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处理水体石油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卉 张笔威 +4 位作者 张妍 任海斌 马东林 赵敏 程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9-273,共5页
为研究水体石油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富集培养、蓝色凝胶平板分离初筛、摇瓶复筛等方法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油泥中筛选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采用薄层层析显色法和红外光谱法鉴定该菌所产表面活性剂种类,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 为研究水体石油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富集培养、蓝色凝胶平板分离初筛、摇瓶复筛等方法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油泥中筛选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采用薄层层析显色法和红外光谱法鉴定该菌所产表面活性剂种类,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等性能,并对菌株降解水体石油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株LJ2所产表面活性剂为糖脂,其乳化指数为33%,25℃下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1.14 mN/m降至27.22 mN/m,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5 mg/L;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其乳化指数可达50%。温度、降解时间以及NaCl质量分数对菌株LJ2处理水体石油污染效果影响很大。在34℃条件下处理5 d,菌株LJ2对质量浓度为2g/L的水体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高达99.5%。研究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LJ2对水体石油污染物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而且该菌还对水体中较高浓度的NaCl有一定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生物表面活性剂 水体石油污染物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枸杞多糖调节免疫靶点和通路研究
2
作者 向延旭 孙诗文 +3 位作者 雍伟 郭盛 段金廒 刘海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2-189,共8页
试验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枸杞多糖调节免疫的靶点和作用机制。检索文献获得枸杞多糖的主要成分,通过成分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枸杞多糖的潜在靶点;... 试验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枸杞多糖调节免疫的靶点和作用机制。检索文献获得枸杞多糖的主要成分,通过成分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枸杞多糖的潜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药物数据库(DrugBank)和治疗靶点数据库(TTD)获取疾病靶点;将免疫调节靶点与枸杞多糖作用靶点取交集,获取共有靶点;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检索数据库(STRING)将共有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 3.7.1构建枸杞多糖“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注释、可视化与综合发现数据库(DAVID)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CB-DOCK2在线对接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枸杞多糖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为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醛酸,与免疫相关的共有靶点为9个,可能作用于细胞凋亡过程、DNA模板转录的正调控、蛋白质磷酸化、内皮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生物进程;通过叉头框蛋白O(FoxO)信号通路和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半乳糖醛酸与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1)对接效果最好,葡萄糖与谷氨酸离子型受体(glutamate[NMDA] receptor subunit epsilon 1,GRIN1)和乳糖酶重组蛋白(lactase-phlorizin hydrolase,LCT)对接效果较好。试验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试验性研究结论吻合。枸杞多糖可能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丝氨酸和苏氨酸激酶1、胱天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6等靶点,作用FoxO和MAPK等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糖 免疫调节 网络药理学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学贵 黄明远 +4 位作者 吕梦超 孙羽俅 卞珺 高品一 李丹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4-352,共9页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植物,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杀虫、抗氧化、降血脂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紫花苜蓿在食品保健以及医药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开发与利用价值,本文系统归纳了其化学成分...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植物,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杀虫、抗氧化、降血脂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紫花苜蓿在食品保健以及医药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开发与利用价值,本文系统归纳了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紫花苜蓿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番茄采后品质和挥发性物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竞伊 张鹏 +4 位作者 曹森 吴迪 李东华 段玉权 李江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74-282,共9页
为明确不同品种番茄采后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差异,本文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番茄(‘567’‘普罗旺斯’‘优柿3号’‘勇士808’‘美琪’)挥发性物质成分,并对品... 为明确不同品种番茄采后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差异,本文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番茄(‘567’‘普罗旺斯’‘优柿3号’‘勇士808’‘美琪’)挥发性物质成分,并对品质指标进行探讨。‘567’番茄果实呈现高圆形。‘普罗旺斯’番茄为近圆形,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优柿3号’番茄果实为高圆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果实硬度最大。‘勇士808’番茄为近圆形果实。‘美琪’番茄果实为近圆形,果皮颜色最有光泽,颜色最红,维生素C含量最高。5个品种番茄果实中共检测到5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定性出51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18种、酯类11种、酮类8种、醇类8种、呋喃类2种、萜烯类3种、其他1种。不同品种番茄主要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5个品种番茄都具有的挥发性物质是丁酸乙酯(苹果味)、反式-2-己烯醛(青香蕉)。正己醇(果味)、丙酸(酸味)、乙酸己脂(果香)是‘美琪’番茄的主要气味物质。罗勒烯(热带柑橘味)、乙酰丙酸乙酯(果味)、异丁酸乙酯(甜味)是‘567’番茄的主要气味物质。2-甲基丁基乙酸酯(甜香蕉味)是‘普罗旺斯’番茄的主要气味物质。此外,(Z)-4-庚烯醛(奶油味)是‘勇士808’番茄的主要气味物质。最后,1-辛烯-3-酮(蘑菇味)是‘优柿3号’番茄的主要气味物质。因此,本实验明确了不同品种番茄果实采后品质的差异,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可以有效评价其挥发性物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品质 挥发性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动物腹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瑜瑶 高品一 +1 位作者 李丹琦 刘学贵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5-1524,共10页
