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和金业难处理金矿氧化渣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立新 王绍兴 +1 位作者 李艳军 陈发上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4期133-135,138,共4页
为了了解江西三和金业难处理金矿氧化渣的氧化程度,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该氧化渣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及矿物间的堪布特征等工艺矿物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 为了了解江西三和金业难处理金矿氧化渣的氧化程度,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该氧化渣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及矿物间的堪布特征等工艺矿物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渣中金矿物与黄铁矿的连生体为包裹状连生体,金矿物与非金属矿物连生体中4.17%为包裹状连生体,包裹状连生体总含量为4.85%,是影响浸出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渣 工艺矿物学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砂磨机磨矿工艺参数对江西某冶炼厂金精矿粒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魏鸿全 韩跃新 +2 位作者 李艳军 张小龙 吴为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6,共7页
艾砂磨机在细磨作业中具有高效节能、选择性磨矿、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窄、无需配备分级设备等特点。为探究艾砂磨机磨矿工艺参数对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ALC-1L艾砂磨机对江西三和金业的浮选金精矿进行磨矿试验,采用激光粒... 艾砂磨机在细磨作业中具有高效节能、选择性磨矿、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窄、无需配备分级设备等特点。为探究艾砂磨机磨矿工艺参数对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ALC-1L艾砂磨机对江西三和金业的浮选金精矿进行磨矿试验,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磨矿产品进行分析,并结合罗辛-拉姆勒(R-R)方程系统分析磨矿产品的粒度体积分布率和累计产率。结果表明:在磨机转速1700 r/min、矿浆浓度36%、矿浆处理量20 L/h、介质充填率38%的试验条件下,磨矿产品粒度分布范围较窄,其均匀性指数n为0.9663,颗粒特性参数b为0.0498,45~15μm中间粒级含量为35.90%。试验结果对江西三和金业浮选金精矿的粒度分布调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砂磨机 工艺参数 磨矿产品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金精矿生物氧化渣非氰浸金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立新 黄彪林 +4 位作者 黄李金鸿 姚小辉 王泽凯 刘观发 黄万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曲面法对活性炭-硫氰酸铵浸出金精矿生物氧化渣过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硫氰酸铵浸金过程中加入活性炭能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金浸出率随硫氰酸铵浓度和pH值增加而升高、随着活性炭添加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硫氰... 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曲面法对活性炭-硫氰酸铵浸出金精矿生物氧化渣过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硫氰酸铵浸金过程中加入活性炭能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金浸出率随硫氰酸铵浓度和pH值增加而升高、随着活性炭添加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硫氰酸铵浓度和pH值的交互作用对金浸出率影响明显,各因素对金浸出的影响程度为:硫氰酸铵浓度>pH值>活性炭添加量;在硫氰酸铵浓度0.85 mol/L、pH=11.58、活性炭添加量3.37 g/L的适宜工艺条件下,金浸出率预测值为93.93%,平均实验值为94.00%,二者误差值仅0.07%,模型能够对金浸出率实现准确地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精矿 生物氧化渣 非氰浸金 硫氰酸铵 活性炭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氧化—炭浸法提金工艺的优化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发上 崔丙贵 +1 位作者 栾福臣 康秋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8,共4页
针对江西三和金业有限公司生物氧化—炭浸法提金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工艺优化和改造,使原工艺处理能力提高了42.49 t/d,金总回收率提高了0.46%,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为类似企业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生物氧化 炭浸 工艺优化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平某金矿浮选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建福 刘立新 +2 位作者 陈发上 胡诗彤 吴为荣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8,共6页
