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向“能动”的区域教师培训实践探索——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惠兰 《江苏教育》 2022年第46期21-24,共4页
针对区域教师培训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能动学习理论,通过区域行动研究,厘清“指向‘能动’的区域教师培训”的现实价值,析取其内涵释义与鲜明特征,并阐释其系统建设与实施策略,为提升区域教师培训实效提供了实践进路。
关键词 能动学习 区域教师培训 塑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参与”:学生线上学习方式变革的逻辑与路径--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2
作者 邹泓 《江苏教育》 2022年第28期62-66,80,共6页
线上教育的常态化实施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基于学生线上学习方式变革的潜在逻辑和难题表征,提倡在课程建设上“文化参与”,在课程实施上“具身参与”,在课程思维上“翻转参与”,促成线上学习方式的全新生... 线上教育的常态化实施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基于学生线上学习方式变革的潜在逻辑和难题表征,提倡在课程建设上“文化参与”,在课程实施上“具身参与”,在课程思维上“翻转参与”,促成线上学习方式的全新生长点,为线上教育的文化落地和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学习方式 潜在逻辑 文化参与 具身参与 翻转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塘墨香 “苏式”味道——江苏省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校书法教育印象
3
作者 惠兰 《江苏教育》 2017年第29期49-50,共2页
山塘是厚重的,唐宝历元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为畅达交通而开凿水道,东起'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3600米,约合七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水道即为山塘河,其淤泥堆积... 山塘是厚重的,唐宝历元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为畅达交通而开凿水道,东起'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3600米,约合七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水道即为山塘河,其淤泥堆积河边就成'白公堤',天长日久,'堤'演变成'街',即为山塘街,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山塘是'苏州'的,一街一河、水陆并行,粉墙黛瓦、邻水而居,店肆林立、会馆集聚,吴依软语、市井繁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育 课程 校园 苏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式’教师发展服务品牌”的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惠兰 《江苏教育》 2020年第54期20-24,共5页
“‘苏式’教师发展服务品牌”是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在7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沉淀的区域教师发展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行动与表达。文化、信念、力量,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 “苏式” 教师发展服务 全员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内涵建设的着力点
5
作者 惠兰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5期27-30,共4页
围绕“新时代需要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使命’”这一核心命题,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全面教育质量观为引领,基于区域行动研究,明晰“新示范性”的价值意义及目标,分析其内涵及特征,并阐释区域建设思考,为新时代县级教师发展... 围绕“新时代需要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使命’”这一核心命题,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全面教育质量观为引领,基于区域行动研究,明晰“新示范性”的价值意义及目标,分析其内涵及特征,并阐释区域建设思考,为新时代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内涵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示范性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 内涵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展需求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6
作者 张青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
苏州市姑苏区是由原来的平江、沧浪、金阊三个老城区合并而成的一个古城区,根据三区合并后的实际情况,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姑苏区教育和体育局对原三区教育资源重新进行了布局,整合原三区的教研室、教科室、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 苏州市姑苏区是由原来的平江、沧浪、金阊三个老城区合并而成的一个古城区,根据三区合并后的实际情况,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姑苏区教育和体育局对原三区教育资源重新进行了布局,整合原三区的教研室、教科室、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等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共同体 教育资源 信息中心 苏州市 古城区 老城区 教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群理念下区域教师培训的意义、内涵及实践进路
7
作者 惠兰 殷业凤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2期31-34,共4页
基于新课改背景,针对区域教师培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任务群理念下区域教师培训”,即以“任务群理念”为指导,通过区域行动研究,厘清“任务群理念下区域教师培训”的现实价值,析取其内涵释义与鲜明特征,并例释实施策略,为提升区域... 基于新课改背景,针对区域教师培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任务群理念下区域教师培训”,即以“任务群理念”为指导,通过区域行动研究,厘清“任务群理念下区域教师培训”的现实价值,析取其内涵释义与鲜明特征,并例释实施策略,为提升区域教师培训实效提供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群理念 区域教师培训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惠兰 包迎艳 《江苏教育》 2016年第49期19-21,共3页
'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主持研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于2016年9月13日正式发布,这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各个教育环节的变革。作为... '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主持研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于2016年9月13日正式发布,这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各个教育环节的变革。作为区域教育如何进一步完善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苏州区域教育为例,可以尝试从'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文化表达'和'学习品质锤炼'三个方面研究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核心素养 苏式课堂 区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化:区域教师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润清 惠兰 《江苏教育》 2018年第94期43-45,共3页
