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指向“能动”的区域教师培训实践探索——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
惠兰
|
《江苏教育》
|
2022 |
2
|
|
2
|
“三重参与”:学生线上学习方式变革的逻辑与路径--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
邹泓
|
《江苏教育》
|
2022 |
0 |
|
3
|
山塘墨香 “苏式”味道——江苏省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校书法教育印象 |
惠兰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4
|
“‘苏式’教师发展服务品牌”的探索 |
惠兰
|
《江苏教育》
|
2020 |
2
|
|
5
|
新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内涵建设的着力点 |
惠兰
|
《江苏教育》
|
2023 |
0 |
|
6
|
基于发展需求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张青
|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
2016 |
0 |
|
7
|
任务群理念下区域教师培训的意义、内涵及实践进路 |
惠兰
殷业凤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8
|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惠兰
包迎艳
|
《江苏教育》
|
2016 |
12
|
|
9
|
课程化:区域教师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路径探索 |
王润清
惠兰
|
《江苏教育》
|
2018 |
1
|
|
10
|
智慧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区域范式 |
王润清
|
《江苏教育》
|
2022 |
1
|
|
11
|
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 推进跨学科融合教学——以“为姑苏庆生——纸电路设计”教学为例 |
王润清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3 |
1
|
|
12
|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朴素回归 |
惠兰
|
《江苏教育》
|
2022 |
0 |
|
13
|
“苏式学校”之姑苏表达 |
惠兰
郑凤仪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4
|
姑苏教育文化“溯·行” |
惠兰
陈建先
曹强
|
《江苏教育》
|
2019 |
0 |
|
15
|
“苏式学校”建设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的姑苏实践 |
陈颖
|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2019 |
0 |
|
16
|
革命传统类课文“人物形象”教学的三个视角--以《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为例 |
陈建先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7
|
革命传统课文“人物形象”教学的五种思维 |
陈建先
|
《江苏教育》
|
2021 |
4
|
|
18
|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指向 |
陈建先
|
《江苏教育》
|
2022 |
4
|
|
19
|
基于儿童语言“习得·学得”一体化的教学解析 |
陈建先
|
《江苏教育》
|
2017 |
3
|
|
20
|
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
钱品花
|
《江苏教育》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