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酶学”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董德刚 鲍淑芳 +2 位作者 宋梅 王万春 黄佩蓓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3-988,共6页
生物化学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能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其思政元素较为丰富,能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和使用的案例素材。然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程思政开展程度较低、思政功能较为缺失的现状。将思政教育融入生物... 生物化学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能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其思政元素较为丰富,能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和使用的案例素材。然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程思政开展程度较低、思政功能较为缺失的现状。将思政教育融入生物化学课堂,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尤其对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与专业认同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酶学"为例,积极探索生物化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举措,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育人与德育元素,通过案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中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课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与崇高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程思政 中医药专业 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严张仁 胡香君 +1 位作者 潘俊卿 王万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245-249,共5页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且迁延难愈,近年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证明免疫功能紊乱或失调是CP/CPPS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调节免疫是治疗本病的重点。中医对细胞因子的...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且迁延难愈,近年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证明免疫功能紊乱或失调是CP/CPPS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调节免疫是治疗本病的重点。中医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于本病干预作用明显,但对于中医治疗本病机制的相关阐述不多,该文将从中医病机、免疫发病机制、中医药调节免疫机制方面对中医治疗CP/CPPS的免疫机制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治疗 免疫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蛇咬伤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梅 杨悦 +3 位作者 易军 严张仁 王万春 董德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1,共8页
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蛇毒中毒除出现常见的全身性和局部组织损伤外,还会引起显著的毒蛇咬伤并发症,包括即时性和延迟性。这些并发症也是导致毒蛇咬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 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蛇毒中毒除出现常见的全身性和局部组织损伤外,还会引起显著的毒蛇咬伤并发症,包括即时性和延迟性。这些并发症也是导致毒蛇咬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该文综合新近的研究成果,重点从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其他方面对毒蛇咬伤并发症的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上为毒蛇咬伤有效、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并发症 多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毒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新靶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玉梅 杨悦 +3 位作者 易军 严张仁 王万春 董德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4-1330,共7页
毒蛇咬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毒素螯入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毒化作用,目前抗蛇毒血清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毒蛇咬伤的死亡率,但局部组织损伤及遗留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 毒蛇咬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毒素螯入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毒化作用,目前抗蛇毒血清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毒蛇咬伤的死亡率,但局部组织损伤及遗留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蛇毒金属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磷脂酶等毒素通过干扰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重塑参与多种局部病理效应的发生。本文对ECM与毒蛇咬伤局部组织损伤发展过程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为毒蛇咬伤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细胞外基质 局部组织损伤 出血 肌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乙酰化修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顺 查紫璐 +2 位作者 计忠伟 邓向龙 王万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4-940,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往往引起病人痛苦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大大加重了国家的医疗卫生及社会经济负担。然而,其治疗方式仍然有限。蛋白乙酰化修饰是表观遗传和生命活动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蛋...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往往引起病人痛苦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大大加重了国家的医疗卫生及社会经济负担。然而,其治疗方式仍然有限。蛋白乙酰化修饰是表观遗传和生命活动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蛋白乙酰化修饰在NP发生的分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研究发现,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Sirt激动剂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通过调控蛋白乙酰化修饰在NP的治疗中有效,提示蛋白乙酰化修饰可能是治疗NP的重要靶点。本文就蛋白乙酰化修饰在NP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未来NP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乙酰化 组蛋白 分子机制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中枢神经突触前兴奋性依赖的胞吞动力学
6
作者 李顺 高一鸣 +5 位作者 徐玥 胡佳琦 汤雯絮 孙小荃 薛磊 王万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1402,共12页
目的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药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传统被认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位于大鼠脑干花萼状突触的突触前神经末梢进行膜片钳记录,研究槲皮素调控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突触前机制。方法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结合膜电容... 目的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药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传统被认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位于大鼠脑干花萼状突触的突触前神经末梢进行膜片钳记录,研究槲皮素调控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突触前机制。方法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结合膜电容记录,在突触后记录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 EPSC),在突触前神经末梢记录钙内流和神经囊泡的释放、回收以及可立即释放库(RRP)的恢复动力学。并且利用纤维刺激在轴突给予5~200 Hz的刺激,诱发突触后EPSC,记录突触后短时程抑制(STD)。结果100μmol/L槲皮素不影响突触后m EPSC的振幅、频率以及AMPA受体的动力学特征。在突触前神经末梢,槲皮素不改变钙内流或囊泡的释放,但显著抑制胞吐后网格蛋白依赖的慢速胞吞。抑制胞吞会导致突触前囊泡动员的减慢,降低RRP的补充速率,并且增强高频刺激下的短时程可塑性STD。结论本研究为槲皮素调控中枢神经突触传递提供全新的突触前神经机制,槲皮素有助于抑制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突触传递 囊泡胞吐 囊泡胞吞 电容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