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统计测度、空间格局与关联网络
1
作者 魏和清 吴磊 张露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9,共6页
文章从总量、素质、结构、分布四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引力模型考察了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人口高质量... 文章从总量、素质、结构、分布四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引力模型考察了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关联网络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与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形成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空间格局;各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中、高水平省份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在凝聚子群内部,各省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统计测度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平卫英 李文星 罗良清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共17页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有关于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生产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展开讨论,鲜有文献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纳入城乡要素流动范围并探索...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有关于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生产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展开讨论,鲜有文献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纳入城乡要素流动范围并探索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算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全国要素流动总指数呈现出小幅度增长的态势,位于均值之上的地区中64%是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说明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二,要素流动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论在引入城乡之间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采用删除4个直辖市和缩短时间窗口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第三,空间异质性分析中,劳动力、土地和数据要素始终表现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程度逐渐增强、影响范围逐步扩大,技术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逐渐凸现,由华东和华南地区向东北和西南地区转移;第四,在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电商销售是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和产业结构变迁并未发挥出中介变量的作用,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因此,今后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拓展深度与广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整体推进与试点示范相统一的指导原则,推广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研究结论为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健全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 空间异质性 城乡融合发展 政策演变 城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链位论与经济统计——前一轮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竞争格局的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良清 邱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共9页
国势判断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认知基础。本文提出真实链位论作为深入考察国际竞争格局的一个分析框架,意在从定位角度集中揭示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交往的内在关系,强调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的现象本质。本文基于经济统计视角分析... 国势判断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认知基础。本文提出真实链位论作为深入考察国际竞争格局的一个分析框架,意在从定位角度集中揭示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交往的内在关系,强调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的现象本质。本文基于经济统计视角分析全球化链条中的真实链位,进而论述真实链位论的基本内容以及真实链位论与国势学认知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认清中国在全球化链条中的真实链位及其对产业关联弹性、刚性、态势的影响意义重大;第二,成本效益分析应特别关注正面事物的隐性成本和长期成本;第三,要注意国家作为基本利益单位和测度单位的属性;第四,注重事实与见解的辨析,尤其警惕以事实名义出现的见解;第五,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构国势学确有必要;第六,全球供应链并非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并不适于新兴国家用来判断国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链位论 经济统计 国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视角的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编制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罗良清 平卫英 张雨露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7,共11页
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复杂性对构建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选取了OECD、BEA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字经济核算框架进行差异对比,结合我国"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要方略,明确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 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复杂性对构建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选取了OECD、BEA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字经济核算框架进行差异对比,结合我国"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要方略,明确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测算目的是掌握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作用传导机理和影响形成规模,从而决定基于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融合的视角定义数字经济产业和产品,将其分为数字经济基础产业和融合产业,以及数字产品和数字化产品,并据此识别数字经济核算界限,尝试构建具备全面性、国际可比性的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基础框架,设计了核心表式和相关总量指标。文章最后针对构建卫星账户的现实挑战,从政府、企业、社会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卫星账户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曹俊文 曹玲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68,167,共4页
基于1995--2013年江西省农业主要碳排放源诸如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及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江西省近20年来农业碳排放量及其变化,并探讨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根据测算结果显示,近20年来江西省农业碳排... 基于1995--2013年江西省农业主要碳排放源诸如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及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江西省近20年来农业碳排放量及其变化,并探讨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根据测算结果显示,近20年来江西省农业碳排放在总量上逐年增加,而在碳排放量的构成中,化肥为最主要来源,其他构成依次为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等。在对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得知农业经济发展对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抑制农业碳排放增长方面,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劳动力规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的作用最大,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而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劳动力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效果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影响因素 Kaya恒等式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育产业总规模“1.7万亿”的若干解读——基于统计学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和清 冒小栋 李燕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6,共6页
