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定南县离子型稀土尾矿周边水体氮污染状况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6
1
作者 师艳丽 张萌 +5 位作者 姚娜 曾萍 冯兵 陈明 李发东 张依章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探究"稀土王国"江西省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矿对周边水体环境的影响,以离子型稀土矿分布密集区定南县濂江月子河流域和龙迳河龙头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研究区特征污染物ρ(NH^+4-N)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 为探究"稀土王国"江西省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矿对周边水体环境的影响,以离子型稀土矿分布密集区定南县濂江月子河流域和龙迳河龙头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研究区特征污染物ρ(NH^+4-N)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其主要污染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离子型稀土矿停产整顿半年后,濂江月子河流域和龙迳河龙头流域ρ(NH^+4-N)超过1. 00和2. 00 mg/L的采样点分别达72%和68%;p H范围为2. 95~7. 66,平均值分别为6. 23和5. 53,水体总体上偏酸性;ρ(TN)、ρ(NH^+4-N)、EC与ρ(NO^-3-N)变异系数较大,均介于0. 80~1. 50之间.②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ρ(NH^+4-N)与ρ(TN)、E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ρ(NH^+4-N)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 05).③流经稀土尾矿区的水体中ρ(NH^+4-N)随距离增加呈现明显的空间梯度分布特征,即距稀土矿区边界200 m处水体中ρ(NH^+4-N)最高(12. 20~200. 00 mg/L),其次为1. 15 km内(3. 69~11. 80 mg/L)及3. 5 km以上水体(0. 80~1. 51 mg/L),矿区周边未受到采矿活动影响的水体中ρ(NH^+4-N)最低(0. 03~0. 15 mg/L).④PCA结果表明,2条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ρ(TN)、ρ(NH^+4-N)、p H和EC,主要受到周边稀土矿山尾矿的强烈影响.研究显示,离子型稀土矿原位浸矿开采停产半年后,重点小流域水体中ρ(NH^+4-N)高概率超标的现状仍然存在,受稀土开采活动影响较大.建议进一步开展重点小流域NH^+4-N剩余"库容"精算和矿山周边地表水定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矿 赣南 水污染 NH^+4-N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和丛枝菌根真菌配施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增学 刘晶静 马文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0-1046,共7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威胁人类健康,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生物炭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与大多数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增强...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威胁人类健康,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生物炭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与大多数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增强植物养分吸收能力,并提高其重金属耐受性。生物炭-AMF配施在改善土壤养分含量、固化重金属、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展现了较大的研究潜力和应用价值。从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两方面综述了生物炭-AMF配施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机理,并对其今后在基因组学机理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改善土壤生态系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生物炭 重金属 土壤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的环境毒理性及其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袁秀娟 肖婷 +3 位作者 黄祈栋 任嗣利 张大超 罗武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48-1253,共6页
钨矿开采使矿区土壤受到严重的钨污染,并随环境介质发生迁移、转化,威胁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国内大多学者对钨的毒理性研究重视不足,对其来源、水土污染现状调查也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处理技术的研发也较为稀缺。鉴于... 钨矿开采使矿区土壤受到严重的钨污染,并随环境介质发生迁移、转化,威胁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国内大多学者对钨的毒理性研究重视不足,对其来源、水土污染现状调查也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处理技术的研发也较为稀缺。鉴于此,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钨在土壤和水环境中的赋存水平与迁移转化的研究,归纳了不同形态的钨对动物和人体的毒理效应,总结了不同环境体系钨污染的防治技术,为钨污染的治理及未来钨排放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毒理性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4
4
作者 陈明 蔡青云 +2 位作者 徐慧 赵玲 赵永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9-1074,共6页
沉积物是水体中重金属的主要富集地,对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是了解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有效手段,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文章分析了中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的研究对象及评价标准,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水体... 沉积物是水体中重金属的主要富集地,对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是了解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有效手段,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文章分析了中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的研究对象及评价标准,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中国目前水体沉积物风险评价涉及的水体主要为湖泊、河流、水库及海洋,且对湖泊及河流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多于水库及海洋。水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涉及的重金属有Hg、Cd、Cr、Pb、Mn、Cu、Zn、Ni、Co,As等,其中在90%以上的水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中涉及到Pb、Cu、Zn,说明这3种重金属污染最广,其次为Cd、Cr、As,重金属W在水体中的风险性未得到重视。