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传动轴万向节摩擦引起的自激振动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宋雨 王明正 +1 位作者 赵建 于东洋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针对某四驱车急加速工况传动轴撞击中间支撑限位问题,建立考虑万向节内部摩擦的传动轴系统横向运动方程,识别原因为万向节内部摩擦引起的传动轴自激振动。建立包含万向节摆动Dahl摩擦的传动系ADAMS模型,利用仿真失稳转速评价主要参数变... 针对某四驱车急加速工况传动轴撞击中间支撑限位问题,建立考虑万向节内部摩擦的传动轴系统横向运动方程,识别原因为万向节内部摩擦引起的传动轴自激振动。建立包含万向节摆动Dahl摩擦的传动系ADAMS模型,利用仿真失稳转速评价主要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减小万向节摩擦、增加中间支撑刚度、优化传动轴夹角可提升系统稳定性。采用将万向节更改为DO节、优化中间支撑刚度的组合方案,消除了传动轴自激振动现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向节摩擦 支撑刚度 自激振动 传动轴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轿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控制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弯艳玲 李守魁 李元宝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0-853,869,共4页
针对某型轿车在试制阶段加速行驶通过噪声超标问题,通过对标试验方法对该轿车分析定置车外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以及汽车在通过噪声测试区域发动机进、出线转速等因素,确定发动机进、出线转速偏高是影响通过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 针对某型轿车在试制阶段加速行驶通过噪声超标问题,通过对标试验方法对该轿车分析定置车外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以及汽车在通过噪声测试区域发动机进、出线转速等因素,确定发动机进、出线转速偏高是影响通过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合理匹配变速箱速比的方法来降低车外加速噪声。试验结果表明,匹配新的变速箱速比后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值较原车降低了1.9dB(A),达到了国家法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过噪声 控制方法 动力总成 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碰撞波形与约束系统耦合的汽车安全性改进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洪斌 刘乐丹 张君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04-1512,共9页
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的耦合作用对乘员伤害有直接影响。利用理论与经验结合的方式,通过碰撞波形和约束系统耦合关系评价方法,对某B级乘用车进行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耦合关系分析,并对车体吸能结构和乘员约束系统提... 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的耦合作用对乘员伤害有直接影响。利用理论与经验结合的方式,通过碰撞波形和约束系统耦合关系评价方法,对某B级乘用车进行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耦合关系分析,并对车体吸能结构和乘员约束系统提出改进。最终结果表明,将该车型的正面碰撞评价星级从三星提高到了五星,有效提高了整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波形 乘员约束系统 耦合关系评价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V后背门振动对车内噪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福强 罗培智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解决某SUV车型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低频噪声问题,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在20 Hz附近出现异常峰值。通过对车身可疑结构进行逐一排查,利用阶次跟踪和ODS方法分析表明,引起车内低频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后背门低频共振。通过提高缓冲限... 为解决某SUV车型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低频噪声问题,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在20 Hz附近出现异常峰值。通过对车身可疑结构进行逐一排查,利用阶次跟踪和ODS方法分析表明,引起车内低频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后背门低频共振。通过提高缓冲限位器支撑刚度降低了20 Hz频率成分峰值,提升了车内声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背门车 内噪声 阶次分析 OD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构型混合动力汽车电压控制功能算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忠亮 赵慧超 李帅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为解决P2构型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电池管理系统(BMS)发生严重故障切断继电器时,12 V电源易消耗殆尽而被迫停车的问题,提出了控制驱动电机发电维持母线电容电压的方法,达到经DC/DC对12 V电源充电的目的。因电机转速和低压负载的急剧变化... 为解决P2构型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电池管理系统(BMS)发生严重故障切断继电器时,12 V电源易消耗殆尽而被迫停车的问题,提出了控制驱动电机发电维持母线电容电压的方法,达到经DC/DC对12 V电源充电的目的。因电机转速和低压负载的急剧变化会对母线电压造成较大波动,同时考虑电机电磁参数和负载变化速率对母线电压的影响,设计了电压控制功能的系统传递函数和相关参数,并进行了仿真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电压控制算法可解决BMS发生严重故障后12 V电源易馈电而被迫停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驱动电机 母线电容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FEM的汽车车内气动噪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英杰 鲁文波 +2 位作者 王幸 殷想 侯杭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5-730,共6页
