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平原区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效益评价——以江西省鄱阳县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欧阳真程 赵小敏 +3 位作者 张晗 郭熙 叶英聪 匡丽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以鄱阳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理想值法,针对鄱阳县环湖河网平原特征选取了土地平整度、农田防护林密度、钉螺治理度等10个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对研究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目... 以鄱阳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理想值法,针对鄱阳县环湖河网平原特征选取了土地平整度、农田防护林密度、钉螺治理度等10个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对研究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增加了项目区防护林种植量,增强了自然灾害防洪涝能力,提升了土壤肥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层次分析法 生态效益评价 鄱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土壤养分时空演变特征--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晗 赵小敏 +7 位作者 朱美青 欧阳真程 郭熙 匡丽花 叶英聪 黄聪 汪晓燕 李伟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5,71,共9页
为了掌握南方丘陵山区耕作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规律,以江西省为例,利用1985年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大量耕层(0—25cm)土壤样点数据,借助SPSS经典统计方法、ArcGIS地统计学和半方差分析技术,运用全局... 为了掌握南方丘陵山区耕作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规律,以江西省为例,利用1985年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大量耕层(0—25cm)土壤样点数据,借助SPSS经典统计方法、ArcGIS地统计学和半方差分析技术,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和普通克里金(Ordinary Kriging)插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近30年耕地土壤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有机质(SOM)和酸碱度(pH值)5种养分要素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985—2012年,江西省耕地土壤养分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2012年土壤养分Moran′s I指数和块金系数较1985年表现为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集聚特性。1985年除土壤pH值符合球状模型外,其余4种养分要素属于指数模型,2012年土壤TN,TP和SOM符合球状模型,TK和pH值符合指数模型,两个时期交叉验证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30年来,研究区耕作土壤养分有升有降,以升为主。土壤TN和SOM处于丰富级水平,其含量显著上升,平均级别分别提升了0.41,0.44个单位;TP处于中等水平,全磷水平上升较为显著,平均级别提升了0.39个单位;TK处于低量级水平,全钾含量急剧下降,平均级别降低了0.89个单位;土壤pH值处于酸性水平,pH值下降较为明显,平均级别降低了0.66个单位。近年来,由于受到人为耕作方式、施肥结构、秸秆还田、工业污染及酸性沉降物等的影响,江西省耕地土壤TN,SOM和TP含量有所提升,TK含量急剧降低,土壤严重酸化。研究结果为江西省土壤养分分区管理、精准高效施肥、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和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空间自相关 克里金插值 时空变异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江西省黎川县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晗 赵小敏 +6 位作者 欧阳真程 郭熙 李伟峰 匡丽花 叶英聪 黄聪 汪晓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73,共11页
分析不同尺度下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是提高耕地质量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的基础。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江西省黎川县为研究区,运用加权平均法、变异系数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分别从县级、乡镇... 分析不同尺度下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是提高耕地质量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的基础。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江西省黎川县为研究区,运用加权平均法、变异系数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分别从县级、乡镇级和村级尺度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空间关联程度及其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质量呈现出"南北高,东西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质量指数Mora’s I值表现为国家利用等指数>国家经济等指数>国家自然等指数,县级、乡镇级和村级耕地质量指数的Moran’s I值依次降低,三者均呈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态势。2)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耕地质量指数具有不同的空间关联度,自然等指数受空间尺度影响较大,经济等指数其次,利用等指数最小。3)正相关高-高型和低-低型耕地以组团形式聚集分布,负相关高-低型和低-高型耕地无明显的集中区域,多以零星状分布。研究结果显示耕地质量空间差异对空间尺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可为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保护与管理分区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丘陵区 耕地质量 空间自相关 空间尺度 黎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特征及耕地保护分区——以江西省上高县为例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晗 赵小敏 +3 位作者 欧阳真程 郭熙 匡丽花 李伟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312,共9页
为了掌握与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上高县为研究区,运用加权平均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县级、乡镇级和村级等尺度上探讨了耕... 为了掌握与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上高县为研究区,运用加权平均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县级、乡镇级和村级等尺度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最终基于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了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上高县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质量等指数Moran′s I值表现为利用等指数>自然等指数>经济等指数,三者均呈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态势。(2)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耕地质量指数具有不同的空间关联度,利用等指数受空间尺度影响较大,经济等指数其次,自然等指数最小。(3)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以组团形式聚集分布,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无明显的集中区域,多以零星状分布。(4)综合考虑上高县耕地质量3个层次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顺序组合,将耕地划分为6个耕地保护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保护与管理分区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上高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县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晗 赵小敏 +6 位作者 匡丽花 郭熙 李伟峰 欧阳真程 黄聪 汪晓燕 叶英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65-1374,共10页
为了掌握与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完善耕地保护新格局,基于加权平均法、集中度指数、分形维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南昌县为研究区,引入国家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为空... 为了掌握与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完善耕地保护新格局,基于加权平均法、集中度指数、分形维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南昌县为研究区,引入国家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为空间变量,以耕地图斑为空间单元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县级和乡镇级尺度上探讨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南昌县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质量等指数Moran's I值表现为自然等指数>经济等指数>利用等指数。不同空间尺度下,耕地质量指数具有不同的空间关联度,自然等指数受空间尺度的影响最大,经济等指数其次,利用等指数最小。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以组团形式聚集分布,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则多以零星状分布。综合考虑南昌县耕地质量空间自相关类型,将耕地划分为常规监测区、综合监测区和重点监测区3个监测分区。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耕地质量监测、主导限制型谱序、耕地保护与管理分区和空间优化布局等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监测分区 南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不同农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晗 赵小敏 +3 位作者 欧阳真程 郭熙 匡丽花 叶英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60,共8页
