采集受试者步行... 针对老年人使用步行训练机器人康复过程中,因步行速度与机器人指定速度不协调而引发的跌倒事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人机速度协调防跌倒方法,该方法由跌倒预测模型和防跌倒控制方法两部分组成。首先,由惯性传感单元(IMU)采集受试者步行姿态信号,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注意力机制构建老年人跌倒预测模型;其次,在跌倒预测的基础上,设计多元相空间重构(PSR)速度预测模型,用于防跌倒控制器的设计;最后,将受试者的速度预测结果作为目标速度,利用PSR理论和模型预测控制技术(MPC),设计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的防跌倒控制器,实现对受试者步行速度的精确跟踪,避免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因人机速度不协调引发的跌倒事故。仿真对比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跌倒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5.2%,且跌倒预测的前置时间可达1.82 s,人机速度协调防跌倒方法可有效防止受试者步行速度与机器人指定速度不协调而发生跌倒事故,使受试者安全地完成步行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 人机速度协调 防跌倒控制 跌倒预测 速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s模型改进的道路交通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桑嘉更 张志佳 +2 位作者 肖传民 罗海波 张俊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307,共14页
红外图像目标检测在交通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红外图像存在分辨率低、缺乏颜色信息、对比度差、特征模糊的特点,导致现有模型在检测红外车辆与行人时精度不高。为此,文中对YOLOv8s进行了改进,首先对特征融合机制进行改进... 红外图像目标检测在交通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红外图像存在分辨率低、缺乏颜色信息、对比度差、特征模糊的特点,导致现有模型在检测红外车辆与行人时精度不高。为此,文中对YOLOv8s进行了改进,首先对特征融合机制进行改进,在网络中添加小目标检测层,充分利用目标的浅层特征信息,提高对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其次引入了SPD(Space to Depth)细粒化模块来代替YOLOv8s中的3×3卷积进行下采样,避免了3×3卷积下采样导致红外图像细粒度信息丢失。并且还设计了一个新的混合注意力机制,使网络更好地聚焦感兴趣的区域,减少背景对行人和车辆检测的干扰,增强模型对目标特征的关注度。最后使用Focal EIOU损失函数代替CIOU损失函数,改善了CIOU在特殊情况失效和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在交通场景红外图像数据集FLIR_ADAS_v2上进了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YOLOv8s相比,改进后的模型mAP@0.5从83.4%提升到了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s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细粒化卷积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fficientnetv2模型的铁矿石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一鸣 王激扬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49-554,共6页
随着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楼大厦林立,对于铁以及钢材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也逐年上涨,由于铁矿产业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因此对铁矿石进行分类,提高铁矿石的利用效率就变得极其重要。为了提高铁矿石的分... 随着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楼大厦林立,对于铁以及钢材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也逐年上涨,由于铁矿产业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因此对铁矿石进行分类,提高铁矿石的利用效率就变得极其重要。为了提高铁矿石的分类速度以及分类准确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铁矿石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对输入的图像进行手工提取特征,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框架来弥补传统图像处理算法的不足,实现对铁矿石准确、高效的分类,可以较好地识别多种类型的铁矿石。对于铁矿石的3种基本类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以及准确率。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88.46%,相比其他算法模型,其模型训练时间更短,性能更优。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部署自动化铁矿石分类模型,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铁矿石分类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辅助原子力显微镜单细胞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探测
15
作者 吕晓龙 李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8-480,共13页
目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特别是AFM压痕实验技术已成为细胞力学特性探测的重要方法,从单细胞尺度为生理病理活动过程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是对传统生化集群平均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然而现有AFM压痕实... 目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特别是AFM压痕实验技术已成为细胞力学特性探测的重要方法,从单细胞尺度为生理病理活动过程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是对传统生化集群平均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然而现有AFM压痕实验技术存在着依赖人工、效率低下等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本文通过将光学显微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与AFM压痕技术结合,建立了单个游离态细胞及聚团生长细胞的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测量方法。方法利用YOLO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出光学图像中细胞的中心部位,并通过嵌入视觉转换器(ViT)模块的双UNet神经网络模型对细胞边缘部位进行精确分割,同时采用模板匹配算法对光学图像中AFM微球探针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自动确定AFM探针上的微球针尖与细胞不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而对细胞中心部位和边缘部位的力学特性进行快速测量。选取HEK 293(人胚胎肾细胞)和HGC-27(人未分化胃癌细胞)两种细胞进行验证实验,并利用Hertz模型对获取的力曲线进行分析以得到细胞杨氏模量。结果在深度学习光学图像自动识别导引下可将AFM探针准确移动至细胞不同部位(中心和边缘)进行力学特性测量,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对单个游离态细胞进行可靠测量,也适用于聚团生长的细胞。结论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在辅助AFM单细胞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探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将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与AFM结合有助于发展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的高通量单细胞力学特性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细胞力学特性 光学图像 深度学习 杨氏模量 微球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及工程应用
