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有机硅表面施胶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方友 蔡海堤 +1 位作者 王敏 赵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32-1534,1538,共4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使用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八甲基四硅环氧烷(D4)为反应单体,制备一种施胶性能优异的有机硅-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胺聚合物造纸施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等因素对分子量的影响,对其...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使用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八甲基四硅环氧烷(D4)为反应单体,制备一种施胶性能优异的有机硅-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胺聚合物造纸施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等因素对分子量的影响,对其工艺条件进行探讨,得到较好的聚合条件,反应时间为3 h,单体浓度5%,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量为0.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有机硅-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疏水性好、增强性强,分子量高达2.09×10^6。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法 有机硅 聚丙烯酰胺 表面施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雪晴 孙雅伦 +2 位作者 周丽芳 王松华 孟玮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3,共8页
介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功能及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促进神经元生长和存活、增强突触可塑性、参与神经递质调节、促进髓鞘形成以及神经保护... 介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功能及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促进神经元生长和存活、增强突触可塑性、参与神经递质调节、促进髓鞘形成以及神经保护等功能,提示BDNF对改善和治疗CNS疾病有重要作用。通过总结与BDNF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前研究,概述BDNF对脊髓损伤、创伤性脑损伤、缺血性脑损伤、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癫痫以及抑郁症等CNS疾病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BDNF在CNS疾病中作用的分子机制,为BDNF用于探索治疗相关CNS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未来可在实验动物身上探究BDNF的药物动力学机制,通过开发不同的BDNF给药方式及其衍生药物,有望达到治疗CNS相关疾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NS损伤 神经退行性疾病 癫痫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对乳清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扬凯 陈丽丽 +3 位作者 冯娇娇 刘雪梅 赵利 白春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5-33,共9页
本研究采用微波加热促进美拉德反应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进行改性。以乳化性及抗氧化活性为主要指标,系统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加热时间、pH以及乳糖与乳清粉质量比对乳清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 本研究采用微波加热促进美拉德反应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进行改性。以乳化性及抗氧化活性为主要指标,系统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加热时间、pH以及乳糖与乳清粉质量比对乳清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功能特性的影响,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反应过程中二级结构的变化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微波加热条件为pH8.5、乳清蛋白-乳糖质量比5:5、微波加热时间7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所得MRPs的乳化活力指数、乳化稳定指数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0.35 m2/g、88.39 min和6.60%;红外分析结果显示乳糖与WPI发生了共价结合,微波加热促进了该反应的进程,导致氮羟基和羰基含量增多,产生了复杂的美拉德中间产物和醛酮类化合物;同时促使蛋白质二级结构由紧密向松散“溶胀”结构转化,在转变的过程中,大部分紧密有序结构首先转变成松散有序结构,进而转变成松散无序状态,并可能伴随小部分紧密结构经长时间加热后相互转变。氨基酸分析进一步证实,微波加热降低了体系氨基酸总量,可能是WPI自由氨基酸参与美拉德反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乳清分离蛋白 微波 乳化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CO_3)_3∶Eu@SiO_2@APTES磁性-荧光双功能核壳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燕利 徐贤柱 +2 位作者 文佳 肖强 李永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5-1130,共6页
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和St觟ber法制备了氨基化Si O2修饰的Gd2(CO3)3∶Eu顺磁性-荧光双功能微球。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微球的结构和颗粒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球为核壳结构,其... 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和St觟ber法制备了氨基化Si O2修饰的Gd2(CO3)3∶Eu顺磁性-荧光双功能微球。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微球的结构和颗粒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球为核壳结构,其Gd2(CO3)3∶Eu核平均直径为150 nm左右,Si O2壳层的厚度大约为30 nm,分散性良好。磁性测试显示微球拥有良好的顺磁性,荧光光谱表明,在396 nm紫外光激发下,微球在613 nm发射较强荧光,属于Eu3+的特征发射,同时微球能成功标记NCIH460肺癌细胞,MTT毒性测试表明该法制备的双功能微球在100~400μg·m L-1的浓度范围内无毒,表明其在生物应用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 荧光 双功能微球 核壳结构 尿素均相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顺磁性双功能CS/GdPO_4∶Tb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燕利 徐贤柱 +2 位作者 陈曦 熊丹丹 肖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1124-21127,21132,共5页
