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氘代二茂铁炔酮的合成及其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叶红德 童怀多 +4 位作者 邹如意 彭化南 郑大贵 肖依文 宋焕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8-561,共4页
二茂铁炔醇FcCH(OH)C≡CH(Fc=二茂铁基)与乙基溴化镁反应,再与重水和氘代乙酸反应,得到氘代二茂铁炔醇FcCH(OH)C≡CD,氘代率为95%.氘代二茂铁炔醇用二氧化锰氧化,得到氘代二茂铁炔酮FcC(O)C≡CD,氘代率为92%.氘代二茂铁炔酮与... 二茂铁炔醇FcCH(OH)C≡CH(Fc=二茂铁基)与乙基溴化镁反应,再与重水和氘代乙酸反应,得到氘代二茂铁炔醇FcCH(OH)C≡CD,氘代率为95%.氘代二茂铁炔醇用二氧化锰氧化,得到氘代二茂铁炔酮FcC(O)C≡CD,氘代率为92%.氘代二茂铁炔酮与半夹芯16e碳硼烷化合物CpCo(S2C2B10H10)反应,分离得到3个碳碳双键构型分别为Z/Z、Z/E和E/E的产物(FcCH=CHS)2(C2B10H10).核磁共振氢谱结果表明:在CH=CHS结构单元中,与硫原子相连的CH单元上的氢原子氘代率约为60%~65%,远离硫原子的CH单元上的氢原子氘代率约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代二茂铁炔醇 氘代二茂铁炔酮 合成 氘代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疏水侧链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乳液聚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媚媚 杨彦春 +2 位作者 胡昕 彭化南 郑劼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63-667,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制备一系列含疏水侧链聚氨酯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和~1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单体质量5%的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固含量(质量分数)为35%的...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制备一系列含疏水侧链聚氨酯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和~1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单体质量5%的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固含量(质量分数)为35%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聚丙烯酸丁酯乳液,研究了预聚物n(-NCO)/n(-OH)对表面活性和乳液聚合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聚物n(-NCO)/n(-OH)=1.07时,含疏水侧链聚氨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具有最低表面张力值33.24 mN/m。该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可得到核壳结构乳胶粒子,当预聚物n(-NCO)/n(-OH)=1.11时,制备得到的乳胶粒子最小,直径约为7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疏水侧链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H·法评价Vc、异Vc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37
3
作者 郑大贵 叶青 +1 位作者 叶红德 余衍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用DPPH.法评价了Vc、异Vc、辛醛Vc缩醛、辛醛异Vc缩醛、月桂酸Vc酯和月桂酸异Vc酯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所有六种受试物清除DPPH.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摩尔数相等时,Vc与它的衍生物以及异Vc与它的衍生物清除DPPH.的能力基本相... 用DPPH.法评价了Vc、异Vc、辛醛Vc缩醛、辛醛异Vc缩醛、月桂酸Vc酯和月桂酸异Vc酯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所有六种受试物清除DPPH.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摩尔数相等时,Vc与它的衍生物以及异Vc与它的衍生物清除DPPH.的能力基本相同;在受试物浓度低于1.397×10-4mol.L-1,并且浓度相同时,Vc及其衍生物比对应的异Vc及其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异VC 辛醛Vc 缩醛 辛醛异Vc缩醛 月桂酸Vc酯 月桂酸异Vc酯 DPPH.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VC饱和脂肪酸酯在菜籽油中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叶红德 郑大贵 +2 位作者 余衍文 刘锋 吴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5,共3页
将合成的异VC癸酸酯、月桂酸酯、豆蔻酸酯、棕榈酸酯、硬脂酸酯应用于新鲜菜籽油中进行强氧化试验,通过测定POV值,评价了它们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异VC酯的抗氧化性能只与菜籽油中异VC的相对含量有关;异VC酯的抗氧化性能表现出... 将合成的异VC癸酸酯、月桂酸酯、豆蔻酸酯、棕榈酸酯、硬脂酸酯应用于新鲜菜籽油中进行强氧化试验,通过测定POV值,评价了它们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异VC酯的抗氧化性能只与菜籽油中异VC的相对含量有关;异VC酯的抗氧化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剂效关系;参照中国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分别添加各种抗氧化剂,异VC豆蔻酸酯的抗氧化性能比VC豆蔻酸酯、PG和BHT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VC饱和脂肪酸酯 异VC豆蔻酸酯 VC豆蔻酸酯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酸Vc酯和肉桂酸异Vc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大贵 祝显虹 +2 位作者 张勇 余泗莲 彭化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2-1506,共5页
