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目标检测算法YOLOv 9的滑坡隐患识别——以永新县为例
1
作者 涂梨平 陈美球 冷鹏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2,102,共7页
滑坡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巨大,传统的基于影像人工排查工作量大、效率低。本文以永新县为研究区,首先基于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构建的207个滑坡样本,采用YOLOv 9目标检测算法构建滑坡识别... 滑坡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巨大,传统的基于影像人工排查工作量大、效率低。本文以永新县为研究区,首先基于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构建的207个滑坡样本,采用YOLOv 9目标检测算法构建滑坡识别模型,然后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价,最后识别全县滑坡,并对识别的滑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精度为0.98,召回率为0.97,mAP为0.95;全县共识别滑坡312处(模型误判46处),经人工内业比对和外业调查验证,模型识别准确率为85.26%。研究表明,基于目标检测算法YOLOv9能有效识别南方地区滑坡,为大范围识别南方小规模滑坡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目标检测 遥感 YOLOv9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的村庄规划——以抚州市店元村为例
2
作者 程震 涂晨雨 +1 位作者 宁亚心 肖玉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0期19-23,32,共6页
村庄规划是开展乡村建设的法定依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低空遥感兼具传统遥感测量技术的低成本、综合性和高时效性等优势,具有易操控和直观性强等特点,可提取规划要素专题信息,满足村庄规划的基础数据需求。稳步推进“... 村庄规划是开展乡村建设的法定依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低空遥感兼具传统遥感测量技术的低成本、综合性和高时效性等优势,具有易操控和直观性强等特点,可提取规划要素专题信息,满足村庄规划的基础数据需求。稳步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对于优化乡村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以江西省抚州市店元村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开展影像数据采集工作,并处理生成正射影像图和地形图,以充分解析村庄空间资源现状,明确村庄发展目标和方向,合理统筹规划。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对地形地貌和村庄现状要素等信息进行精准识别,具有现势性、直观性和高分辨率等特点,与村庄规划有机融合,进一步降低了规划成本和识图门槛,提高了实践效率,保障了规划在空间层面的精准落地,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遥感 村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正的盖度-坡度-OSAVI反演法的江西省草地资源盖度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庆安 涂梨平 冷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草地资源调查中盖度具有较为直接的代表性,目前对盖度的调查以人工实地调查为主。针对大区域的实地调查投入大、周期长等问题,本文以Landsat 8、ASTER GDEM影像、地理国情普查中草地图斑及134个实地样地调查数据的盖度数据为数据源,通... 草地资源调查中盖度具有较为直接的代表性,目前对盖度的调查以人工实地调查为主。针对大区域的实地调查投入大、周期长等问题,本文以Landsat 8、ASTER GDEM影像、地理国情普查中草地图斑及134个实地样地调查数据的盖度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提取坡度数据、选取74个实地样点盖度调查数据及优化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建立相关模型,对研究区的草地资源的盖度进行反演,形成全域草地盖度灰度值图斑分布图。对60个实地调查的样地盖度与反演盖度进行误差分析,最终显示反演盖度与实地盖度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度 坡度 OSAVI 反演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轨道集成PS-InSAR监测高速公路沿线地面沉降研究——以京沪高速公路(北京—河北)为例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学东 葛大庆 +2 位作者 肖斌 张玲 侯妙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7-69,104,共4页
监测和治理公路等线性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是保证线性工程正常运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京沪公路为试验区,基于2008—2010年相邻轨道的ENVISAT ASAR数据,利用多轨道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集成方法成功提取了京沪公... 监测和治理公路等线性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是保证线性工程正常运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京沪公路为试验区,基于2008—2010年相邻轨道的ENVISAT ASAR数据,利用多轨道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集成方法成功提取了京沪公路(北京—河北)沿线的沉降速率图和沉降剖面图。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统一了不同轨道间影像的坐标系与参考基准,而且使跨轨道、多幅影像的大范围PS-InSAR监测成为现实;同时,确认了京沪公路(北京—河北)沿线的9个沉降中心,分析了沿线6 km范围内的地面沉降情况,该结果与已有研究相吻合。因此,PS-InSAR集成方法丰富了线性工程沿线地面沉降的监测手段,可为线性工程的正常运营提供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高速公路 多轨道 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龚循强 陈磬 周秀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共3页
由于最小二乘(LS)进行GPS高程拟合参数估计未考虑系数矩阵误差,尝试采用总体最小二乘(TLS)平差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在TLS平差的粗差探测方法进行粗差剔除的基础上,对TLS平差方法在GPS高程拟合中求解的参数及其精度进行分析,通过与LS的对... 由于最小二乘(LS)进行GPS高程拟合参数估计未考虑系数矩阵误差,尝试采用总体最小二乘(TLS)平差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在TLS平差的粗差探测方法进行粗差剔除的基础上,对TLS平差方法在GPS高程拟合中求解的参数及其精度进行分析,通过与LS的对比表明,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的拟合结果最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高程拟合 总体最小二乘(TLS) 混合总体最小二乘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边坡变形预测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兰兰 杨雨云 +2 位作者 肖海平 罗兵 邹伟豪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12,共7页
