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合的教育”是学生适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作者 王常亮 《江苏教育》 2018年第34期17-20,共4页
"适合的教育"突出激发内驱力,为学生"适合发展"扎下根基;"适合的教育"强调提升保障力,为学生"适合发展"搭建平台;"适合的教育"注重强化感染力,为学生"适合发展"校正方向,"适合的教育"是学生适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适合发展 内驱力 学生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叙事与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
2
作者 范文艳 《江苏教育》 2017年第54期51-53,共3页
本文对小学英语校本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从学校发展和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上的真实需求出发,进行了以教育叙事为载体的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重构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构建校本化、多维化、特色化的校... 本文对小学英语校本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从学校发展和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上的真实需求出发,进行了以教育叙事为载体的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重构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构建校本化、多维化、特色化的校本培训模式,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培训 教育叙事 英语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性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艳 《化学教与学》 2021年第6期29-31,54,共4页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目前,教师对“问题”与“问题链”的设计研究较多,而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研究则尚嫌不足。结合教学实践,从“精心预设”“捕捉意外”和“善待错误”等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
关键词 生成性问题 预设 意外 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弥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 《江苏教育》 2018年第67期36-39,共4页
针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缺失的问题,从文化意识的内涵、文化意识缺失的表征和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开发课程中的文化元素及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自觉等策略来解决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缺失问... 针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缺失的问题,从文化意识的内涵、文化意识缺失的表征和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开发课程中的文化元素及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自觉等策略来解决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缺失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文化中发展语言,在学习语言中熏陶文化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核心素养 文化意识缺失 文化意识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诵读中品味古诗之美——评王继聚老师《马诗》一课的教学
5
作者 朱红甫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4期36-37,共2页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追求。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统编教材加大了古诗的编选量。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古诗教学的应然路径,让教材篇数的增加切实转化为学生素养的提升。王继聚老师...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追求。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统编教材加大了古诗的编选量。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古诗教学的应然路径,让教材篇数的增加切实转化为学生素养的提升。王继聚老师《马诗》一课的教学,以诵读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引领学生透过诗句特有的语言走进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享受文字营造的醇美之境,践行"以读为主"的古诗教学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学生素养 统编教材 引领学生 以读为主 王继 诵读 艺术瑰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梯度设计,指向阅读能力——四年级文学性文本“阅读与理解”试题一例
6
作者 朱红甫 《教育视界》 2021年第20期76-79,共4页
"阅读与理解"是语文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的必备内容,是评估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媒介。关于阅读能力的构成,国内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描述,最具影响力的当属PISA阅读测试框架。其将阅读行为定义为理解、运用、反思并积极参与阅读... "阅读与理解"是语文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的必备内容,是评估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媒介。关于阅读能力的构成,国内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描述,最具影响力的当属PISA阅读测试框架。其将阅读行为定义为理解、运用、反思并积极参与阅读书面篇章,以增进知识,发挥潜能,参与社会,实现个人的目标。阅读能力的构成,则可分为整体感知、检索信息、建立理解、把握文本内容与形式等。江苏省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专家组经过深入研究,划分出三种阅读测试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测试 学业水平 质量监测 内容与形式 阅读与理解 行为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自主记录的路径寻绎
7
作者 牟琳 张萍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第6期39-42,共4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但在教学实践中,记录者往往是教师,幼儿大多处于被观察、被记录的位置,教师似乎也习惯了去遵循这种约定俗成的记录模式和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励 交流分享 教学实践 过程与结果 《指南》 学习与发展 引导幼儿 路径寻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