16
作者 匡振宇 张俊 +1 位作者 王艳红 谭园园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4,共7页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迭代后期种群多样性单一等缺点,提出一种多策略结合的麻雀搜索算法。首先利用低差异序列、混沌映射对种群精英化,提高初始种群的质量,加快算法的收敛速率并提高跳出局部最优值的能力。对于经典麻雀...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迭代后期种群多样性单一等缺点,提出一种多策略结合的麻雀搜索算法。首先利用低差异序列、混沌映射对种群精英化,提高初始种群的质量,加快算法的收敛速率并提高跳出局部最优值的能力。对于经典麻雀搜索算法探索者探索能力不足的问题,利用种群之间的距离平衡搜索的精度和广度,引入d维超球面均匀分布的随机单位向量,提高种群的游走性;引入精英化思想对最优点实行保留,提高收敛速度和精度;引入遗传算法的轮盘赌思想改进跟随者的跟随策略。此外,利用改进高斯变异和改进逐维反向学习在最优解的位置进行扰动和精确搜索,以提高算法性能。与9种算法在24个基准测试函数、CEC2017测试函数的仿真对比实验、经典压力容器设计问题的实际工程应用以及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表明,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有更好的寻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低差异序列 高斯变异 逐维反向学习策略 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声检测风机叶片缺陷的有限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浩 周丽婷 +2 位作者 王湘明 张磊 高姗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4-29,共6页
针对传统风机叶片无损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其具有非接触、无需耦合剂、较强环境适应性等优点。该方法根据电磁超声检测原理,以13 mm厚度的无损叶片模型及脱胶、夹杂、气泡3种缺陷叶片模型为研究对象,首... 针对传统风机叶片无损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其具有非接触、无需耦合剂、较强环境适应性等优点。该方法根据电磁超声检测原理,以13 mm厚度的无损叶片模型及脱胶、夹杂、气泡3种缺陷叶片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建立方形永磁体和跑道型线圈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再通过换能器对各类叶片模型进行电磁超声检测得到应力云图及波形图,最后将缺陷叶片波形与无损叶片波形对比分析出叶片缺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超声仿真模型可以检测出叶片内部的3种缺陷,证明了缺陷回波与缺陷半径基本呈线性关系及底波与缺陷半径呈负相关,验证了对风机叶片缺陷进行电磁超声有限元模拟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电磁超声 风机叶片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场地面服务的多服务协调调度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非 张瑞友 刘树安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86-1692,共7页
为提高机场地面服务质量,在考虑不同服务的基础上,以特种车辆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由于问题为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目前的优化方法很难获得最优解。根据问题归约法,利用不同服务之间的并行和时序服务关系,将协调调度问题... 为提高机场地面服务质量,在考虑不同服务的基础上,以特种车辆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由于问题为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目前的优化方法很难获得最优解。根据问题归约法,利用不同服务之间的并行和时序服务关系,将协调调度问题降阶为存在服务时间关联的并行服务子问题和时序服务子问题。进而在原问题的基础上分离并修正了两个子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解决两个子问题的启发式算法,通过整合其求解结果获得了问题的解。实验及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仿真机场地面服务中多服务协调调度过程,降低了地面服务公司的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地面服务 多服务协调调度 运营成本 并行服务 时序服务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数控机床非线性误差建模及补偿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艳红 喻伟男 +1 位作者 李冬 崔悦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28,共4页
针对五轴数控机床后置处理中由于平动轴和旋转轴的联动产生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建模的非线性误差在线预测与补偿方法。根据任意两个相邻刀位数据点产生的非线性误差,获得误差的分布特征,建立起误差分布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求... 针对五轴数控机床后置处理中由于平动轴和旋转轴的联动产生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建模的非线性误差在线预测与补偿方法。根据任意两个相邻刀位数据点产生的非线性误差,获得误差的分布特征,建立起误差分布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非线性误差的数学表达式,经与误差许用值相比较来确定新的刀位点,从而实现非线性误差的在线预测及补偿。以实际加工数据为例,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误差 误差建模 误差补偿 后置处理 五轴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3模型的多类交通标识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志佳 范莹莹 +1 位作者 邵一鸣 赵永茂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了提高城市真实交通场景中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及停止线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YOLO v3的多类交通标识检测模型——T-YOLO.该模型在YOLO v3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四种尺度特征进行检测,设计了更贴合待测交通标识的先验框,提... 为了提高城市真实交通场景中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及停止线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YOLO v3的多类交通标识检测模型——T-YOLO.该模型在YOLO v3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四种尺度特征进行检测,设计了更贴合待测交通标识的先验框,提升了模型对多类交通标识等小目标检测性能.采集13000张城市交通场景图像并进行标注,制作成多类交通标志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TT100K交通标志数据集、在LaRA交通信号灯数据集均取得较好结果.同时,在自制SUTDB数据集上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停止线检测精度分别为0.90、0.99、0.80.文中提出的T-YOLO模型检测实现了多类交通标识,并且检测精度高,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识 YOLO v3模型 多尺度 先验框 特征融合 多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