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刀鲚精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钢春 聂志娟 +3 位作者 张呈祥 魏广莲 徐跑 顾若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HE组织染色方法研究性成熟刀鲚的精巢结构、精巢发育规律和精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刀鲚的雄性生殖腺由精巢(生精部)、贮精囊和输精管等组成,精巢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由精小叶、精小囊、小叶间质、小叶腔和输出管构成。精... 采用石蜡切片,HE组织染色方法研究性成熟刀鲚的精巢结构、精巢发育规律和精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刀鲚的雄性生殖腺由精巢(生精部)、贮精囊和输精管等组成,精巢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由精小叶、精小囊、小叶间质、小叶腔和输出管构成。精小叶由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囊,成熟的精子从精小囊中释放出来,进入小叶腔中,经由精小叶间形成的临时通道进入输出管,再由输出管送达贮精囊。贮精囊为网状管腔结构,管腔内壁由分泌细胞组成。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和成熟的精子5个阶段,根据精巢的外形、色泽、体积、血管分布状况等特征分为6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精巢发育 形态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分析养殖刀鲚与湖鲚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钢春 魏广莲 +3 位作者 李建林 徐跑 张呈祥 顾若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8-452,共5页
以线粒体DNA D-loop全序列为分子标记,研究了灌江纳苗养殖刀鲚Coilia nasus子三代(F3)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在淡水生活环境下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养殖刀鲚的D-loop序列长度为1 210~1 252 bp,湖鲚的序列长度为1 25... 以线粒体DNA D-loop全序列为分子标记,研究了灌江纳苗养殖刀鲚Coilia nasus子三代(F3)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在淡水生活环境下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养殖刀鲚的D-loop序列长度为1 210~1 252 bp,湖鲚的序列长度为1 252~1 290 bp;在两个群体1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S)35个,其中单一多态位点14个,简约信息位点21个;有12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为0.924;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9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4.154;养殖刀鲚群体内的各遗传多样性参数稍高于湖鲚,说明养殖刀鲚比湖鲚的遗传多样性要丰富,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养殖刀鲚与湖鲚的平均遗传距离(0.0148)要远小于它们与七丝鲚Coilia grayi的平均遗传距离(0.0528、0.0537),同时系统发育树也表明,养殖刀鲚和湖鲚共同构成1个单系群,为两种生态型种群,尚未达到种或亚种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刀鲚 湖鲚 D-loop序列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刺鳊鮈的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钢春 张呈祥 +2 位作者 聂志娟 张守领 顾若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1,共6页
对似刺鳊( 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的性腺组织进行周年取样,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似刺鳊卵巢、精巢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和周年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似刺鳊性成熟年龄为1龄,卵巢发育属于部分同步性,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时间... 对似刺鳊( 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的性腺组织进行周年取样,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似刺鳊卵巢、精巢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和周年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似刺鳊性成熟年龄为1龄,卵巢发育属于部分同步性,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时间始于3月底,持续到5月初,在整个生殖周期内,性腺发育分六个时期,雌性全年的成熟系数一般波动在1.01%~16.50%,雄性全年的成熟系数一般波动在0.08%~0.93%。精巢属于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和成熟的精子5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刺鳊 ( 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 卵巢 精巢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鲥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徐钢春 张呈祥 +1 位作者 郑金良 顾若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9-96,共8页
