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江苏省级轮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人才培养
1
作者 夏兆旺 方媛媛 +2 位作者 温华兵 包振明 孙瑶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89-291,共3页
结合江苏科技大学省级船舶轮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多广度工程化的实践教学内容,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并优化了课程群体系。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效果明... 结合江苏科技大学省级船舶轮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多广度工程化的实践教学内容,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并优化了课程群体系。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效果明显,对专业建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课程改革 实验体系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阻尼的旋转平板叶片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夏兆旺 温华兵 刘献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65,88,共6页
针对带颗粒阻尼器的旋转平板叶片结构提出基于离散元和有限元的耦合仿真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耦合仿真算法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都是可行的;带颗粒阻尼器的旋转平板叶片结构的减振效果受平板叶片的转速影响很大,带颗粒阻尼器的旋... 针对带颗粒阻尼器的旋转平板叶片结构提出基于离散元和有限元的耦合仿真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耦合仿真算法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都是可行的;带颗粒阻尼器的旋转平板叶片结构的减振效果受平板叶片的转速影响很大,带颗粒阻尼器的旋转平板叶片结构的第一、二阶振动响应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加,即阻尼作用有所降低。第三阶振动响应先降低,然后迅速增加,转速达到1 000 r/min后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旋转结构 算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机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训平台建设 被引量:19
3
作者 温华兵 杨兴林 +3 位作者 刘炜 陈宁 冯国增 孔祥雷 《船海工程》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应对国际海事组织强制推行新的能效法规及排放标准,通过调查问卷与总结分析,得到我国船舶行业轮机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素质内涵的基本组成和特点,清晰地界定了其基本内涵。提出了轮机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要求,构建5维一体的创新人... 为应对国际海事组织强制推行新的能效法规及排放标准,通过调查问卷与总结分析,得到我国船舶行业轮机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素质内涵的基本组成和特点,清晰地界定了其基本内涵。提出了轮机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要求,构建5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TCTIC),搭建高水平校企合作工程实训与科技创新中心,提出轮机工程专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轮机工程 实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热力学与动力学联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肖民 韩现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6-241,253,共7页
柴油机作为一种热力学过程与运动学、动力学过程同时存在的动力机械,单领域的仿真无法全面的反映柴油机的整体性能。从二者联合的角度对柴油机进行分析,以6L21/31型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数据接口和联合仿真自动控制程序,实现... 柴油机作为一种热力学过程与运动学、动力学过程同时存在的动力机械,单领域的仿真无法全面的反映柴油机的整体性能。从二者联合的角度对柴油机进行分析,以6L21/31型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数据接口和联合仿真自动控制程序,实现了基于AVL-BOOST的热力学仿真计算和基于ADAMS的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计算的联合仿真,为柴油机性能的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动力学 联合仿真 数据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废物焚烧工程烟气治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军 郑喜洋 程冉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4,126,共4页
根据回转窑焚烧危险废物后烟气成分的特点,提出采用余热锅炉、旋转喷雾干燥塔、活性炭喷射器、袋式除尘、湿式洗涤塔、SNCR-SCR联合脱硝,上述六种设备组合成烟气治理系统。脱硫脱硝、除尘同时还能有效抑制二英生成,使排放烟气中污染... 根据回转窑焚烧危险废物后烟气成分的特点,提出采用余热锅炉、旋转喷雾干燥塔、活性炭喷射器、袋式除尘、湿式洗涤塔、SNCR-SCR联合脱硝,上述六种设备组合成烟气治理系统。脱硫脱硝、除尘同时还能有效抑制二英生成,使排放烟气中污染物浓度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回转窑 脱硫脱硝 除尘 烟气治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舱段基座至壳体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申华 温华兵 +2 位作者 陆金铭 程荣 刘甄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研究水下航行器动力舱段内不同类型基座至壳体结构的振动传递特性,在动力舱段壳体、舱壁及平台设计了基座A、基座B和基座C。采用有限元仿真预报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动力舱段壳体的振动模态和基座至壳体表面的振动传递特性。... 为研究水下航行器动力舱段内不同类型基座至壳体结构的振动传递特性,在动力舱段壳体、舱壁及平台设计了基座A、基座B和基座C。采用有限元仿真预报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动力舱段壳体的振动模态和基座至壳体表面的振动传递特性。在某型空压机振动源激励条件下,以振级落差为评价指标,预报不同基座刚度参数对壳体表面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基座的刚度可以减小设备振动至壳体的传递,研究结果对动力舱段基座结构的声学设计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舱段 基座 振动传递特性 振动模态 振级落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工程专业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媛媛 夏兆旺 +1 位作者 沈那伟 包振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5-167,共3页
