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丽娜 张懋璠 +4 位作者 闫笛 韩操 谭博 宋岩 孟胜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单剂量、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采集不同时间点的静脉血样,用超高效... 目的研究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单剂量、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采集不同时间点的静脉血样,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氨氯地平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试剂及参比试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6.32±0.85)h和(5.95±1.23)h;Cmax分别为(6.231±1.734)ng·mL-1和(6.138±1.352)ng·mL-1;T1/2分别为(39.89±9.43)h和(40.02±7.49)h;AUC0-144分别为(273.473±97.167)ng·h·mL-1和(278.314±80.340)ng·h·mL-1;AUC0-∞分别为(303.480±106.054)ng·h·mL-1和(306.412±91.351)ng·h·mL-1。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7±20.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不同制剂间和不同周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片 相对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DJ-1蛋白高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立新 张丽娜 张天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8,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症状复杂多样,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本研究旨在探讨PNENs中DJ-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在病程进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例PNENs及25例健康人... 背景与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症状复杂多样,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本研究旨在探讨PNENs中DJ-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在病程进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例PNENs及25例健康人血清中DJ-1蛋白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78例PNENs病理组织中DJ-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NENs患者血清中DJ-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36.19±6.71vs 24.68±5.94 ng/m L;P<0.001);53.8%的PNENs组织中DJ-1蛋白呈阳性表达(42/78);PNENs组织中DJ-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33)、远处转移(P=0.017)、TNM分期(P=0.012)、以及病理分级(P=0.049)呈显著正相关;作为非独立风险因素,DJ-1阳性表达与PNENs患者OS(P=0.003)及DFS(P=0.018)缩短均显著相关。结论:PNENs存在DJ-1蛋白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病程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DJ-1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bFGF双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生物陶瓷骨促进兔桡骨缺损修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操 张丽娜 +1 位作者 颜南 王正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0,135,共7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双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在兔桡骨缺损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与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BMSC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双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在兔桡骨缺损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与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BMSC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采用慢病毒载体将BMP-2/bFGF基因转染到兔BMSC,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过表达。制备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植入兔挠骨缺损模型后,8周后取出缺损侧挠骨组织。HE染色观察桡骨组织形态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和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采用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分析桡骨修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桡骨组织ColⅠ、OP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桡骨组织中EphB4、ephrin-B2水平。结果BMP-2/bFGF双基因转染的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能够改善缺损桡骨组织形态,提高桡骨组织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上调桡骨组织中Runx2、ALP、OPN和ColⅠ的表达,并能够上调缺损桡骨组织中EphB4和ephrin-B2的水平。结论BMP-2/b FGF双基因转染的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对兔桡骨缺损有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桡骨缺损 生物陶瓷骨 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PLAGL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水平与SDHB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杨立新 张丽娜 张天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9-593,共5页
背景与目的:PLAGL1基因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具有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检测PLAGL1在嗜铬细胞瘤组织基因表达水平及上游调控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PLAGL1基因表达、甲基化情况与SDHB基因突变的关系,以探讨其在... 背景与目的:PLAGL1基因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具有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检测PLAGL1在嗜铬细胞瘤组织基因表达水平及上游调控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PLAGL1基因表达、甲基化情况与SDHB基因突变的关系,以探讨其在嗜铬细胞瘤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检测PLAGL1基因在13例正常肾上腺髓质、32例良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及5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检测PLAGL1基因上游调控区甲基化水平。SDHB基因扩增后直接测序分析突变情况。结果:PLAGL1基因在恶性肿瘤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7±0.201)、(1.517±0.662)和(1.734±0.756),在恶性肿瘤组织与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间表达水平差异显著,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GL1的低表达与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PLAGL1基因上游调控区甲基化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68.5%(37/54)、18.8%(6/32)和15.4%(2/13),7例恶性肿瘤组织SDHB基因发生突变,在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突变的发生。结论:PLAGL1基因的低表达与嗜铬细胞瘤恶性程度相关,其低表达与上游调控区甲基化有关,与SDHB基因突变情况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PLAGL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SDH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