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安市百香果种植的气候条件及气象灾害分析
1
作者 胡犁月 余昊哲 +2 位作者 王成孜 张晓露 胡怀坚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157-159,162,共4页
选取江西省93个国家站2014—2023年年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数据和台站经纬度数据,以及吉安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建立气候资源要素回归分析模型,并绘制吉安市年平均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农业气候资源要素... 选取江西省93个国家站2014—2023年年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数据和台站经纬度数据,以及吉安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建立气候资源要素回归分析模型,并绘制吉安市年平均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图;根据百香果种植气象条件,对吉安市种植百香果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百香果生育期的气象灾害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除山区外,吉安市的气温条件基本满足百香果生长条件;降雨量条件总体满足百香果生长要求;日照时数条件不足,需在春季进行人工补光。吉安市影响百香果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春季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冻害、暴雨和冰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适应性区划 气象灾害 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吉安市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作者 胡犁月 陈美好 +2 位作者 余昊哲 肖蔓婷 张荣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139-141,共3页
选取1961—2020年吉安市1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资料,对吉安市暴雨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生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安市年平均暴雨量、日数、暴雨的贡献率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北部多、西部次之,中部、南部少的特... 选取1961—2020年吉安市1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资料,对吉安市暴雨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生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安市年平均暴雨量、日数、暴雨的贡献率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北部多、西部次之,中部、南部少的特征,暴雨的四季分布各不相同;吉安市年平均暴雨量、日数、暴雨的贡献率随年份波动变化,对年平均暴雨量进行M-K检验发现,1961—1996年,年平均暴雨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但趋势不明显,1996—2020年为增加的趋势,2002、2006、2008年发生了突变;小波分析显示年平均暴雨日数存在12年的周期和32年的短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时空分布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春季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3
作者 刘立群 阮啟亮 王文娟 《江西农业》 2020年第8期52-54,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雷达资料等对2014年3月下旬江西省吉安市中北部一次局部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面高压后部的暖区中,当高空有低槽东移,中层西南气流加强时,在地面或低层辐合系统的触发下,容易产生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雷达资料等对2014年3月下旬江西省吉安市中北部一次局部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面高压后部的暖区中,当高空有低槽东移,中层西南气流加强时,在地面或低层辐合系统的触发下,容易产生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中高层干冷平流叠加低空暖湿平流,为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对流不稳定的层结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上升运动,与K指数、θse能量的高值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相叠加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爆发。强的垂直风切变使对流风暴发展更强,也更具有组织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触发 垂直风切变 回波悬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双季早稻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及评价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钟飞 景元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96,100,共5页
为科学指导早稻生产,对江西省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温、光、水的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了双季早稻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模型.根据模型分别计算了1961 ~2010年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各气候因子的适宜度和逐旬各气候因子适宜... 为科学指导早稻生产,对江西省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温、光、水的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了双季早稻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模型.根据模型分别计算了1961 ~2010年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各气候因子的适宜度和逐旬各气候因子适宜度.结果表明,近50年来双季早稻气候适宜度总体偏低,且略有下降趋势;温度适宜度较降水、日照适宜度偏高,呈现出三个阶段的阶段式波动变化.双季早稻气候适宜度随生育进程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适宜度整体偏低,是制约早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温度适宜度对气候适宜度的影响占主要地位,秧苗期的低温、分蘖-孕穗期的低温、乳熟期的高温是导致其温度适宜度偏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早稻 气候适宜度 变化特征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发展优质桔类果品气候条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52-53,共2页
概述了江西吉安发展柑桔类果树的有利气候条件和果业发展的现状,就对发展优势柑桔类果树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利用3S技术划分了不同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发展"井冈蜜柚"品牌果业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柑桔 蜜柚 气候 适宜性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近50年早稻灌浆期高温危害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钟飞 付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对早稻灌浆期高温的危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且通过对吉安市近5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了在早稻灌浆的1个月内每日发生高温逼熟的频率和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 早稻 灌浆 高温 危害 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及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娟 刘立群 +1 位作者 王晓彬 彭永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247-251,共5页
利用吉安市1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06~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吉安市的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06~2010年吉安市84个区域性大雾(≥3站)过程实况资料,对大气环流背景进行天气学分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揭示了地形与大雾的关系。... 利用吉安市1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06~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吉安市的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06~2010年吉安市84个区域性大雾(≥3站)过程实况资料,对大气环流背景进行天气学分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揭示了地形与大雾的关系。通过普查相关气象因子,筛选出与大雾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吉安市大雾能见度预报方程。通过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22次区域性大雾(≥3站)过程进行预报效果检验,报对19次,空报0次,漏报3次,预报准确率86.4%,检验效果较理想,体现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时空分布 天气学分型 预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卢萍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336-336,338,共2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对吉安市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 气候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对策 江西吉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干旱指数的吉安市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玮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2期104-107,110,共5页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研究区域性干旱指数及发展趋势是农业灾害评估的重点。基于此,利用吉安市近5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采用SPI指数、距平率、分形理论综合研究了吉安市干旱事件变化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干旱事件...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研究区域性干旱指数及发展趋势是农业灾害评估的重点。基于此,利用吉安市近5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采用SPI指数、距平率、分形理论综合研究了吉安市干旱事件变化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在波动中呈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每10年增加0.011次;计算出的SPI指数显示,吉安市在1981—2010年期间,共计出现5次轻旱事件、3次中旱事件、1次重旱事件;根据分形理论显示,在未来10年内吉安市干旱频率仍呈递增的发展趋势。最后利用EEMD算法对吉安市年降水量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对分形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SPI 分形理论 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发展井冈蜜柚气候条件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友平 余小平 《江西园艺》 2003年第5期7-8,共2页
