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被引量:65
1
作者 罗才贵 罗仙平 +2 位作者 苏佳 陈春飞 韩冬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导致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3方面介绍了离子型稀... 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导致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3方面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其中污染控制包括采取清污分流和人工防渗假底措施、建立3级监控收液系统和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及氨氮废水处理等,工程治理包括土地整理、排水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生态修复包括采用土壤改良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山 环境问题 治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铅、镉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徐慧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铅、镉等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常见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微生物修复以污染小、成本低等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铅、镉等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常见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微生物修复以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热门的重金属土地污染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综述了铅、镉污染现状及其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包括微生物修复的机理、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镉污染 微生物修复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3
作者 曾露雪 董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1,共11页
综述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为评价REEs对水生生物以及水环境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REEs的水生生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拓宽思路。细菌与REEs接触后细胞膜完整性和酶活性受到破坏,转录和... 综述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为评价REEs对水生生物以及水环境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REEs的水生生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拓宽思路。细菌与REEs接触后细胞膜完整性和酶活性受到破坏,转录和翻译过程受到抑制,因而会影响细菌生长;REEs会降低水生植物的光合效率、破坏细胞超微结构及降低酶活性,从而抑制植物生长;REEs还会诱发水生动物急性毒性、氧化应激、神经毒性、胚胎毒性以及遗传毒性,进而导致水生生物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建议未来更加注重REEs及其化合物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毒性效应与机理、典型矿区(如赣南离子型稀土矿)水生生物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为REEs的水生生态毒性和稀土矿区周边环境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累积 水生生物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宜春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中锂、钽和长石的综合回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帆欣 张博远 +3 位作者 杨思琦 杨志兆 罗仙平 周贺鹏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2年第3期30-37,共8页
为实现江西宜春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中锂、钽及长石的综合回收,开展了选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锂辉石矿石英、长石含量高,采用高选择性药剂ZH与氧化石蜡皂组合作为锂辉石捕收剂,可降低细泥在锂辉石表面的罩盖影响,优化... 为实现江西宜春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中锂、钽及长石的综合回收,开展了选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锂辉石矿石英、长石含量高,采用高选择性药剂ZH与氧化石蜡皂组合作为锂辉石捕收剂,可降低细泥在锂辉石表面的罩盖影响,优化矿浆流体环境;在原矿含Li_(2)O为1.51%、Ta_(2)O_(5)为0.022%的条件下,以氧化石蜡皂+ZH组合捕收剂浮选回收锂辉石,采用细泥摇床重选工艺回收浮选尾矿中的钽矿物,重选尾矿采用“弱磁选—强磁选”工艺除铁后作为长石精矿,获得了含Li_(2)O 5.62%、回收率为74.65%的锂辉石精矿和Ta_(2)O_(5)品位为18.78%、回收率为40.21%的钽精矿,以及产率为49.16%、含Na_(2)O_(2).45%、K_(2)O_(4).60%、TFe 0.15%、白度为62.9%的长石精矿。该工艺流程选矿试验指标良好,实现了硬岩型锂辉石矿中锂、钽和长石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长石 捕收剂 综合回收 浮选 重选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宜丰低品位锂云母矿中锂云母和长石的综合回收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志兆 杨思琦 +4 位作者 谢帆欣 胡鑫 张永兵 周贺鹏 罗仙平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2年第3期24-29,共6页
江西宜丰地区锂云母矿风化严重、矿物赋存形式复杂,锂云母中Li_(2)O理论品位较低,为实现该锂云母矿中锂云母和长石的高效回收,开展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脱泥—浮选—磁选工艺,首先对原矿进行脱泥,降低了微细粒脉石... 江西宜丰地区锂云母矿风化严重、矿物赋存形式复杂,锂云母中Li_(2)O理论品位较低,为实现该锂云母矿中锂云母和长石的高效回收,开展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脱泥—浮选—磁选工艺,首先对原矿进行脱泥,降低了微细粒脉石矿物在锂云母矿物表面的罩盖,然后以高选择性捕收剂ZY浮选锂云母,实现了锂云母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最终获得含Li_(2)O 1.73%、回收率75.87%的锂云母精矿;浮选尾矿经磁场强度为1.5 T的高梯度磁选除铁后,可获得作业产率为94.31%、含Na_(2)O 5.78%、K_(2)O_(3).08%、Fe_(2)O_(3)0.07%、白度为67.21%的长石精矿,可作为陶瓷原料使用。该工艺处理锂云母矿获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实现了锂云母及长石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云母 长石 捕收剂 综合回收 浮选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废弃稀土矿区生态失衡状况及其成因 被引量:40
6