用喷雾干燥法将GdPO4∶Tb纳米棒包裹在壳聚糖(CS)微球中,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新颖的CS/GdPO4∶Tb复合物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形貌和结... 用喷雾干燥法将GdPO4∶Tb纳米棒包裹在壳聚糖(CS)微球中,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新颖的CS/GdPO4∶Tb复合物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分析表明,CS/GdPO4∶Tb微球呈鸟巢状,表面粗糙,其粒径约为5μm,其形貌与相同条件下得到的纯壳聚糖微球显著不同,这主要是由于GdPO4∶Tb纳米棒的骨架作用。磁性和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该复合物同时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顺磁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GdPO4∶Tb复合物 顺磁性 荧光 双功能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对鸟鸣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概述
6
作者 徐宁 孟玮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共4页
睡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理现象,对诸多动物行为均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也包括发声学习行为。鸟类鸣唱是一种和人类语言高度相似的发声学习行为。本篇综述主要总结了睡眠对鸟类鸣唱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旨在为中学生物学中动... 睡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理现象,对诸多动物行为均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也包括发声学习行为。鸟类鸣唱是一种和人类语言高度相似的发声学习行为。本篇综述主要总结了睡眠对鸟类鸣唱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旨在为中学生物学中动物行为及神经系统等内容的教学提供拓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禽 鸣唱学习 睡眠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水性木器漆用PUA树脂的制备及漆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乔永洛 舒金兵 申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6,共7页
以水性PU乳液为原料,通过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了稳定的PUA复合乳液。重点考察了PU的加料方式、PU用量以及丙烯酸酯单体的配比对聚合过程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种子乳液聚合基础上采用核壳两层预乳化工艺,PU用量为20%,丙烯酸... 以水性PU乳液为原料,通过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了稳定的PUA复合乳液。重点考察了PU的加料方式、PU用量以及丙烯酸酯单体的配比对聚合过程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种子乳液聚合基础上采用核壳两层预乳化工艺,PU用量为20%,丙烯酸酯单体配比m(MMA)∶m(BA)∶m(2-EHA)=6∶2∶2时可得到性能优异的PUA复合乳液。漆膜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PUA乳液配制的水性木器清漆具有优异的性能,可满足高档木器对漆膜的高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A复合乳液 高性能 木器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Eu@mSiO_(2)核壳双功能纳米棒的制备及性质
8
作者 吴燕利 徐贤柱 肖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8-644,共7页
通过水热法和正硅酸乙酯水解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Gd2O3:Eu@mSiO2核壳双功能(荧光和介孔)纳米棒。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物相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 通过水热法和正硅酸乙酯水解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Gd2O3:Eu@mSiO2核壳双功能(荧光和介孔)纳米棒。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物相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核壳结构纳米材料以Gd2O3:Eu纳米棒(长~400 nm,直径~100 nm)为核,介孔SiO2为壳,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荧光光谱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核壳纳米棒发射强烈的橙红色荧光。同时该核壳纳米棒能成功标记NCI-H460肺癌细胞。以布洛芬(IBU)为药物模型研究核壳纳米棒的药物负载和释放行为,结果表明,Gd2O3:Eu@mSiO2核壳纳米棒对IBU的负载量可达10.25%,而且其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IBU负载的样品(IBU-Gd2O3:Eu3+@mSiO2)在紫外光照射下仍呈现Eu3+的橙红色发光,且Eu3+在载药系统中的发光强度随IBU释放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通过发光强度的变化可以跟踪和监测药物及其释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介孔材料 药物输送 发光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敏 赵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7-1650,共4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分散相,使用复合引发剂,制备了聚丙烯酰胺。考察了油水比、乳化剂类型、反应温度、引发剂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粘度的影响。得到较好的聚合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油水比1∶1,HLB值...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分散相,使用复合引发剂,制备了聚丙烯酰胺。考察了油水比、乳化剂类型、反应温度、引发剂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粘度的影响。得到较好的聚合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油水比1∶1,HLB值为5.8,引发剂含量配比为1∶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乳液更稳定粘度较大,分子量达2.13×106。通过粒径分析证明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的成核机理为单体液滴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复合引发剂 聚丙烯酰胺 单体液滴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与表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海堤 孟方友 +1 位作者 黎常宏 赵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39,共4页