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所涉及的评价指标有重金属含量、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等,主要以重金属的含量作为风险评价的指标,其次是分析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重金属形态分布分析较少。中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标准还不完善,标准的选择较为多样,需根据评价目地、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地累积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沉积物质量基准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等,并分析了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其中地积累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未引入生物有效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考虑了生物毒理学和生态学内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指出针对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毒害的健康风险评价较少,对于不同毒性数据的归一化方法和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沉积物 重金属 评价对象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被引量:65
5
作者 罗才贵 罗仙平 +2 位作者 苏佳 陈春飞 韩冬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导致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3方面介绍了离子型稀... 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导致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3方面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其中污染控制包括采取清污分流和人工防渗假底措施、建立3级监控收液系统和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及氨氮废水处理等,工程治理包括土地整理、排水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生态修复包括采用土壤改良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山 环境问题 治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某钨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丹 赵永红 +1 位作者 周丹 张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56-1567,共12页
对赣南某钨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进行调查,分析了2个尾矿堆积区及17个农田采样区土壤中重金属Pb、Cr、Mn、Zn、Cu和Cd的总量和形态,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RAC风险评价法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对赣南某钨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进行调查,分析了2个尾矿堆积区及17个农田采样区土壤中重金属Pb、Cr、Mn、Zn、Cu和Cd的总量和形态,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RAC风险评价法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堆积区尾砂中6种重金属远远超过江西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重金属浓度水平分布表现为尾矿堆积区>尾矿附近农田土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形态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农田土壤中6种重金属主要以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存在,尾矿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Pb、Mn、Zn和Cd酸溶态占比均大于10%,具有较强的生物有效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表明研究区域表层(0—20 cm)和中层(20—40 cm)土壤存在极强的重金属生态危害,Cd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RAC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尾矿附近农田0—40 cm土壤中Zn和Cd存在的生态风险较大,而矿区周边农田0—40 cm土壤中Cd和Mn存在的生态风险相对较大.综合基于重金属总量分析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基于重金属有效态的RAC评价结果,Cd、Zn和Mn的污染是研究区域土壤污染风险控制需要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区 重金属污染 土壤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针-板高压脉冲放电反应器结构优化及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冰岩 周海金 +2 位作者 聂亚林 张鹏 施志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7-383,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脉冲放电能量注入效率达到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对自制多针-板高压脉冲放电反应器的电极结构配置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研究不同针板间距和针针间距对脉冲功率密度的影响来优化了电极结构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为了进一步提高脉冲放电能量注入效率达到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对自制多针-板高压脉冲放电反应器的电极结构配置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研究不同针板间距和针针间距对脉冲功率密度的影响来优化了电极结构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电参数和气体参数对脉冲放电能量注入效率和甲醛降解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针板间距的增大,对应的脉冲功率密度随之减小,脉冲放电最大可注入的脉冲功率密度在针板间距为20 mm时达到极值;当针板间距为20 mm时,随着针针间距的增大,对应的脉冲功率随之增大,脉冲功率密度随之减小,当针针间距增大到20 mm时脉冲功率增幅已经很小,但针针间距在15~20 mm范围内时脉冲功率密度变化很小,兼顾放电稳定性和脉冲功率密度,针针间距为20 mm较优。在优化的反应器结构下进行的甲醛降解实验研究发现:当脉冲峰值电压为17 k V、脉冲重复频率为40 Hz、气体体积流量为0.3 L/min且反向进气时,该实验的甲醛降解效果达到最佳,甲醛降解率和能量注入效率分别为87.1%和3.19 g/(k 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针-板 反应器 电极配置 电参数 气体参数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原地浸矿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书 陈飞 +2 位作者 江文才 薛国栋 袁子婷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在综合解析稀土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原地浸矿工艺特征,以及地下水水源地的基础上,构建了地下水脆弱性、污染源和地下水价值的综合评价耦合模型,提出了针对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确定了系统的地下水污... 在综合解析稀土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原地浸矿工艺特征,以及地下水水源地的基础上,构建了地下水脆弱性、污染源和地下水价值的综合评价耦合模型,提出了针对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确定了系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构建的评价方法,以我国南方某离子型稀土矿区为例,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确定了主要污染风险区域.结果表明,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分级与实际地下水水质观测的污染程度基本吻合,所建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区 地下水污染 风险评价 污染源 原地浸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某钨矿区稻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明 杨涛 +2 位作者 李登宇 赵玲 徐慧 《有色金属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5,共7页
