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西耕读文化研究 |
何发甦
|
《农业考古》
|
2015 |
11
|
|
2
|
建构与认同:区域红色旅游形象数字传播研究 |
郑永涛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电影内容生产与传播:概念演变、技术影响及创新应用 |
李翔
俞智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汉语南方方言中两类与事标记的再考察 |
黄婷婷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传统茶文化“以茶养廉”思想的历史脉络与现代思考 |
邱欣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从方言比较看粤语“埋”的语源 |
严修鸿
曾俊敏
余颂辉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职技高师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
查清兰
费丽君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白鹿原》小说与电影史诗性追求比较 |
吴国如
张玥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北宋谪臣与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岭南诗比较 |
谢敏
黄南南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电影文化批评转型的四个维度论析 |
李云凤
严红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1
|
影视剧名的用词考察 |
查清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刍议《狐侠》对《红玉》的改编与效果 |
周榆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当代视觉文化与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创新研究 |
杨群
马海丽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4
|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以广告学专业“一体两翼”人才培养实践为例 |
黄小琴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5
|
体验经济下的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以“国学机”的体验营销为例 |
黄小琴
|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6
|
《韩诗外传》所录音乐史料钩沉及初步研究 |
陈绪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7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观众学批评的发展嬗变 |
李云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8
|
闽西多方言接触地带“有”字声韵调的地理层次差异 |
余颂辉
严修鸿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9
|
晚明禅林诗禅关系的重构与援儒入禅的诗学转向:以吹万广真为中心 |
王廷法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20
|
佛教造像之神圣性建构与崇拜研究的新拓展——评蒋家华《中国佛教瑞像崇拜研究—古代造像艺术的宗教性阐释》 |
王丹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