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州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小琴 赵钢 陆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3期100-101,103,共3页
对抚州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抚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思考。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防御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影视预报为农服务现状及建议——以抚州市气象为例
2
作者 黄丹萍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6期85-86,共2页
为了优化气象影视预报工作,以抚州市提供的气象影视播报服务为例,研究当前气象影视预报为农服务现状,并根据为农服务需求与现状之间的差距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气象影视预报 为农服务 现状 洪涝灾害 气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近35年双季早稻气候资源变化及其生育期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余焰文 蔡小琴 +1 位作者 蔡哲 郭瑞鸽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261-261,262-267,共2页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早稻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以江西省69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5年3-7月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早稻生育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西省近35年早稻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时间变化,稳定通过10℃初日及3-7...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早稻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以江西省69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5年3-7月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早稻生育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西省近35年早稻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时间变化,稳定通过10℃初日及3-7月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早稻生育期在年际上有不同程度提前,赣北较赣南更为明显,时间上以21世纪初最为明显,且整个时段内各地稳定通过10℃初日均明显早于播种期。MK突变检验的结果表明,积温显著突变时间为2000年左右,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则呈现波动性变化,结合线性拟合分析,1981-2015年3-7月积温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57.33℃·d/10年,但2000年前后时段内积温升高并不显著;降水量呈现减少-增加交替的周期性变化;日照时数总体略有减少,其中2000年以来以-72.58 h/10年的趋势显著减少。空间上,积温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赣南中部和赣中以北区域积温均有明显升高;降水量高值区主要位于赣东北,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赣北北部和赣西南,日照时数呈现北多南少的特点,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均存在年代际波动周期,从20世纪80年代起降水量表现为先增后减再增,日照时数则表现为先减后增再减。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研究可为江西早稻调整和优化耕种制度,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气候资源 MK检验 时空分布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茶叶春霜冻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 被引量:7
4
作者 陶瑶 黄京平 +2 位作者 余焰文 刘丹 蔡哲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158-164,共7页
基于江西省茶叶主产区1961—2019年早春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近59年春霜冻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9年江西省茶区平均终霜期南部早于北部,平均春霜日数赣西北出... 基于江西省茶叶主产区1961—2019年早春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近59年春霜冻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9年江西省茶区平均终霜期南部早于北部,平均春霜日数赣西北出现最多,赣中南出现最少;3月份发生春霜冻的可能性最高,且以轻度霜冻为主;特晚终霜期均出现在1997年之前,偏晚终霜期均出现在2011年之前;茶叶春霜冻的长期变化趋势表现为终霜期明显提早,春霜日数显著减少,且变化速率赣东北大于赣西北,赣西北大于赣中南;平均终霜期赣东北、赣西北、赣中南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布在1988年、1996年、1980年,平均春霜日数赣东北、赣西北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是1997年和2016年,而赣中南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未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春霜冻 时空演变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婺源绿茶农业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陶瑶 陈娇娇 +2 位作者 余焰文 汪建军 黄京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86-191,共6页
基于1961~2021年婺源县逐日气温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er-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近61年婺源县平均气温和婺源绿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21年婺源县气候存在明显变暖的趋势,2001年为年... 基于1961~2021年婺源县逐日气温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er-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近61年婺源县平均气温和婺源绿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21年婺源县气候存在明显变暖的趋势,2001年为年平均气温增加的突变起始年;婺源绿茶早春霜冻和低温冻害的发生程度均以轻度为主,并且发生频率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不同等级夏季热害在年际间的变化趋势不显著,但进入21世纪后呈多发趋势;早春霜冻和冬季冻害年发生总日数的突变年份均在1996年,而夏季热害年发生总次数则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婺源 绿茶 早春霜冻 夏季热害 冬季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MISS的地市州级气象数据传输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陆艳 杨晓明 +1 位作者 陈利芳 张初江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5期54-56,共3页
针对目前数据监控主要以大监站为主,对区域自动站、雷达资料等都缺乏有效监控这一现状,探索研发了以CIMISS平台内气象数据为数据源的气象数据传输监控平台,主要负责准确定位分析市级辖区内气象综合观测设备故障原因,实现对故障信息及时... 针对目前数据监控主要以大监站为主,对区域自动站、雷达资料等都缺乏有效监控这一现状,探索研发了以CIMISS平台内气象数据为数据源的气象数据传输监控平台,主要负责准确定位分析市级辖区内气象综合观测设备故障原因,实现对故障信息及时准确告警的功能。平台采用Windows7+Access为运行环境的服务器数据库组合,以C/S为架构,利用VisualC#语言开发实现平台功能设计。通过测试,系统能达到设计所需,动态监视地市范围内气象装备和数据异常情况,及时告警给相关工作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ISS 气象观测数据 传输监控 故障告警 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及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丹萍 《江西农业》 2019年第8期51-51,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信息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本文从新媒体对于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出发,就新媒体在气象服务方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信息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本文从新媒体对于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出发,就新媒体在气象服务方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气象服务方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安区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8