2016年12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产出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发布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7万亿元,增加值5 494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0.8%。"1.7万亿"这一... 2016年12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产出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发布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7万亿元,增加值5 494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0.8%。"1.7万亿"这一数据,就像一颗石子,在体育界激起了层层涟漪,或被质疑,或被误解。研究试图从统计学的视角对这一数据的调查背景与调查方法、统计范围与调查对象、核算方法、误读与误用及能否顺利到达"5万亿"进行几点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总产出 体育产业专项调查 体育产业分类 体育产业增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实力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魏和清 李燕辉 肖惠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83-87,共5页
文章基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为依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全国的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文章基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为依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全国的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实力与地区经济实力显著相关;文化产业综合水平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地域邻接性强,有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文化产业集聚趋势明显,但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集聚,产业集聚水平还处于劣势;统计意义显著的高高集聚区、低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分别分布于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空间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发展实力 因子分析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免费服务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平卫英 张雨露 罗良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29,共11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低廉或免费的价格为居民提供互联网服务,但产出价值和消费行为却无法在GDP核算中体现。服务业产出被低估一直为学术界所讨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下创新的免费商业模式对传统核算理论的挑战成为本文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低廉或免费的价格为居民提供互联网服务,但产出价值和消费行为却无法在GDP核算中体现。服务业产出被低估一直为学术界所讨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下创新的免费商业模式对传统核算理论的挑战成为本文研究切入点。本文在"互联网免费服务与顾客价值"的易货交易框架下对其价值核算展开研究,将互联网免费服务价值核算与数据资产核算联系在一起,使数据成为连接互联网免费服务与国民经济核算中生产、消费、收入核算的桥梁。文章最后通过模拟核算案例表现了互联网免费服务核算对不同账户的影响,建议对住户部门的生产、消费与收入各增加一笔虚拟处理,对企业的生产、收入及资产也各增加一笔虚拟处理,且这6笔虚拟价值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免费服务 核算 顾客价值 数据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的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曹俊文 姜雯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文章以江西省为例,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分解研究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起正向作用的三大因素依次为地区生产总值效应、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和燃料消耗结构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火电燃料转化效应、发... 文章以江西省为例,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分解研究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起正向作用的三大因素依次为地区生产总值效应、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和燃料消耗结构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火电燃料转化效应、发用电转化效应和电力消费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碳排放测度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因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经济统计学的深化、提升与拓展——邱东教授《经济测度逻辑挖掘:困难与原则》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良清 平卫英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127,共9页
《经济测度逻辑挖掘:困难与原则》是邱东教授“当代经济统计学批判系列”的第一册,主要针对“SSF经济测度报告”存在的问题展开述评,体现了该书作者对当代经济统计学的深层次思考。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基本功能”之辩作为开篇,... 《经济测度逻辑挖掘:困难与原则》是邱东教授“当代经济统计学批判系列”的第一册,主要针对“SSF经济测度报告”存在的问题展开述评,体现了该书作者对当代经济统计学的深层次思考。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基本功能”之辩作为开篇,指出测度“可行性”对其“必要性”的动态制约,探讨了GDP功能与核算体系的潜在挑战;以政府产出测度为例,区分了经济科学中的“理论概念”与相应的“测度概念”,点出经济指标从来都是隐含着经济学立场的;基于邱东教授提出的GDP统计隐含四大测度困局,梳理宏观经济指标的测度原则及其之间的关系;围绕生活质量测度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测度的观念前提作出反思,指出其中存在的可加性疑点,并系统剖析了目前流行的不同类别方法的测度机理;最后阐述了邱东教授对经济统计学学科格局的观点,指出“超越GDP”的宏大目标并没有实现,经济统计学学科还需要深化、提升和拓展,经济统计学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测度 可加性疑点 经济统计学学科格局 超越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趋势及质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俊文 刘志红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4,共7页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数据,基于收入转换矩阵,测算了中国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大小和趋势,并对代际收入流动性质量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较高,主要是源于中间收入阶层在相邻阶层短距离位置变动,而...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数据,基于收入转换矩阵,测算了中国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大小和趋势,并对代际收入流动性质量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较高,主要是源于中间收入阶层在相邻阶层短距离位置变动,而两端收入阶层则相对封闭,代际收入流动性总体呈倒"U"型趋势特征;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不利于子代收入的改善,不利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与巩固,持续贫困率和持续富有率较高,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质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代际收入 流动性质量 转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水资源消耗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俊文 方晓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58,共5页
文章采用LMDI时间分解方法和改进D-R空间分解方法来分析2002-2017年京津冀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用水量下降的驱动因素;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是促进用水量上升的推动因素。京津... 文章采用LMDI时间分解方法和改进D-R空间分解方法来分析2002-2017年京津冀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用水量下降的驱动因素;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是促进用水量上升的推动因素。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促进了用水量增加。从空间角度看,京津冀三地区用水量的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其中,北京和天津第二、三产业用水效率提高促进用水量增幅的下降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时空差异 水资源消耗 驱动效应 LMDI 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实性空间分析的经济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平卫英 曾芳伊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102,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空间、地区对社会、经济、文化的限制逐渐减弱,各地区经济交互合作不断深化,使得区域经济结构逐步发生着变化。合理的经济空间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证实性空间分析(CSD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空间、地区对社会、经济、文化的限制逐渐减弱,各地区经济交互合作不断深化,使得区域经济结构逐步发生着变化。合理的经济空间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证实性空间分析(CSDA)对成渝经济区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空间模式及变动特征,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结构 证实性空间分析 成渝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模型中的递归退势单位根检验研究
14
作者 欧阳敏华 章贵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109,共9页