植物提取物中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抑制畜禽肠道腹泻致病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过程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植物提取物的来源、抑菌活性和作用机制及其对畜禽细菌性腹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 植物提取物中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抑制畜禽肠道腹泻致病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过程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植物提取物的来源、抑菌活性和作用机制及其对畜禽细菌性腹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提取物防治畜禽腹泻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腹泻致病菌 抑菌活性成分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山楂叶复配物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堆积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尼鹏博 王瑶瑶 +2 位作者 李丹琦 高品一 刘学贵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0-105,共6页
研究旨在探究紫花苜蓿水提物与山楂叶水提物复配对HepG2细胞脂肪堆积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油酸体外诱导HepG2细胞建立脂肪堆积模型,并分别以紫花苜蓿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紫花苜蓿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复配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定... 研究旨在探究紫花苜蓿水提物与山楂叶水提物复配对HepG2细胞脂肪堆积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油酸体外诱导HepG2细胞建立脂肪堆积模型,并分别以紫花苜蓿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紫花苜蓿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复配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油红O染色法观察脂滴分布;生物试剂盒测定细胞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紫花苜蓿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复配(6∶4)复配可减少油酸诱导HepG2细胞所导致的脂滴数量增加,降低细胞中TG、TC含量。并增强抗氧化能力,可提高细胞内SOD、GSH-Px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1),减少MDA的产生(P<0.05)。综上可得出结论,紫花苜蓿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复配可显著抑制油酸诱导HepG2脂肪堆积,其作用优于紫花苜蓿提取物或山楂叶提取物单体,并可提高细胞内源性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提取物 山楂叶提取物 复配 脂质堆积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检测油莎豆乳中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白瑕 叶春苗 +2 位作者 王淼 张卉 李东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163,共6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油莎豆乳中蛋白质含量、总固形物含量,实验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总固形物含量;分析比较S-G平滑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微分(FD)...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油莎豆乳中蛋白质含量、总固形物含量,实验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总固形物含量;分析比较S-G平滑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微分(FD)、二阶微分(SD)5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利用分段建模法筛选出最佳光谱建模区域,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的主成分数量,结果表明平滑S-G+二阶导数的光谱预处理效果最佳,以1200~1800 nm范围为PLS建模光谱波段,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凯氏定氮法构建的蛋白质含量近红外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55,0.9692,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6,0.287;总固形物含量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为0.9699,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26,独立测试集样品的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残差值均较小,接近0,残差和分别为-0.02,0.01,-0.02,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油莎豆乳蛋白质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的方法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可为油莎豆乳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乳 近红外光谱 蛋白质 总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副产物的活性成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孙礼雪 关丽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的综合利用一直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采摘、生产、饮用茶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茶叶副产物,例如茶汁、茶渣和茶粉等。茶叶副产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类(儿茶素、黄酮类、原花青素)、色素、生物碱类...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的综合利用一直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采摘、生产、饮用茶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茶叶副产物,例如茶汁、茶渣和茶粉等。茶叶副产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类(儿茶素、黄酮类、原花青素)、色素、生物碱类(咖啡因、茶碱、可可碱)、氨基酸以及茶多糖等;具有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及改善肠道健康等生物学功能。茶叶副产物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及畜产品品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畜牧养殖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文章综述了茶叶副产物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茶叶副产物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推广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副产物 活性成分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作用NLRP3/ASC/caspase-1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关冀弛 杨金雨 +3 位作者 刘丹 李磊 李东华 汪海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5,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对A549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超低吸附培养法建立肺癌A549细胞三维培养模型,建立模型后采用不同浓度丙... 目的探讨丙泊酚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对A549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超低吸附培养法建立肺癌A549细胞三维培养模型,建立模型后采用不同浓度丙泊酚作用肺癌A549细胞,CCK-8法检测丙泊酚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癌A549细胞上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IL-1β、IL-6表达水平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焦孔素蛋白N端(GSDMD-N)、IL-1β表达水平。结果三维培养下,A549细胞间有聚拢黏附趋势,培养12 h即可清晰观察到细胞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丙泊酚浓度增加,肺癌A549细胞存活率依次降低(P<0.05);肺癌A549细胞上清炎性细胞因子IL-18、IL-1β、IL-6、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GSDMD-N、IL-1β表达水平依次增加(P<0.05)。结论超低吸附培养法成功建立肺癌A549细胞三维培养模型,丙泊酚通过激活NLRP3/ASC/caspase-1通路促进细胞焦亡,进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超低吸附培养法 肿瘤细胞三维培养模型 肺癌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优化风味油莎豆的加工工艺