矿区边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会发生变形,但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矿区产生很大的危害,开展边坡变形预测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灾害的发生。文中在充分考虑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难以确定,造成模型系统进入局部最小化,导致预... 矿区边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会发生变形,但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矿区产生很大的危害,开展边坡变形预测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灾害的发生。文中在充分考虑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难以确定,造成模型系统进入局部最小化,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解决了普通网络模型在权值和阈值上的不足,并以越堡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点JC31、JC33、JC36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灰色理论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GA-BP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GA-BP网络模型较灰色模型和BP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更吻合,预测精度更高,其平均相对误差最小,较其他两种方法预测精度提高了10倍以上,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边坡 变形预测 灰色理论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地区不透水面信息自动提取 被引量:6
7
作者 何佳君 刘向铜 +4 位作者 涂梨平 徐看 何紫玲 宋昊航 刘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不透水面成为一种十分关键的地表覆盖类型之一,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的不透水面信息成为目前遥感研究的重点话题。考虑不透水面构成复杂、光谱曲线复杂的特征,本文基于决策树思想,通过建成区指数(BUAI)、改进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不透水面成为一种十分关键的地表覆盖类型之一,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的不透水面信息成为目前遥感研究的重点话题。考虑不透水面构成复杂、光谱曲线复杂的特征,本文基于决策树思想,通过建成区指数(BUA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制作研究区植被、水体掩膜,并根据研究区土壤反射光谱特点制作研究区土壤掩膜。通过基于决策树思想的提取模型,结合掩膜文件,逐步剔除透水面,得到不透水面信息。结果表明:该模型提取的不透水面信息总体精度达到了98.27%,Kappa系数为0.86。通过和实地信息对比分析,认为该模型提取结果较为可靠,适用于大范围地区的不透水面信息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Landsat 8 指数 掩膜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提取南昌地区不透水面信息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看 刘向铜 +2 位作者 何佳君 范君林 周忠赣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前城市不透水面信息提取的研究主要基于光学遥感影像提取。但使用光学遥感手段提取不透水面信息易受到云层遮挡及光谱混淆等问题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InSAR技术的图像分类方法。通过对Sentinel-1影像进行干涉分析,计算出... 目前城市不透水面信息提取的研究主要基于光学遥感影像提取。但使用光学遥感手段提取不透水面信息易受到云层遮挡及光谱混淆等问题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InSAR技术的图像分类方法。通过对Sentinel-1影像进行干涉分析,计算出各地物的后向散射特性中的相干系数值,然后建立随机森林并利用回归分析法获取不透水面的相干系数值分布。再以谷歌地球高清影像信息为真实样本进行分类迭代实验,通过迭代实验的分类结果精度确定相干系数值提取阈值,在像素级上提取出不透水面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不透水面信息总体精度达到了92.48%。通过和实地信息对比,该方法提取结果可靠,能够利用雷达遥感提取大范围区域不透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INSAR Sentinel-1 随机森林 相干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tinel+Landsat融合影像的城市不透水面积参数获取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斌 周忠赣 +2 位作者 范军林 徐看 刘向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1,95,共7页
不透水面是衡量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和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南昌市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典型代表区域城市之一,准确、及时、高效地获取其不透水面信息对经济发展和生态规划提供全新的决策参考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不... 不透水面是衡量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和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南昌市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典型代表区域城市之一,准确、及时、高效地获取其不透水面信息对经济发展和生态规划提供全新的决策参考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不透水面研究大多集中在针对单一光学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不透水面信息,但受影像数据源的影响,其分类结果往往存在光谱混淆和“椒盐”现象,限制了不透水面分类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本文以南昌市为研究区,综合考虑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各自具有的影像特征优势,探究基于Sentinel+Landsat影像提取不透水面信息的适用性与优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 不透水面 雷达影像 多源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6
10
作者 周晓华 李永兴 +1 位作者 吴根姣 罗石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2,共2页
通过阐述RTK基本工作原理,并结合某测区控制测量的应用,对影响其精度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