作者 罗才贵 罗仙平 +2 位作者 周娜娜 张艳 邓扬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70,共6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南方废弃稀土矿区大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危险,重金属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氟污染的生态失衡状况;并详细分析了造成南方废弃稀土矿区生态失衡状况的成因,如采用池浸、堆浸和原地浸取工艺提取稀土... 本文综述了我国南方废弃稀土矿区大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危险,重金属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氟污染的生态失衡状况;并详细分析了造成南方废弃稀土矿区生态失衡状况的成因,如采用池浸、堆浸和原地浸取工艺提取稀土的不足,稀土矿的矿床厚度薄且分布较为广泛、稀土品位较低同时资源利用率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未充分进行整合、相关部门对稀土矿开采的准入和监管不到位,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恢复的研究滞后、未形成可推广的稀土废弃地生态修复模式等;最后,从以下诸方面提出了改善南方废弃稀土矿区生态失衡状况的建议,如:开发提取稀土的新工艺、加快稀土资源整合的步伐、加大稀土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的投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废弃稀土矿区 生态失衡 状况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恢复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丹 罗才贵 +1 位作者 苏佳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土壤破坏和土壤污染问题;总结了矿山废弃地及矿区污染农田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并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改良与修复的相应方法,为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土壤破坏和土壤污染问题;总结了矿山废弃地及矿区污染农田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并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改良与修复的相应方法,为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区 土壤破坏 土壤污染 土壤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巷道火灾安全区域划分数值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亮 邬长福 +2 位作者 陈祖云 周令剑 邓权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3-636,共4页
建立了巷道火灾烟气流动模型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以高温烟气中的温度和CO气体为主要危害因素,对模拟结果进行动态观察后发现温度和CO气体浓度分布具有区域性和递变性特点。根据区域性特点将巷道划分为非影响区、火灾区、影响区、预影响... 建立了巷道火灾烟气流动模型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以高温烟气中的温度和CO气体为主要危害因素,对模拟结果进行动态观察后发现温度和CO气体浓度分布具有区域性和递变性特点。根据区域性特点将巷道划分为非影响区、火灾区、影响区、预影响区,并针对高温和CO浓度对人体危害程度制定分级标准。以100 m长的巷道为例,根据递变性特点,增大模拟量,提取人体口鼻水平截面的模拟数据,得出巷道水平长度与温度、CO浓度平均值的关系曲线。综合分级标准中的边界条件和稳定状态时的关系曲线,采用作图法得出各边界条件的边界位置,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角度对矿井巷道火灾时的安全区域进行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巷道 火灾 高温烟气 数值模拟 分级标准 安全区域划分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多孔免烧陶粒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晶 严义云 +2 位作者 严群 焦向科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为实现离子型稀土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离子型稀土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赣南足洞离子型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免烧陶粒,考察了胶凝材料、激发剂、发泡剂的用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陶粒的微观形貌进行了... 为实现离子型稀土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离子型稀土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赣南足洞离子型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免烧陶粒,考察了胶凝材料、激发剂、发泡剂的用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陶粒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用该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多孔免烧陶粒的适宜固体原料配方为稀土尾矿占76%、水泥占10%、生石灰占8%、石膏占4%、铝粉占2%。按此配方制备的陶粒吸水率为30.28%、显气孔率为49.96%、真密度为1.65 g/cm3、抗压强度为3.17 MPa,且含泥量、盐酸可溶率和孔隙率均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可用作水处理滤料。SEM分析结果显示,所制陶粒内部孔隙发达,颗粒表面有水化硅酸钙生成。以上研究成果证明,以离子型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免烧陶粒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矿 多孔免烧陶粒 原料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PY的生长特性及其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水静 彭涛 +2 位作者 程素 陈江安 邱廷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121,共5页
为了筛选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并探明其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性能,从赣州某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得到APY菌,对该菌形态、生长特性和16S r 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该菌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PY菌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为了筛选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并探明其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性能,从赣州某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得到APY菌,对该菌形态、生长特性和16S r 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该菌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PY菌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CK和BGL-2)处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覆盖度和相似度均超过98%,判断APY菌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PY菌适宜的生长条件为:1菌液与培养基体积比为10%;2培养液的初始p H=2.0;3恒温气浴摇床转速为180 r/min;4适宜的培养温度为30℃,其中p H为APY菌生长的限制性影响因素。APY菌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速度快,在p H=2.0时,20 min混合液中就有约1.5×108cell/m L的APY菌吸附在黄铁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Y菌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培养特性 表面吸附 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明 杨泉 +2 位作者 陶美霞 胡兰文 杨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0-536,共7页