为提高水声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针对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就业导向,结合相关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成果,提出以水声工程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素质培养为导向,构建全新的"可视化教学、工程化实践、项目化科研、... 为提高水声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针对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就业导向,结合相关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成果,提出以水声工程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素质培养为导向,构建全新的"可视化教学、工程化实践、项目化科研、国际化认知"四维一体的多层次、多维度、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明显,对水声工程专业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改革 可视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矩阵的“船舶动力装置原理”教学方法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少俊 王会 +1 位作者 杨宗明 冯国增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130,共4页
针对船舶动力装置原理课程中原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与专题研究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与原有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外阅读进行结合。采用认知矩阵对于这些方法进行评估,明确教学方法应使学生达到的认知层次。结... 针对船舶动力装置原理课程中原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与专题研究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与原有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外阅读进行结合。采用认知矩阵对于这些方法进行评估,明确教学方法应使学生达到的认知层次。结合课程考核,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学生在上述教学法要求的认知层次均得到了良好的训练,证明了应用认知矩阵进行评估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矩阵 教学方法评估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造船特色轮机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强 杨兴林 郑立新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参考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现状,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按照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并行推进的思路,从多层次课程的同步设置、专业核心内容的提炼、实践性综合课程的增强等方面入手,重构凸显造船特色轮机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轮机工程 工程教育认证 课程体系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L21/31型船用中速柴油机动力学仿真及曲轴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民 史万强 《船海工程》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针对个别6L21/31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曲轴某些部位出现裂纹的情况,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该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刚体虚拟样机模型,对该型柴油机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借助有限元软件对曲轴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该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 针对个别6L21/31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曲轴某些部位出现裂纹的情况,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该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刚体虚拟样机模型,对该型柴油机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借助有限元软件对曲轴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该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刚-柔混合的样机模型,完成了曲轴动应力分析,获得了曲轴的最大应力值及位置,为曲轴的改进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虚拟样机 动力学仿真 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工程在全回转螺旋桨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兴林 徐天南 陈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109,共4页
针对全回转螺旋桨结构部件数量众多,其建模效率以及建模的准确性受到设计者知识经验的限制,提出了将知识工程应用于全回转螺旋桨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全回转螺旋桨设计的Access知识库,以Virtual C++6.0为开发平台对SolidWorks进行二... 针对全回转螺旋桨结构部件数量众多,其建模效率以及建模的准确性受到设计者知识经验的限制,提出了将知识工程应用于全回转螺旋桨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全回转螺旋桨设计的Access知识库,以Virtual C++6.0为开发平台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智能化的全回转螺旋桨的设计与快速建模,提高了设计效率。根据全回转关键部位的设计实例,表明知识工程技术融入全回转螺旋桨的设计流程能够快速建立标准化模型,解决了设计建模中出现的问题,缩短了建模周期,提高了设计与建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工程 SOLIDWORKS二次开发 数据库 全回转螺旋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噪声机理及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温华兵 徐文江 +1 位作者 鲍苏宁 夏兆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共5页