为了全面掌握江西省土壤养分的状况,基于江西省16 823个农田耕层(0—20cm)土壤样点数据,运用实地采样、数理统计与地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不同农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一季旱地、两季旱地、一季水田和两季水田)下土壤养分含量进行... 为了全面掌握江西省土壤养分的状况,基于江西省16 823个农田耕层(0—20cm)土壤样点数据,运用实地采样、数理统计与地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不同农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一季旱地、两季旱地、一季水田和两季水田)下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半方差函数研究发现,江西省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耕层(0—20cm)土壤全氮(TN)和碱解氮(AN)含量分别为1.25~1.61g/kg,149.27~169.90mg/kg,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为0.49~0.54g/kg和17.94~21.30mg/kg,全钾(TK)和速效钾含量为11.55~12.19g/kg和72.67~106.41mg/kg,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为27.09~31.52g/kg,5.12~5.5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壤pH值>全氮>速效钾>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全磷>全钾;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与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有效磷含量以及pH值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45,0.359,-0.014,0.033,0.028,0.061,-0.061,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养分含量关系密切,可以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敏感因子。研究结果对于江西省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施肥方式以及提高土壤养分水平、土地生产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农田 土壤养分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7
作者 赵小敏 孙小香 +2 位作者 王芳东 谢文 郭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凭借其可以快速、实时、准确、无损地获取水稻生长信息的优势,已经成为监测水稻生长状况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稻长势监测(包括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产量估算、养分诊断(包括氮素... 高光谱遥感技术凭借其可以快速、实时、准确、无损地获取水稻生长信息的优势,已经成为监测水稻生长状况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稻长势监测(包括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产量估算、养分诊断(包括氮素、磷素和钾素)、数据处理与反演方法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的精准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光谱遥感 生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层高光谱信息的水稻生长监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晗 赵小敏 +6 位作者 郭熙 张佳佳 叶春 叶英聪 欧阳真程 王芳东 李小毛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9,共9页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光谱与成像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无损探测和获取水稻养分生理信息的优势,是水稻生长监测和田间精细化管理以及指导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介绍高光谱技术常用的数据处...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光谱与成像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无损探测和获取水稻养分生理信息的优势,是水稻生长监测和田间精细化管理以及指导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介绍高光谱技术常用的数据处理与变换方法、建模与模型验证方法,总结国内外近40年来光谱分析技术在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养分、叶绿素含量、植被指数、病虫害和水分等作物生长信息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剖析水稻光谱诊断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水稻精确管理水平和实现精准农业提供技术支撑。最后指出,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利用数码相机RGB(red,green,blue)和HSV(hue,saturation,value)等2种颜色模型以及在多因子交互作用条件下进行水稻参数分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技术 水稻 生长信息 数码相机 多因子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稻冠层高光谱的叶片SPAD值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孙小香 王芳东 +2 位作者 郭熙 赵小敏 谢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453,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冠层光谱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的反演精度,利用光谱仪和叶绿素计实测了水稻全生育期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和SPAD值,并对原始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导数光谱与叶片SPAD值进行了相...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冠层光谱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的反演精度,利用光谱仪和叶绿素计实测了水稻全生育期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和SPAD值,并对原始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导数光谱与叶片SPAD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将得到的主成分作为输入变量,分别应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MLR)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构建叶片SPAD值的高光谱估算模型;另分析322种冠层光谱参数与叶片SPAD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筛选相关系数高的14种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分别应用逐步回归与支持向量回归构建SPAD值的高光谱估算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叶片SPAD值与水稻冠层原始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在669 nm处高达-0.876,与一阶导数光谱的相关性在543 nm处最高达-0.834;不同模型的精度值各异,以特征参数为输入变量建立的逐步回归模型和SVR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v分别为2.926、3.895,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2.064、1.55。而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的逐步回归模型和SVR模型的RMSEv分别为3.349、2.631,RPD分别为1.803、2.295。对比发现主成分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叶片SPA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水稻 SPAD值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回归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湖北省随县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炬 张雪松 +3 位作者 邓振 李德寿 张晗 张茂茂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310-315,共6页
为探讨中部低山丘陵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核密度分析、多环缓冲区分析、平均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对"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复杂地形的湖北省随县进行典型研究.结果表明,随县主... 为探讨中部低山丘陵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核密度分析、多环缓冲区分析、平均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对"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复杂地形的湖北省随县进行典型研究.结果表明,随县主要以小规模农村居民点形式存在,大规模的农村居民点数量较少;平均分离度=18.53,最大分离度=157.04,是凤凰山林场,最小分离度=1.31,是古均街居委会;平均最近邻指数为0.68,表明随县农村居民点存在显著的集聚特征;核密度分析显示,农村居民点主要集聚在县域中南部和西北角地区;自然因素中地形因素影响明显,社会经济因素中建制镇辐射影响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源充足、道路通达度高、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复杂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和乡村振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核密度 低山丘陵 多环缓冲区 平均最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