对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水溶液聚合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采用复配引发体系,成功聚合出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DMC-AM)。在成功聚合出所需的聚合物后,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 对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水溶液聚合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采用复配引发体系,成功聚合出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DMC-AM)。在成功聚合出所需的聚合物后,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得到较好的工艺参数是:在偶氮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剂组合的复合体系作用下,阳离子单体量为16%,偶氮引发剂量为0.013%,氧化还原剂用量是0.015%,EDTA 2Na质量分数0.1%,尿素质量分数0.1%,得到特性粘度为10.59 d L/g,溶解时间为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复合引发体系 特性黏数 红外光谱 核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羧基型阴离子共聚物P(AM-APA)的制备及研究
11
作者 王伟杰 犹龙海 +4 位作者 蔡春祺 王诗钰 孔明康 吴亚芊 赵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03-208,共6页
为提高阳离子类污染物的化学絮凝效果,以电荷作用为基础,以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酸酰胺基戊二酸(APA)为反应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双羧基型阴离子共聚物P(AM-APA)。重点探讨引发剂浓度,氧化还原剂的摩尔比,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 为提高阳离子类污染物的化学絮凝效果,以电荷作用为基础,以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酸酰胺基戊二酸(APA)为反应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双羧基型阴离子共聚物P(AM-APA)。重点探讨引发剂浓度,氧化还原剂的摩尔比,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浓度,单体含量,APA的用量,pH值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聚合工艺为氧化还原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25%,氧化剂与还原剂摩尔比为1∶0.6,V-50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单体占总体系的质量分数为25%,APA的用量为单体摩尔质量的3%,体系pH值在4~5之间时,聚合物P(AM-APA)的特性黏数为7.26 L/g。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进行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P(AM-APA)加入量为20 mg/L透光率可达96%以上,且絮凝pH值范围为在1~7均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聚合 双羧基 特性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玻璃漆用高档羟丙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永洛 申亮 余亮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8,共5页
以环氧树脂E-44、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叔碳酸乙烯酯(VV-10)等为主要单体,在丙二醇醚和丁醇的混合溶剂中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工艺,... 以环氧树脂E-44、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叔碳酸乙烯酯(VV-10)等为主要单体,在丙二醇醚和丁醇的混合溶剂中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工艺,通过后期加水分散制备了水溶性的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结果表明:E-44用量为混合单体用量的6%、A-171用量为混合单体用量的3%、VV-10用量为混合单体用量的15%、巯基乙醇(ME)用量为混合单体用量的2%、引发剂用量为混合单体用量的1.2%时,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水溶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用其所配制的水性烘烤涂料满足高档玻璃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丙烯酸树脂 黏度 附着力 玻璃烤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镀铝纸面漆用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乔永洛 黄霖 申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9,共5页
以有机硅单体A-174为功能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型的丙烯酸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甲基丙烯酸用量以及A-174的加入方式和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 以有机硅单体A-174为功能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型的丙烯酸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甲基丙烯酸用量以及A-174的加入方式和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DSC对合成的树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174的加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树脂的硬度和抗粘连性,而且可以提高面漆的光泽,但用量大于1.5%时,表面涂层达因值低于38,不适合印刷,用量为1%时较好;分析得出乳化剂最佳用量为2%、甲基丙烯酸用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镀铝纸 乳液聚合 碱渗透性 抗粘连性 光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PS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显丰 张潇 +1 位作者 吴亚芊 赵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2-604,609,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在复合引发体系下制备了AM-AMPS共聚物,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AMPS量、温度、pH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条件:氧化还原... 以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在复合引发体系下制备了AM-AMPS共聚物,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AMPS量、温度、pH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0.028%,偶氮引发剂量0.09%,单体浓度30%,AMPS量10%,5℃,pH为7~8,此时特性黏数达1 276 mL/g以上。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聚合 复合引发体系 特性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鸣禽模型在语言学习中承担独特的生物学角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松华 李东风 孟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4-882,共9页
