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育一片生命的林子--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1
作者 徐瑛 吉守益 《江苏教育》 2021年第74期41-44,共4页
“培育一片生命的林子”是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价值追求。学校通过塑造共同的愿景、共建生长的气候来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生态。通过精准施策,帮助每位教师绘制成长的图谱,定制发展的路径,多维推进教师互助式成长,... “培育一片生命的林子”是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价值追求。学校通过塑造共同的愿景、共建生长的气候来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生态。通过精准施策,帮助每位教师绘制成长的图谱,定制发展的路径,多维推进教师互助式成长,唤醒教师个人的成长,共育一片生命的林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的林子 教师团队建设 互助式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综合育人的实践探索——以六上《认识百分数》一课的教学为例
2
作者 仲秋月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21年7月12日)指出:“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21年7月12日)指出:“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小学数学 跨学科 综合育人 《认识百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生态视域下跨学科学习能力发展的机理与策略研究——以“体育跨学科学习能力发展”为例
3
作者 张小伟 王敏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1期61-66,共6页
学习生态理论源自教育生态学,旨在以生态学的理论解读教育生态环境。以体育学科为例,基于学习生态视角,教师可从学习生态系统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出发,分析学习生态理论与跨学科学习之间的耦合效应,并基于此总结有效策略,以发挥学习生态理... 学习生态理论源自教育生态学,旨在以生态学的理论解读教育生态环境。以体育学科为例,基于学习生态视角,教师可从学习生态系统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出发,分析学习生态理论与跨学科学习之间的耦合效应,并基于此总结有效策略,以发挥学习生态理论与跨学科学习理论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习生态理论 教育生态学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项目化作文实施路径与策略
4
作者 朱栩慧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3期30-31,共2页
新课标强调构建学习任务群。针对习作教学,统编教材借助单元要素,通过讲读、自读与单元习作等方式进行落实。从实际教学来看,不少学生缺乏习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借助项目化,通过构建相应的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强调构建学习任务群。针对习作教学,统编教材借助单元要素,通过讲读、自读与单元习作等方式进行落实。从实际教学来看,不少学生缺乏习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借助项目化,通过构建相应的学习任务群,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习作素材 语文综合素养 统编教材 新课标 探索项目 单元习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丁素芬 《教育视界》 2022年第31期28-31,共4页
核心素养时代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围绕一个研究主题,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课程设置边缘化、目标领域化、探究浅表化是当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突出困境。从知... 核心素养时代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围绕一个研究主题,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课程设置边缘化、目标领域化、探究浅表化是当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突出困境。从知识平移到概念平移,从碎片实践走向课程统整,从单一模式走向灵活组元,从静态结果走向动态过程,可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核心素养 课程统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教师的好奇心、思维力及关心力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瑛 《江苏教育》 2021年第23期12-15,共4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有扎实学识、有人文科学素养、有主动发展意愿的教师队伍。这就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培训工作不仅要抓好知识技能的“有用”培训,成就“经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有扎实学识、有人文科学素养、有主动发展意愿的教师队伍。这就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培训工作不仅要抓好知识技能的“有用”培训,成就“经师”;还要加强情感态度、人文科学素养的“无用”培训,成就“人师”;更要深耕教师培训的“中间地带”,培育教师的好奇心、思维力及关心力,调动教师终身学习、主动发展的内驱力,成就“名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好奇心 思维力 关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评价的三重视界:理解、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素芬 孟晓东 《江苏教育》 2021年第14期7-11,共5页
教师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劳动做出的价值判断。把“教师评价”放到广阔的人类教育时空里,审思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的评价理念、评价机制、评价效能,从教师评价之“视点”“视线”“视角”三个界面,全景观照、梳理分析,提出... 教师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劳动做出的价值判断。把“教师评价”放到广阔的人类教育时空里,审思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的评价理念、评价机制、评价效能,从教师评价之“视点”“视线”“视角”三个界面,全景观照、梳理分析,提出教师要从“沉默的客体”转向“互动的主体”,评价者要从“制度管理者”转向“道德领导者”,评价机制要从“单向度评价”转向“复合型评价”。教师评价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需要教育人共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评价 视点 视线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评画像的“先评后教”复习教学