肉桂酰氯分别与Vc(L-抗坏血酸)和异Vc(D-异抗坏血酸)反应,得到肉桂酸Vc酯1和肉桂酸异Vc酯2,1和2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EI-MS确证。用分光光度法测试了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性能,用孔穴扩散法测试... 肉桂酰氯分别与Vc(L-抗坏血酸)和异Vc(D-异抗坏血酸)反应,得到肉桂酸Vc酯1和肉桂酸异Vc酯2,1和2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EI-MS确证。用分光光度法测试了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性能,用孔穴扩散法测试了产物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细黄链霉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当受试物的摩尔浓度相同时,产物1和2清除上述三种自由基的能力分别比Vc和异Vc略有提高;当给药量为2 mg·mL-1时,产物1和2对上述四种菌种的抑菌效果与肉桂酸、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大致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Vc酯 肉桂酸异Vc酯 合成 清除自由基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c促进取代肉桂酰吗啉的合成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年华 郑大贵 +3 位作者 周安西 王勇 刘文杰 游崇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6-960,共5页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促进剂,取代肉桂酸与SOCl2在0℃反应20 min,再加入吗啉在25℃反应7 h,合成了9个取代肉桂酰吗啉(Ⅰ~Ⅸ),产率81.6%~95.4%。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和MS确证。提出了DMAc促进取代肉桂酰吗啉合成反应...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促进剂,取代肉桂酸与SOCl2在0℃反应20 min,再加入吗啉在25℃反应7 h,合成了9个取代肉桂酰吗啉(Ⅰ~Ⅸ),产率81.6%~95.4%。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和MS确证。提出了DMAc促进取代肉桂酰吗啉合成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AC 取代肉桂酸 吗啉 肉桂酰吗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单正烷基酯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7
7
作者 祝显虹 郑大贵 +1 位作者 张小兰 彭化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3-1417,共5页
马来酸酐(1)和C1~C8正烷基醇(2a~2h)发生醇解反应生成马来酸单正烷基酯,后者接着在无水AlCl3存在下加热发生异构化反应,得到富马酸C1~C8单正烷基酯(3a~3h),醇解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的总收率79.2%~87.3%。其结构经ESI-MS,IR和1H NMR表征。
关键词 马来酸酐 富马酸单正烷基酯 三氯化铝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和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大贵 祝显虹 +2 位作者 余泗莲 彭化南 张小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52-1757,共6页
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435作催化剂,分别用直接酯化法和酯交换法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和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产物结构经IR、1HNMR、13CNMR和MS表征。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目标化合物,相似条件下,直接酯化法的效果优于酯交换法,原料... 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435作催化剂,分别用直接酯化法和酯交换法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和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产物结构经IR、1HNMR、13CNMR和MS表征。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目标化合物,相似条件下,直接酯化法的效果优于酯交换法,原料脂肪酸和脂肪酸甲酯均可回收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直接酯化法 酯交换法 L-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酮Vc缩酮和环己酮异Vc缩酮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宗保 郑大贵 +1 位作者 余衍文 肖竹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环己酮VC缩酮和环己酮异VC缩酮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与VC、异VC和TBHQ清除相应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VC和异VC衍生为相应的环己酮缩酮后,清除上述三种自由基的...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环己酮VC缩酮和环己酮异VC缩酮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与VC、异VC和TBHQ清除相应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VC和异VC衍生为相应的环己酮缩酮后,清除上述三种自由基的能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当受试物的摩尔浓度相同时,环己酮VC缩酮和环己酮异VC缩酮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略比TBHQ强,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略比TBHQ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VC缩酮 环己酮异VC缩酮 羟基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醛VC缩醛的合成及其在茶籽油中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大贵 余衍文 +1 位作者 朱华龙 叶红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6-359,共4页