分析了船用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噪声机理,开展了增压器噪声频谱分析及声强识别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气机入口气动噪声频谱主要由窄带叶尖间隙噪声(TCN)和离散的叶频(BPF)及其谐次成分组成,涡壳辐射噪声主要是由叶尖间隙噪声和转... 分析了船用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噪声机理,开展了增压器噪声频谱分析及声强识别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气机入口气动噪声频谱主要由窄带叶尖间隙噪声(TCN)和离散的叶频(BPF)及其谐次成分组成,涡壳辐射噪声主要是由叶尖间隙噪声和转子轴频及其谐波引起的结构振动而产生的辐射噪声。增压器噪声的能量分布在1~8kHz较宽频率范围内,声功率与转速近似呈线性增加,由50%转速增加至标定转速时,声功率增加近2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涡轮增压器 噪声机理 频谱分析 叶尖间隙噪声 叶频 声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圆柱壳体支撑结构振动传递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温华兵 左言言 +2 位作者 夏兆旺 申华 李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5-792,共8页
支撑结构型式和布置位置对加筋圆柱壳体内振动传递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设计了加筋圆柱壳体试验模型装置,内含壳体支撑结构、平台支撑结构和舱壁支撑结构,开展了加筋圆柱壳体模型的振动模态试验和传递特性试验。以振动传递函数为评价... 支撑结构型式和布置位置对加筋圆柱壳体内振动传递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设计了加筋圆柱壳体试验模型装置,内含壳体支撑结构、平台支撑结构和舱壁支撑结构,开展了加筋圆柱壳体模型的振动模态试验和传递特性试验。以振动传递函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频率下支撑结构至加筋圆柱壳体表面的振动传递特性,得出振动传递特性在低频时很大程度上受到壳体结构振动模态的影响。提出等效振动传递函数概念,分析了支撑结构的型式及布置对加筋圆柱壳体传递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有助于控制动力机械设备的中低频振动传递,对加筋圆柱壳体内支撑结构的声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圆柱壳体 支撑结构 振动传递函数 模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置梯形翼翅片管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苏石川 李光琛 +2 位作者 陈明华 张旭 王浩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87-91,共5页
针对某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开发,应用RNG k-模型及SIMPLE算法,研究了侧置梯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管换热器和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在顺排和叉排两种排列方式下其流动与换热耦合特性。在雷诺数500~4 000的范围内,采用侧置梯形翼涡流发生器,... 针对某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开发,应用RNG k-模型及SIMPLE算法,研究了侧置梯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管换热器和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在顺排和叉排两种排列方式下其流动与换热耦合特性。在雷诺数500~4 000的范围内,采用侧置梯形翼涡流发生器,顺排布置时,翅片管换热器综合性能因子提高了9.43%~22.67%,叉排布置时,综合性能因子提高了4.89%~14.87%。研究结果表明,侧置梯形翼涡流发生器可以有效地改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协同性,提高其换热能力,为设计高性能换热装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梯形翼 纵向涡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原增压柴油机喷油提前角优化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华平 石岩峰 +2 位作者 张旭 刘炳霞 王宪淼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基于ECF-3Z燃烧模型建立适应高原环境的某增压柴油机工作工程模型,在平原台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喷油提前角对海拔4550m下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喷油提前角增大,缸内燃烧压力、温度曲线峰值上升且出现时间前移,燃烧重... 基于ECF-3Z燃烧模型建立适应高原环境的某增压柴油机工作工程模型,在平原台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喷油提前角对海拔4550m下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喷油提前角增大,缸内燃烧压力、温度曲线峰值上升且出现时间前移,燃烧重心提前,NOx排放上升,功率得到恢复;同时,缸内预混合燃烧得到强化,后燃期变短,燃烧室中心区域空气利用率得到提高。根据模拟结果选择提前6°CA喷油并在海拔4550m下对原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调整喷油提前角后,功率提升了3.6%,涡前排气温度上升了46.6℃,燃油消耗率下降了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增压柴油机 高原 喷油提前角 缸内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辅机单层半主动非线性隔振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夏兆旺 袁秋玲 +2 位作者 茅凯杰 王雪涛 方媛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5,共7页