针对金平某金矿金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不高的问题,从流程结构、药剂制度、磨矿细度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鉴于选厂之前的基础研究工作比较详实,本次试验在探索药剂制度、磨矿细度等条件时没有进行单一因素的试验,而是对不同的因素进行组合... 针对金平某金矿金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不高的问题,从流程结构、药剂制度、磨矿细度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鉴于选厂之前的基础研究工作比较详实,本次试验在探索药剂制度、磨矿细度等条件时没有进行单一因素的试验,而是对不同的因素进行组合开展试验,最终选定合适的药剂组合进行闭路试验,闭路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中矿再磨工艺流程,即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mm占47%~53%,二段磨矿细度为-0.045mm占76%~80%,中矿再磨细度为-0.038mm占87%~93%,采用一粗两精三扫,中矿再磨一粗两精的闭路流程,获得金品位为54.69g/t、金回收率为91.25%的金精矿,指标较好,解决了浮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磨矿 阶段浮选 中矿再磨 药剂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金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华芳 吴为荣 +1 位作者 周健 杨玲 《矿冶》 CAS 2023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云南省某金矿的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石的金品位为3.55 g/t,伴生元素银为2.96 g/t,可综合回收。黄金矿产以天然金和银金为主,其细粒级分布特性复杂。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云南省某金矿的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石的金品位为3.55 g/t,伴生元素银为2.96 g/t,可综合回收。黄金矿产以天然金和银金为主,其细粒级分布特性复杂。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粒度也都很细,还有一些自然金以细小颗粒和微颗粒嵌入脉石矿物。通过浮选磨矿细度探索性试验,确定该矿样合适的磨矿细度为-0.045 mm含量占70%。试验研究结果为制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金矿石 物质组成 嵌布关系 赋存状态 解离度 磨矿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氰化尾渣浮选回收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建福 周健 +1 位作者 陈宇 涂友兵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8期167-170,共4页
某黄金冶炼厂的金精矿来源非常复杂,氰化浸出工艺不很稳定,导致氰化尾渣金品位高达3.75 g/t。为减少金流失、提高二次资源的利用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浮选选金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粒度较细,主要金属硫化矿物黄铁矿... 某黄金冶炼厂的金精矿来源非常复杂,氰化浸出工艺不很稳定,导致氰化尾渣金品位高达3.75 g/t。为减少金流失、提高二次资源的利用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浮选选金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粒度较细,主要金属硫化矿物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主要被未氧化彻底的硫化矿物包裹,在细粒级略有富集;试样采用1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产率为13.27%、金品位为21.47 g/t、金回收率为75.98%的浮选金精矿,取得了较好的金回收效果,实现了金二次资源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渣 金二次资源 浮选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浆提金工艺粉炭的控制与高效回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诗彤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10期193-195,198,共4页
江西三和金业有限公司针对炭浸提金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高金粉炭,在对粉炭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炭损措施、优化粉炭收集及采用多段浸出措施。生产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落实降低了炭损,改善了粉炭回收效果,实现... 江西三和金业有限公司针对炭浸提金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高金粉炭,在对粉炭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炭损措施、优化粉炭收集及采用多段浸出措施。生产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落实降低了炭损,改善了粉炭回收效果,实现了粉炭中金的高效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采用炭浆工艺的黄金冶炼企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炭产生 降低炭损 粉炭收集 多段浸出法 金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冶炼废液沉淀渣金银回收工艺的比选及生产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诗彤 刘立新 +2 位作者 陈发上 吴为荣 陈宇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期12-13,共2页