以赣州市6大功能区土壤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取表层0~20cm土壤共50个样品,测定土壤中重金属As、Pb、Zn、Cu、Cd和Cr含量并分析其来源,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进行形态分析,结合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人体... 以赣州市6大功能区土壤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取表层0~20cm土壤共50个样品,测定土壤中重金属As、Pb、Zn、Cu、Cd和Cr含量并分析其来源,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进行形态分析,结合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赣州市城区重金属Cd超标严重,超标率为100%,此外工业区受到重金属Cr污染,交通区受到重金属Pb污染。分析重金属Cd形态发现以残渣态为主,对环境危害较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6个功能区的潜在危害系数(RI)值都在600左右。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赣州市城区土壤6种重金属的总非致癌风险商为0.35,总致癌风险指数为2.2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分析 改进BCR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储罐蒸气云爆炸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明 陈祖云 吴悠 《中国高新科技》 2017年第14期5-7,共3页
文章应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和Microsoft Access软件编写LPG储罐蒸气云爆炸的计算机程序,以某液化石油气站为应用实例,计算LPG储罐发生蒸气云爆炸的事故后果严重度,为液化石油气站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风险防范措施、安全生产事... 文章应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和Microsoft Access软件编写LPG储罐蒸气云爆炸的计算机程序,以某液化石油气站为应用实例,计算LPG储罐发生蒸气云爆炸的事故后果严重度,为液化石油气站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风险防范措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储罐 蒸气云爆炸 LPG爆炸 安全生产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模型
13
作者 赵永红 张涛 王春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50-2756,共7页
针对染料废水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过程进行实验与数学模型研究。在对BAF内部界面传质和生物反应过程进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描述BAF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稳态运行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的... 针对染料废水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过程进行实验与数学模型研究。在对BAF内部界面传质和生物反应过程进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描述BAF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稳态运行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同时,开展与模拟条件相同的实验过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运行条件下模型预测结果都能较好重现实验结果,最大模型预测误差不超过12.2%,这也说明BAF内反应过程机理分析和数学描述的正确性;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受参数输入精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模型 曝气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地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义云 严群 +2 位作者 罗仙平 焦向科 王金庆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共4页
为实现二次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研究稀土尾矿特性的基础上,对稀土尾矿进行球磨-煅烧活化预处理,以活化后稀土尾矿为主要硅铝原料,以水玻璃为碱激发剂,通过浇注成型得到地聚合物试样,并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Al摩尔比对地聚合物的... 为实现二次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研究稀土尾矿特性的基础上,对稀土尾矿进行球磨-煅烧活化预处理,以活化后稀土尾矿为主要硅铝原料,以水玻璃为碱激发剂,通过浇注成型得到地聚合物试样,并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Al摩尔比对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影响最大,当n(Na)/n(Al)为0.8,水玻璃模数为1.5,水固比为0.5时,地聚合物的7 d抗压强度最大为18.89 MPa。XRD和SEM分析表明,试样内部形成了无定型的铝硅酸盐凝胶,形成凝胶的反应物主要来源于稀土尾矿中的高岭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矿 地聚合物 活化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抑制剂对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贺鹏 吴寒丹 +2 位作者 龚磊 唐学昆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萤石与方解石具有类似的表面性质,即相同的活性钙质点,导致2种矿物在浮选过程中的分离十分困难。首次提出采用环保型水溶性膦酸盐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EDTMPS)作抑制剂强化萤石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并开展了相关的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 萤石与方解石具有类似的表面性质,即相同的活性钙质点,导致2种矿物在浮选过程中的分离十分困难。首次提出采用环保型水溶性膦酸盐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EDTMPS)作抑制剂强化萤石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并开展了相关的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矿浆pH值为7~9的条件下,EDTMPS可有效抑制方解石的上浮,而对萤石的浮选行为影响较小,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验证了采用EDTMPS作为抑制剂可实现方解石与萤石的分离。对EDTMPS抑制剂实现方解石与萤石分离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EDTMPS分子结构中的膦酸根离子与方解石表面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吸附,阻碍了油酸根离子的进一步吸附,相比较而言,EDTMPS在萤石表面的吸附极小,对其可浮性的影响很小。EDTMPS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方解石,在方解石与萤石的浮选分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方解石 乙二胺四甲膦酸钠 膦酸根离子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0)在CuCl_(2)-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与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张迎宾 马威 赵珠宇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28期37-40,共4页
