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滤过功能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成 罗丹丹 +6 位作者 龚良庚 曾磊 周国盛 樊烨 徐高四 涂卫平 房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33-3636,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滤过功能及其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100个肾脏)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40个... 目的研究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滤过功能及其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100个肾脏)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40个肾脏)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双侧肾皮质和肾髓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根据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将CKD组的100个肾脏分为肾功能正常组36个、肾功能轻度受损组44个和肾功能中度受损组20个,比较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SKGFR的相关性;18例CKD患者行右肾穿刺活检,分析其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病理损害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不同肾功能CKD组患者肾皮质ADC值均大于肾髓质(P<0.05)。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较肾功能正常组降低(P<0.05),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较肾功能轻度受损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KD组肾皮质和肾髓质的ADC值与SKGFR均呈正相关(r皮=0.697,P<0.01;r髓=0.800,P<0.01);CKD患者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病理损害积分均呈负相关(r皮=-0.814,P<0.01;r髓=-0.800,P<0.01)。结论 DWI是一种无创的新技术,在其基础上测量的ADC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KD患者的肾脏滤过功能及病理损害程度,对早期诊断CKD患者肾功能的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扩散加权成像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在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成 罗丹丹 +7 位作者 龚良庚 连珞 曾磊 周国盛 樊烨 徐高四 涂卫平 房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7-1440,144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在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正常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磁共振扩...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在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正常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测量双肾皮质和髓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表观横向弛豫率(R2*)值。根据99Tcm-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将CKD组分为CKD1期16例、CKD2期13例和CKD3期21例,分析不同分期间CKD患者ADC值和R2*值的变化。18例CKD患者行肾穿刺活检,分析其肾皮质和髓质ADC值和R2*值与病理损害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CKD1组、CKD2组、CKD3组皮质ADC值和髓质ADC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CKD2组、CKD3组皮质ADC值和髓质ADC值较CKD1组降低(P<0.05);CKD3组皮质ADC值和髓质ADC值较CKD2组降低(P<0.05)。CKD2组、CKD3组较对照组和CKD1组皮质R2*值升高、髓质R2*值降低(P<0.05);CKD3组较CKD2组皮质R2*值升高、髓质R2*值降低(P<0.05)。18例CKD患者皮质ADC值和髓质ADC值与病理损害积分均呈负相关(r皮=-0.814,r髓=-0.800,P<0.01)。皮质R2*值与病理损害积分无线性相关性(r=0.461,P>0.05);髓质R2*值与病理损害积分呈负相关(r=-0.659,P<0.05)。结论肾实质ADC值可无创性反映CKD肾功能水平及肾脏病理状态的改变。R2*值可以评价CKD肾脏髓质的氧代谢的改变,且对于判断CKD肾脏病理损伤的程度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幸正茂 刘菲 袁进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6-800,共5页
角膜碱烧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一旦发生,治疗相当棘手,预后极差,其损伤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角膜碱烧伤后免疫系统的参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角膜碱烧伤后角膜免疫微环境的变化致使各种效应细胞... 角膜碱烧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一旦发生,治疗相当棘手,预后极差,其损伤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角膜碱烧伤后免疫系统的参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角膜碱烧伤后角膜免疫微环境的变化致使各种效应细胞和炎性细胞出现规律性变化,另外各种炎性因子也参与角膜碱烧伤的病理损伤过程。就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碱烧伤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吕霞 李才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0-12,共3页
作者对69例癌症合并疼痛的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其中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人际关系等三方面的因素。男性49例,女性20例,均为明确诊断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结果:轻度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而中、重度疼痛对患... 作者对69例癌症合并疼痛的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其中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人际关系等三方面的因素。男性49例,女性20例,均为明确诊断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结果:轻度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而中、重度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增大;疼痛时间≤6月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6月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镇痛治疗有效者生活质量有改善,与治疗无效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1.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对机体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中度以上的疼痛持续时间超过6月者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效的止痛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努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癌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国忠 黄波 +3 位作者 杨波 宁锋 陈满华 樊建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97-798,共2页