2007~2009年,利用深井水及设有钢架保温大棚的土池成功进行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的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的研究,同时观察了美洲鲥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2龄美洲鲥在池塘中经专池培育并采用激素+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投喂、水... 2007~2009年,利用深井水及设有钢架保温大棚的土池成功进行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的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的研究,同时观察了美洲鲥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2龄美洲鲥在池塘中经专池培育并采用激素+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投喂、水流刺激等培育措施使雌雄鱼的性腺成熟率达60%~8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生态调控促使产卵或人工催产繁殖,生态调控促使产卵中水温保持在16~23℃,池水始终保持流动状态,50对美洲鲥亲鱼自4月中下旬至5月底陆续产卵,共收集鱼卵9.0万粒,平均受精率10%,孵化率70%~80%;人工催产试验中,采用LHRH-A2+鱼类催产助剂、LHRH-A2+HCG+DOM+鱼类催产助剂和LHRH-A2+HCG+鱼类催产助剂3种催产剂配伍,背鳍基部两针注射法,催产率20%~100%,获卵10.57万粒,受精率0~21.5%,孵化率0~70%。美洲鲥受精卵呈卵圆形,卵膜径为(4.03±0.25)mm,根据胚胎的外形与内部主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7个生理阶段30个具体发育时期,在水温(20±1)℃下,历时约71 h4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刀鲚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27
5
作者 闻海波 张呈祥 +2 位作者 徐钢春 顾若波 虞锐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20-24,共5页
分析长江刀鲚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11种矿物质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长江刀鲚肌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16.97%、6.42%、73.64%、1.25%;2)肌肉... 分析长江刀鲚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11种矿物质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长江刀鲚肌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16.97%、6.42%、73.64%、1.25%;2)肌肉水解氨基酸含量为13.73%,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WTO评分标准;3)在肌肉检出18种游离氨基酸中以活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为主,占总量的63.50%,其中呈味氨基酸占蛋白氨基酸的35.20%,是长江刀鲚具有特殊鲜味的原因之一;4)共检出13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8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7.16%,以油酸比例最高,为53.61%;5)微量元素组成比例与一般淡水鱼类不同,5种常量元素和6种微量元素中,锌铜比分别为19,锌铁比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肌肉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生长、消化酶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琦辰 冯晓庆 +4 位作者 张呈祥 唐亚新 潘栋梅 李枫 杨家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5,共6页
为了探讨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按照等能量不等蛋白的原则,配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24%、28%、32%、36%、40%的6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35±0.07)g的红螯螯虾幼虾60 d,然... 为了探讨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按照等能量不等蛋白的原则,配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24%、28%、32%、36%、40%的6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35±0.07)g的红螯螯虾幼虾60 d,然后测定各相关指标。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8%时,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胃中的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胃蛋白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32%组活性最大。肝胰腺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GO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谷丙转氨酶(GPT)活性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腮Na+-K+ATP酶则相反(P<0.05)。36%组和40%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其次为20%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要求较低,28%即可满足其要求。豆粕含量过高可能会影响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饲料蛋白质 生长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刺鳊鮈精子的超显微结构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徐钢春 张呈祥 +1 位作者 顾若波 闻海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选取健壮无伤的似刺鳊鮈亲鱼进行人工采精,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其精子超微结构,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似刺鳊鮈精子由头部、中片和鞭毛组成。头部近圆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 选取健壮无伤的似刺鳊鮈亲鱼进行人工采精,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其精子超微结构,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似刺鳊鮈精子由头部、中片和鞭毛组成。