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朴素联合奈达铂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朱索宇 谭洁 +3 位作者 张晨霞 吴群英 谢学新 殷华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37-1740,共4页
目的:探讨力朴素联合奈达铂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 目的:探讨力朴素联合奈达铂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TC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实验组患者给予力朴素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21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3个疗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以及外周血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AFP及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AFP及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朴素联合奈达铂化疗能明显降低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AFP及CEA水平,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癌 力朴素 奈达铂 人附睾分泌蛋白4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9-9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行卵巢癌根治术联合化疗对患者肿瘤因子以及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军旭 凌静 +1 位作者 张晨霞 吴群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81-784,788,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行卵巢癌根治术较开腹卵巢癌根治术联合化疗对患者相关肿瘤因子以及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卵巢癌患者95例,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卵巢... 目的:研究腹腔镜行卵巢癌根治术较开腹卵巢癌根治术联合化疗对患者相关肿瘤因子以及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卵巢癌患者95例,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卵巢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均联合TP方案化疗,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9、人附睾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泌乳素(PRL)、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MMP-9、HE4、YKL-40、EPO、PRL、TSGF水平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MMP-9、HE4、YKL-40、EPO、PRL、TSGF水平分别为(3.54±0.97)ng/mL、(115.68±30.78)ρmol/L、(67.48±17.84)μg/L、(8.09±2.76)IU/L、(23.26±6.36)ng/mL、(58.94±10.08)U/L,观察组分别为(2.15±0.72)ng/mL、(95.45±20.37)ρmol/L、(35.65±10.27)μg/L、(6.81±2.13)IU/L、(18.55±5.14)ng/mL、(45.58±7.13)U/L,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56.59±10.23、35.23±6.22、32.75±3.52、1.07±0.57,观察组分别为54.41±8.23、34.18±4.89、34.03±4.13、1.00±0.44,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癌患者在腹腔镜根治术后进行TP方案的化疗,不仅能够更加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血清MMP-9、HE4、YKL-40、EPO、PRL、TSGF水平,而且与单纯手术相比,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腹腔镜根治术 TP化疗 血清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下病灶切开缝合与楔形切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潘晓华 谭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间质部妊娠21例,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及术前血β-hCG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病灶楔形切除组9例,在腹腔镜下楔形切除病灶,可吸收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间质部妊娠21例,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及术前血β-hCG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病灶楔形切除组9例,在腹腔镜下楔形切除病灶,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切开缝合组12例,在腹腔镜下切开病灶隆起部位,吸出孕囊及附属组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观察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β-hCG下降情况,术中亚甲蓝通液、术后碘油造影了解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Hb差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第21~28天血β-hCG均降至正常。切开缝合组患侧输卵管再通率术中为75%(9/12),术后2个月为58%(7/12)。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间质部妊娠行腹腔镜病灶切开缝合术可部分保留输卵管的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输卵管间质部切开缝合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介入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18例分析
4
作者 谭洁 谢学新 张晨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02-502,50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介入化疗 巨块型 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