Ascorbyl octyl aldehyde acetals are prepared from the reaction of ascorbic acid with octyl aldehyde using p-toluene sulfonic acid as catalyst,dimethyl acetamide as solvent,cyclohexane as dehydration agent. The acetals... Ascorbyl octyl aldehyde acetals are prepared from the reaction of ascorbic acid with octyl aldehyde using p-toluene sulfonic acid as catalyst,dimethyl acetamide as solvent,cyclohexane as dehydration agent. The acetals are obtained as a mixt. of two diastereomers(ratio,0.46∶0.54)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1H-NM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The antioxidation activity of ascorbyl octyl aldehyde acetals in fresh tea seed oil is evaluated by peroxide value(POV) determination. The POV data show that ascorbyl octyl aldehyde acetals exhibits signifcant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The antioxidation activity of ascorbyl octyl aldehyde acetal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VC or PG but weaker than that of TBHQ,when their amount in fresh tea seed oil is respectively added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allowed concentration as food additiv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醛 VC 辛醛VC缩醛 过氧化值(PO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嘧啶酮Schiff碱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化南 郑大贵 +3 位作者 谢嘉霖 叶红德 胡久荣 罗年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34-1440,共7页
以乙酰乙酸乙酯、对硝基苯甲醛和尿素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反应,得到了6-甲基-4-(4-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Ⅱ),再与芳香醛缩合,以71.5%~83.7%的收率制备了一系列二氢嘧啶酮Schiff碱衍生物(Ⅲa^g),产物结构经IR、1HNMR... 以乙酰乙酸乙酯、对硝基苯甲醛和尿素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反应,得到了6-甲基-4-(4-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Ⅱ),再与芳香醛缩合,以71.5%~83.7%的收率制备了一系列二氢嘧啶酮Schiff碱衍生物(Ⅲa^g),产物结构经IR、1HNMR和13CNMR表征,并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6-甲基-4-[4-(3-硝基苯亚甲基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Ⅲ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Ⅲg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热力学参数表明:由于ΔH>0和ΔS>0,Ⅲg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并且根据Frster's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到了Ⅲg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59 nm。同步荧光测试结果表明:Ⅲg使BSA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嘧啶酮 SCHIFF碱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2-羟苄基)-DL-缬氨酸及4,4′-联吡啶为配体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久荣 闫卫红 +2 位作者 郑大贵 叶红德 饶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1-535,共5页
合成了一个化合物[Cu(sval)(4,4′-bipy)](sval=N-(2-羟苄基)-DL-缬氨酸阴离子,4,4′-bipy=4,4′-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及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8723(19)nm... 合成了一个化合物[Cu(sval)(4,4′-bipy)](sval=N-(2-羟苄基)-DL-缬氨酸阴离子,4,4′-bipy=4,4′-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及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8723(19)nm,b=1.360 1(2)nm,c=1.359 6(2)nm,β=105.433(2)°,Z=2,V=1.938 0(6)nm3,μ=1.157 mm-1,Dc=1.511 g.cm-3,F(000)=916,R1=0.033 2,wR2=0.089 1。配合物中Cu(Ⅱ)为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配位构型,该配合物通过π-π堆积和Cu…N弱相互作用形成双核结构单元,相邻双核结构单元通过Cu…O弱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一维链状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配合物与配体相比,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羟苄基)-DL-缬氨酸 4 4′-联吡啶 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衍生物的简便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显虹 郑大贵 +2 位作者 周安西 罗年华 曹波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5-641,共7页