数值模拟是研究汽车风噪声特性的重要手段,精确的流场数据是获得准确的风噪声计算结果的基础。文章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车辆概念设计阶段的风噪声性能,缩短车辆的开发周期,采用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数值模拟是研究汽车风噪声特性的重要手段,精确的流场数据是获得准确的风噪声计算结果的基础。文章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车辆概念设计阶段的风噪声性能,缩短车辆的开发周期,采用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来预测车辆内部风噪声的方法。得益于良好的流场结果,该方法计算的车内噪声结果有着较高的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车内风噪声主要为集中在中低频段的宽频带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流场仿真 声类比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与远程参数控制技术的半主动悬架车辆道路模拟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野 于长清 巫洋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38,共5页
针对半主动悬架车辆减振器存在宽泛阻尼特性区间而难以进行道路模拟试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在环(HIL)与远程参数控制(RPC)技术的半主动悬架车辆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由RPC系统提供CAN报文动态信号,HIL系统仿真CAN报文静态信号,并整... 针对半主动悬架车辆减振器存在宽泛阻尼特性区间而难以进行道路模拟试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在环(HIL)与远程参数控制(RPC)技术的半主动悬架车辆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由RPC系统提供CAN报文动态信号,HIL系统仿真CAN报文静态信号,并整合CAN报文,发送给悬架电子控制单元(ECU),悬架ECU为主动减振器提供控制指令,控制减振器特性状态,RPC系统对车辆与台架系统进行频响函数求解、迭代,驱动台架系统运行,从而实现了对半主动悬架车辆的道路模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道路模拟 硬件在环 远程参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变速器总成噪声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岳贵平 卢炳武 +3 位作者 史继霞 赵建 朴英子 牛文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5,共5页
对某变速器齿轮啸叫噪声大的问题,建立该变速器总成的有限元和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基于多体动力学,以齿轮微观修形理论为基础对该变速器齿轮传递误差进行修形,并对修形前、后变速器的辐射噪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微观修形后,传递... 对某变速器齿轮啸叫噪声大的问题,建立该变速器总成的有限元和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基于多体动力学,以齿轮微观修形理论为基础对该变速器齿轮传递误差进行修形,并对修形前、后变速器的辐射噪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微观修形后,传递误差峰值降低,辐射声功率变小,变速器总成噪声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 噪声 动力学模型 传递误差 微观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驱动桥台架异常振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福强 罗培智 郑伟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4,共4页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台架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振动噪声问题,利用转速跟踪分析方法和模态试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出现异常振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台架系统共振导致。通过采用降低驱动桥总成橡胶支撑垫刚度的方法,降低了驱动桥总成...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台架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振动噪声问题,利用转速跟踪分析方法和模态试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出现异常振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台架系统共振导致。通过采用降低驱动桥总成橡胶支撑垫刚度的方法,降低了驱动桥总成的固有振动频率,从而解决了该试验台架的异常共振问题,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台架试验 振动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结构对中负荷反应活性控制压燃发动机影响的模拟研究
10
作者 郎茂春 苏岩 +3 位作者 王耀东 沈博 张玉林 钱丁超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7,36,共11页
通过机理耦合和自动优化构建了包含重质柴油成分的多组分汽油/柴油替代物反应机理。将机理与CONVERGE耦合,构建了包含原机omega型燃烧室系统(omega combustion system,OMECS)、分离式涡流燃烧室系统(separated swirl combustion system,... 通过机理耦合和自动优化构建了包含重质柴油成分的多组分汽油/柴油替代物反应机理。将机理与CONVERGE耦合,构建了包含原机omega型燃烧室系统(omega combustion system,OMECS)、分离式涡流燃烧室系统(separated swirl combustion system,SSCS)和横向涡流燃烧室系统(lateral swirl combustion system,LSCS)的三维计算模型,以研究不同燃烧室对中负荷大预混比例条件下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发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MECS燃烧室相比,SSCS和LSCS燃烧室的指示热效率分别提高了4.65%和3.51%,除NO_(x)外,其他排放物均有所降低。