文章针对磁流变阻尼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修正Bingham模型。基于修正Bingham模型建立了船舶单层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通过平均法得到了半主动隔振系统发生主共振时的理论解,并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平均法得到的理论解和... 文章针对磁流变阻尼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修正Bingham模型。基于修正Bingham模型建立了船舶单层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通过平均法得到了半主动隔振系统发生主共振时的理论解,并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平均法得到的理论解和数值解有很好的一致性;在主共振区: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和控制力对半主动隔振系统的幅频响应影响都很明显。半主动隔振系统的幅频响应振幅随着阻尼和控制力的增加都显著减小。在非共振区: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控制力和零力速度对系统的响应影响都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辅机 半主动 平均法 非线性 主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印东 袁银男 +3 位作者 杜家益 崔勇 李鹏 尹学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40,共5页
采用油酸、乙酸乙酯、异丁醇和大豆油作为微乳化剂制备出微乳化甲醇柴油。分析了油酸、乙酸乙酯、不同碳链醇和水的质量含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分层时间和分层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酸的质量含量大于7%时可以使甲醇柴油稳定保存一... 采用油酸、乙酸乙酯、异丁醇和大豆油作为微乳化剂制备出微乳化甲醇柴油。分析了油酸、乙酸乙酯、不同碳链醇和水的质量含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分层时间和分层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酸的质量含量大于7%时可以使甲醇柴油稳定保存一年,分层温度为70℃;乙酸乙酯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可以使甲醇柴油稳定保存一年,分层温度为75℃;异丁醇对甲醇柴油稳定作用最好,可以使甲醇柴油稳定保存一年,分层温度为70℃;含水量低于4%时,可以使甲醇柴油稳定保存一年,含水量大于4%时,分层温度降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甲醇柴油 微乳化 分层时间 分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形三角翼翅片管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石川 李光琛 +2 位作者 陈明华 张旭 王浩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4-198,共5页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加装圆弧形三角翼和直三角翼涡流发生器的翅片管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e在500~5 000时,圆弧形三角翼和直三角翼均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圆弧形三角翼强化传热的效果略低于直三角...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加装圆弧形三角翼和直三角翼涡流发生器的翅片管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e在500~5 000时,圆弧形三角翼和直三角翼均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圆弧形三角翼强化传热的效果略低于直三角翼,但其流动阻力明显小于直三角翼;换热管顺排布置时,圆弧形三角翼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比直三角翼提高了7.3%~11.5%;换热管叉排布置时,圆弧形三角翼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比直三角翼提高了8.2%~9.5%;涡流发生器可以使流体产生垂直于翅片方向的速度分量,改善流场中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协同性,从而增强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圆弧形三角翼 传热特性 流动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EA混合法的水下双层壳体模型声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温华兵 彭子龙 +1 位作者 王康乐 程荣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6-801,836,共7页
基于FE-SEA混合法原理,给出了FE-SEA混合系统的运动方程、扩散场互易关系表达式、系统响应表达式、功率平衡方程;分别建立了典型单层板、双层板隔声FE-SEA混合模型,就全频段下的隔声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等厚度下的双层板较单层板在100Hz... 基于FE-SEA混合法原理,给出了FE-SEA混合系统的运动方程、扩散场互易关系表达式、系统响应表达式、功率平衡方程;分别建立了典型单层板、双层板隔声FE-SEA混合模型,就全频段下的隔声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等厚度下的双层板较单层板在100Hz^10kHz内隔声性能更好,且在1/3倍频程、10Hz^10kHz频率范围内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基本符合;通过建立"球面-圆柱-球面"双层壳体水下结构模型,在施加典型柴油机激振力下,分别对双层壳间填充海水、空气、半空气-半海水等不同介质对模型的声振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15Hz以下的低中频段有实肋板时介质的影响不大,振动主要通过实肋板进行传递;无实肋板时,介质起主要作用,因而在10kHz以内频段不同介质下的外壳表面振动速度与外界海水的声压级差异明显;海水介质下的外壳振动速度与声压级较空气介质的平均分别高22.48dB和16.88dB,而半空气-半海水介质的外壳振动速度和声压级与海水介质的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EA混合法 双层壳体 介质 实肋板 声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阻振技术在舰船支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温华兵 刘林波 +1 位作者 夏兆旺 彭子龙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6-873,共8页
基于质量阻振机理,分析了阻振质量偏置安装及空心阻振质量结构对阻振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综合质量阻振与阻尼减振的支撑结构复合阻振技术。采用FE-SEA法,建立了支撑结构至圆柱壳体的振动传递及声辐射特性分析模型。对比了支撑结构底部阻... 基于质量阻振机理,分析了阻振质量偏置安装及空心阻振质量结构对阻振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综合质量阻振与阻尼减振的支撑结构复合阻振技术。采用FE-SEA法,建立了支撑结构至圆柱壳体的振动传递及声辐射特性分析模型。对比了支撑结构底部阻振、四周阻振和双层阻振的阻振性能,分析了在支撑结构表面粘贴阻尼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结果表明,双层阻振比单层阻振、约束阻尼比自由阻尼的减振降噪效果更加明显,复合阻振技术比单独减振设计的减振频率更宽,减振效果更好。复合阻振技术对支撑结构的减振设计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结构 质量阻振 阻尼减振 复合阻振 FE-SE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