关键词 RTK技术 控制测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FME及地块四至信息对界址线类别批量赋值的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涂梨平 龚良雄 曹庆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过程中,需要利用已有的地块四至信息对界址线类别进行赋值,但大多数数据入库软件是通过人工判读界址线类别,然后手动输入到界址线属性表当中的,不仅工作量巨大,且不可避免会造成输入错误。本文利用FME Work...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过程中,需要利用已有的地块四至信息对界址线类别进行赋值,但大多数数据入库软件是通过人工判读界址线类别,然后手动输入到界址线属性表当中的,不仅工作量巨大,且不可避免会造成输入错误。本文利用FME Work Bench2015软件,首先提取了每宗地块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权属线,然后分析了权属线与地块界址线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以便对界址线类别进行批量赋值;通过在实际生产项目中的应用,证明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实用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地块四至 界址线 FME 拓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段检测算法在机载LiDAR建筑物轮廓线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建兴 胡全一 +1 位作者 乐美燕 舒斯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针对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建筑物轮廓线耗时多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段检测(LSD)的机载LiDAR建筑物轮廓线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已分类的建筑物点云进行栅格化得到二值图;然后对二值图进行膨胀、腐蚀操作,消除二值... 针对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建筑物轮廓线耗时多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段检测(LSD)的机载LiDAR建筑物轮廓线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已分类的建筑物点云进行栅格化得到二值图;然后对二值图进行膨胀、腐蚀操作,消除二值图中因栅格化产生的空洞;最后利用LSD算法进行直线检测获取规则的建筑物轮廓线。经过实测数据的验证,本文方法可以检测到亚像素级的建筑物轮廓线,与传统的Canny算法相比能够提高约50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图 LSD算法 建筑物轮廓线 机载激光雷达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混合核SVM模型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义志 赖华荣 +3 位作者 张丁旺 刘飞鹏 蒋小蕾 曹庆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1,共6页
针对传统变化检测方法会存在明显的"椒盐现象"以及不同核函数对同一特征性能表现差别比较大的问题,借鉴面向对象思想,提出多特征混合核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的变化检测方法。首先,依据高空间分辨率遥... 针对传统变化检测方法会存在明显的"椒盐现象"以及不同核函数对同一特征性能表现差别比较大的问题,借鉴面向对象思想,提出多特征混合核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的变化检测方法。首先,依据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对象不同特征的变化检测优势,提取影像多种特征;然后,利用多种特征的多核函数组合,给出多特征混合核函数的构造方法;最后,构建基于多特征混合核SVM的变化检测模型,充分挖掘变化目标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综合利用多种特征信息,检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特征,有利于提取小样本的变化信息,避免了以往检测方法需要确定变化阈值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变化检测 多特征 混合核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B-D SLAM在室内高精度三维测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军林 肖斌 +3 位作者 涂梨平 胡全一 师现杰 危双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122,共4页
高精度三维测图是室内三维制图的重要支撑,基于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三维测图成本高,需要提前布置标靶,在室内复杂环境中易导致数据不完整;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建模时间长,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RGB-D SLAM技术应... 高精度三维测图是室内三维制图的重要支撑,基于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三维测图成本高,需要提前布置标靶,在室内复杂环境中易导致数据不完整;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建模时间长,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RGB-D SLAM技术应用于室内高精度三维测图中。通过将深度相机与SLAM技术相结合,计算相机位姿并恢复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室内三维点云模型,并以目标物实际量测为基准评价密集点云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获取精度较高的三维点云模型,成本低且效率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相机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 三维测图 回环检测 后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监测滑坡及其梯度增强多元回归位移预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明璐璐 高品红 +3 位作者 刘宇航 王鹏 涂梨平 柯福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12,共6页
山体滑坡位移量预测精度主要受预测模型和参量的影响,而基于回归模型和灰度预测模型的传统滑坡预测模型主要存在模型预测结构单调、引入的预测影响参量不全面、长期性预测精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北斗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增强多... 山体滑坡位移量预测精度主要受预测模型和参量的影响,而基于回归模型和灰度预测模型的传统滑坡预测模型主要存在模型预测结构单调、引入的预测影响参量不全面、长期性预测精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北斗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算法的滑坡预测方法。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在考虑多重因素的前提下,使用如降水量、土壤湿度、地形参数等滑坡主影响因子作为回归模型参量,同时结合梯度增强方法,可以增强预测模型的有效结构,提升数据的使用率,进而提高长、短期的滑坡位移量预测精度。最后以西宁市南山寺滑坡带为例,考虑降水、地面沉降、地形地貌等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分别基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贝叶斯岭回归模型、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及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的方差(EV)结果为0.99 mm^(2),均方差(MSE)结果为0.04 mm,平均绝对误差(MAE)结果为0.15 mm,且利用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对2020年12月的表面位移量进行预测,发现相对误差区间为(-0.8%,0.8%],预测精度最高。因此,相对而言,梯度增强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精度更优、效率更高,更能准确反映滑坡表面位移量的变化状态,精确地对滑坡体进行全天候监控、预警,保障滑坡体周边环境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位移 北斗监测 预测 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亚飞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9期28-31,共4页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探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协调发展战略。