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干旱对南康甜柚的影响及其气候变化特征
1
作者 卓红秀 廖德华 +1 位作者 高晶 钟昭运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6期26-28,共3页
利用南康1961—2011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康甜柚生长期间高温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了有关防御高温干旱的果园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近51年南康平均每年出现高温日数为32.8 d,以7月最多,8月次之... 利用南康1961—2011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康甜柚生长期间高温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了有关防御高温干旱的果园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近51年南康平均每年出现高温日数为32.8 d,以7月最多,8月次之;1961—2000年高温日呈减少趋势,其减少趋势率为0.46 d/年;但进入21世纪以后,高温日呈增多趋势,其增多趋势率为3.07 d/年。南康50年一遇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南康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湿润指数最低为相对干旱期;20世纪90年代湿润指数最高为相对丰水期;20世纪70—80年代为干湿交替期。南康高温干旱灾害主要影响甜柚果实膨大和秋梢萌发,生产中应采取不同的果园管理措施防御高温干旱对甜柚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气候特征 防御措施 甜柚 南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8年赣州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廖红玲 张智勇 谢远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97-100,106,共5页
利用江西省赣州市17个县气象站1959~2007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降水量累积距平、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赣州市近48a来降水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a赣州年降水量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但不同时段仍存在阶段性的趋... 利用江西省赣州市17个县气象站1959~2007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降水量累积距平、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赣州市近48a来降水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a赣州年降水量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但不同时段仍存在阶段性的趋势变化。春季、夏季、冬季和伏秋旱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秋季和汛期降水量则呈减少趋势。通过小波分析发现,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伏秋旱期降水量的第一、二主周期一致,均分别为15a和18a。从不同时间尺度周期演变特征来看,小尺度降水量变化的振幅比大尺度降水量明显,周期也明显缩短。在30a的时间尺度上年降水量变化存在明显的10a左右的周期性;在15a的时间尺度上年降水量和伏秋旱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周期为7~8a和13~15a,而汛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周期为6~8a和10~11a。在小尺度上降水量周期震荡明显加剧,且没有一个稳定周期,降水量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容易出现旱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赣州市 降水量变化 周期演变特征 年降水量 汛期降水量 不同时间尺度 小波分析 趋势变化 小尺度 秋旱 主要特征 周期震荡 线性回归 县气象站 稳定周期 累积距平 降水资料 旱涝灾害 不确定性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智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4期110-112,共3页
应用近40年赣州市17个县气象站3-7月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研究了赣南早稻生长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0年来早稻... 应用近40年赣州市17个县气象站3-7月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研究了赣南早稻生长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0年来早稻生长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温态势,以最高气温升温最为显著;20世纪70-90年代早稻生长期升温相对缓慢,但到21世纪初气温明显高于常年,变暖趋势尤其显著;近40年来赣州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的年际变化较大,但从21世纪开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比多年平均明显提前,说明赣南早稻生长期在逐步延长;近40年来早稻生长期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其递减趋势率为96.5 mm/10年,20世纪70-90年代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但到21世纪初则比多年平均明显偏少。近40年来早稻生长期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明显,70年代日照时数最多,90年代为最少,21世纪后呈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早稻生长季 气温 降水量 日照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瑞金市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庆南 温庆娜 +1 位作者 高晶 赖虹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21-22,共2页
利用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数值预报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等对瑞金市2011年3月19日和2011年5月3日2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的主要暴雨区都分布在瑞金市东北部,与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有一定的对应关... 利用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数值预报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等对瑞金市2011年3月19日和2011年5月3日2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的主要暴雨区都分布在瑞金市东北部,与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武夷山沿线也是暴雨多发地带。影响系统的不同决定降水性质的区别,3月19日受低层切变以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出现稳定的层状云降水;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对比分析 数值预报检验 卫星云图 江西瑞金 201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