某黄金冶炼废液沉淀渣中金银品位较高,开展了传统熔炼火法回收和直接氰化炭浸湿法回收两种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炼火法回收处理工艺,金综合回收率为93.38%,银综合回收率为94.58%;采用直接氰化炭浸湿法回收工艺,金浸出率为99.8... 某黄金冶炼废液沉淀渣中金银品位较高,开展了传统熔炼火法回收和直接氰化炭浸湿法回收两种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炼火法回收处理工艺,金综合回收率为93.38%,银综合回收率为94.58%;采用直接氰化炭浸湿法回收工艺,金浸出率为99.82%,银浸出率为98.89%,工业生产实践取得金综合回收率97.89%理想指标。综合比较,推荐采用直接氰化炭浸湿法回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冶炼废液沉淀渣 传统熔炼火法回收 直接氰化炭浸湿法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鞍山式磁铁矿选别工艺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哈力甫 康国爱 《新疆有色金属》 2011年第4期62-63,共2页
根据某鞍山式磁铁矿建厂以来采用的三种工艺流程及取得的相应指标,探讨了该类磁铁矿选别工艺特点。指出在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时,应当通过重选工艺加强再磨预先分级作业。
关键词 磁铁矿 磁选 鞍山式 阶段磨矿 预先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氧化-炭浆提金厂金属平衡管理实践
11
作者 陈建福 涂友兵 +1 位作者 周健 陈宇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1期255-258,共4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生物氧化炭浆提金工艺金属平衡管理工作,针对计量精确度不够、样品代表性不足、金属流失方向不明、流失量较大等问题,以某金精矿冶炼厂生产实际为例,从金精矿购入计量、样品制备、化验分析、现场管理、工艺优化、流程考... 为了进一步完善生物氧化炭浆提金工艺金属平衡管理工作,针对计量精确度不够、样品代表性不足、金属流失方向不明、流失量较大等问题,以某金精矿冶炼厂生产实际为例,从金精矿购入计量、样品制备、化验分析、现场管理、工艺优化、流程考查、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金属平衡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实践得出,最终可通过加强前端源头控制、过程优化改造、末端应收尽收的方式有效降低金属量的损失,减少理论与实际金属平衡误差,提高金属平衡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平衡 关键因素 误差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火法冶炼废渣综合利用回收试验
12
作者 陈建福 陈发上 +2 位作者 张莉 陈宇 涂友兵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针对铅火法冶炼渣中成分复杂、多金属难回收等问题,分别开展了重选、浮选、磁选、磁选—重选试验研究工作,对比分析了其综合回收工艺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单一重选、浮选、磁选工艺均不能得到较好的指标,而重选—磁选联合工艺可得到较为... 针对铅火法冶炼渣中成分复杂、多金属难回收等问题,分别开展了重选、浮选、磁选、磁选—重选试验研究工作,对比分析了其综合回收工艺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单一重选、浮选、磁选工艺均不能得到较好的指标,而重选—磁选联合工艺可得到较为合理的产品指标,获得的铁精矿品位为55. 47%,铅精矿品位为46. 13%,实现了铅废渣的多金属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冶炼废渣 综合回收 磁选 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积金泥炼金工艺技术改造及实践
13
作者 胡诗彤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10期247-248,共2页
江西三和金业公司原采用盐酸除杂—王水分金—贵液还原工艺处理电积金泥,获得合质金产品,但生产过程存在金以气相形式损失的问题。通过工业生产试验比较了盐酸除杂—硝酸分银工艺、硝酸直接分银工艺和盐酸除杂—除杂金泥熔炼泼珠—硝酸... 江西三和金业公司原采用盐酸除杂—王水分金—贵液还原工艺处理电积金泥,获得合质金产品,但生产过程存在金以气相形式损失的问题。通过工业生产试验比较了盐酸除杂—硝酸分银工艺、硝酸直接分银工艺和盐酸除杂—除杂金泥熔炼泼珠—硝酸分银工艺。结果表明,硝酸直接分银工艺炼金作业时间短、工序简单、操作方便,金泥综合生产成本低至71.73元/kg,可获得金品位95%以上、银品位1.5%以下的合质金,提高了电积金泥金选冶回收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进行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积金泥 硝酸分银 泼珠分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酸洗黄金吸附炭试验研究
14
作者 胡诗彤 刘立新 +2 位作者 李明凯 周健 陈宇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9期163-164,184,共3页
针对目前黄金吸附炭酸洗后炭碘值恢复率低、吸附效果差的问题,研究了将超声波引入到黄金吸附炭酸洗再生过程中强化炭酸洗再生,对比了直接酸洗和超声波辅助酸洗的效果,考察了超声波功率、频率、酸洗时间、硝酸浓度、酸洗介质对黄金吸附... 针对目前黄金吸附炭酸洗后炭碘值恢复率低、吸附效果差的问题,研究了将超声波引入到黄金吸附炭酸洗再生过程中强化炭酸洗再生,对比了直接酸洗和超声波辅助酸洗的效果,考察了超声波功率、频率、酸洗时间、硝酸浓度、酸洗介质对黄金吸附炭酸洗再生的影响,并对2种方法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吸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炭酸洗过程中引入超声波可以提高炭酸洗效果;超声波功率、频率、硝酸浓度、酸洗时间对黄金活性炭湿法再生影响较大,尤其在添加乙醇为辅助剂的情况下,酸洗效果更明显;该方法为黄金吸附炭湿法再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黄金吸附炭 酸洗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鞍山式磁铁矿选别工艺生产实践