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促进下,布洛芬(1)与SOCl2在25℃酰氯化反应0.5 h后,再与加入的取代苯胺(2a^2i)在25℃酰胺化反应3 h得到产物布洛芬酰胺(3a^3i),用醇(4a^4f)代替取代苯胺(2a^2i)在25℃下成酯反应8 h得到布洛芬酯(5a^5f),产物(3a^... 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促进下,布洛芬(1)与SOCl2在25℃酰氯化反应0.5 h后,再与加入的取代苯胺(2a^2i)在25℃酰胺化反应3 h得到产物布洛芬酰胺(3a^3i),用醇(4a^4f)代替取代苯胺(2a^2i)在25℃下成酯反应8 h得到布洛芬酯(5a^5f),产物(3a^3i,5a^5f)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EI-MS等测定和结构表征。同时提出了NMP促进羧酸与SOCl2反应生成酰氯的可能机理。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和反应时间短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吡咯烷酮 布洛芬酰胺 布洛芬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N-取代-1,8-萘内酰亚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小兰 汪秋英 +2 位作者 吕英英 高兆芬 郑大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3-606,共4页
在微波辐射和氢化钠促进下,1,8-萘内酰亚胺和卤代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取代-1,8-萘内酰亚胺衍生物,反应在6—8min内完成,产率为87%-93%.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所有产物经核... 在微波辐射和氢化钠促进下,1,8-萘内酰亚胺和卤代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取代-1,8-萘内酰亚胺衍生物,反应在6—8min内完成,产率为87%-93%.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所有产物经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1 8-萘内酰亚胺 卤代物 N-烷基化反应 微波辐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Q/PPh_3催化的N-苯甲酰苯胺衍生物中间体的有效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久荣 郑大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9-465,共7页
在DDQ/PPh3作用下,以2-异丙基苯甲酸或水杨酸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以较高的收率合成、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2)和(3)。化合物(2)和(3)与苯胺在氯仿中加热回流可分别转化为酰胺类化合物(4)和(5)。所有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进... 在DDQ/PPh3作用下,以2-异丙基苯甲酸或水杨酸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以较高的收率合成、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2)和(3)。化合物(2)和(3)与苯胺在氯仿中加热回流可分别转化为酰胺类化合物(4)和(5)。所有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并解析了化合物(2)和(3)的X-衍射单晶结构。化合物1,2-二(2-异丙基苯甲酸)-2,3-二氰-5,6-二氯苯(2)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其晶胞参数为:a=1.287 5(3)nm,b=1.518 6(2)nm,c=1.572 6(3)nm,β=122.23(3)°,V=2.601 0(1)nm3,Dc=1.331 g·cm-3,Z=4,F(000)=1 080,R1=0.057 2,wR2=0.126 0;化合物1,2-二(2-羟基苯甲酸)-2,3-二氰-5,6-二氯苯(3)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其晶胞参数为:a=0.877 76(16)nm,b=1.131 11(15)nm,c=1.186 39(17)nm,α=69.290(2)°,β=89.409(3)°,γ=67.878(2)°,V=1.010 4(3)nm3,Dc=1.542 g·cm-3,Z=2,F(000)=476,R1=0.038 3,wR2=0.093 1。强π-π堆积作用和分子间氢键将化合物(2)和(3)组装成稳定的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取代苯甲酸 苯胺 酰胺 三苯基膦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c促进的取代肉桂酸肉桂酯的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大贵 罗年华 +1 位作者 祝显虹 周安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9-454,共6页
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CH_2Cl_2体系中,取代肉桂酸(1a-1k)与SOCl_2在0℃下反应2 h后,接着加入肉桂醇在25℃下反应5 h,得到了取代肉桂酸肉桂酯(2a-2k)。优化条件下,反应产率在80%-98%之间。2a-2k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确... 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CH_2Cl_2体系中,取代肉桂酸(1a-1k)与SOCl_2在0℃下反应2 h后,接着加入肉桂醇在25℃下反应5 h,得到了取代肉桂酸肉桂酯(2a-2k)。优化条件下,反应产率在80%-98%之间。2a-2k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确证。提出了DMAc协同促进取代肉桂酸肉桂酯合成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AC 取代肉桂酸 肉桂醇 取代肉桂酸肉桂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合成环己酮Vc缩酮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大贵 余衍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87-1490,共4页