头部近圆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核中染色质致密均匀,后端有植入窝;中片的袖套与细胞核相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尾部细长,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②似刺鳊鮈精子活力较适宜温度为20~28℃,温度为24℃时精子寿命最长,为1900s;较适盐度为5‰~8‰,盐度7‰时精子寿命最长,为135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刺鳊鮈 精子 微结构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鲥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顾若波 张呈祥 +2 位作者 徐钢春 闻海波 王玉芳 《水产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40-46,共7页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对美洲鲥的肌肉营养组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时,美洲鲥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8.88±0.41%,粗脂肪含量为6.80±0.27%,水份70.23±0.37%,灰份1.96±0.30%;肌肉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占鲜样的15.2...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对美洲鲥的肌肉营养组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时,美洲鲥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8.88±0.41%,粗脂肪含量为6.80±0.27%,水份70.23±0.37%,灰份1.96±0.30%;肌肉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占鲜样的15.27%,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除色氨酸外)含量占鲜样的6.27%,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69.67%,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根据AAS,美洲鲥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胱氨酸;而根据CS,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L)为56.11,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为2.43,4种鲜味氨基酸占鲜样的5.76%: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66.1%,高于其他经济鱼类: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有较高的钙镁含量,铜,铁,锌的比值较为合理。美洲鲥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较高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肌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黑翼蚌钩介幼虫寄主鱼的人工筛选及寄生包囊形成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闻海波 马学艳 +5 位作者 徐跑 张呈祥 徐良 金武 华丹 顾若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6-363,共8页
选取16种鱼类,对紫黑翼蚌(Potamilus alatus)钩介幼虫寄主鱼进行人工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仅在淡水石首鱼(Aplodinotus grunniens)上获得变态发育的稚蚌,寄生变态率为(49.6±9.4)%,但是过量寄生将导致淡水石首鱼的死亡。除眼斑拟石首... 选取16种鱼类,对紫黑翼蚌(Potamilus alatus)钩介幼虫寄主鱼进行人工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仅在淡水石首鱼(Aplodinotus grunniens)上获得变态发育的稚蚌,寄生变态率为(49.6±9.4)%,但是过量寄生将导致淡水石首鱼的死亡。除眼斑拟石首鱼(Soiaenops ocellatus)外,寄生在其他14种淡水鱼类均不可能实现钩介幼虫的变态。进一步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钩介幼虫可在与淡水石首鱼同科的眼斑拟石首鱼鳃丝寄生并形成完整的包囊,且在大规格鱼体形成包囊的速度明显快于幼鱼。但在寄生和淡水低渗双重胁迫下,眼斑拟石首鱼出现极高的死亡率,提示应进一步开展淡化驯养以提高眼斑拟石首鱼寄生后的成活率。其中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小口黑鲈(Micropterus dolomieu)、蓝鲶(Ictalurus furcatus)寄生后1—2d内脱落的幼虫几乎全部死亡,推测3种鱼体中可能存在紫黑翼蚌幼虫的致死因子。综合研究表明:紫黑翼蚌是目前发现对寄主鱼选择性最为专一的蚌类,而眼斑拟石首鱼具有作为替代寄主鱼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黑翼蚌 寄主鱼筛选 眼斑拟石首鱼 寄生包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刀鲚灌江纳苗与养殖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呈祥 陈平 郑金良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6-26,I0001,共2页
关键词 长江干支流 刀鲚 养殖 Jordan 溯河洄游 生殖洄游 浮游动物 珍贵品种 鲱形目 胸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鲥鱼温室越冬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呈祥 郑金良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越冬技术 鲥鱼 美洲 温室 养殖试验 技术总结 受精卵 孵化 鱼种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几年淡水常规鱼疾病频发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平 胡正奇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9期66-67,共2页
淡水常规鱼疾病从最初的中华鳋、锚头鳋等寄生虫病,肠炎、烂鳃、赤皮等细菌性疾病,水霉、鳃霉等真菌性疾病,草鱼出血病等病毒性疾病,发展到近几年新增加的肝胆综合症、鲫鱼鳃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烂皮烂身烂肌肉病等细菌性、病毒... 淡水常规鱼疾病从最初的中华鳋、锚头鳋等寄生虫病,肠炎、烂鳃、赤皮等细菌性疾病,水霉、鳃霉等真菌性疾病,草鱼出血病等病毒性疾病,发展到近几年新增加的肝胆综合症、鲫鱼鳃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烂皮烂身烂肌肉病等细菌性、病毒性、营养性疾病。治疗药物从最初的漂白粉、敌百虫、硫酸铜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主要成分,几百种药名,既有西药,又有中药,还有水质改良剂、营养添加剂。但养殖过程中鱼的成活率并没有明显提高,而用药成本在大幅攀升,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持续增加。据初步统计,仔口鱼到成鱼的成活率在30%~50%,斤两鱼养到上市鱼的成活率在70%左右。若塘口遇到鳃出血、草鱼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则成活率更低。特别是近几年常规鱼在运输、拦网、并塘过程中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死亡,饲料投喂多了也会死亡。夏秋季鱼要发病,春冬季鱼也发病。难怪老渔民说现在鱼不会养了,老鱼医说鱼病不会治了,鱼贩子说淡水鱼不好卖,消费者说鱼不好吃,最终养殖淡水常规鱼赚不到钱。整个淡水常规鱼产业链处在恶性循环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淡水常规鱼的疾病频发呢?笔者长期身处养殖一线工作,现从生产实际出发,在饲料、养殖密度、水环境、鱼种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营养性疾病 真菌性疾病 营养添加剂 病毒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用药成本 饲料投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温期蟹池水草的养护与管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雷阳 鲍明明 +2 位作者 李旭光 黄鸿兵 孔瑜 《科学养鱼》 2020年第8期36-38,共3页