10
作者 白瑕 任骁萌 +2 位作者 汪海峰 周文龙 李东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0,142,共6页
为探究可以使油莎豆满足人们对低糖风味健康食品需求的加工方法,该研究以油莎豆、木糖醇和甘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各因素的最适条件,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与正交试验法相结合优化风味油莎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煮... 为探究可以使油莎豆满足人们对低糖风味健康食品需求的加工方法,该研究以油莎豆、木糖醇和甘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各因素的最适条件,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与正交试验法相结合优化风味油莎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煮制时间90 min、二次浸泡时间60 min、木糖醇添加量8 g、甘草添加量7 g,此工艺条件下的模糊感官评分为79.59分,风味油莎豆的口感独特,甜度适宜,品质稳定。该研究为油莎豆成为低糖风味休闲产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低糖 工艺优化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的抑菌活性
11
作者 孙礼雪 关丽杰 +3 位作者 马晓彤 高洁 张洪雨 商今雨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探讨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5省5地进行茶饼... 探讨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5省5地进行茶饼病田间试验。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EC50分别为12.925 mg/L和6.074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有效成分用量为2.00~2.67 mg/kg时,其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为68.08%~83.78%,其防治效果相当或优于对照药剂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 抑菌活性 田间防治效果 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金樱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学贵 李佳骆 +1 位作者 高品一 吴志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2-398,共7页
金樱子可药食两用,其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和保健功效。本文对金樱子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生物活性、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目前金樱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金樱子功能性食品的生产、药用的研究和资源... 金樱子可药食两用,其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和保健功效。本文对金樱子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生物活性、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目前金樱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金樱子功能性食品的生产、药用的研究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生物活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樱子黄酮两种提取工艺优化及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高品一 金梅 +4 位作者 杨頔 蒋福宇 张文超 张振学 刘学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7-241,共5页
以金樱子果实为研究对象,用黄酮得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优化传统加热提法和微波助提法提取金樱子果实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比较其工艺条件。验证实验表明,传统加热提法最佳工艺测得金樱子果实黄酮得率为7.... 以金樱子果实为研究对象,用黄酮得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优化传统加热提法和微波助提法提取金樱子果实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比较其工艺条件。验证实验表明,传统加热提法最佳工艺测得金樱子果实黄酮得率为7.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9%;微波助提法最佳工艺测得金樱子果实黄酮得率为9.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运用微波技术提取金樱子果实中黄酮含量减少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效率。因此,恰当的提取条件可使金樱子果实中黄酮的得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黄酮得率 微波提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生长及氧化伤害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海燕 郭永成 +1 位作者 李刘洋 王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99-1605,共7页
以玉米幼苗为材料,通过在镉处理的同时补充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及其类似物[K3Fe(CN)6]、以及NO消除剂,分析NO对植物耐镉性的影响,探讨NO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添加20μmol·L-1 SNP能显著降低... 以玉米幼苗为材料,通过在镉处理的同时补充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及其类似物[K3Fe(CN)6]、以及NO消除剂,分析NO对植物耐镉性的影响,探讨NO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添加20μmol·L-1 SNP能显著降低镉引发的玉米幼苗根生长抑制及根尖内源镉的积累,减少电解质的渗漏以及超氧化物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的上升幅度,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增加,进一步提高镉胁迫下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SNP的上述效应可被NO消除剂2-(4-羧基-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所逆转,而SNP类似物K3Fe(CN)6的应用对上述反应几乎无影响,说明该反应具有NO特异性。研究表明,外源NO能够显著缓解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造成的伤害,该缓解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植株体内内源镉积累和减轻镉诱发的氧化伤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酶 一氧化氮 氧化胁迫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抑菌活性成分分析及鉴定 被引量:12
15
作者 关丽杰 赵礼慧 +1 位作者 邵双 李海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5-660,共6页
本文以苹果腐烂病菌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补骨脂的抑菌活性,其中提取物采用浸渍法提取,通过反复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对补骨脂粗提物的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最终得到5种活性物质,经波谱分析法鉴定5种化合物... 本文以苹果腐烂病菌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补骨脂的抑菌活性,其中提取物采用浸渍法提取,通过反复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对补骨脂粗提物的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最终得到5种活性物质,经波谱分析法鉴定5种化合物分别为补骨脂酚(bakuchiol)、呋喃香豆素精(bakuchicin)、补骨脂查尔酮(bavachalcone)、补骨脂定(psoralidin)和补骨脂二氢黄酮(bavachin)。经过室内毒力试验,5种化合物的EC50分别为6.117、60.441、3.420、36.815和6.144 mg·L 1,EC90分别为204.480、97.795、15.334、221.860和89.631 mg·L 1,表明5种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均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抑菌活性 苹果腐烂病菌 分离 鉴定 波谱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配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朱雪坤 杨日芳 孟艳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6,共8页