鸣禽鸣唱与人类语言相似,是一种复杂的发声学习行为,并受脑中一组相互联系的神经核团调控。该组核团与人类发声控制相关脑区具有一定程度的结构同源性,并可能共享某些发声学习调控机制。因此,鸣禽成为研究发声学习神经机理的重要模式动... 鸣禽鸣唱与人类语言相似,是一种复杂的发声学习行为,并受脑中一组相互联系的神经核团调控。该组核团与人类发声控制相关脑区具有一定程度的结构同源性,并可能共享某些发声学习调控机制。因此,鸣禽成为研究发声学习神经机理的重要模式动物,不仅对鸟类语言学习,也可为揭示人类语言学习的神经过程和语言障碍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借鉴。本文基于本课题组长期坚持的研究方向,较系统地概述了国内外鸣禽鸣唱行为研究的历史、重要发现和进展,及其为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禽 鸣唱行为 语言学习 鸣唱控制系统 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系统调控鸣禽鸣唱相关神经核团及鸣唱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青沁 刘梦娇 +3 位作者 牛亚丽 李东风 王松华 孟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8-385,共8页
鸣禽的鸣唱与人类的语言产生相似,是一种复杂的习得性行为.因此,鸣禽可以作为研究人类语言学习与产生的重要模式动物.鸣禽鸣唱受到相互联系的鸣唱控制核团调控.多巴胺作为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控哺乳动物多种活动.多巴胺及其受体... 鸣禽的鸣唱与人类的语言产生相似,是一种复杂的习得性行为.因此,鸣禽可以作为研究人类语言学习与产生的重要模式动物.鸣禽鸣唱受到相互联系的鸣唱控制核团调控.多巴胺作为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控哺乳动物多种活动.多巴胺及其受体在鸣禽鸣唱相关神经核团大量分布.近期研究表明,多巴胺通过调控鸣唱相关核团,促进鸣禽幼年期鸣曲学习、成年期鸣曲保持以及求偶性鸣唱的产生.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近年鸣禽多巴胺系统调控鸣唱相关神经核团及鸣唱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多巴胺信号调控鸣禽鸣唱学习行为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鸣禽 鸣唱控制系统 鸣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调控鸣禽鸣唱核团对鸣唱行为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雅伦 王青沁 +3 位作者 孟玮 姚丽华 龚妍春 王松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鸣禽的鸣唱是一种习得性行为,它由脑内离散的神经核团所控制,这些核团相互关联构成鸣唱控制系统.鸣禽体内的性激素可以通过调控鸣唱系统来影响鸣唱行为.研究表明性激素中的雄激素在调节鸣唱稳定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雄激素可以通过调控... 鸣禽的鸣唱是一种习得性行为,它由脑内离散的神经核团所控制,这些核团相互关联构成鸣唱控制系统.鸣禽体内的性激素可以通过调控鸣唱系统来影响鸣唱行为.研究表明性激素中的雄激素在调节鸣唱稳定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雄激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增殖、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突触传递及相关受体来影响鸣唱控制核团进而导致鸣唱行为改变.本文主要集中在雄激素对鸣禽鸣唱行为调控作用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鸣唱 鸣唱控制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磷光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冰冰 赵丰 +1 位作者 许胜先 何海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为了制备发光性能优良的新型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以咪唑、苯并咪唑、2-溴-5-氟-6-甲基吡啶和溴化苄为初始原料,反应生成氮杂环卡宾配体(Ph-Im-flumePy)PF6和(Ph-BenIm-mePy)PF6,随后卡宾配体与Cu粉及配体双(2-二苯基膦)苯醚(P... 为了制备发光性能优良的新型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以咪唑、苯并咪唑、2-溴-5-氟-6-甲基吡啶和溴化苄为初始原料,反应生成氮杂环卡宾配体(Ph-Im-flumePy)PF6和(Ph-BenIm-mePy)PF6,随后卡宾配体与Cu粉及配体双(2-二苯基膦)苯醚(POP)反应,制备出2个四配位类型的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Cu(Ph-Im-flumePy)(POP)]PF6(P1)和[Cu(Ph-BenIm-flumePy)(POP)]PF6(P2)。通过核磁、质谱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发光寿命等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配合物P1和P2的最低吸收峰分别位于325和335nm处。粉末状态下,配合物P1在514nm处有较强的绿光发射,量子发光效率为82.6%,激发态寿命为56μs;而配合物P2的波长在516nm处,量子发光效率为49.2%,激发态寿命为50.6μs。在PMMA(10%,w/w)膜片中,配合物P1的发射波长蓝移至505nm处,激发态寿命为40.7μs,量子发光效率为38.0%;而配合物P2的发射波长位于508nm处,激发态寿命为61μs,量子发光效率为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Ⅰ)配合物 磷光材料 绿光发射 氮杂环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法合成瓜尔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19
作者 王敏 孟方友 赵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2-56,共5页
文章以液体石蜡为油相,以一定质量分数的瓜尔胶水溶液为水相,以Span80-OP-10为复合乳化剂,以十六十八醇为助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反相乳液。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的浓度对聚合物转化率、接枝率的影响,得到较好的聚... 文章以液体石蜡为油相,以一定质量分数的瓜尔胶水溶液为水相,以Span80-OP-10为复合乳化剂,以十六十八醇为助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反相乳液。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的浓度对聚合物转化率、接枝率的影响,得到较好的聚合条件为∶m(GG)∶m(AM)为1∶4、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45℃、引发剂浓度为5 mmol时,聚合物的接枝率和转化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48%。此条件下的接枝聚合物分子量达到最大值为4.1×106。并且对聚合物进行了红外表征,表明单体已经接枝成功。聚合物性能测定表明接枝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和絮凝性能,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絮凝剂应用在污水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 瓜尔胶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物 耐温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