分析赣南某钨矿周边稻田土壤中镉、铅、铬、铜和锌等5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评价矿区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表层、中层和底层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分析赣南某钨矿周边稻田土壤中镉、铅、铬、铜和锌等5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评价矿区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表层、中层和底层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垂直分布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重金属含量降低,镉和铅含量的空间变化均较大。表层稻田土壤中镉在全部采样点、铜在57%的采样点含量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且镉严重超标。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污染程度强弱顺序为镉>铜>锌>铅≈铬,镉为中度至极重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排序为镉>铜>铅>铬>锌,镉为高污染至极高污染,铜、铅、铬和锌危害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区 稻田土壤 风险评价 重金属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淑芳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78-1383,共6页
土壤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和氮库,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和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其上游流域山地广布,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明显,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多样,影响土壤碳氮库的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变异... 土壤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和氮库,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和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其上游流域山地广布,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明显,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多样,影响土壤碳氮库的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为揭示环境因素对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的作用效应,采用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候(温度和降水)、地形(海拔和坡度)、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含水量、pH值和粘粒含量)等环境因素对流域SOC和T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土壤容重、含水量、pH值和粘粒含量对SOC含量的影响显著(P<0.001),其中各因子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土壤含水量(0.439)>土壤容重(-0.324)>pH值(-0.238)>温度(-0.209)>土壤粘粒含量(0.092),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土壤容重(-0.425)>土壤粘粒含量(0.305)>土壤含水量(0.287)>pH值(-0.179)>温度(-0.043),因此,土壤含水量、pH值和温度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SOC含量,而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则主要通过其它因子的作用间接影响SOC含量。海拔、土壤容重、含水量、pH值和粘粒含量对TN含量的影响显著(P<0.001),其中各因子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土壤含水量(0.456)>海拔(0.234)>土壤容重(-0.228)>pH值(-0.190)>土壤粘粒含量(0.094),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土壤容重(-0.484)>土壤粘粒含量(0.301)>海拔(0.247)>土壤含水量(0.257)>pH值(-0.202),因此,土壤含水量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TN含量,而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主要通过土壤含水量的作用间接影响TN含量,海拔和土壤pH值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相当。气候、地形、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能够联合解释SOC和TN含量变异性的75.0%和71.2%,但其它影响因子的剩余通径系数仍较大,分别为0.50和0.54,说明还有未考虑的其它重要影响因素,如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耕作管理等,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全氮含量 环境因素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雾荷电振弦纤维栅除尘器除尘性能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邬长福 李义杰 +1 位作者 陈祖云 陈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68,共7页
为研究除尘系统结构最优配置,实验采用新型高效水雾荷电振弦栅除尘方法,以除尘效率及阻力损失为参照结果,选定纤维栅板数量、纤维栅与喷嘴间距、纤维栅材料和间隙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针对各因素对纤维栅除尘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研究除尘系统结构最优配置,实验采用新型高效水雾荷电振弦栅除尘方法,以除尘效率及阻力损失为参照结果,选定纤维栅板数量、纤维栅与喷嘴间距、纤维栅材料和间隙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针对各因素对纤维栅除尘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块纤维栅除尘效果明显优于单块纤维栅,正常处理风速时3块纤维栅的除尘效率最高,纤维栅阻力与其数量呈正比;纤维栅除尘效率随间距增大而先增后减,间距为230 mm时除尘效率最高;塑胶纤维栅除尘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材料,各阻力值排序为:塑胶>涤纶>不锈钢>尼龙;纤维栅除尘效率随纤维间隙增大而降低,其阻力随间隙增大而减小;利用SPSS软件进行4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在特定条件下除尘效率显著性排序为:纤维栅数=纤维栅间隙>纤维材料>纤维栅与喷嘴间距;阻力损失显著性排序为:纤维栅数=纤维栅间隙=纤维材料=纤维栅与喷嘴间距;试验最佳配置为3块间隙0.6 mm尼龙纤维栅板,且纤维栅板距喷嘴最小间距为18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雾荷电 除尘效率 阻力损失 振弦纤维栅 共振造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UV/O3降解选矿废水残留药剂实验探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大超 吴梦 +2 位作者 陈敏 邓晓裕 王春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75-1681,共7页