江阴市水产养殖主要以河蟹、青虾等特色水产品为主,其中河蟹养殖面积又占了较大的比例。夏季是河蟹生长的关键季节,而水草是河蟹安全度夏的保障,直接决定河蟹养殖的规格与产量,因此加强蟹池水草管理对于河蟹养殖生产至关重要。水草在河... 江阴市水产养殖主要以河蟹、青虾等特色水产品为主,其中河蟹养殖面积又占了较大的比例。夏季是河蟹生长的关键季节,而水草是河蟹安全度夏的保障,直接决定河蟹养殖的规格与产量,因此加强蟹池水草管理对于河蟹养殖生产至关重要。水草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夏季高温期具有多种功能作用。首先,水草的生态功能,水草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吸收水体营养盐、净化水质、抑制其他藻类暴发;其次,水草的空间功能,水草能够为河蟹提供栖息场所、隐蔽物,增大水体空间,促进河蟹顺利蜕壳、降低蜕壳残死率,同时水草也为其他螺类、附着藻类等间接饵料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最后,水草的饵料功能,水草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等元素,为河蟹提供丰富的植物性饵料,促进杂食性河蟹的消化吸收,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投入成本。因此,水草的养护与管理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高温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栖息场所 植物性饵料 夏季高温期 消化吸收 水体溶氧 饵料生物 安全度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工业化养殖杂交黄颡鱼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平 鲍明明 +3 位作者 朱雷阳 沈文龙 张呈祥 徐钢春 《科学养鱼》 2019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前,草鱼、斑点叉尾等品种在流水槽养殖中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品种。江阴自2014年首次开展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已建设养殖流水槽106条,系统养殖面积超过1万米2。为进一步筛选适宜的养殖鱼类和扩大流水槽养殖推广,2017年江阴市水产指导... 目前,草鱼、斑点叉尾等品种在流水槽养殖中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品种。江阴自2014年首次开展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已建设养殖流水槽106条,系统养殖面积超过1万米2。为进一步筛选适宜的养殖鱼类和扩大流水槽养殖推广,2017年江阴市水产指导站主导黄颡鱼池塘工业化养殖试验,从四川眉山引入杂交黄颡鱼水花330万尾,集中培育成鱼种后放入全市5个点、16条流水槽进行养殖,均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果。一、养殖前准备1.养殖塘口养殖塘口4个,两个塘口为一组,东区一组塘口面积11.2亩,西区一组塘口面积12.2亩,总面积23.4亩。池形结构中间为平台,四周为环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工业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养殖高产高效的几点技术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平 《科学养鱼》 2001年第7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河蟹 池塘养殖 蟹苗 自繁自育 雌雄分养 混养 专用颗粒料 日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虾红螯螯虾两茬轮养技术
16
作者 朱雷阳 鲍明明 +3 位作者 孔瑜 谢立新 黄鸿兵 彭刚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11期54-55,共2页
青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养殖是江阴地区的特色水产品之一,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宽水产养殖的发展思路,增加特色水产品的供给。本项目开展了青虾、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的轮养,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青虾 水产养殖 轮养技术 两茬 江阴地区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大规格河蟹高产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雷阳 《科学养鱼》 2002年第10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池塘养殖 大规格蟹苗 河蟹 高产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滩水面暗纹东方鲀网箱养殖技术
18
作者 张呈祥 雷官松 唐建荣 《水产养殖》 CAS 2006年第3期26-27,共2页
2000年5月开始,分别在江阴沿江的夏港镇和申港镇江滩水面开展以暗纹东方鲀、长吻鮠为主要品种的网箱养殖及立体开发试验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试验与生产效果,现将试验与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 网箱养殖技术 暗纹东方鲀 水面 江滩 开发试验 生产效果 生产情况 长吻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青虾和中华绒螯蟹混养技术
19
作者 张呈祥 陈平 《水产养殖》 CAS 2000年第3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青虾 中华绒螯蟹 混养 池塘养殖 种苗放养 饲养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技术
20
作者 陈平 张呈祥 《水产养殖》 CAS 2001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罗氏沼虾 青虾 池塘养殖 轮养 苗种放养 饲养管理 捕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