作者 戴龙海 余焰文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6期100-101,共2页
结合杭州临安区1959—2016年的气象灾害资料,分析了杭州临安区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给出了几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以确保农作物高产丰收。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防御措施 临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观测场防雷系统改造探讨
9
作者 徐允川 李海明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0期219-219,共1页
南城地处武夷山西麓,全县多石山,南城县气象局观测场设置在县郊小山丘上,土壤电阻率高。接地系统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为达到要求,观测场接地改造采用了深井接地、填充降阻剂等方法进行设计施工。实践证明深井接地法及... 南城地处武夷山西麓,全县多石山,南城县气象局观测场设置在县郊小山丘上,土壤电阻率高。接地系统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为达到要求,观测场接地改造采用了深井接地、填充降阻剂等方法进行设计施工。实践证明深井接地法及长效降阻剂的使用可以在高土壤电阻率的防雷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系统 深井接地 防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ZD-Y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原理及故障排查处理
10
作者 陈利芳 胡沁 李杉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8期69-71,103,共4页
【目的】解决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设备老化、观测数据质量不高、无法客观真实反映土壤湿度状况等问题。【方法】详细介绍了NZD-Y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安装及维护内容,并列出了几种常见故障及... 【目的】解决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设备老化、观测数据质量不高、无法客观真实反映土壤湿度状况等问题。【方法】详细介绍了NZD-Y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安装及维护内容,并列出了几种常见故障及排查处理方法。该设备集区域土壤水分、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降雨量多种监测要素为一体,适用于根系分布浅、生长过程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分的监测系统。【结果】采用NZD-Y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免标定情况下,可连续、被动进行非接触式原位测量,不破坏土壤、不影响农事活动。NZD-Y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可弥补地基中尺度土壤水分观测空白,提高土壤水分区域探测能力,有效提升干旱预警能力和预报水平,增强农田生态气象服务能力。【结论】NZD-Y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满足农业气象发展业务需求,本研究对充分认识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有效推进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站网工程部署进度,为防汛救灾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并可为基层业务保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ZD-Y1型 土壤水分观测仪 宇宙射线 气象为农服务 故障排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的短时强降水深度学习预报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侯杰 肖安 聂道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5-1017,共13页
短时强降水致灾性强,常呈现局地突发性且分布不均,0~2 h预报预警难度大。本文基于2017-2019年雷达组合反射率拼图和地面露点、3 h变压数据,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构建了0~2 h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并在2020年4-9月江西... 短时强降水致灾性强,常呈现局地突发性且分布不均,0~2 h预报预警难度大。本文基于2017-2019年雷达组合反射率拼图和地面露点、3 h变压数据,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构建了0~2 h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并在2020年4-9月江西省汛期中进行实时检验。结果表明:基于雷达和地面资料的双通道深度学习DCDL模型,可以较好解决常规短临降水预报中对雨带生消变化预报较差的问题。1 h和2 h短时强降水预报命中率POD分别为46.7%、39.6%,虚警率FAR分别为67.9%和76.8%,TS评分分别为23.4%和17.1%,均优于仅基于雷达拼图的雷达回波外推SDL模型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快速更新同化数值预报系统CMA-SH3,也表明在数据集中增加对短时强降水有物理意义的物理量,能提高深度学习的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深度学习 双通道 CNN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忠旺 刘玉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8期349-350,共2页
介绍农村雷电灾害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
关键词 农村 防雷减灾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城县近50年气候趋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志询 符志军 +2 位作者 温田超 刘凤凤 王超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6期37-38,40,共3页
利用石城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石城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石城县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率为0.19℃/10年... 利用石城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石城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石城县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率为0.19℃/10年,2002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气温显著上升;年降水量呈略微增加趋势,非常不显著,但时间分布上极不均匀,1998年、2015年出现了严重的南方洪灾事件;年日照时数呈现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均未发生明显的突变。由此,将近50年石城县气候变化综合突变时间判定为200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趋势变化 气象资料分析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石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仁县三山乡张家村雷电灾害调查分析及防护措施
14
作者 何小荣 刘蔚 +2 位作者 程娟 周湘萍 李杉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0期167-168,共2页
本文在对崇仁县三山乡张家村钱颜自然村的雷电灾害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其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关键词 雷电灾害 调查分析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