Cyclohexanone L-ascorbic acid ketal is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L-isoascorbic acid and cyclohexanone with p-toluene sulfonic acid as catalyst,N,N-dimethyl acetamide(DMAc) as solvent and cyclohexane as water ca... Cyclohexanone L-ascorbic acid ketal is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L-isoascorbic acid and cyclohexanone with p-toluene sulfonic acid as catalyst,N,N-dimethyl acetamide(DMAc) as solvent and cyclohexane as water carrying agent.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are as follows:L-ascorbic acid 1.76 g(10 mmol),cyclohexanone 1.57 g(16 mmol),p-toluene sulfonic acid 0.38 g(2 mmol),DMAc 6 mL,cyclohexane 9 mL,reaction temperature 120~125℃ and reation time 2.5 h.The yield is 85.8% under these optimal conditions.The title compound i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FTIR and EI-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Vc缩酮 环己酮 VC 对甲苯磺酸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甲基-4-(4-甲氧酰基苯基)-5-甲氧羰基-3,4-二氢嘧啶-2-酮的合成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嘉霖 彭化南 叶红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5-1289,共5页
合成并表征了6-甲基-4-(4-甲氧酰基苯基)-5-甲氧羰基-3,4-二氢嘧啶-2-酮,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为静态猝灭;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 合成并表征了6-甲基-4-(4-甲氧酰基苯基)-5-甲氧羰基-3,4-二氢嘧啶-2-酮,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为静态猝灭;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在298 K时分别是7.043 7×102L/mol和0.970 3,化合物与BSA以接近1∶1(物质的量比)的比例生成基态复合物;热力学数据表明化合物与BSA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ΔH>0,ΔS>0,ΔG<0);结合距离(r)为3.49 nm,表明化合物与BSA分子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甲基-4-(4-甲氧酰基苯基)-5-甲氧羰基-3 4-二氢嘧啶-2-酮 合成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监测海洋贝类体内重金属污染程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宗保 李艳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8-309,331,共3页
以市售海洋贝类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评价了该类生物样品中Ni、Zn、Pb、Cu、As、Cd、Cr的生物质量现状。采用浓硝酸-高氯酸硝化体系微波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所测定的样品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其中Ni、Cu、C... 以市售海洋贝类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评价了该类生物样品中Ni、Zn、Pb、Cu、As、Cd、Cr的生物质量现状。采用浓硝酸-高氯酸硝化体系微波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所测定的样品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其中Ni、Cu、Cr污染最为严重。该方法适合于海洋贝类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可实时监测海洋类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贝类 重金属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及与BS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化南 郑大贵 +2 位作者 谢嘉霖 叶红德 杨彦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3-428,共6页
该文培养得到6-甲基-4-(4-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AEMD)的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23 7(4)nm,b=0.579 9(2)nm,c=2.239 4(7)nm,α=90... 该文培养得到6-甲基-4-(4-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AEMD)的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23 7(4)nm,b=0.579 9(2)nm,c=2.239 4(7)nm,α=90°,β=91.048(5)°,γ=90°,Z=4。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AEMD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EMD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热力学参数(ΔH〈0,ΔS〈0)表明:AEMD与BSA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9rster's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AEMD与BSA的结合距离为2.19 nm;同步荧光结果表明:AEMD使BSA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嘧啶酮 晶体结构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