采用CuCl_(2)对ZSM-5分子筛掺杂改性制得CuCl_(2)-ZSM-5分子筛脱汞吸附剂,通过脱汞反应系统测试其对气相零价汞的吸附性能,并考察其在吸附剂投加量、吸附反应温度、气流流量等因素下吸附Hg^(0)的动力学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改性... 采用CuCl_(2)对ZSM-5分子筛掺杂改性制得CuCl_(2)-ZSM-5分子筛脱汞吸附剂,通过脱汞反应系统测试其对气相零价汞的吸附性能,并考察其在吸附剂投加量、吸附反应温度、气流流量等因素下吸附Hg^(0)的动力学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改性后的CuCl_(2)-ZSM-5分子筛可以显著提高对Hg^(0)的脱除性能。考虑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温度、气流流量等因素变化对脱汞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实验数据拟合均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说明Hg^(0)在CuCl_(2)-ZSM-5分子筛中的吸附过程包含物理、化学多类型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0) CuCl2-ZSM-5分子筛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稀土废水资源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林旺 陆柳鲜 +3 位作者 李雪蓉 麻欣宇 王俊峰 钟常明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7期97-102,共6页
针对离子型稀土开采提取过程中极易产生的低浓度离子型稀土废水难处理、污染环境等问题,对近5 a来国内外低浓度离子型稀土的富集回收技术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反渗透、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以及沉淀等多种不同稀土资源回收技术的作用... 针对离子型稀土开采提取过程中极易产生的低浓度离子型稀土废水难处理、污染环境等问题,对近5 a来国内外低浓度离子型稀土的富集回收技术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反渗透、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以及沉淀等多种不同稀土资源回收技术的作用原理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稀土资源回收技术的优劣势,并提出了未来低浓度稀土资源绿色高效安全回收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为离子型稀土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稀土离子 回收技术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微细粒锂辉石与长石浮选矿浆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志兆 张博远 +2 位作者 朱光杰 周贺鹏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110,共7页
微细粒锂辉石浮选回收难度大,金属离子可在锂辉石矿物表面生成羟基络合物及氢氧化物沉淀,从而改变微细粒锂辉石矿物表面动电位、矿物颗粒分布状态和矿物颗粒尺寸等性质,使矿浆流变特性发生改变。为充分了解金属离子对微细粒锂辉石和长... 微细粒锂辉石浮选回收难度大,金属离子可在锂辉石矿物表面生成羟基络合物及氢氧化物沉淀,从而改变微细粒锂辉石矿物表面动电位、矿物颗粒分布状态和矿物颗粒尺寸等性质,使矿浆流变特性发生改变。为充分了解金属离子对微细粒锂辉石和长石矿浆流变特征及其浮选行为的影响,开展了流变特性测试、浮选试验、表面动电位测试、EDLVO理论计算和矿浆流体形态观测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n^(2+)、Ca^(2+)和Fe3+均能改变微细粒锂辉石和长石矿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等流变特性,Mn^(2+)在增大微细粒锂辉石矿浆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其浮选回收效果,而Mn^(2+)在碱性条件下能抑制微细粒长石的浮选回收,从而扩大微细粒锂辉石和长石的可浮性差异;在Mn^(2+)的活化作用下,微细粒锂辉石和长石颗粒间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吸引力为主导,矿物颗粒间的聚集效应加剧,使得矿浆悬浮液中网络状空间结构的强度进一步增强,改善了微细粒锂辉石浮选回收效果,为微细粒锂辉石矿浆流变性的定向调控及其浮选分离回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微细粒 流变性特征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夏乌日塔铜铅锌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浮选原则工艺的确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仙平 何坤忠 +1 位作者 周贺鹏 暴永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130,共9页
青海夏乌日塔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铅锌矿床,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实现该铜铅锌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ML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浮选原则工艺。结果表明,试样受到... 青海夏乌日塔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铅锌矿床,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实现该铜铅锌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ML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浮选原则工艺。结果表明,试样受到一定程度的氧化,特别是铜氧化率较高。矿石组成矿物种类繁多,主要回收的有价金属为铜、铅、锌及伴生银,含量分别为0.43%、1.64%、2.65%和49.68 g/t。铜、铅、锌、银赋存形式分别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银黝铜矿,呈中-细粒嵌布特征。黄铜矿呈不规则粒状、细小的乳滴状沿脉石矿物边缘或裂隙填充;方铅矿呈交代侵蚀与交代残余结构、结状结构产出,呈星点状、脉状、条带状嵌布,少量呈蠕虫状嵌布;闪锌矿多呈块状、结状、胶结结构产出,少量呈斑状、脉状、浸染状嵌布;银黝铜矿以不规则粒状、脉状沿脉石粒间填充。铜铅锌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单体解离度均较差,主要与石英、方解石及钠长石等脉石矿物连生。此外,部分铜、锌矿物与铅矿物连生,适当提高入选细度、设置粗精矿再磨作业有利于提高矿物分离效果。针对矿石性质,提出了“铜铅锌优先浮选”原则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含铜26.90%、铅4.42%、锌7.03%、金59.41 g/t、银2 980.00 g/t,铜回收率65.22%、金回收率37.31%、银回收率63.58%的铜精矿;含铅51.05%、铜0.82%、锌7.54%、金11.18 g/t、银222.00 g/t,铅回收率85.04%、金回收率18.15%、银回收率12.24%的铅精矿;含锌50.17%、铜0.60%、铅1.31%、金4.29 g/t、银98.11 g/t,锌回收率85.01%的锌精矿。研究成果可为该铜铅锌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原则工艺 优先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