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砂磨机磨矿工艺参数对江西某冶炼厂金精矿粒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魏鸿全 韩跃新 +2 位作者 李艳军 张小龙 吴为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6,共7页
艾砂磨机在细磨作业中具有高效节能、选择性磨矿、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窄、无需配备分级设备等特点。为探究艾砂磨机磨矿工艺参数对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ALC-1L艾砂磨机对江西三和金业的浮选金精矿进行磨矿试验,采用激光粒... 艾砂磨机在细磨作业中具有高效节能、选择性磨矿、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窄、无需配备分级设备等特点。为探究艾砂磨机磨矿工艺参数对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ALC-1L艾砂磨机对江西三和金业的浮选金精矿进行磨矿试验,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磨矿产品进行分析,并结合罗辛-拉姆勒(R-R)方程系统分析磨矿产品的粒度体积分布率和累计产率。结果表明:在磨机转速1700 r/min、矿浆浓度36%、矿浆处理量20 L/h、介质充填率38%的试验条件下,磨矿产品粒度分布范围较窄,其均匀性指数n为0.9663,颗粒特性参数b为0.0498,45~15μm中间粒级含量为35.90%。试验结果对江西三和金业浮选金精矿的粒度分布调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砂磨机 工艺参数 磨矿产品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金精矿生物氧化渣非氰浸金过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立新 黄彪林 +4 位作者 黄李金鸿 姚小辉 王泽凯 刘观发 黄万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曲面法对活性炭-硫氰酸铵浸出金精矿生物氧化渣过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硫氰酸铵浸金过程中加入活性炭能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金浸出率随硫氰酸铵浓度和pH值增加而升高、随着活性炭添加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硫氰... 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曲面法对活性炭-硫氰酸铵浸出金精矿生物氧化渣过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硫氰酸铵浸金过程中加入活性炭能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金浸出率随硫氰酸铵浓度和pH值增加而升高、随着活性炭添加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硫氰酸铵浓度和pH值的交互作用对金浸出率影响明显,各因素对金浸出的影响程度为:硫氰酸铵浓度>pH值>活性炭添加量;在硫氰酸铵浓度0.85 mol/L、pH=11.58、活性炭添加量3.37 g/L的适宜工艺条件下,金浸出率预测值为93.93%,平均实验值为94.00%,二者误差值仅0.07%,模型能够对金浸出率实现准确地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精矿 生物氧化渣 非氰浸金 硫氰酸铵 活性炭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从硫氰酸盐浸金液回收金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曾超聪 张广盛 +4 位作者 吴为荣 黄万抚 李新冬 王泽凯 刘观发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349-358,共10页
针对硫氰酸盐浸金液金回收效率低且成本高等问题,利用电沉积法从硫氰酸铵浸金液中回收金。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阳极材料、阴极材料、极间距、槽电压、溶液pH值和温度对金沉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石墨棒作阳极、自制电极作阴极,在极间距... 针对硫氰酸盐浸金液金回收效率低且成本高等问题,利用电沉积法从硫氰酸铵浸金液中回收金。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阳极材料、阴极材料、极间距、槽电压、溶液pH值和温度对金沉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石墨棒作阳极、自制电极作阴极,在极间距为10 mm、槽电压为4 V、溶液pH=12和温度为35℃的条件下,电解2 h,金沉积率达到98.95%。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槽电压、溶液pH值与溶液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金沉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金沉积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槽电压>溶液pH值>溶液温度,并建立了电沉积金响应面回归模型。在槽电压为4.10 V、溶液pH=12.40和温度为39.58℃的最佳条件下,模型预测值为99.06%,试验平均值为99.04%,二者结果非常接近,证明该模型能够对金沉积率进行准确的分析预测。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硫氰酸盐提金工艺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盐浸金液 电沉积法 电极材料 金沉积率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砷高硫重砂矿选冶联合综合回收金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诗彤 陈宇 +3 位作者 刘立新 周健 陈建福 吴为荣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4,共5页
某高砷高硫重砂矿中部分金矿物与含砷硫矿物伴生,金往往以微细粒包裹体形式分布在毒砂中,或金与毒砂共生,采用常规的冶炼方法很难获得较高的金回收指标。针对该矿内金的赋存特点,进行了选冶联合工艺研究,试验表明通过磨矿+摇床重选方式... 某高砷高硫重砂矿中部分金矿物与含砷硫矿物伴生,金往往以微细粒包裹体形式分布在毒砂中,或金与毒砂共生,采用常规的冶炼方法很难获得较高的金回收指标。针对该矿内金的赋存特点,进行了选冶联合工艺研究,试验表明通过磨矿+摇床重选方式可获得含金35%的高品位金精矿,可直接冶炼预回收;摇床尾矿再磨后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工艺,在给矿浓度10%,溶氧量3.5 mg/L,生物氧化9 d条件下,砷氧化率高达98.52%,硫氧化率高达94.29%;摇床重选+生物氧化+氰化炭浸选冶联合工艺金总回收率高达99.42%。该研究实现了难处理金矿的高效回收,可为高砷高硫重砂矿的回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高硫重砂矿 磨矿 摇床重选 生物氧化 氰化炭浸 金精矿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脱砷脱硫后金精矿的硫氰酸铵浸出试验
5
作者 吴为荣 华芳 +2 位作者 陈建福 周健 胡诗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76,共4页
含砷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后,金精矿的金品位为87.23 g/t,经氧化脱砷脱硫后金精矿的矿物成分简单,对该金精矿样品进行硫氰酸铵浸出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氧化剂(次氯酸钙、高锰酸钾、硫酸铁)、氧化剂用量、浸出剂用量、浸出体系pH、... 含砷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后,金精矿的金品位为87.23 g/t,经氧化脱砷脱硫后金精矿的矿物成分简单,对该金精矿样品进行硫氰酸铵浸出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氧化剂(次氯酸钙、高锰酸钾、硫酸铁)、氧化剂用量、浸出剂用量、浸出体系pH、浸出时间等条件进行试验,研究不同试验因素对硫氰酸铵浸出金的影响。在浸出体系pH小于2,浸出剂硫氰酸铵用量40 g/L,氧化剂硫酸铁的用量20 g/L,浸出时间5 h时,可获得金的浸出率为93.99%的良好指标。该氧化金精矿在常温常压下,采用硫氰酸铵浸出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难处理金精矿 非氰浸出 硫氰酸铵 浸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