Toll样受体4(TLR4)是TLR超家族的一员,主要识别细菌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和脂寡糖等物质,防止微生物入侵。TLR4被配体激活后可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调节天然免疫反应,但其异常调节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本... Toll样受体4(TLR4)是TLR超家族的一员,主要识别细菌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和脂寡糖等物质,防止微生物入侵。TLR4被配体激活后可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调节天然免疫反应,但其异常调节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综述了TLR4的生物结构和配体识别机制和近几年对TLR4有调节作用的脂质A类似物、天然产物和合成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配体的构效关系和复合物中配体-受体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配体 脂多糖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掺假豆浆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东华 潘园园 张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为了对豆乳内在营养指标及掺假豆乳进行快速检测,试验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83个真伪豆浆样品的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定标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主成分数为12和14,蛋白质... 为了对豆乳内在营养指标及掺假豆乳进行快速检测,试验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83个真伪豆浆样品的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定标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主成分数为12和14,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值与化学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56和0.9489,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86和0.175,预测集样品的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残差值均较小、接近零,残差之和分别为-0.074和-1.191,说明建立的定标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豆浆中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且预测性能较好;通过对预测集样品的预测值与豆浆行业标准规定值相比较,确定预测集样品中掺假豆浆的正确判别率为100%,说明建立的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定标模型可以应用于掺假豆浆的判别检测,且判别结果准确率高。本试验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实现对豆浆主要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也可准确进行真伪豆浆的快速判别,本检测方法可为豆乳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蛋白质 无损检测 豆浆 掺假检测 总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果胶酯酶提取及其酶学性质探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卉 张妍 +1 位作者 张璇 王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7-200,215,共5页
以国光苹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Na Cl浓度、p H、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苹果果胶酯酶酶活的影响,确定了苹果果胶酯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研究了苹果果胶酯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在Na Cl浓度为2.5mol/L、p H为8.5、提取温... 以国光苹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Na Cl浓度、p H、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苹果果胶酯酶酶活的影响,确定了苹果果胶酯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研究了苹果果胶酯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在Na Cl浓度为2.5mol/L、p H为8.5、提取温度30℃和提取时间为27h时,苹果果胶酯酶的酶活达到0.98μmol/min·m L;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热稳定性较差,最适p H为11;金属离子中Ca2+对果胶酯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Na+、K+和Fe2+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Ba2+、Mn2+和EDTA对果胶酯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酯酶 提取条件 酶学性质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果梨果实硬度近红外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东华 纪淑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12-313,344,共3页
实验比较了不同分区波段建模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全波段643.26~954.15nm光谱建立的硬度模型优于其它两个分段光谱建立的模型;利用剔除异常样品和主成分分布图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鞍山、海城两产区混合的硬度模型,相关系数(R)为0.9... 实验比较了不同分区波段建模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全波段643.26~954.15nm光谱建立的硬度模型优于其它两个分段光谱建立的模型;利用剔除异常样品和主成分分布图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鞍山、海城两产区混合的硬度模型,相关系数(R)为0.970,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24;预测残差分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南果梨硬度模型性能较稳定,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模型适用于预测范围在2~15kg/cm2的南果梨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果梨 近红外透射光谱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叶总黄酮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桂萍 焦飞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8-261,共4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杜仲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g∶mL)1∶35、超声波功率80 W、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50℃时,杜仲叶总黄酮提取率达8.45%。在缩短了提取时间和...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杜仲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g∶mL)1∶35、超声波功率80 W、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50℃时,杜仲叶总黄酮提取率达8.45%。在缩短了提取时间和降低了能耗的同时,比常规水提和微波辅助水提杜仲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高0.96%和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总黄酮 超声波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