8
作者 张玮 《教育视界》 2023年第23期10-14,共5页
自评画像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平台、测试标准、数据分析,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而完成的学业质量自评报告。在小学数学复习中利用自评画像实施“先评后教”教学,有助于师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路径作出适应性选择,发挥评价的增值功能。... 自评画像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平台、测试标准、数据分析,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而完成的学业质量自评报告。在小学数学复习中利用自评画像实施“先评后教”教学,有助于师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路径作出适应性选择,发挥评价的增值功能。具体可运用三个策略:基于前测的初始认知绘制自评画像,建构“评估+复习”的课堂模式,通过画像修补实现动态学习成果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评画像 先评后教 小学数学 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出师者生命的意义
9
作者 徐瑛 《江苏教育》 2021年第66期1-1,共1页
叶澜教授说:“教师的使命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他对这个社会应尽的一个公民的责任。”引导学生活出生命的意义,促进他们精神生命的成长与精神世界的丰富,在当下这个时代显得尤... 叶澜教授说:“教师的使命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他对这个社会应尽的一个公民的责任。”引导学生活出生命的意义,促进他们精神生命的成长与精神世界的丰富,在当下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引导儿童活出生命的意义,教师首先要活出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的意义 叶澜 人生价值 教师的使命 生命的成长 精神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人教育”实践的三级跃升——科小十年办学探索
10
作者 徐瑛 《教育视界》 2023年第13期56-60,共5页
自建校以来,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就确定了“立人教育”的办学主张,从校园环境设计中布置“立人场景”,从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彰显“立人文化”,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夯实“立人目标”。为了让“立人教育”的育人目标更加聚焦、更有... 自建校以来,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就确定了“立人教育”的办学主张,从校园环境设计中布置“立人场景”,从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彰显“立人文化”,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夯实“立人目标”。为了让“立人教育”的育人目标更加聚焦、更有力量,学校在新时期提出了“积极生活,让校园焕发人性自觉之光”的办学愿景,通过开设学生主动生长的生活类活动课程,提供教师抱团成长的平台与氛围,帮助家长形成“自助式”学习生态圈来培育“积极生活”的人群。同时,为了扩大“立人教育”的办学影响,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走上了集团化办学之路,坚持文化宣讲以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坚持优心态管理以唤醒教师主动性,坚持带领团队学会做事以增强管理效能,让教育集团从做大走向做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教育” 积极生活 集团化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丰富情景,感受故事魅力——《蜘蛛开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1
作者 丁素芬 《教育视界》 2020年第20期67-69,共3页
【教材解读】《蜘蛛开店》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作者鲁冰。课文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一只蜘蛛觉得每天织网寂寞又无聊,就开了一家编织店。他卖口罩,来了河马;他改卖围巾,来了长颈鹿;他又改卖袜子,结果来了蜈蚣,... 【教材解读】《蜘蛛开店》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作者鲁冰。课文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一只蜘蛛觉得每天织网寂寞又无聊,就开了一家编织店。他卖口罩,来了河马;他改卖围巾,来了长颈鹿;他又改卖袜子,结果来了蜈蚣,蜘蛛吓得跑回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教材解读 第一课时 童话故事 教学设计 长颈鹿 故事魅力 蜘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下一片生命的林子
12
作者 徐瑛 《江苏教育》 2021年第44期1-1,共1页
教育的使命是种下一片生命的林子,让林子里的每个生命自觉、自在、自由地生长。这片林子里的生命不能脱离生活土壤。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教育都要思考两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受教育?好的教育从哪里来?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生长出更好的... 教育的使命是种下一片生命的林子,让林子里的每个生命自觉、自在、自由地生长。这片林子里的生命不能脱离生活土壤。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教育都要思考两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受教育?好的教育从哪里来?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生长出更好的教育。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生活是联结儿童经验与学习的纽带,脱离生活的教育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经验 生命自觉 教育的使命 好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校长课程领导的思考与实践
13
作者 徐瑛 《教育视界》 2018年第23期43-45,共3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长课程领导问题是当前新课改过程中,非常突出的问题,一线校长对课程领导的思考与实践尚处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长课程领导问题是当前新课改过程中,非常突出的问题,一线校长对课程领导的思考与实践尚处于萌芽期,所以,我们需要对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现实意义、现实困境做思考,对课程领导的实施路径和策略做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领导 校长课程领导 实践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活动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环保意识