关键词 吉安市 发展 井冈蜜柚 气候条件 可行性分析 种植区域 品种布局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中小学校防雷安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小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399-399,共1页
分析吉安市中小学校防雷安全现状,提出学校防雷安全对策,以为中小学校防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校 防雷安全 现状 对策 江西吉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双季早稻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
12
作者 钟飞 王润群 +1 位作者 余永福 肖小勇 《生物灾害科学》 2013年第3期342-345,共4页
通过对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温、光、水的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双季早稻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模型,根据模型分别计算1961—2010年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各气候因子的适宜度。结果表明:近50年来,双季早稻温度、日照适宜度较... 通过对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温、光、水的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双季早稻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模型,根据模型分别计算1961—2010年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各气候因子的适宜度。结果表明:近50年来,双季早稻温度、日照适宜度较高,降水适宜度较低;温度适宜度的年际变化表现为3个波动阶段,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适宜度总体偏低与吉安市双季早稻生长季降水集中度高、强降水事件多有关;日照适宜度总体较高,但波动较大,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早稻 气候适宜度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一次持续强降雨过程的水汽与垂直运动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立群 阮啟亮 +1 位作者 胡怀坚 杨钢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6期44-47,共4页
综合使用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10×10再分析资料等,对2019年6月上旬吉安市持续强降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急流和切变线是直接影响系统,地面冷... 综合使用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10×10再分析资料等,对2019年6月上旬吉安市持续强降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急流和切变线是直接影响系统,地面冷锋与边界层辐合切变为强降雨有利动力触发机制;强降雨期间吉安上空比湿接近江西省汛期区域性暴雨天气发生的阈值条件;7日过程垂直上升运动更集中且伸展高度高,而9日过程水汽则更充沛;两次强降雨过程降雨峰值均发生在水汽通量辐合区与上升运动中心叠加时段,当850~925 hPa出现水汽通量辐散中心或是出现下沉运动时,强降雨过程则趋于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 暴雨 水汽 垂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年初吉安市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永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289-291,294,共4页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江西吉安也是这次低温雨雪冻雨影响的重灾区。为了探索此次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成因,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月10日各层(地面、850hPa、700hPa、500hPa...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江西吉安也是这次低温雨雪冻雨影响的重灾区。为了探索此次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成因,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月10日各层(地面、850hPa、700hPa、500hPa、300hPa等)天气图资料、有关气象要素场和吉安市边界层内局地气象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这次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的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与高空南支环流长波调整有关,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活跃对高空南支环流长波调整起到关键作用;中、低层水汽丰富,为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提供了重要水汽条件;贝加尔湖以西地区强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是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形成的主因。吉安边界层内局地气象条件:气温低、相对湿度大、风速小并且维持时间长,是吉安冻雨形成并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冻雨天气过程 成因分析 江西吉安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2010年6月17—20日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素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17-17,19,共2页
介绍了吉安市2010年6月17—20日出现区域性暴雨的降雨过程,并对环流形势特征及高低空配置和暴雨中尺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上空具有多种尺度的辐合上升运动,4个雨团活动中心分别与4个大暴雨中心对应,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是造成新... 介绍了吉安市2010年6月17—20日出现区域性暴雨的降雨过程,并对环流形势特征及高低空配置和暴雨中尺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上空具有多种尺度的辐合上升运动,4个雨团活动中心分别与4个大暴雨中心对应,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是造成新干强降水的直接原因,边界层内入侵的浅薄冷空气不仅触发对流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边界层的水汽向暴雨区输送,增加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中尺度雨团 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 冷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汛期吉安市2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素芬 王文娟 古名岸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339-340,共2页
2008年6月上旬末和中旬初江西省境内出现了2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一次主要降水出现在江西中北部,另一次出现在中南部,这2次暴雨过程中,吉安市境内均有暴雨出现。对这2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暴雨落区预报... 2008年6月上旬末和中旬初江西省境内出现了2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一次主要降水出现在江西中北部,另一次出现在中南部,这2次暴雨过程中,吉安市境内均有暴雨出现。对这2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暴雨落区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环流形势 物理量特征 江西吉安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2008年5月27—28日区域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娟 雷素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6期311-312,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因子及卫星云图等,对吉安市2008年5月27—28日区域性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以为今后在汛期暴雨预报方面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环流形势 江西吉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7月29日吉安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元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4期326-326,329,共2页
根据2009年7月28—29日各层天气图、地面中尺度场资料对吉安市7月29日大暴雨天气形势特征、发展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暴雨期间,对流层中下层有低涡切变等低值系统的配合,高空有低槽配合东移,地面受静止锋影响以及低层弱冷空气侵入触发... 根据2009年7月28—29日各层天气图、地面中尺度场资料对吉安市7月29日大暴雨天气形势特征、发展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暴雨期间,对流层中下层有低涡切变等低值系统的配合,高空有低槽配合东移,地面受静止锋影响以及低层弱冷空气侵入触发了对流不稳定造成此次暴雨天气。同时,低层辐合,高空辐散的有利配置,给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天气 过程分析 江西吉安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人工增雨作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巫志刚 刘丽芳 李焱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3期106-107,共2页
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业务,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吉安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抓住一切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为提升吉安市城区空气质量做出积极贡献。基于此,对近期... 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业务,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吉安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抓住一切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为提升吉安市城区空气质量做出积极贡献。基于此,对近期人工增雨作业对吉安市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情况做了分析并指出了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作业 空气质量 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一次初春冰雹过程分析
20
作者 李素娥 李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244-244,251,共2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和卫星资料,并结合天气形势对吉安市一次初春冰雹天气过程的形成和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其成因,为今后该类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冰雹 天气形势 物理因子 卫星云图 雷达云图 江西吉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