2000年4月~2005年8月,我们采用单侧减压、器械提拉复位、一侧椎间隙联合对侧椎板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9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复位内固定 融合治疗 侧减压 植骨 关节突间 椎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椎次全切除、髂骨块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国忠 朱炜 +2 位作者 王新宇 陈满华 樊建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结核 次全切除 髂骨块 内固定治疗 钛板 植骨 手术治疗方法 抗结核药物 固定术治疗 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外耳正常超声测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星明 樊月多 +1 位作者 钟艳 钟宇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外耳正常超声测值。方法随机选取孕龄17~41周的孕妇632名、1052只胎耳进行超声显像,测量其长、宽径,计算不同孕周胎耳长、宽及长×宽的均数、标准差、95%双侧可信区间。结果17~38周的超声测值既满足t分布条件又满足U... 目的探讨胎儿外耳正常超声测值。方法随机选取孕龄17~41周的孕妇632名、1052只胎耳进行超声显像,测量其长、宽径,计算不同孕周胎耳长、宽及长×宽的均数、标准差、95%双侧可信区间。结果17~38周的超声测值既满足t分布条件又满足U分布条件,39~41周只满足t分布条件。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胎儿外耳正常超声测值,为诊断胎儿耳异常提供了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外耳 超声检查 产前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骨折术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国忠 鲁林峰 +4 位作者 朱铭香 丁龙生 黄爱珍 宁锋 陈满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5-608,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腰段骨折术后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1月对27例胸腰段骨折术后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V”形截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共截椎体29个。男20例,女7... 目的:观察胸腰段骨折术后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1月对27例胸腰段骨折术后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V”形截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共截椎体29个。男20例,女7例;年龄22-56岁,平均32.5岁;距初次手术时间22~130个月,平均36.4个月。均存在后凸畸形及脊髓前方压迫,后凸Cobb角35°~86°,平均42°;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6例,C级11例,D级8例。结果:手术时间150~240min,平均180min;术中出血800~1800ml,平均1000ml。3例患者出现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经脱水、激素(甲强龙)治疗,均在术后1~3周恢复到再手术前水平;无大血管损伤。术后即刻后凸Cobb角平均0°,矫正率100%。随访6~58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示截骨处骨性愈合,横突间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0°~12°,平均4°,矫正率为95.2%。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A级2例未恢复,B级6例恢复到C级5例、D级1例,C级11例恢复到D级8例、E级3例,D级8例均恢复到E级。结论:采取彻底减压、截骨矫形、规范合理使用内固定和良好的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术后后凸畸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后凸畸形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R基因通过调控BMP2表达影响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1
9
作者 傅敬忠 黄龙璋 +3 位作者 于强 储节胜 匡美波 徐冠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7-30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重要的肽类激素,通过与其受体(IGF-1 receptor,IGF-1R)和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重要的肽类激素,通过与其受体(IGF-1 receptor,IGF-1R)和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因可促进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而日益成为肿瘤分子研究领域的热点。该研究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IGF-1R基因,探讨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中BMP2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IGF-1R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肝癌SMMC7721细胞,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GF-1R和BMP2基因表达抑制效应,MTT实验检测IGF-1R基因沉默后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IGF-1R基因沉默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靶向IGF-1R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IGF-1R-si RNA-1和IGF-1R-si RNA-2转染至肝癌SMMC7721细胞后,对IGF-1R基因的m RNA抑制效率分别达到68.9%和80.7%(P<0.05),对BMP2基因的m RNA抑制效率分别达到79.5%和83.3%(P<0.05),对IGF-1R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6.1%和62.1%,对BMP2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2.5%和60.9%(P<0.05)。根据MTT实验结果,绘制的生长曲线显示,IGF-1R基因沉默后SMMC7721细胞增殖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GF-1R基因沉默表达能介导BMP2基因不同水平下调表达,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R基因 BMP2基因 肝癌SMMC772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对HBsAg与抗HBS结合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樊华轩 樊友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1-253,共3页
在RPHI试验中,将VitK1或VitK3预先与HBsAg阳性血清作用后,再加抗HBs单克隆抗体诊断红细胞,可见红细胞呈圆点状沉淀,提示HBSAg与抗HBs的结合受到抑制,该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RPHI试验后的抗H... 在RPHI试验中,将VitK1或VitK3预先与HBsAg阳性血清作用后,再加抗HBs单克隆抗体诊断红细胞,可见红细胞呈圆点状沉淀,提示HBSAg与抗HBs的结合受到抑制,该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RPHI试验后的抗HBs单克隆抗体诊断红细胞,经洗涤后再与HBsAg阳性血清作用,仍出现明显凝集,表明VitK对HBsAg与抗HBs结合的抑制作用不是通过影响抗HBs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抗体 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