强调了技术与政策的结合对于农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实现农田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协调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探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协调发展战略。强调了技术与政策的结合对于农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实现农田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协调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本文将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协调发展战略,以期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标准 农田建设 耕地保护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空放射性资源勘查环境监测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斌 范军林 杨庆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针对目前航空放射性测量行业飞行作业安全风险高,飞行人员易受到安全威胁等问题,综合考虑无人机平台、任务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的集成关系,实现包含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控制流设计等多载荷一体化集成设计,研发出一套全新轻便应用... 针对目前航空放射性测量行业飞行作业安全风险高,飞行人员易受到安全威胁等问题,综合考虑无人机平台、任务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的集成关系,实现包含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控制流设计等多载荷一体化集成设计,研发出一套全新轻便应用型无人机航空放射性资源勘查环境监测系统,使之能应用于大比例尺(大于1∶5万)放射性矿产勘查,环境监测,放射性评价等生产工作。试验表明,数据稳定可靠,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资源勘查 环境监测 放射性评价 能谱探测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tinel-1A时序数据结合多源信息的早稻种植面积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庆安 冷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03-211,共9页
以高安市为研究区,选取不同生长期早稻的时序双极化Sentinel-1A雷达数据,通过实地和高分辨率影像提取401个早稻、旋耕田、非粮农作物、建筑物、林地、水面及其他地类等7种典型地物作为样本数据。对VH和VV极化条件下不同典型样本的后向... 以高安市为研究区,选取不同生长期早稻的时序双极化Sentinel-1A雷达数据,通过实地和高分辨率影像提取401个早稻、旋耕田、非粮农作物、建筑物、林地、水面及其他地类等7种典型地物作为样本数据。对VH和VV极化条件下不同典型样本的后向散射系数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最小距离、最大似然和SVM等方法对影像数据进行分类,引入土地利用图斑、植被指数以及坡度等多因素进行决策分析,并对植被指数的提取方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不同相邻生长期的NDVI差值灰度图分类方法获取了早稻种植图斑。精度验证结果表明,SVM分类法的效果最优(总体精度87.43%,Kappa系数0.824)。在验证预留样本后发现,较单一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提取结果,多因素分析的分类精度具有较大提升,最终评定的分类精度为92.22%,分类赋权精度为94.76%。利用时序雷达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SVM分类法及多源信息,可以提升对早稻种植面积的监测效率且精度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早稻种植面积的快速、准确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A 时序数据 后向散射 多源信息 早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BAS时序技术识别地热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冰峰 李更尔 +3 位作者 那静 涂梨平 范军林 吴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49,共7页
本文以地热资源丰富的雄安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BAS技术对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的42幅Sentinel-1区域卫星影像和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的10幅ALOS-2区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以此获取雄安新区的时间序列地表形变。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整... 本文以地热资源丰富的雄安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BAS技术对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的42幅Sentinel-1区域卫星影像和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的10幅ALOS-2区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以此获取雄安新区的时间序列地表形变。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整体地表沉降严重,且沉降区主要集中在雄县和容城县,其中雄县沉降最为严重,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超过330 mm,容城县沉降中心累计下沉量超过120 mm。结合地热井位置和地热开采历史,由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大量开采地热资源会引起地表沉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地面沉降 SBAS技术 雄安新区 资源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浅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亚飞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314-316,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现代化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出现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耕地保护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此,以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重要精神,选取广...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现代化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出现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耕地保护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此,以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重要精神,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市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进行深度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为其他城市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区域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