能量平衡分析和传热分析显示,传热损失、燃烧损失和排气损失降低;这表明新型燃烧室对RCCI燃烧模式的优化机制与对纯柴油燃烧模式不同。活塞壁面对柴油喷雾的引导效应不明显,但新型燃烧室独特的结构和缸内气流运动(例如SSCS燃烧室的分离燃烧室和LSCS燃烧室凸边两侧的小尺寸涡流等)对传热的削弱效应大于面容比和缸内温度增加对传热的增强效应。在所有的第二次喷射正时(start of injection,SOI)下,新型燃烧室的指示热效率均高于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分离式涡流燃烧室系统 横向涡流燃烧室系统 能量平衡分析 传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小型SUV加速行驶车内异常轰鸣噪声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守魁 秦宾 李彬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针对某小型SUV车内异常轰鸣噪声,通过对噪声进行测试数据滤波分析和声音信号回放识别,确定车内噪声频率特征。利用噪声振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模态分析方法识别噪声声源和传播路径,并针对该小型SUV车内异常轰鸣噪声,从声源和传播途径方面... 针对某小型SUV车内异常轰鸣噪声,通过对噪声进行测试数据滤波分析和声音信号回放识别,确定车内噪声频率特征。利用噪声振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模态分析方法识别噪声声源和传播路径,并针对该小型SUV车内异常轰鸣噪声,从声源和传播途径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空调压缩机安装支架、制冷管路振动是车内异常轰鸣的主要噪声源,空调管路与车身纵梁连接点是主要传递路径。通过优化空调管路与车身纵梁的连接方式、增加隔振措施等方案,解决车内异常轰鸣噪声问题。该案例给由空调系统振动产生的车内轰鸣噪声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轰鸣噪声 噪声源 传递路径 控制 S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摘挂挡噪声识别与分析系统设计
12
作者 王继跃 刘伟东 +2 位作者 吴亚军 申春宝 王泮震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4,共4页
在台架及整车标定的复杂声学环境下,针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标定无法准确进行摘挂挡噪声识别与分析的问题,利用振动传感器、拨叉位置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噪声识别装置,搭建了摘挂挡噪声识别与分析系统。以某型DCT为例进行验证,结... 在台架及整车标定的复杂声学环境下,针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标定无法准确进行摘挂挡噪声识别与分析的问题,利用振动传感器、拨叉位置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噪声识别装置,搭建了摘挂挡噪声识别与分析系统。以某型DCT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摘挂挡噪声的时域特性识别、异响点辅助分析、声强客观评价和振动噪声主观评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分析法 摘挂挡噪声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振动信号盲分离组合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春杨 姚国凤 +2 位作者 赵建 张修路 盛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7,52,共5页
由于机械系统的振动信号能有效反映系统特征,对其进行盲解卷积能提供由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源信号的可能性,为此提出机械系统振动卷积模型;将多通道盲最小均方差与缩减盲源方法结合提出MBLMS-TDS组合算法,且利用该算法对卷积混合信号进行... 由于机械系统的振动信号能有效反映系统特征,对其进行盲解卷积能提供由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源信号的可能性,为此提出机械系统振动卷积模型;将多通道盲最小均方差与缩减盲源方法结合提出MBLMS-TDS组合算法,且利用该算法对卷积混合信号进行盲解卷积验证算法的合理性;用该算法对柴油机表面混合振动信号进行分离,获得活塞撞击缸体信号与柴油机燃烧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卷积模型 MBLMS-TDS算法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试车场动力学轮胎模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正林 李骏 郭孔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6,共4页
以P205/55R16轮胎为对象,建立了虚拟试车场动力学轮胎模型,进行了轮胎径向刚度、扭转特性和侧偏特性的仿真分析。通过与相同工况下的轮胎试验台架测试结果对比可知,所建立的虚拟试车场动力学轮胎模型有效,可以满足虚拟试车场仿真需要。
关键词 虚拟试车场 轮胎模型 轮胎试验 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密封状态下汽车风噪性能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潘作峰 邓玉伟 +2 位作者 郝耀东 苏丽俐 邓江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5-1652,1661,共9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密封状态下的车内风噪性能区间不确定性的分析和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整车统计能量模型,将谱分解后的风噪载荷施加至模型上,完成车内风噪计算;接着,测试密封条在不同压缩状态下的传递损失,并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密封...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密封状态下的车内风噪性能区间不确定性的分析和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整车统计能量模型,将谱分解后的风噪载荷施加至模型上,完成车内风噪计算;接着,测试密封条在不同压缩状态下的传递损失,并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密封条压缩量变化计算密封条传递损失的上、下界,实现不确定变量的描述;最后,基于区间摄动理论分析车内风噪声压级的变化范围,并建立稳健优化模型,对风噪声压级的中心值和摄动半径进行优化。算例计算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在保证相关零部件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车内噪声水平及其波动幅度,明显提升系统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密封 风噪 区间模型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分析的丰田固态电池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昊旻 王军雷 辛明华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35,共6页