14
作者 顾辰珠 《江苏教育》 2019年第15期23-25,共3页
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儿童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环境教育及早开展,环保意识就能尽早在学生心中扎根。"环保小活动"课程,通过班会小活动... 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儿童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环境教育及早开展,环保意识就能尽早在学生心中扎根。"环保小活动"课程,通过班会小活动、常规小活动、实践小活动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班会 活动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15
作者 徐瑛 田小秋 《江苏教育》 2022年第15期6-11,共6页
针对“德行割裂”的现状及对德育目的的追问,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全面贯彻“生活中育人”的思想,提出“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生活德育主张,从环境、关系、课程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力求贯通儿童与整体社会生活... 针对“德行割裂”的现状及对德育目的的追问,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全面贯彻“生活中育人”的思想,提出“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生活德育主张,从环境、关系、课程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力求贯通儿童与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促进儿童自主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获得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德育 万物化人 关系育人 课程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立人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16
作者 徐瑛 《江苏教育》 2023年第22期26-28,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开展“立人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立德为先,全面推进高质量思政课程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开展“立人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立德为先,全面推进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立言为径,探索提升课堂质量的新路径;立志为要,培育自主发展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立人教育 立德 立言 立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生长”:一片林子的故事
17
作者 张玮 《江苏教育》 2021年第74期45-46,共2页
学校就像一片生命的林子。走进这片林子,走近每一棵树,能看到它们的生长。一棵树从种子到长大,都会经历发芽、扎根、抽枝、长叶等过程。教师的成长亦如树的生长一样。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科小教师的生长样态,那就是“众生长”。“众”... 学校就像一片生命的林子。走进这片林子,走近每一棵树,能看到它们的生长。一棵树从种子到长大,都会经历发芽、扎根、抽枝、长叶等过程。教师的成长亦如树的生长一样。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科小教师的生长样态,那就是“众生长”。“众”字由三个“人”组成,每个“人”代表一个群体。让我们走近科小林子中的三棵树,听听他们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专业成长 二次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的第一年
18
作者 丁素芬 《江苏教育》 2021年第74期49-51,共3页
“慧,儇也”,学而后慧,是育人之理想。谷,两山间流水之道也,是育人之境界。峰的志向,谷的胸怀,水的清澈坦荡,是生命活泼美丽的诠释。把新教师成长共同体命名为“慧·谷班”,是我们科小的文化仪式,饱含殷殷的育师愿景。
关键词 新教师 成长共同体 基本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团队”的涟漪效应
19
作者 张小伟 《江苏教育》 2021年第74期47-48,共2页
一个事物造成的影响渐渐扩散,如同一颗石子丢入河塘,泛起的波纹会逐渐波及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涟漪效应”。一个团队犹如一个河塘,将一颗石子丢入河塘的这一刻起,泛起的层层涟漪会对团队成员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科小的体育教师团... 一个事物造成的影响渐渐扩散,如同一颗石子丢入河塘,泛起的波纹会逐渐波及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涟漪效应”。一个团队犹如一个河塘,将一颗石子丢入河塘的这一刻起,泛起的层层涟漪会对团队成员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科小的体育教师团队就有很多这样的“小石子”,他们不断激起层层涟漪,成就了一个个活力荡漾的“微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团队 专业发展 涟漪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与几何”教学应打通关联
20
作者 冯亮宇 《教育视界》 2023年第5期72-73,共2页
关联视角下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应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聚焦概念内涵、思想方法、生活应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构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整体知识框架。具体地,应深入理解概念,打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联系生... 关联视角下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应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聚焦概念内涵、思想方法、生活应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构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整体知识框架。具体地,应深入理解概念,打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联系生活实际,打通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渗透推理思想,打通现在与未来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关联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