教师培训工作常常呈现科研、教研、培训"三足鼎立"现象,各部门之间整合不够,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姑苏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框架的建立,将教师培训工作统整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区级教师发展专业课程由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培训工作常常呈现科研、教研、培训"三足鼎立"现象,各部门之间整合不够,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姑苏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框架的建立,将教师培训工作统整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区级教师发展专业课程由教师发展中心各部门承担建设,教师培训部负责对课程建设进行协调。课程的设计则是以各部门优势项目为龙头,多部门协同合作推出,打破了各部门间的壁垒,使教科研训从表面的一体化成为真正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化 教科研训一体化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区域范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润清 《江苏教育》 2022年第2期28-30,共3页
姑苏教育立足区域特点,着眼未来发展,在明晰智慧教育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搭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开启基于数据驱动的姑苏智慧教育实践。区域构建面向教育大数据的诊断分析引擎,进行多维度学业监测、多时空学习方式的探索,以智... 姑苏教育立足区域特点,着眼未来发展,在明晰智慧教育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搭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开启基于数据驱动的姑苏智慧教育实践。区域构建面向教育大数据的诊断分析引擎,进行多维度学业监测、多时空学习方式的探索,以智慧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公平、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 推进跨学科融合教学——以“为姑苏庆生——纸电路设计”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润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4期57-58,共2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跨学科进行了强调,强化了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本文以“为姑苏庆生——纸电路设计”教学设计为例,对项目化学习及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内涵解读,分析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跨学科融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跨学科进行了强调,强化了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本文以“为姑苏庆生——纸电路设计”教学设计为例,对项目化学习及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内涵解读,分析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施的利与弊,并对教学实施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跨学科融合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朴素回归
12
作者 惠兰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期1-1,共1页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守心”“静心”与“安心”。首先,“教育为人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回归。教师的“教育理解与格局”是决定专业成长高度、温度与效度的关键因素。青年教师往往把专业成长的“彼岸”窄化、薄化、淡化,具...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守心”“静心”与“安心”。首先,“教育为人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回归。教师的“教育理解与格局”是决定专业成长高度、温度与效度的关键因素。青年教师往往把专业成长的“彼岸”窄化、薄化、淡化,具化为可感、可视、可得的实绩结果。诚然,公开教学的磨砺、课题论文的琢磨、参赛奖次的获取等,都促进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教学 课题论文 青年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 目标回归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式学校”之姑苏表达
13
作者 惠兰 郑凤仪 《江苏教育》 2017年第50期67-70,共4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从教育内涵发展的价值追求与愿景出发,研究区域打造'苏式学校'的策略,以区域现有的'百年老校''新建学校''扩并学校'三种类型的学校为基础形态,从符合姑苏文化内涵的'苏式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从教育内涵发展的价值追求与愿景出发,研究区域打造'苏式学校'的策略,以区域现有的'百年老校''新建学校''扩并学校'三种类型的学校为基础形态,从符合姑苏文化内涵的'苏式学校'研究与实践切入,走适合'苏式学校'自身规律的内涵发展之路。文章概述了姑苏区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区域打造'苏式学校'的基本概况,剖析了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区域推进策略。在此基础上,逐渐明晰叶圣陶教育思想观照下的'苏式学校'建设路径,初步建构叶圣陶教育思想滋养下的姑苏表达。姑苏表达,是姑苏教育人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理解,对叶圣陶教育思想深刻含义和价值的阐释,实质上是教育文化的行动,是文化传承、文化理解、文化追求和文化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教育思想 姑苏表达 “苏式学校” 区域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姑苏教育文化“溯·行”
14
作者 惠兰 陈建先 曹强 《江苏教育》 2019年第90期21-23,26,共4页
姑苏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核心地理位置,是苏州重要的文化、艺术和教育中心。千百年来,在姑苏区的区域范围内,教育建树既绵延不绝,又颇为丰硕;既独树一帜,又流播天下。姑苏教育文化,既成于天,更谋于人。溯姑苏教育文化之核,行姑苏教育品... 姑苏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核心地理位置,是苏州重要的文化、艺术和教育中心。千百年来,在姑苏区的区域范围内,教育建树既绵延不绝,又颇为丰硕;既独树一帜,又流播天下。姑苏教育文化,既成于天,更谋于人。溯姑苏教育文化之核,行姑苏教育品质发展之路,在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当下,实属可为之事,迫切之举。一、溯,寻姑苏教育文化之核姑苏教育文化,从滥觞、奠基至草创,呈现出"崇文重教""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苏教育 文化之核 文化之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式学校”建设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的姑苏实践
15
作者 陈颖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第9期26-27,共2页