15
作者 哈力甫 康国爱 《新疆有色金属》 2011年第A02期121-122,共2页
根据某鞍山式磁铁矿建厂以来采用的三种工艺流程及取得的相应指标,探讨了该类磁铁矿选别工艺特点。指出在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时,应当通过重选工艺加强再磨预先分级作业。
关键词 磁铁矿 磁选 鞍山式 阶段磨矿 预先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某钨矿山选矿工艺技术改造
16
作者 杨玲 邓云川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6期64-65,共2页
通过对赣南某钨矿山选矿厂原选矿工艺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到原工艺流程所存在的回收率较低以及部分有用矿物无法回收的问题,通过选矿试验研究对工艺进行改造,采用重选、磁选、浮选等多种选矿方式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可获得较好质量指标... 通过对赣南某钨矿山选矿厂原选矿工艺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到原工艺流程所存在的回收率较低以及部分有用矿物无法回收的问题,通过选矿试验研究对工艺进行改造,采用重选、磁选、浮选等多种选矿方式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可获得较好质量指标的钨精矿、锡精矿、铜精矿以及可实现部分有用金属矿物的综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选 浮选 选矿工艺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氧化工艺温度控制系统优化及生产实践
17
作者 倪平 杨思婷 +1 位作者 胡诗彤 江子涵 《现代矿业》 2025年第4期177-179,183,共4页
生物氧化工艺常用来对难处理金矿石进行预处理,细菌对环境温度反应十分敏感,温度过低会影响细菌生长及硫化物氧化率;温度过高又会使细菌失去活性,甚至死亡。生产中常设置冷却或加热系统使氧化槽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保证细菌的氧化速... 生物氧化工艺常用来对难处理金矿石进行预处理,细菌对环境温度反应十分敏感,温度过低会影响细菌生长及硫化物氧化率;温度过高又会使细菌失去活性,甚至死亡。生产中常设置冷却或加热系统使氧化槽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保证细菌的氧化速度。针对江西三和金业有限公司生物氧化温度控制系统存在氧化温度波动大、系统运行成本高、冷却管结垢清除效率低、环保隐患大等问题,对氧化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及生产实践。通过新增一套内冷却自动循环系统,实施冷却塔集约化生产改造,创新氧化冷却盘管结垢清理方式,实施外冷喷淋水循环利用等措施,氧化槽平均温度由48.2℃降低至47.1℃,有效控制了生物氧化系统的温度,维持了细菌的高氧化活性,杜绝了环保隐患,年节约成本52.13万元,经济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氧化 温度 内冷控制系统 外冷控制系统 自动化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化体系中典型硫化物的溶液化学计算及热力学分析
18
作者 张裕海 赵前飞 +4 位作者 张剑廷 李慧 陈建福 李俊鹏 郑冰清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氰化法依旧是目前黄金矿山提金系统的主流方法,金精矿中所包含的伴生硫化物在氰化浸出过程中会溶解产生Cu^(2+)、Cu^(+)、Fe^(3+)、Fe^(2+)、Pb^(2+)、Zn^(2+)和S^(2-)等离子,这些离子与氰化药剂作用后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破坏了环境... 氰化法依旧是目前黄金矿山提金系统的主流方法,金精矿中所包含的伴生硫化物在氰化浸出过程中会溶解产生Cu^(2+)、Cu^(+)、Fe^(3+)、Fe^(2+)、Pb^(2+)、Zn^(2+)和S^(2-)等离子,这些离子与氰化药剂作用后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破坏了环境,同时还影响了金精矿氰化尾渣中可回收硫化物的浮选指标。因此,利用溶液化学和热力学方法探究了氰化体系中主要的化学组成及其形成条件,以期为后续金精矿氰化尾渣的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首先,通过溶液化学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金属离子与CN^(-)结合形成的配合物的分布分数与CN^(-)浓度的关系,发现在CN^(-)浓度为0.01%~0.10%时,氰化提金系统主要的金属-氰配合物包括Cu(CN)_(3)^(2-)、Cu(CN)_(4)^(_(3)^(-))、Fe(CN)_(6)^(3-)、Fe(CN)_(6)^(4-)、Pb(CN)_(4)^(2-)、Zn(CN)_(4)^(2-)和Zn(CN)_(3)^(-),并随着CN^(-)浓度的改变相互转化。其次,绘制了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在NaCN^(-)H_(2)O系下的Eh-pH图,并计算获得了典型金属-氰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氰化物对金精矿氰化尾渣中硫化物浮选回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当矿浆pH为10.5~11.5时,Cu(CN)_(2)^(-)、Fe(CN)_(6)^(4-)、Fe(CN)_(6)^(3-)、Zn(CN)_(2)、Zn(CN)_(3)^(-)、CNO^(-)和SCN^(-)能稳定存在于氰化系统中,并缩减了黄铜矿、黄铁矿和闪锌矿的稳定区域。条件稳定常数计算结果表明,高电位、低pH条件下,Fe(CN)_(6)^(4-)、CNO^(-)和SCN^(-)难以被降解,这可能是导致金精矿氰化尾渣中硫化物浮选回收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浸出 溶液化学 热力学 物种形态 条件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