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态势、专利技术构成等方面分析了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及重点研发方向,梳理其在固态电解质技术、固态电池单元技术和固态电池单元层叠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点,从宏观、微观角度剖析了丰田在固... 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态势、专利技术构成等方面分析了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及重点研发方向,梳理其在固态电解质技术、固态电池单元技术和固态电池单元层叠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点,从宏观、微观角度剖析了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池 电解质 电池单元 层叠 专利分析 技术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彤航 卢炳武 +2 位作者 姜文君 孙强 梁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131,共5页
针对汽车噪声品质主观评价所需周期长、可重复性差且仅能比较出具有较明显差别的噪声样本等问题,在研究声品质客观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来描述噪声主观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以6辆同类轿车匀速行驶时的车内噪声样本... 针对汽车噪声品质主观评价所需周期长、可重复性差且仅能比较出具有较明显差别的噪声样本等问题,在研究声品质客观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来描述噪声主观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以6辆同类轿车匀速行驶时的车内噪声样本为评价对象,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计算各噪声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声品质偏好性主观评价客观量化的数学模型.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噪声分析中常用的A计权声压级和线性声压级,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更适合于描述车内的噪声品质,其中响度和尖锐度是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声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车内噪声 品质 偏好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安全要求的线控转向系统开发及验证 被引量:6
18
作者 常秀岩 高尚 +2 位作者 姜廷龙 侯慧贤 张建伟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32,共6页
为提高线控转向(SBW)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基于ISO 26262开展了SBW系统设计,将系统的安全目标分配到架构、硬件、软件策略等开发中,设计了冗余机制以满足系统安全要求,并进行了台架和实车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故障注入状态下,线... 为提高线控转向(SBW)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基于ISO 26262开展了SBW系统设计,将系统的安全目标分配到架构、硬件、软件策略等开发中,设计了冗余机制以满足系统安全要求,并进行了台架和实车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故障注入状态下,线控转向的路感模拟器和转向执行器的转矩和转角的执行状态满足响应需求,实现了整车的线控转向功能并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功能安全 系统架构 硬件架构 系统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三步法的DCT两挡起步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珂羽 刘振宇 +2 位作者 唐立中 顾强 刘奇芳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9-44,共6页
为实现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两挡联合起步,提出了一种应用非线性三步法跟踪期望起步车速曲线,并能实现两挡联合起步的控制策略。基于汽车动力学设计了由类稳态控制、参考动态前馈、误差反馈3个部分构成的控制器,并通过AMESim和Simu... 为实现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两挡联合起步,提出了一种应用非线性三步法跟踪期望起步车速曲线,并能实现两挡联合起步的控制策略。基于汽车动力学设计了由类稳态控制、参考动态前馈、误差反馈3个部分构成的控制器,并通过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应用该起步策略可实现起步车速跟踪,同时可平衡起步过程双离合器的滑摩,有效延长离合器总成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挡起步控制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轨迹跟踪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退磁特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曾金玲 卢炳武 霍福祥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8,共4页
电动汽车要求其配置的永磁同步电机具备效率高、体积小及调速范围宽等特性,因此电机容易受温度及定子反向磁场作用而导致永磁体退磁,从而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影响电机性能和运转可靠性。结合永磁体的退磁曲线,提出了永磁同步电机热稳定性... 电动汽车要求其配置的永磁同步电机具备效率高、体积小及调速范围宽等特性,因此电机容易受温度及定子反向磁场作用而导致永磁体退磁,从而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影响电机性能和运转可靠性。结合永磁体的退磁曲线,提出了永磁同步电机热稳定性及磁稳定性的数值分析方法,介绍了电机退磁的判断方法,并找出永磁体的退磁温度及工作点,为永磁同步电机的磁路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永磁同步电机 退磁 热稳定性 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