一、“苏式学校”建设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基本定位2013年,苏州老城区三区合并为现在的姑苏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坚持和打造具有吴地文化的“苏式学校”,需要切实可行的推进抓手和实施策略。在“苏式学校”建设过程中,幼儿园应该加强... 一、“苏式学校”建设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基本定位2013年,苏州老城区三区合并为现在的姑苏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坚持和打造具有吴地文化的“苏式学校”,需要切实可行的推进抓手和实施策略。在“苏式学校”建设过程中,幼儿园应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对接,积极探寻适合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模式。这种家园共育模式,应该以文化建设和资源开发为基础,从家园沟通理念、方式、途径、内容、评价等全方位着手,展示姑苏区特色的“苏式学校”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共育 学校 实践 吴地文化 资源开发 文化建设 家园沟通 幼儿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传统类课文“人物形象”教学的三个视角--以《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建先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9,共4页
革命传统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全面地呈现了革命者的爱国情怀和优秀品质,这些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是教材中鲜活的例子,我们要充分挖掘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引领学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人物的“时代... 革命传统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全面地呈现了革命者的爱国情怀和优秀品质,这些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是教材中鲜活的例子,我们要充分挖掘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引领学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人物的“时代形象”“角色形象”和“精神形象”,让革命传统类课文“人物形象”释放最大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传统类课文 人物形象 教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传统课文“人物形象”教学的五种思维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建先 《江苏教育》 2021年第35期37-39,44,共4页
革命传统课文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教学资源。人物形象是革命传统课文的灵魂,革命传统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特殊的革命战争年代,与小学生当下的生活相去甚远,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人物形象”的教学... 革命传统课文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教学资源。人物形象是革命传统课文的灵魂,革命传统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特殊的革命战争年代,与小学生当下的生活相去甚远,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人物形象”的教学,教师就不能采用简单化的线性思维去生硬推定,而要活化教学思维,引领学生从纵向、横向、逆向、分解、归纳等思维方式入手,“全景”走近“人物形象”,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阅读难点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革命传统课文 人物形象 教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指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建先 《江苏教育》 2022年第33期40-43,共4页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教学不能一味说教而不见语文,而要遵循语文课程之“本”,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出发,紧紧抓住语言运用这一基础素养,坚持语言材料积累,坚持语言意义理解,坚持语言文字运用,坚持语言方法迁移,坚持语言个性创生,让革命文...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教学不能一味说教而不见语文,而要遵循语文课程之“本”,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出发,紧紧抓住语言运用这一基础素养,坚持语言材料积累,坚持语言意义理解,坚持语言文字运用,坚持语言方法迁移,坚持语言个性创生,让革命文化在儿童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扎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 语言运用 语文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语言“习得·学得”一体化的教学解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建先 《江苏教育》 2017年第73期46-47,共2页
'习得'与'学得'是语言教学中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两者与儿童的语言学习紧密相关,与我国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语言文字运用高度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理论对语言'学得'的研究偏少,以致在语文教师中传... '习得'与'学得'是语言教学中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两者与儿童的语言学习紧密相关,与我国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语言文字运用高度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理论对语言'学得'的研究偏少,以致在语文教师中传播有限甚至带来一些混淆和困惑。因此,对'习得'与'学得'的概念以及两者关系的厘清和探索,构建儿童语言'习得·学得'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就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语言 习得 学得 教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品花 《江苏教育》 2018年第49期70-70,72,共2页
图像识读能力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认为,图像识读是指对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图像识读的过程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观看,是观者凭借原有的思维... 图像识读能力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认为,图像识读是指对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图像识读的过程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观看,是观者凭借原有的思维方式、审美经验对图像进行最初的感知,它属于直觉式、浅层性的识读;第二个层次是识别,即通过联系、比较,进一步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是在观看基础上的深入认识,是理解式的识读阶段;第三个层次是解读,即在深入解析和提炼的基础上获得理解和认识,并从中形成视觉思维、提高视觉能力、获得审美感受,这属于升华式的识读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图像识读能力 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