以选矿废水残留药剂降解为研究目标,本文对VUV/O3(vacuum ultraviolet,VUV,真空紫外)降解松醇油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O3浓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共存阴阳离子等因素对VUV/O3降解松醇油效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实... 以选矿废水残留药剂降解为研究目标,本文对VUV/O3(vacuum ultraviolet,VUV,真空紫外)降解松醇油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O3浓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共存阴阳离子等因素对VUV/O3降解松醇油效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实验表明,在VUV光源功率15 W、O3浓度为6 g·h-1、废水初始pH 8.0的条件下,VUV/O3对松醇油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时间15 min,降解率就能达到99.99%;SiO■、CO■、Cl-、SO■、Na+、Ca2+等6种共存离子对VUV/O3去除松醇油的效果均起抑制作用,其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CO■>Ca2+>SiO■>SO■>Cl-(Na+).VUV/O3在降解松醇油的过程中,反应20 min后,溶液TOC的降解率达到平衡,为70.88%,而松醇油的降解率为99.14%;通过添加叔丁醇抑制剂对降解过程进行活性机理分析,认为·OH在VUV/O3降解松醇油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O3法 高级氧化 松醇油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雾方式下低阻文丘里振弦栅除尘配置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邹明 陈祖云 +1 位作者 饶贞标 张如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为了对比径向外喷和轴向喷雾下的低阻文丘里振弦栅耦合除尘效果,以除尘效率和系统阻力为参照,选定喉管气速、振弦栅数、纤维丝间隙和喉管液气比进行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2种喷雾方式的除尘效率和系统阻力的变化趋势相同。利用SPSS软件进... 为了对比径向外喷和轴向喷雾下的低阻文丘里振弦栅耦合除尘效果,以除尘效率和系统阻力为参照,选定喉管气速、振弦栅数、纤维丝间隙和喉管液气比进行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2种喷雾方式的除尘效率和系统阻力的变化趋势相同。利用SPSS软件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在特定参数条件下,2种喷雾方式的因素影响排序相同,除尘效率为纤维栅数>纤维丝间隙>喉管气速>喷雾量;系统阻力为喉管气速>纤维栅数>纤维丝间隙>喷雾量;径向外喷最佳配置为喉管气速24 m/s、喷雾量2.3 L/min、2块间隙为0.8 mm纤维栅板;轴向喷雾为喉管气速28 m/s、喷雾量2.4 L/min、2块间隙为0.8 mm纤维栅板;在最优配置下的除尘性能为径向外喷>轴向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方式 低阻文丘里 振弦纤维栅 除尘效率 系统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调控-硫化沉淀联合技术沉淀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明 蔡忠萍 +2 位作者 熊琳媛 蔡青云 徐慧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81-85,106,共6页
采用电位调控-硫化沉淀法对含Zn2+100 mg/L的矿山酸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采用10%石灰乳液为中和药剂预先除铁,其用量为7.5-14 mL/L,沉铁时间为30 min,铁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除铁后的溶液采用硫化法沉淀锌,以NaHS为... 采用电位调控-硫化沉淀法对含Zn2+100 mg/L的矿山酸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采用10%石灰乳液为中和药剂预先除铁,其用量为7.5-14 mL/L,沉铁时间为30 min,铁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除铁后的溶液采用硫化法沉淀锌,以NaHS为硫化剂,pH值为3.4,PAM用量为1 mL/L,氧化还原电位控制在6-76 mV时,矿山酸性废水中的Zn2+的去除率达到96.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酸性废水 锌回收 电位调控-硫化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铅、镉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慧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铅、镉等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常见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微生物修复以污染小、成本低等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铅、镉等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常见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微生物修复以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热门的重金属土地污染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综述了铅、镉污染现状及其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包括微生物修复的机理、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镉污染 微生物修复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雾荷电除尘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及其权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邬长福 李义杰 +2 位作者 陈祖云 欧阳启明 陈亮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4期14-18,共5页
实验采用新型高效水雾荷电振弦栅除尘方法,以过流速度v、水雾荷质比β及芒刺数n 3个除尘效率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喷嘴雾化参数及振弦栅参数一定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除尘效率与过流速度呈二次负相关,与水雾荷质比呈二次负相关,与芒... 实验采用新型高效水雾荷电振弦栅除尘方法,以过流速度v、水雾荷质比β及芒刺数n 3个除尘效率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喷嘴雾化参数及振弦栅参数一定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除尘效率与过流速度呈二次负相关,与水雾荷质比呈二次负相关,与芒刺数呈一次正相关;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各因素对除尘效率的权重系数为过流速度0.885、水雾荷质比0.094、芒刺数0.021,各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过流速度>水雾荷质比>芒刺数;根据单因素相关性及其权重系数,提出三因素综合除尘效率理论回归方程为η=94.479-0.885v+0.094β+0.021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雾荷电 除尘效率 影响因素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江流域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明 郑小俊 +4 位作者 陶美霞 李凤果 胡兰文 师艳丽 刘友存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84-2791,共8页