在STAR模型框架下,考虑时间序列具有线性确定性趋势成分,本文建立了一个递归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推导了其渐近分布;并在考虑初始条件情形下,对递归退势、OLS和GLS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有限样本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若忽略初始条件... 在STAR模型框架下,考虑时间序列具有线性确定性趋势成分,本文建立了一个递归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推导了其渐近分布;并在考虑初始条件情形下,对递归退势、OLS和GLS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有限样本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若忽略初始条件的影响,GLS退势和递归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检验势都显著高于OLS退势。随着初始条件的增大,GLS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检验势下降得比较厉害,递归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检验势较为稳定,且在样本量较大时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模型 递归退势 单位根检验 有限样本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UOCE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和平 李亚丽 乔学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6-925,共10页
为明确江西省2000—2015年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障碍因素,本研究基于农业生产投入—利用—产出—消费—效应(IUOCE)过程,选取2001—2016年统计年鉴的5类20个评价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因子... 为明确江西省2000—2015年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障碍因素,本研究基于农业生产投入—利用—产出—消费—效应(IUOCE)过程,选取2001—2016年统计年鉴的5类20个评价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障碍度3个指标对其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利用指标、产出指标、消费指标和效应指标发展水平在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为产出指标>效应指标>消费指标>利用指标,投入指标呈下降趋势;2)2000—2015年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增长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43%,增长较为缓慢;3)2000—2008年影响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有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化肥使用强度、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2015年影响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化肥使用强度、复种指数、有效灌溉系数、农作物播种面积;4)2000—2015年投入指标和利用指标是影响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且投入指标和利用指标的障碍度值呈逐渐增大趋势;产出指标、消费指标和效应指标的障碍度值在总体上呈减小趋势。总之,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影响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逐渐减少且障碍度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IUOCE过程 熵值法 因子贡献度 指标偏离度 障碍度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情绪注意积极效应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海宁 刘晓倩 +2 位作者 刘海虹 李峰 韩布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64-2076,共13页
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从“厄运与苦难”视角研究人晚年遭遇的身体、认知和情绪衰老,但是近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老化悖论”——老年人情绪加工的积极效应——视角挑战这一“定论”。积极效应指老年人认知加工过程中比年轻人更偏好正性... 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从“厄运与苦难”视角研究人晚年遭遇的身体、认知和情绪衰老,但是近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老化悖论”——老年人情绪加工的积极效应——视角挑战这一“定论”。积极效应指老年人认知加工过程中比年轻人更偏好正性而非负性材料的现象。第二代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包括积极效应理论、认知控制假说和强弱整合模型3个关于认知和情绪功能年龄差异的理论模型,特别强调了认知控制在老年人积极情绪加工中的潜在作用,而自动化加工与控制性加工的区分则取决于注意资源配置。因此,认知控制在老年人对积极情绪的注意加工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也是影响老年人情绪注意中积极效应的关键因素。最后,综合以往研究构建出认知控制对老年人积极效应发生作用的注意阶段模型。未来研究可从中国老年人情绪注意加工模式、不同认知控制子成分的作用机制、提高研究生态学效度和注意的治疗品质几个方面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效应 情绪注意 认知控制 年老化 注意阶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魏和清 李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6-70,共5页
文章利用区位熵、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我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大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点,地区间和地区内差异显著。(2)我国各... 文章利用区位熵、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我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大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点,地区间和地区内差异显著。(2)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集聚趋势较为明显。(3)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以"低-低"类型为主,且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路径锁定特征。(4)政府扶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性和文化资源均能促进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但同一因素对各省份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聚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特征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良清 吴家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75,共3页
文章利用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非单调线性搜索原理改进了BP神经网络的学习步长调节方法,客服了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等缺陷。实证研究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政务绩效... 文章利用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非单调线性搜索原理改进了BP神经网络的学习步长调节方法,客服了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等缺陷。实证研究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法的在评价精度和算法效率两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价 电子政务 BP神经网络 平衡计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 被引量:46
19
作者 曹俊文 雷清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00-104,共5页
在探讨贸易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文章建立贸易有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接着构建贸易质量评价和贡献度模型,并对我国对外贸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贸易质量... 在探讨贸易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文章建立贸易有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接着构建贸易质量评价和贡献度模型,并对我国对外贸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贸易质量在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贡献度分析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低影响贸易盈利水平,高污染产品出口占比提高不利于贸易持续发展,贸易就业人数减少阻碍贸易惠民效应的增强,创新指标的波动影响贸易质量的稳定性,服务贸易国际市场份额减少不利于贸易类型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贸易质量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管理策略的中国各地区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贵军 刘润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9,共9页
分别利用结合环境管理策略的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径向DEA方法测度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0-2011年的合成效率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 分别利用结合环境管理策略的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径向DEA方法测度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0-2011年的合成效率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则强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相对于"十五"期间无显著变化;中、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率相对"十五"期间显著下降,而环境效率并无显著变化。结合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环境管理策略,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应对更严格的环境管制拥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而中、西部地区为应对"十一五"期间更严格的环境管制不得不控制其经济增长的投入,从而导致经济效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可处置 管理可处置 径向DEA 经济效率 环境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