桃江是赣江的重要支流之一,是鄱阳湖重要入湖河流的一大水源.桃江流域分布众多稀土矿点,且具有独特的W(钨)资源.矿业、果业和畜牧业无序发展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研究桃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能为鄱阳湖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桃江是赣江的重要支流之一,是鄱阳湖重要入湖河流的一大水源.桃江流域分布众多稀土矿点,且具有独特的W(钨)资源.矿业、果业和畜牧业无序发展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研究桃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能为鄱阳湖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研究钨矿区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于丰水期采集桃江全南段河流沉积物样品12个,并测定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Cr、Cu、Zn、As、Cd、Pb、Hg和W)的质量分数;采用双向层次聚类分析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采用富集系数法和生物毒性不利影响评价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桃江流域沉积物w(Cd)、w(Hg)和w(W)分别超过长江系沉积物背景值2.1—263.2倍、2.7—82.5倍、2.4—30.2倍;w(Zn)、w(Pb)、w(As)、w(Cu)也略超过背景值,w(Cr)未超过背景值.沉积物中重金属的EF(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Hg>W>其他(Zn、Pb、As、Cu、Cr的富集系数相差不大),Cd和Hg为较强富集,Cr无富集.w(Cd)和w(Hg)高于可能效应浓度(probable effect concentration,PEC),会对底栖动物产生危害,w(Cr)低于TEC(阈值效应浓度,threshold effect concentration),对底栖动物不产生危害.大吉山河和中滩的mPEC-Q(生物毒性不利影响)值处于1-5之间,处于高风险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桃江全南段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应当重点加强对Cd、Hg和W这3种重金属的污染源控制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生物毒性 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18
作者 曾露雪 董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1,共11页
综述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为评价REEs对水生生物以及水环境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REEs的水生生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拓宽思路。细菌与REEs接触后细胞膜完整性和酶活性受到破坏,转录和... 综述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为评价REEs对水生生物以及水环境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REEs的水生生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拓宽思路。细菌与REEs接触后细胞膜完整性和酶活性受到破坏,转录和翻译过程受到抑制,因而会影响细菌生长;REEs会降低水生植物的光合效率、破坏细胞超微结构及降低酶活性,从而抑制植物生长;REEs还会诱发水生动物急性毒性、氧化应激、神经毒性、胚胎毒性以及遗传毒性,进而导致水生生物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建议未来更加注重REEs及其化合物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毒性效应与机理、典型矿区(如赣南离子型稀土矿)水生生物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为REEs的水生生态毒性和稀土矿区周边环境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累积 水生生物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上游河道氮污染分析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明 刘正芳 +2 位作者 刘友存 许燕颖 邹杰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9,共11页
为研究赣江上游-桃江流域水质污染分布状况,基于平水期在桃江流域采集的167个水样,通过现场和室内分析测定,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流域的硝氮和氨氮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桃江干流和大部分支流pH值... 为研究赣江上游-桃江流域水质污染分布状况,基于平水期在桃江流域采集的167个水样,通过现场和室内分析测定,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流域的硝氮和氨氮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桃江干流和大部分支流pH值都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范围内,但濂江17个采样点中,有4个采样点受小型电站和酿酒厂的影响,pH值低于地表水标准限值;②亚硝氮极易被氧化,是流域总体亚硝氮含量较低的原因,干流上游部分地区亚硝氮浓度稍高,渥江和濂江水质差,河水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浓度较高;③流域总体硝氮超标率为31.7%,龙迳河和濂江受矿区及畜禽场的影响,硝氮变异系数大且超标严重,超标率分别为73.3%,70.6%;④流域内稀土矿区分布广、数量大,采矿、选矿过程中大量使用的硫酸铵、碳酸氢铵等化学药剂的使用,使氨氮污染最严重,且均超出地表Ⅲ类水氨氮限值,其中介于Ⅲ~Ⅳ类水占51.5%,Ⅳ~Ⅴ类水占8.4%,劣Ⅴ类水占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氮 氨氮 水质评价 桃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降解4-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冰岩 王慧 张雨路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
采用多针-板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反应系统处理难降解的4-氯酚废水,并运用控制变量方法确定多种工艺参数的最佳值。考察了中间产物浓度变化情况、溶液矿化率、总有机碳浓度(TOC),并对4-氯酚的降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脉... 采用多针-板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反应系统处理难降解的4-氯酚废水,并运用控制变量方法确定多种工艺参数的最佳值。考察了中间产物浓度变化情况、溶液矿化率、总有机碳浓度(TOC),并对4-氯酚的降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26 kV、脉冲频率70 Hz、电极间距1.0 cm、曝气量4 L/min的情况下,150 mg/L的4-氯酚废水溶液放电处理90 min后降解率为67.25%。在放电过程中溶液导电性较高对活性粒子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导致溶液矿化率较低。整个放电过程中,溶液TOC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中间产物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峰值浓度最高的是4-氯邻苯二酚,峰值浓度最低的是对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4-氯酚 降解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